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府井又叫「莫裡遜大街」?王府井的傳說 | 陽光歷史

 

A-A+

為什麼王府井又叫「莫裡遜大街」?王府井的傳說

2017年04月23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67 次

  號稱「中華第一商業街」的王府井大街,是北京的城市商業名片,這裡商賈林立,寸土寸金,匾額高懸,人頭攢動。

  每天從早到晚,約有幾百萬遊客來這裡觀光、購物,各種商場、店舖、老字號、賓館、飯店應有盡有。

  王府井的命名究竟從何而來,這條中華第一商業街究竟有什麼樣的歷史故事呢?

  今天我們一起去王府井尋訪,去看看這裡的別樣風采,尋找深藏於王府井背後的人文故事。

  據說,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城的時候,大興土木,把整個北京城攪得天昏地暗,惹惱了一條常年盤踞在這裡的孽龍。

  孽龍一生氣,就把北京城大部分甘甜的泉水都給帶走了,從這以後,北京城就很少有甜水井了。

  一年,北京迎來了百年難遇的大旱,時間一長,城裡大大小小的井都乾涸了,四個海子中的水也快蒸發完了,一些有錢人就趕著車去玉泉山上拉水,窮人家沒辦法,只能擔著擔子,人工挑水。有的家裡只剩老人、孩子的,只能從枯井裡淘點泥巴水,用來活命。

  這時候,北京還有幾口井中有水,王府井就是其中之一,王府井中不但有水,而且水還是甜的,十分好喝。

  這口在大旱之年依舊冒著甘泉的王府井,位於一家王府的後院裡。

  王府井大街, 南起東長安街, 北至中國美術館

  王爺得知這口井的消息後,非常高興,他認為這是自己的造化大,祖宗積福積的比較多,自己的王府建在了大龍脈上。因此他不但不把王府井中的水分給老百姓,而且還把井圈了起來,派專人看守。

  看井的老爺子對王爺的這種做法特別不滿,於是乘王爺睡覺的時候,就偷偷讓周圍的老百姓進來取水。

百年不遇的乾旱,苦了北京城的老百姓

一口甜水井,救了京城不少老百姓的命

  常在海邊站,哪能不濕鞋,好景不長,老爺子讓百姓偷水的行為,就被王爺發現。王爺大怒,責問老爺子,老爺子不慌不忙,笑瞇瞇地對王爺說:「王爺,我讓老百姓打水也是為您好啊!您想想,如果不給他們水喝,將來他們都會死掉,那時候,您再想找人給您幹活兒,就找不到了。如果您不同意的話,我以後一滴水都不給他們。」

  王爺聽完之後,想了想,感覺很有道理,於是就沒說什麼,不再追究了。

  人們得知消息後,非常感謝老爺子。慢慢的,打水的人越來越多,住在很遠的人也都趕來打水,後來這口王府井成了救命井,聲名遠播。

  王府井大街, 南起東長安街, 北至中國美術館

  王爺得知這口井的消息後,非常高興,他認為這是自己的造化大,祖宗積福積的比較多,自己的王府建在了大龍脈上。因此他不但不把王府井中的水分給老百姓,而且還把井圈了起來,派專人看守。

  看井的老爺子對王爺的這種做法特別不滿,於是乘王爺睡覺的時候,就偷偷讓周圍的老百姓進來取水。

百年不遇的乾旱,苦了北京城的老百姓

一口甜水井,救了京城不少老百姓的命

  常在海邊站,哪能不濕鞋,好景不長,老爺子讓百姓偷水的行為,就被王爺發現。王爺大怒,責問老爺子,老爺子不慌不忙,笑瞇瞇地對王爺說:「王爺,我讓老百姓打水也是為您好啊!您想想,如果不給他們水喝,將來他們都會死掉,那時候,您再想找人給您幹活兒,就找不到了。如果您不同意的話,我以後一滴水都不給他們。」

  王爺聽完之後,想了想,感覺很有道理,於是就沒說什麼,不再追究了。

  人們得知消息後,非常感謝老爺子。慢慢的,打水的人越來越多,住在很遠的人也都趕來打水,後來這口王府井成了救命井,聲名遠播。

  莫裡遜大街

  大多數中國人一說王府井,差不多都知道,但到了國外,你說王府井的話,就沒多少人知道了。不過,如果你要是說「莫裡遜大街」,很多外國人都知道。

  「莫裡遜大街」是究竟是哪條大街,它在國外為什麼有那麼高的知名度?

  其實,「莫裡遜大街」就是王府井大街,在國外,「莫裡遜大街」可謂是大名鼎鼎。

  王府井大街改過幾次名字,清代的時候被人稱作王府大街,北洋政府時期,王府井被分成三段兒,南段叫王府井兒;北邊的叫王府大街;中間的叫八面槽。

  後來的「莫裡遜大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說起「莫裡遜大街」,就不得不提一位叫做莫裡遜的澳洲籍英國人。在1897年,莫裡遜擔任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辦事處的記者,剛來的時候,他住在東交民巷,後來又在王府井大街買了一處房產。

  1912年,莫裡遜受邀擔任袁世凱的政治顧問,一直為圓袁世凱的皇帝夢而四處奔波。

  袁世凱當上皇帝以後,特別感謝這位為自己的事情辛苦操勞的洋顧問,那怎麼也得表示表示呀!於是袁世凱就把莫裡遜居住的王府井大街改為莫裡遜大街,並在街上立起了英文路牌。

喬治·莫裡遜不僅身著長袍馬褂,站立的姿勢也可謂原汁原味

  然而好景不長,莫裡遜並不能太久地享受這樣的榮譽,當了八十三天「洪憲皇帝」的袁世凱一命嗚呼,於是莫裡遜大街也就成為一段短暫歷史的犧牲品,慢慢地淹沒在了歲月的黃塵中。

  來歷

  以前,王府井只是一個小村子,直到忽必烈來京後,這個小村子才熱鬧起來。明成祖朱棣當政的時候,在這裡造了十座王府,於是後來就叫做十王府街。

  明朝滅亡後,這裡的王府荒廢了,成了各種小攤販買東西的集市。1915年,北洋政府繪製地圖的時候,發現這裡有一口甜水井,於是命名為王府井。

  當然,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說法,即王府井大街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明朝的王府井不僅是軍機重地,還是經濟金融中心,因此除了王公大臣之外,也有許多商賈富紳居住於此

  襄汾的王家和蔚家都是富貴人家,這兩家結成了親家,蔚家的獨身女許配給了王家的王富紳。

  這兩家結成親家以後,蔚家的老東家沒幾年就去世了,於是財產就歸女兒女婿所有,這下可了不得,本來就非常有錢的王富紳,一下子富可敵國。

  戰事緊逼,朝廷軍隊開支巨大,國庫裡也沒多少銀子了,於是康熙皇帝南巡,招募銀兩。一天,他來到了襄汾,在逛街的時候,看到有一處十分闊綽的豪宅大院,康熙問當地的知縣後,得知這是王富紳的家,隨後傳旨召見了王富紳。

  王富紳得知康熙皇帝要召見他,受寵萬分,趕忙進見。康熙與王富紳談了很久,王富紳出來之後,笑容滿面,眾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在這時候,太監傳旨,康熙皇帝停下一切行程,要去王家做客。

  原來,康熙和王富紳座談的時候,康熙就對他說起了現在國家資金緊缺的問題,王富紳問康熙需要多少錢,康熙說是要七百萬兩銀子,王富紳連考慮都沒有,就說:「萬歲,我願意出七百萬兩銀子,報效國家。」

  康熙皇帝龍顏大悅,決定停止南巡,到王家做客。

  一兩月的時間,清軍糧餉到位,資金充足,士兵士氣大振,捷報頻傳。

  康熙帝是個比較英明的人,王富紳幫了他這麼大的忙,他總想「感謝」王富紳,但是每次說的時候,王富紳都婉言拒絕了,康熙皇帝就更喜歡王富紳了。

  一日,康熙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然王富紳不願當官,又不缺錢,而自己也在王家住了一個多月,那麼不如在京城給王富紳建一座王府,隨時都可以讓他來居住。

  王富紳也不好意思再拒絕了,於是康熙下旨,讓內務府督造,在皇宮的東邊批了一塊地,建了一座氣派的王府,並宣旨命名這裡為「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一個古典的名字,一個現代都市的繁華之地,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與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完美結合。

  作為北京的一塊商業名片,它已傳遍世界各地,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