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朝史上的皇帝祭祀大典順序都搞錯了?
夢溪筆談》開篇第一篇是講宋朝的祭祀大典。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大事。記得在《三國誌》當中,劉禪登基的時候,曾經詔告臣民:「政由葛氏,祭由寡人。」劉禪說,蜀漢的政務方面不分大小,全部都有諸葛亮全權負責,自己不參與。那麼作為皇帝的劉禪管理什麼事情呢?就負責祭祀,祭祀天地,祭祀祖宗等等。劉禪這樣說,當然是考慮到諸葛亮是蜀漢托孤重臣,並且劉備臨終之際早有交代,要劉禪以侍奉父親的禮節來對待諸葛亮。並且,諸葛亮的才華和忠心,是世人共知。劉禪把國政全部交給諸葛亮,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那麼,劉禪為什麼要強調由自己負責祭祀呢?在我們現在看來,祭祀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可是,在古代,祭祀卻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大事,是一個君王權力的象徵。就如同現在的西方一些國家的國家元首一樣,雖然說只是一個榮譽職銜,沒有具體的權力,但是卻是一個國家的權力象徵。那麼,這麼莊嚴的一件事情,怎麼可能幾百年連最基本的祭祀順序都搞錯了呢?
在《夢溪筆談》中對唐宋以來的祭祀順序有如此記載:「上親郊郊廟,冊文皆曰「恭薦歲事」。先景靈宮,謂之「朝獻」;次太廟,謂之「朝饗」;末乃有事於南郊。」原來,唐宋時期皇帝祭祀天地祖宗,先是到景靈宮,然後到太廟,最後到南郊舉行祭天儀式。太廟是放置歷代祖先靈位的地方,而南郊這是祭祀天地的地方,那麼景靈宮是祭祀什麼呢?原來,在宋真宗時期,為了讓趙宋朝廷更有面子,一些大臣提出軒轅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黃帝,就姓趙,是趙氏最初的祖先。於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把曲阜縣改為仙源縣。在仙源縣修建了景靈宮來祭祀黃帝。
於是,沈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朝廷舉行祭祀的時候,到底是遵循什麼順序呢?如果是以最開始祭祀的作為最尊貴的,那麼在南郊祭祀上天,就不應在太廟的後面;如果是以最後的祭祀作為最尊貴的,那麼祭祀黃帝的景靈宮就不應該放在太廟的前面。按照沈括的看法,從最尊貴的開始排氣,應當是南郊祭天、景靈宮祭祀黃帝、太廟祭祖,如此才符合最基本的常識。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謬誤呢?難道朝中就沒有一些懂得禮儀的官員嗎?
原來,造成這樣的謬誤,還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原來,在唐代的時候,皇帝一般會先派出使者向天地神靈稟告皇帝祭祀的日子。然後皇帝祭拜上清宮(唐代把老子拉做自己的始祖)、太廟,最後才是正式到南郊進行祭天儀式。也就是說,整個的祭祀儀式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祭祀祖先,先祭祀重要的始祖,唐代是上清宮的老子,宋代是景靈宮的皇帝,然後是李唐皇室、趙宋皇室的祖宗。第二個部分才是祭祀天地,皇帝親自出席。從這個角度看,也算是符合禮制吧。當然,沈括的疑問也沒有錯。只是,許多的制度既然有了傳統,要進行改變的話就會遇上許多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