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田忌賽馬到底靠不靠譜? | 陽光歷史

 

A-A+

歷史上著名的田忌賽馬到底靠不靠譜?

2017年04月12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67 次

  導讀:自己因擁雄厚的實力而戰勝對手,這固然是不錯的,但是,如果在自己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戰勝對手的話,那種「化腐朽為神奇」、「四兩撥千斤」的手段就更為人所稱道了。戰國時代,齊國的田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賽馬比賽中,他用自己的劣馬嬴了齊威王的良馬,從而使「田忌賽馬」的故事廣為流傳,也使自己名揚四海、婦孺皆知。可是,田忌賽馬的方法真的可行嗎?田忌,是齊國的大將,他還是齊國的宗族成員。田忌自幼習文練武,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的人物。他長大後,因為表現出眾,就做了齊國的大將,深受齊威王的青睞。另外,田忌和著名的軍事學家孫臏十分友善,也從孫臏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

  戰國時期,賽馬成風,田忌作為一個大將軍,更是愛馬成癖。他竭盡全力在天下搜集良馬,經常和人賽馬並且幾乎每次都取得勝利。這件事被同樣愛馬成癖的齊威王知道了,二人都來了興致,於是就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這三等馬中各挑選出一匹來,用「三局兩勝」的方法決出勝負。田忌雖然在民間的賽馬比賽中常常取得勝利,他的那些馬要是和齊威王宮廷中御馬圈中的千里馬、御馬來比較的話,就相形見絀了。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這極大地打擊了「常勝將軍」田忌,他痛下決心,一定要勝齊威王一次,可是自己的馬不行,如何才能取勝呢?

  正當田忌垂頭喪氣之時,他的老朋友孫臏給了田忌極大的啟發。在不更換任何一匹馬的情況下,就能夠戰勝齊威王的御馬。田忌這次信心滿滿地來找齊威王賽馬,齊威王開始還有些不願意,因為田忌已經數次輸給了自己,再這樣比賽下去毫無懸念、毫無意思。但是他看到田忌胸有成竹、信誓旦旦的樣子,也感到很好奇,於是就勉強答應和田忌再比試一場。田忌開始用上等馬鞍將下等馬裝飾起來,冒充上等馬,再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顯而易見,第一局田忌肯定輸了。齊威王不屑地對田忌說:「愛卿呀,你口口聲聲說是有備而來,這……這不還是難以逃脫失敗的下場嗎?孤看還是不要再比下去了吧?」「不!」田忌一副意料之中而又毫不著急的樣子,「大王,剛比了一場,最終的勝負還不好說呢!既然開始了,還是讓這場比賽有始有終吧。」齊威王也只好同意了。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田忌故技重施,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第三局時,田忌又採用更換馬的裝飾的方法,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就這樣,田忌以兩勝一敗的成績戰勝了齊威王。這就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田忌賽馬」的典故了。

  自此以後,許多人都對田忌和給田忌出主意的孫臏大加讚賞,認為他們能夠冷靜下來分析問題,並且制定相應的對策,使自身從劣勢中走出來,達到反敗為勝的目的。這也和經濟學家所提出的「權衡取捨」相暗合。「權衡取捨」原理指出,資源(經濟學中所指的資源內涵非常廣泛,包括金錢、身體健康等)是有限的,人們的慾望是無限的,有限的資源總是無法滿足無限的慾望。因此,人們必須作出「權衡取捨」,而且這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這也就是「田忌賽馬」的典故被世人所尊崇的最直觀、最顯著的現實意義了。

  可是,也有人對「田忌賽馬」的故事有些懷疑,認為這場賽馬田忌嬴得有些僥倖。細究起來,田忌之所以能夠勝利,是因為田忌打破了比賽的規矩——各個等級的馬要和該等級的馬進行比賽。如果按照比賽的這個規矩來進行的話,田忌不更換馬而戰勝齊威王的幾率幾乎等於零。田忌對齊威王三等馬的出場順序瞭如指掌,他就能根據這個信息以及自己的實力進行權衡,然後制定出對付對方的策略來,所以田忌就能夠輕易地取得勝利。這也就是人們懷疑「田忌賽馬」故事是否能成功地運用到生活和其他比賽當中的原因了。如果將「田忌賽馬」的故事原封不動地搬到軍事上、政治上、體育比賽上,是行不通的。

  如利用到軍事上,軍事對立的雙方都有一個絕頂聰明的軍事統帥,對方絕不會將自己如何排兵佈陣、選用帶兵將領的機密訊息透露給對方,相反,軍事統帥還會千方百計地探聽對方的用兵訊息。更有甚者,有的軍事統帥還會製造出假的用兵訊息以迷惑對方,從而找出對方的破綻,取得勝利。例如,三國時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兩個人,他們都是絕頂聰明之人,無論誰與誰玩這套把戲都不會起到作用。這也就體現了「田忌賽馬」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所以說,如果將「田忌賽馬」的方法直接轉嫁到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一項工作中去,都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說,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才可以利用「田忌賽馬」這個典故。而「按圖索驥」地運用「田忌賽馬」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