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與河南竟的關係:成也河南 亡也河南!
漢朝(前202—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
漢朝文化統一,科技發達,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東亞文化圈建立,為華夏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四百年間,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數學、民族等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特別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形成的路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千百年來,絲綢之路為促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過重要貢獻,生命力愈發頑強。近年來,我們國家又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構想,得到區域國家和地區的熱烈響應,古老的絲綢之路將會煥發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說起漢朝的起源與河南有著密切關係。相傳秦朝末年,沛縣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勞工去驪山為秦始皇修築陵墓,途中許多勞工趁機脫逃。劉邦暗想即使到達驪山,勞工也都逃光了,無法交差。於是在芒碭山澤前休息進食,晚上釋放所有的勞工,並說:「你們各自逃生去吧!我從此也逃亡去了。」勞工中有十幾位壯士見劉邦寬宏大度,豪爽義氣,便願意追隨他。
晚上,劉邦喝了不少酒,乘著酒興繼續趕路。月色蒼茫,小徑蜿蜒。在逃往芒碭山澤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忽然驚叫一聲,忙回頭向劉邦報告:「前面有一大蛇擋道,請繞道而行吧!」劉邦醉意朦朧,朗聲大笑道:「英雄豪氣,所向披靡,區區一蛇,安敢擋吾道路?」說話間,撥開眾人,仗劍前行,果見一巨蛇橫臥路中,搖頭擺尾。劉邦正欲用劍砍去,只見那白蛇道:「我乃貴為天子,焉遊四海,誅秦平分天下。」劉邦不允,白蛇道:「你斬吧,你斬我頭,我亂你頭,你斬我尾,我亂你尾。」劉邦酒壯英雄膽,說:「我不斬你頭,也不斷你尾,讓你從中間一刀兩斷」。說吧一劍下去把白蛇斬為兩段,頓時蛇血噴濺,染紅了土地,至今這裡長出的草還是紅的。白蛇化作一股青氣飄蕩空中,喊道:「劉邦還吾命來,劉邦還我吾命來。」劉邦道:「此處深山野林怎還你命,待到平地准還你命來。」劉邦貴為天子,金口玉言,後來王莽篡權殺了漢平帝,把四百年的漢室分成兩半。傳說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還了劉邦所許之願。此是後話。
劉邦斬蛇之後,繼續前行,又行數里,酒勁上湧,醉臥道旁。第二天早上,有人經過斬蛇之處,見一老嫗痛哭不已,問道:「你為什麼痛哭?」老婦人道:「我兒子被人殺了。」行人問道:「是誰殺的?」老婦人道:「我兒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擋道本是向赤帝子討封而來,卻被赤帝子殺了。」老婦人說完就不見蹤影。這人來到劉邦一群人跟前,把他所見到的講了一遍,劉邦聽後內心大喜,認為自己就是赤帝子,更加堅定了反秦起義的決心,沛縣弟子聽說後都願意歸附他。劉邦先隱藏於芒碭山澤中,後又返回沛縣,殺了縣令,被擁立為沛公,扯旗造反。經過楚漢爭霸終於登上了帝王的寶座,是為西漢。
今天,在芒碭山景區還專門辟有紀念劉邦斬蛇起義的漢興源景區,裡面有漢高祖廟、斬蛇碑,御龍泉、紫氣巖、皇藏峪、赤帝峰等,集中展示劉邦反秦起義、建立大漢王朝的歷史功績。此外,芒碭山景區中與漢朝有關的景點還包括:保安山王陵、陳勝王陵等。並且景區開展「穿漢服、習漢禮、賞漢舞、食漢宴」的漢代禮儀體驗,有為即將上小學的幼童提供「開筆禮」;為即將步入青少年的學生舉行告別童年的「成童禮」;為高中和大學生行象徵成熟的「成人禮」;為新人成婚舉行「漢婚禮」;為遊客、團體、學校舉行「漢宴禮」;為老年人舉行的弘揚孝道的敬老禮。
到了西漢後期,政局動盪。外戚王莽在8年奪取政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後來,劉秀滅新朝,以洛陽為都城重建漢朝,史稱東漢。
到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土地兼併問題日益惡化,而人民飽受此現象的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他們於是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最著名者是黃巾之亂。時代的動盪不安,也使地方豪強有了崛起的機會,他們一開始靠著自己的財力組織自己的武裝軍隊保衛家園,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軍閥,如曹操、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中央政府由於不修政事,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能為力,反而需要他們維持地方穩定。
這樣東漢的歷史就進入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其中勢力最大,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的根據地就在今天的河南許昌。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繼位為魏王,並逼早已徒具虛名的漢獻帝「禪讓」。同年十月,漢獻帝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曹丕。曹丕故作推辭,在「三讓」之後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曹丕在許昌登壇受禪,改國號為魏,改元黃初,是為魏文帝,並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十一月一日,曹丕封業已退位的獻帝為山陽公。至此,歷一百九十餘年的東漢正式結束。
許昌最為東漢末年最後一個時期的都城以及曹操的大本營,集中了大量與漢朝末年三國時期有關的歷史文化古跡。比較著名的就有: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區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是國內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東漢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也是許昌市重點旅遊項目。
漢魏故城
位於許昌縣張潘鎮古城村,距許昌市18公里。1986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灞陵橋
原名八里橋。橋旁有明末將領左良玉題寫的「漢關帝挑袍處」石碑。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此廟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樓
關羽為保護劉備甘、糜二位夫人,暫且歸附曹操期間夜讀《春秋》的地方。
毓秀台
毓秀台在張潘鎮漢魏故城西南隅,建於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為漢獻帝祭天所築,高約15米,面積為4000平方米,有台階99級,是用青磚鋪就的祭祀廣場。毓秀台比同為皇家祭天場所的北京天壇早建千餘年。
射鹿台
射鹿台位於城東北許昌縣許田村西。相傳為漢獻帝與曹操、劉備等狩獵射鹿處。台高約1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於射鹿台四周田野多為鹽鹼地,茫茫蒼蒼,似瑞雪初降之狀,故被後世稱為「許田積雪」,為許昌十景之一。
華佗墓
華佗墓在許昌縣蘇橋鄉石寨村,距許昌市15公里。華佗墓內安葬著三國時代傑出的醫學家華佗。墓高約5米,周圍30餘米,佔地500平方米,新徹有六角形花牆環墓一周。
許昌市非常注重對三國時期歷史文化的挖掘和保護,以「曹魏風,三國情,許昌行」為主題的第九屆三國文化旅遊周將於2015年4月28日在三國勝地許昌正式開幕。同時,由許昌市旅遊局主辦的「百名記者漢服品許昌」活動也將於2015年4月26—29日舉辦。本屆三國文化旅遊週期間,央視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群將以《魏武揮鞭》為題,以英雄曹操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雄才大略以及嚴謹自律的行為風格為內容現場授課。來自韓國、保加利亞等國的多個國際友好城市帶來精彩紛呈的異域風情巡演。
前後綿延四百年,歷經25位皇帝的大漢王朝朝,興起於河南東部的芒碭山斬蛇起義,滅亡於河南中部的許昌禪位與曹丕。真是巍巍大漢,成也河南,亡也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