揭秘清帝退位細節:是誰草擬的《遜位詔書》? | 陽光歷史

 

A-A+

揭秘清帝退位細節:是誰草擬的《遜位詔書》?

2016年05月17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56 次

    最後一次上朝,隆裕生怕耽擱生變,對眾臣說:「我們先辦了這事……」

  長大後,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用一個孩童的眼光回憶了這樣一幕:

  有一天,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裡,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面前地上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滿臉淚痕。

  我坐在太后的右邊,非常納悶,不明白兩個大人為什麼哭。這時,殿裡除了我們三個,別無他人。安靜得很。胖老頭很響地一邊抽縮著鼻子。一邊說話,說的什麼我全不懂。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這是我看見袁世凱唯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凱最後一次見太后。如果別人沒有對我說錯的話,那麼正是在這次,袁世凱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問題。

  讓小皇帝印象深刻的這一天是1912年1月16日。此時,南北方的議和已經接近完成,袁世凱只要勸退清朝的孤兒寡母,就可以做「中國第一、世界第二華盛頓」了。

  事實上,袁世凱無需多費口舌,他只稍微提及法蘭西革命,隆裕就被「嚇昏」了:「悔不隨先帝早走,免遭這般慘局!再不同意共和,不同意遜位,恐日後我大清宗室皇族,蕩然無存。」

  袁世凱大功告成,不想卻又橫生枝節,險些要了他一命。他從紫禁城出來,行至東華門時,險些被埋伏在此的兩組刺客炸死。刺客擲出了用煉乳罐頭做的炸彈,威力強大,殺傷衛士、行人二十餘人,袁世凱的馬車卻僥倖躲過一劫。

  暗殺者很快被捕,不想卻是一幫革命黨。

  和談中,革命黨力勸袁世凱反正,卻又下此狠手,到底為了什麼?原來,革命黨內部意見紛雜,被袁世凱多次鎮壓的北方革命黨人與南方革命黨人意見迥異,他們希望除掉袁世凱,進而拿下北京城,另起爐灶。如果那幾個刺客把炸彈投得再准一點,中國不知又會有什麼亂局。

  袁世凱借口東華門遇險事故,再不進宮,往後的御前會議,只剩下一班皇親國戚。20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向袁世凱提交了清帝退位優待條件。22日,隆裕召開御前會議,載澤、溥偉等宗社黨成員仍竭力反對共和,他們攛掇隆裕用宮中金銀作犒賞向亂黨開戰。隆裕回頭問主管陸軍的載濤,清廷兵力如何,載濤惶恐地說「奴才沒有打過仗,不知道」。一貫謹慎懦弱的隆裕太后,這回卻顯示出少有的果斷理性,她說:「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豈不是要亡國麼?」

  26日,段祺瑞率北洋將領46人聯名電奏,要求立定共和政體。當天,宗社黨強硬派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此後,親貴們或請假,或出走,來上朝者寥寥。溥儀在自傳裡說,當時部分王公跑進了東交民巷,奕劻父子帶著財寶和姨太太搬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隆裕此時更是膽戰心驚,她哭著對民政大臣趙秉鈞等三人說:「我母子二人性命,都在你三人手中,你們回去好好對袁世凱說,務要保全我們母子二人性命」。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攜六歲皇帝在養心殿舉行最後一次朝見儀式,頒發遜位詔書。直至這天早晨,仍有人想阻止退位上諭發佈。隆裕對內閣全體說:「我們先辦了這事,我再見他們,免得又有耽擱。」於是將遜位詔書蓋印發出。

  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皇帝,到1911年,共有皇帝492位,溥儀就是最後一位。

  《遜位詔書》發出兩日後,《順天時報》的評論讚美,遜位之舉猶如「三代之治,堯舜禪讓,公天下之心也」。評論說,太后力排二三王公之反對共和論,獨使皇上讓政,以泯南北官民兩軍之戰禍。其識能洞見世界之趨勢,其公足與唐虞媲美。這位叫孫佩珩的作者還設想到和議不成的可怕後果:「倘使皇太后極端反對共和,雖至社稷為墟而不悔,勢必兵連禍結,葬吾中國生民大多數於槍煙炮雨中。」

  而攝政王載灃在「罪己詔」中一一檢點了宣統治下三年來政治上的失敗。他認為,正是「新政」中的各項舉措,使得清廷入不敷出,人心大失。一是用人多用親貴,施政寡術;一是新政促行新治成官紳漁利的名目,更改舊制,權豪們敷衍了事;一是新政經費多取民財,卻無利於人民。

  這三條「罪狀」條條切入肯綮,直指清帝國的時弊。然而,以當時清朝官員所不可能具備的眼光論,所有問題都只是表在,最根本的原因,則是歷史發展中不可逆不可違的大勢所趨。

  而由此帶來的收穫便是,中國終於跳出了王朝的輪迴。

  退位條件

  在隆裕代表大清王朝頒布皇帝退位詔書的同時,由任北方議和的全權代表唐紹儀(後任袁世凱政府第一位國務總理)草擬的《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的文書也一併公佈於世,優待條件一共有八款,其中主要的內容有: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宗廟靈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為保護。

  第五款 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第八款 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製,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帝制大勢已去 晚清滿朝盡庸輩

  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臭名昭著的「皇族內閣」,直接導致民怨沸騰,並促使革命爆發。這一內閣名單也能看出晚清忠臣凋零、庸人無能、干臣自保,人才儲備嚴重匱乏的尷尬局面。

  1910年前後,本來被攝政王載灃倚為國之脊柱的張之洞、鹿傳霖相繼病逝,權臣袁世凱又被趕回了老家。載灃還能信誰、用誰?他不得不起用一批少壯派的皇室成員:載濤掌管禁衛軍,後入主軍咨處;載洵出任海軍大臣;載澤把持度支部,控制財政。可惜這幾位公子哥都不是當官的料兒。

  載濤是個「戲瘋子」,掌管陸軍後,愣是將操場變成了戲台;載洵是個「驢友」,以海軍的名義在短短幾年間走遍了歐美各地;載澤更是典型的「招財童子」,管理國庫之餘,沒少為自己腰包留錢。而總理大臣奕勖和協理大臣那桐,二人不但是「斂財標兵」,而且是骨灰級的守財奴,連國債都堅決不買。可以說,這幫兄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別說衝鋒陷陣,大清還沒亡國,就已經帶著妻妾財產躲到租界裡去了。

  僅存的「忠義之臣」

  禁衛軍統領良弼是清朝親貴中少有的血性之輩,他也曾在日本學習軍事,是滿人中唯一有膽略、有能力和南方一戰的將領。

  袁世凱出山後,良弼掌管的禁衛軍已經劃歸馮國璋,但良弼還不死心,誇下海口,說要召集舊部,如果在三個月內不剿平亂黨,情願斬去頸上頭顱云云。這話傳到革命黨的耳中後,惹怒了一位叫彭家珍的義士。

  1月26日晚,彭家珍寫好絕命書,稱「此人不除,共和必難成立」。隨後,彭將自己打扮成新軍標統的模樣,直奔良弼宅第而去。良弼走到門口時,他假意遞送名片,卻將炸彈扔了過去。只聽「轟」的一聲巨響,良弼被炸斷左腿,仆倒在地。至於彭家珍,因為後撤距離不足,崩裂過來的炸彈碎片直扎他頭部,反比良弼先走一步。良弼在臨死時哀歎說:「我死,清廷也隨之亡也。」果然,良弼一死,滿洲親貴皆為之膽寒,走的走,逃的逃,連上朝的人都沒了。

  然而,彭家珍未免過高估計了良弼的作用,此時晚清已然「國勢土崩」,即使曾國藩再生,也未必能扭轉危局。湖南一位三品官員李頤對此有形象描述,「雜稅日增,民心不安;科舉全廢,士心不安;新學多偏,眾心不安;官制屢變,官心不安;洋貨爭衡,商心不安」。

  誰草擬了《遜位詔書》

  在宣告清帝退位的《遜位詔書》中,最關鍵的一段,是把權力移交給了袁世凱。「查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這句話到底是誰草擬的,至今說法不一:

  一說為隆裕太后求袁世凱草擬此文,袁世凱又轉請張謇代擬。張謇不敢大意,與其幕賓楊度、雷季馨潛至蘇州,在姑蘇城中的閶門外錢萬里橋附近的維瀛旅館內草擬此文。

  另一說為這份詔書的主導者是胡漢民,執行者是張謇,留日才子楊廷棟起草初稿,張謇再潤色修改,最後由唐紹儀發電報給袁世凱。胡漢民在其自傳中稱「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等語系袁自行添加。

  唐在禮在50年後回憶此事,則提供了另外一種解釋:「稿內原無『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等語,隆裕閱後再三斟酌,認為:『這樣下詔豈不是把天下雙手交給革命黨了嗎?如果他們一翻臉,我們母子怎麼活下去呢?』因此她兩次提出要『由袁世凱組織共和政府』。因此,就來往商量了兩趟,才由袁叫人添寫了這個句意。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