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中國歷史上謚號「文正」的大臣有哪些?
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宋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謚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的把這個謚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
從謚法上來說,「文」這個字並沒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張昭、司馬昭、宇文泰等人,都單謚一個「文」字。東晉的王導,謚號是文獻。整個東晉,只有他一個人謚文獻。
到了唐朝的時候,魏征、陸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貞的謚號。在唐朝的時候,張說被謚為文貞,還是皇帝親自下詔,才結束了朝臣們關於張說該不該謚文貞的謚號的爭論。
北宋時承唐時的風氣,初年的幾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謚為文貞。到宋仁宗的時候,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到了夏竦被擬定要謚為文正的時候,司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謚之極美,無以復加。」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謚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宋朝得文正謚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不知是本謚還是後來加謚)等九名。
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材、許衡、廉希憲。
明武宗的時候,大學士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謚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謚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因為李楊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詩諷刺說:「文正從來謚范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個人。但其中的曹振鏞的謚號,世人一直非議不休。不過湯斌是死後追認的。劉統勳是死後直接謚文正。曾國藩的功勞的確大,但當時清朝的情況,有個激勵的意思在裡面。至於李鴻藻的身份是帝師,從他之後,凡是帝師皆有謚文正的可能。在之後的謚文正的,則有點末世名器,不足為貴的意思了。
明清兩朝群臣謚號定為二字,且有嚴格規範,「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謚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
與此同例,與「武」字搭配組成二字謚號的用字依次為寧、毅、敏、惠、襄、順、肅、靖……與「忠」字搭配組成二字謚號的用字,依次為文、武、定、烈、簡、肅、毅、敬……這樣一來,謚號不僅具有特定的涵義,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眾多的謚號之中,「文正」居於首位,難怪明清時代的朝臣諸公要為謀取這一榮譽大動心思。例晚清重臣張之洞,自恃功冠群僚,當他得知曾國藩死後獲謚「文正」大感不平,憤憤然道:「如滌生(曾國藩字滌生)者,也能謚'文正』,那我又該得謚如何?」可憐他那料得到自己身後,竟然僅得謚「文襄」,不但遠比不上曾國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鴻章的「文忠」還低了十多級。
清代大臣的謚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謚。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謚。得謚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謚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謚「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謚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謚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明武宗的時候,大學士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謚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謚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因為李楊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詩諷刺說:「文正從來謚范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個人。但其中的曹振鏞的謚號,世人一直非議不休。不過湯斌是死後追認的。劉統勳是死後直接謚文正。曾國藩的功勞的確大,但當時清朝的情況,有個激勵的意思在裡面。至於李鴻藻的身份是帝師,從他之後,凡是帝師皆有謚文正的可能。在之後的謚文正的,則有點末世名器,不足為貴的意思了。
明清兩朝群臣謚號定為二字,且有嚴格規範,「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謚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
與此同例,與「武」字搭配組成二字謚號的用字依次為寧、毅、敏、惠、襄、順、肅、靖……與「忠」字搭配組成二字謚號的用字,依次為文、武、定、烈、簡、肅、毅、敬……這樣一來,謚號不僅具有特定的涵義,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眾多的謚號之中,「文正」居於首位,難怪明清時代的朝臣諸公要為謀取這一榮譽大動心思。例晚清重臣張之洞,自恃功冠群僚,當他得知曾國藩死後獲謚「文正」大感不平,憤憤然道:「如滌生(曾國藩字滌生)者,也能謚'文正』,那我又該得謚如何?」可憐他那料得到自己身後,竟然僅得謚「文襄」,不但遠比不上曾國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鴻章的「文忠」還低了十多級。
清代大臣的謚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謚。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謚。得謚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謚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謚「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謚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謚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下列部分介紹:
宋
李昉(925-996),字明遠,北宋文學家,深州饒陽縣五公村人。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皇帝去南郊祭祀,跪拜時摔倒,幾天後去世。贈司徒,謚文正。
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縣(山東)人,字子明。太平興國進士。真宗時入相,進太保,當國最久。事至不膠,有謗不校,引薦朝士,不令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壽六十一,追封魏國公,謚文正。
王曾(978-1038),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字孝先。鹹平中(998—1003)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死於任上享年六十一歲。贈侍中,謚文正。
蔡卞(1048-1117)字元度,興化仙遊人,蔡京弟。徽宗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返鄉祭祖,逝於途中,享年70歲,贈太傅,謚文正。
鄭居中(1051-1123),字達夫,北宋河南開封人,進士及第,由中書舍人連升至翰林學士。因與蔡京不合,罷改資政學士,後再出任樞密院,官累特進,尋拜居中為少保、太宰,仍事事與蔡京立異。入朝暴遇疾回捨,數日卒,年六十五。贈太師華原郡王,拜太宰,加少師,封燕國公。卒謚文正。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蘇州)人。皇佑四年(1052)卒,謚文正,贈魏國公。
司馬光(1019~1086),山西聞喜縣涑水鄉人, 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 u)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
蔡沈(1167--1230) ,字仲默,宋建陽人,世稱九峰先生。紹定三年,蔡沈逝世,謚「文正」。(此人得謚文正不知是本謚,還是元明兩代追諡或加謚的,尚待考,也請知之者指點)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縣)人。死後70年,南宋乾通6年,追贈太師,謚文正。
金
虞仲文字質夫,武州寧遠人也,仕為遼相。歸金,授樞密使平章政事,封秦國公。年五十五卒,謚文正。天會七年,贈兼中書令。正隆二年,改贈特進、濮國公。(生卒年待考)
張行簡(?——1215),莒州日照(今山東日照縣)人,字敬甫。生年不詳,卒於金宣宗現佑三年(1215)。金世宗大正十九年(1179) 己亥科狀元。貞佑三年(1215),病逝於任上。朝廷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正。
元
耶律楚材(1190-1244),金與蒙古國官員。契丹族,字晉卿,號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圖撒合裡(意為長髯人)。契丹皇室後裔。卒後追封廣寧王,謚號文正。
耶律有尚字伯強,遼東丹王十世孫。卒年八十六,賜謚文正。(待考)
竇默(1195-1280)元初名醫、名臣、名儒,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字漢卿,廣平府肥鄉縣城西村人。卒後追贈太師,封魏國公,謚文正,故後人多稱其「竇太師」和「竇文貞(正)公」。
許衡(1209-1281) 元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及死後,世祖加贈司徒,封魏國公,謚文正。
劉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拜官後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卒贈太傅,封趙國公,謚文貞。成宗時,贈太師,謚文正。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廉希憲(1231—1280),元代政治家,維吾爾族。其祖上均為高昌世臣。大德八年(1304),追封魏國公,謚文正。加贈恆陽王。
何瑋(?-1310),易州易縣人。至大元年,遷太子詹事,兼衛率使。三年,改河南行尚書省平章政事,卒。贈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梁國公,謚文正。
吳澄(1249-1333),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字幼清,學者稱草廬先生。元統元年(1333),卒於家,年八十五。贈江西行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川郡公,謚文正。
王壽(1250?-1310),字仁卿,涿郡新城人。卒年六十,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國、薊國公,謚文正。
明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寧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工文章,名書室曰正學,官侍講學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明湖廣茶陵(今屬湖南)人,長期生活在北京。天順八年(1464)進士,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為官五十載,為朝廷重臣。1516年(正德十一年),李東陽病逝,享年70歲,贈太師,謚文正。
謝遷(1449-1531),字子喬,浙江余姚人。明成化11年(1475),謝遷應試,得中狀元,授修撰職。明孝宗時,以少詹事入內閣,參預機務,隨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輔政時天下皆稱之為賢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後以年老而辭歸。卒謚文正,著有《歸田稿》。
劉理順(1581?-1644),字復禮,杞縣人。萬曆中舉於鄉。十赴會試,至崇禎七年始中式。及廷對,帝親擢第一,還宮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碩矣。」拜修撰。益勤學,非其人不與交。卒後贈詹事,年六十三,謚文正。清朝賜謚文烈。
倪元璐(1593~1644) 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李自成攻陷京城時,自縊而亡,謚文正,清代時追諡文貞。
清
湯斌(1627~1687) ,別號荊峴,晚號潛庵,河南睢州人。雍正中,入賢良祠。乾隆元年(1736),謚文正。道光三年,從祀孔子廟。
劉統勳(1698-1773)字延清,另字爾鈍,清內閣學士,刑部尚書,高密縣逄戈莊(原屬諸城)人。卒於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年75歲,謚文正,乾隆帝臨其喪,見其「室無長物,寒氣襲人」,為之大慟。回至乾清門,對諸臣流涕道:「朕失一股肱!」不久又道:「統勳乃不愧為真宰相!」可見對其倚重與尊寵。
朱珪(1731-1806)字石君,號南崖,直隸大興人。乾隆年進士,授仁宗學,官至體仁閣大學士。逝世,嘉慶帝親往府上弔唁,由於朱家大門低矮,御車不能入,嘉慶帝便步入,並哭之深哀,給帑銀二千五百兩治喪,晉贈太傅,入祀賢良祠,予謚「文正」。上親臨奠三爵。
曹振鏞(1755—1835),字儷生,號懌嘉,尚書文埴子。道光十五年卒,道光帝親臨弔喪,下詔褒恤,賜謚文正,入祀賢良祠。
杜受田(1788~1852),字芝農(杜愕子),清山東濱州人(今濱城鎮南街杜家),道光進士。1852年(清咸豐二年)七月九日,在實施賑務途中觸染暑疫,卒於淮安清江浦,時年64歲。咸豐帝甚痛,贈太師、大學士,謚「文正」。
曾國藩(1811 ~ 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湖南湘鄉人。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贈太傅,謚文正。
李鴻藻(1820—1897),字蘭孫,直隸高陽人。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以病乞假,旋卒,年七十八歲。予謚文正,贈太子太傅。
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容卿、蟄生,別號澹靜老人,謚文正,壽州(今壽縣)人,1827年4月7日(清道光七年三月十二日)生。咸豐九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卒年八十有二,贈太傅,謚文正。
台灣鄭氏朝廷
陳永華(?—1680)字復甫,福建同安人。明亡時剛中秀才,後參加鄭成功軍,為成功謀士。收復台灣後,任總制,留守廈門。鄭經嗣位,官至東寧總制使,盡力輔佐。在台灣建立屯田制度,提倡種蔗制糖,設置學校。後為馮錫范、劉國軒所忌。1680年3月,陳永華自請解除兵權,因憂悒成疾,當年在台灣病逝。鄭經親臨弔喪,謚文正。(就是金庸小說《鹿鼎記》裡的陳近南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