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聞風喪膽的陸戰之王:德國虎式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 I)即「虎」式坦克是二戰期間德國製造的重型坦克。虎式坦克自1942年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至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為止。同時,它也是二戰中最著名的坦克之一
在1943年1月的時候,德國就計畫製造一種新的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德國陸軍兵器局責成保時捷,亨捨爾和MAN公司著手研製。隨後這3家公司提出了4種方案,並製成了樣車,分別是波爾捨公司的VK4502(P),亨捨爾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進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後德國陸軍兵器局選中了亨捨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於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定名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了489輛。(技術儲備不計算在內)
「虎王」重型坦克採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時,它也體現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徵,首先是它採用了兩種新型炮塔,一種是亨捨爾公司(克虜伯公司製造)的炮塔,一種是波爾捨公司(韋格曼公司製造)的。「虎王「坦克裝備一門KwK 43/L71型88mm加農炮,這種火炮是二戰期間德軍裝備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長6.3m,它能在2000m的距離上直接擊穿美制M4「謝爾曼」坦克的主裝甲,所用的彈種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不僅是「謝爾曼」坦克,它幾乎可以擊穿二戰中盟軍所有型號的坦克。
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曾打算讓所有的「虎王」坦克換裝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徑的KwK44 L/68火炮,不過最終沒有實現。「虎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防彈外形較好。正面裝甲厚度比「虎」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為盟軍的一種很難對付的坦克,僅有一些火炮在較近的射擊距離上可以對它構成威脅。不過「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國重型坦克一樣,弱點在於它的機動性能。由於它的全重很重,單位功率較低,且行動裝置也經常出問題,所以這成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環節。
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參戰,接著又在7月在波蘭作戰,國防軍第503坦克營的每個連隊第1排的「虎王」坦克也參加了諾曼底戰役,由於技術原因,這3個排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到1944年8月結束之前,這3個排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毀了。此後,「虎王」坦克參加了東西兩線很多戰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戰役。儘管機動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經驗的坦克手裡,「虎王」是一種威力很強大的坦克,它火力強大,防護超群。不過由於「虎王」坦克生產數量少,參戰時間短,並沒有對二戰的最終結果起到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