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共有皇后妃嬪十九人 他到底更鍾情於誰?
咸豐皇帝前後共有皇后妃嬪十九人,他到底更鍾情於誰,是更喜歡與之有較多情愛的皇后鈕祜祿氏,還是更喜歡以如花似玉,美貌超群和柔媚、以性愛取悅於年輕皇帝的懿貴妃呢?這其中的事情被民間傳播的眾說紛紜,成為了一個謎團。
咸豐前後共有皇后妃嬪十九人。他十七歲為皇子時,曾娶太常寺少卿富泰女薩克達氏為妻,不久,薩克達氏病故。登位後,咸豐二年(1853)立廣西右江道穆楊阿女鈕祜祿氏為後(即後來的慈安太后,亦稱東太后),同時,晉陞為皇子時的侍妾雲貴人為雲嬪。到咸豐更年時,咸豐帝的內廷主位共有十人。其中的蘭貴人,即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懿貴妃,三次垂簾聽政,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慈禧皇太后(亦稱西太后)。那麼,他最鍾情的後宮之主到底是誰?
《清宮秘史》和《清史演義》中都載道:咸豐改元,挑選秀女,入宮備使。蘭兒奉旨應選,秀骨姍姍,別具一種丰韻,咸豐帝年少愛花,自然中意,當即選入宮中,服侍宮中。蘭兒素好修飾,到此更妝扮得秀媚阿娜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少年天子一見蘭兒便春心蕩漾,不能自持。其實,咸豐即位之初,甚至直到他臨終以前,他最鍾愛敬重的首先是皇后鈕祜祿氏,其次才是麗貴人和蘭貴人。而絕不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只鍾情於會唱小曲兒,衣著入時的蘭貴人。
咸豐二年(1852)二月初,風流倜儻的弱冠皇帝首先晉封在皇子時即已結為伉儷的鈕祜祿氏為「嬪」,封號是「貞」字。「嬪」在後宮等級中居第五位。緊接著同年五月,咸豐又破格封她為貞貴妃(因中間還有妃一級);六月,又跳一級立為統馭中宮的皇后,時年芳齡十六歲。同時咸豐在即位後首批秀女中亦選中了那拉氏和他他拉氏等人。那拉氏和他他拉氏初次確定的名位為「貴人」(在后妃等級中居第六位,其後還有答應、常在)。那拉氏於咸豐四年(1854)二月被晉陞為「懿嬪」。同年晉陞的還有麗嬪、婉嬪等。咸豐五年(1855)五月,清軍剿滅北伐的太平軍後,咸豐只晉陞麗妃一人。而到第二年三月,那拉氏生子(即後來的同治皇帝)後,才晉封為懿妃。咸豐帝非常希望麗妃能給他生一個男孩,當時,咸豐喜歡住在鹹福宮後槐的同道堂,於是就把麗妃移住在鹹福宮。至今,宮中還有咸豐黃箋硃筆寫的「咸豐九年月日,麗妃移住鹹福宮大吉」的字條。而懿妃則一直住在較遠的儲秀宮,咸豐當時寵愛麗妃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
但受寵的麗妃始終沒有給咸豐生一個兒子,她只生有一女。母以子貴,於是咸豐七年(1857)以後,那拉氏的地位就略高於麗妃一籌,被封為懿貴妃。
但在咸豐九年、十年,每逢宮中大宴,東邊第一桌都是後宮之主鈕祜祿氏,第二桌是麗妃和琪妃;西邊第一桌是懿貴妃和婉嬪。如略去皇后,麗妃和懿貴妃很有些分庭抗禮的味道。
皇后鈕祜祿氏,生於滿洲官宦人家。她之所以得到咸豐格外垂青,不到半年即從一個六等妃子驟升為後宮之主,不僅是由於她生得秀麗端莊,亭亭玉立,與咸豐少年便結為夫婦,更主要的是她美德出眾,幽朔貞靜,符合傳統的封建道德標準。孝貞後雍容大度,舉止端方,每次見皇上總是穿著禮服,所以咸豐十分敬重她,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女聖人」。
這種記載,雖不無誇張之處,但孝貞皇后謙恭樸素,明德出眾卻是實情。咸豐六年(1856)七月,清江南大營初潰,列強修約正急,焦頭爛額的咸豐皇帝還是為她年輕的妻子舉行千秋盛典,命內務府呈進如意,恭進食品,穿解服二日。
咸豐二年(1852)二月初,風流倜儻的弱冠皇帝首先晉封在皇子時即已結為伉儷的鈕祜祿氏為「嬪」,封號是「貞」字。「嬪」在後宮等級中居第五位。緊接著同年五月,咸豐又破格封她為貞貴妃(因中間還有妃一級);六月,又跳一級立為統馭中宮的皇后,時年芳齡十六歲。同時咸豐在即位後首批秀女中亦選中了那拉氏和他他拉氏等人。那拉氏和他他拉氏初次確定的名位為「貴人」(在后妃等級中居第六位,其後還有答應、常在)。那拉氏於咸豐四年(1854)二月被晉陞為「懿嬪」。同年晉陞的還有麗嬪、婉嬪等。咸豐五年(1855)五月,清軍剿滅北伐的太平軍後,咸豐只晉陞麗妃一人。而到第二年三月,那拉氏生子(即後來的同治皇帝)後,才晉封為懿妃。咸豐帝非常希望麗妃能給他生一個男孩,當時,咸豐喜歡住在鹹福宮後槐的同道堂,於是就把麗妃移住在鹹福宮。至今,宮中還有咸豐黃箋硃筆寫的「咸豐九年月日,麗妃移住鹹福宮大吉」的字條。而懿妃則一直住在較遠的儲秀宮,咸豐當時寵愛麗妃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
但受寵的麗妃始終沒有給咸豐生一個兒子,她只生有一女。母以子貴,於是咸豐七年(1857)以後,那拉氏的地位就略高於麗妃一籌,被封為懿貴妃。
但在咸豐九年、十年,每逢宮中大宴,東邊第一桌都是後宮之主鈕祜祿氏,第二桌是麗妃和琪妃;西邊第一桌是懿貴妃和婉嬪。如略去皇后,麗妃和懿貴妃很有些分庭抗禮的味道。
皇后鈕祜祿氏,生於滿洲官宦人家。她之所以得到咸豐格外垂青,不到半年即從一個六等妃子驟升為後宮之主,不僅是由於她生得秀麗端莊,亭亭玉立,與咸豐少年便結為夫婦,更主要的是她美德出眾,幽朔貞靜,符合傳統的封建道德標準。孝貞後雍容大度,舉止端方,每次見皇上總是穿著禮服,所以咸豐十分敬重她,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女聖人」。
這種記載,雖不無誇張之處,但孝貞皇后謙恭樸素,明德出眾卻是實情。咸豐六年(1856)七月,清江南大營初潰,列強修約正急,焦頭爛額的咸豐皇帝還是為她年輕的妻子舉行千秋盛典,命內務府呈進如意,恭進食品,穿解服二日。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內外相煎,咸豐回天無力,開始厭聞朝政,寄情於酒,不時召御妃子。一日,咸豐夜醉。孝貞後聞之,立刻傳喚侍寢的妃嬪厲聲斥責,並傳諭太監預備杖撻。咸豐退朝後,見後宮氣氛不同往常,內豎肅驚,鴉雀無聲,一問才知一向慈悲為懷,從不動肝火的「女聖人」,正在訓斥昨夜承歡的一個妃子。咸豐不知細故,入內問此妃何罪,孝貞後見皇帝駕到,整襟跪拜,責己諫言:「奴德不逮,不能督率群妃,恐外臣有議奴者,故召此妃戒斥之,無使奴受惡名也。」咸豐知道這是皇后在諷諫自己,心所有觸,但嘴上還是笑打圓場:「是朕貪杯,怎能怪她勸酒,從今以後,朕少飲酒是了。」孝貞後謝而起,後宮莫不感佩。
性愛和情愛是兩種不同層次的愛情,性愛之中往往缺少一種由衷的敬重和欽佩之情,而這種較高層次的感情如果和情愛融合在一起,愛情才會真摯而久遠。
咸豐對皇后鈕祜祿氏的感情更多於情愛與尊重。而以美貌和柔媚取悅於年輕皇帝的麗妃、懿貴妃,其受寵之情也許要等而下之。咸豐病逝承德後,根據傳統習慣,皇后鈕祜祿氏被尊為「母后皇太后」。第二天,嗣皇帝載淳親封其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后」。
據《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載,慈禧生長南中,善南方諸小曲,因而得到咸豐帝的寵幸,從一個在內廷供人使喚的宮女,變而成為內廷主位之一的「懿貴人」。那慈禧入宮後,得寵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自然首先是如花似月的容貌了。世界上第一個為慈禧畫像的美國女畫家卡爾,在為69歲的老慈禧作畫之後,寫了一本書,名曰《慈禧寫照記》。在這位畫家的眼裡,她看到了:「但見人叢之中,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面帶笑容,是個非常漂亮和善的婦女。估計年齡不過四十上下,神情很好,十分可愛。世界上傳說這是一個殘暴、不可理喻的老婦,現在見到她,和傳說完全不同……太后身體的各個部分,非常勻稱,漂亮的面容,柔嫩的雙手,苗條的身體……」對於古稀之年的慈禧容貌,卡爾的描述不免有阿諛誇大之處,但說妙齡時期的慈禧如花似玉,美貌超群,也許並不過分。這在各種野史筆記和回憶錄中,也都是眾口一詞的。
其次,是慈禧在咸豐的後宮中才華出眾。如果說孝貞皇后慈安是以德見長,那孝欽後慈禧便是以才見長,屬於內慧而外秀型的女子。在半個世紀之中大權在握,從不旁落,直到臨死的前一日,仍親自料理光緒的後事,召見軍機大臣,籌議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號的慶典活動,制定監國攝政王(即溥儀之父載灃)授職之禮,引經據典,絲毫不亂,她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視的。
而她的這種長處,早在咸豐時代就已露出端倪。入宮以後,聰貌明慧的慈禧時常在咸豐批閱奏章之時侍候左右,其後軍務倥傯,折件極繁,她又協助清檢封事、代為分類,及咸豐晚年,懶於理政,她更進一步代閱奏章,參與機要了。
三是慈禧為咸豐生了惟一的一個兒子。咸豐四年(1854)二月,慈禧由蘭貴人晉封為一嬪;六年(1856)三月,二十二歲的慈禧在儲秀宮生下載淳。咸豐帝喜出望外,當即使硃筆親封慈禧為懿妃,並升香告祖,作長律以志吉慶: 敬感天麻祖考仁,佳音儲秀報麟振。
恩深德厚哀常慕,奕啟載祥定名淳。
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欣率土萬斯人。
升香安佑昭慈佑,沉痛難勝永憶親。
在內憂外患的煎熬中,咸豐終於有這麼一個可以告慰先人的喜訊,其得意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愛子憐母,他對慈禧的寵愛也就更進了一層。六年(1856)十二月,內務府為懿妃舉辦冊封儀事。七年(1857)正月,慈禧又被晉封為懿貴妃,成為後宮主位中僅次於皇后鈕祜祿氏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