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編修的《明史》為何不抹黑明朝皇帝? | 陽光歷史

 

A-A+

清朝編修的《明史》為何不抹黑明朝皇帝?

2017年03月03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32 次

   明粉一直在說滿清修明史有意抹黑明朝皇帝,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清朝是怎樣「污蔑」明朝的皇帝的,因為史料太多,我們節選幾個比較有名的皇帝:

  太祖贊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

  ——「武定禍亂,文致太平」,「晚歲憂民益切」,這些話基本是古代史家評價統治者的最高用語了。附帶說一句,《明史》並沒有大肆渲染朱元璋晚年屠戮功臣的事跡,即使在一些被殺的功臣傳中也只是一筆帶過(結以賜死)。對於朱元璋的嚴刑峻法,史官也以「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來解釋,明朝人自己各種史料中提及的明朝統一天下過程中的屠殺行為、明初朱元璋文字獄、以及屠戮不願意出仕的元遺民等史跡,《明史》基本都沒有提及,可以說是給足太祖面子了。

  成祖贊曰: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清朝史官把朱棣的功業放在漢唐之上,感歎其盛大,這不能說是抹黑吧?除了讚揚朱棣的武功,對其體恤百姓也有提及。只是最後一句話批評朱棣殺戮建文忠臣,就事論事,也不為過。同樣的,成祖大搞文字獄,打壓元曲,以及存在於明朝人各種史料當中有關成祖的暴虐行徑的記載,比如大名鼎鼎的「誅十族」,《明史》都沒有採用。

  孝宗贊曰: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在此,清朝史官提出「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可能會引起某些明粉的憤怒,但事實的確如此。只有這幾個君主的功業、政績能夠達到很高的水平,而且保全始終。就算是盛極一時的唐朝,除了太宗、玄宗、宣宗之外,又有幾個賢君呢?而且史官沒有批評其他皇帝的個人能力,只是認為富裕太平導致腐化,這個說法是很中肯的,我看不出有什麼抹黑的地方。

  神宗贊曰: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核名實,國勢幾於富強。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是《明史》中爭議較大的句子,也是明粉攻擊較多的句子。這裡必須指出:首先,這一說法不是清朝史官首先提出的,當時已經有很多「論者」這麼認為,包括大量的明朝遺民;其次,這一說法並未否定神宗初年的國勢富強,只是痛惜於神宗後期的政治潰敗而已。光宗在位極短,史官對其以惋惜為主,主要還是痛斥朋黨為禍。無論明朝晚期的朋黨屬於什麼性質,朋黨紛爭對明朝滅亡的「貢獻」是極大的,這一點不容否認,所以說史官的評價沒有大的問題。

  莊烈帝(崇禎帝):贊曰: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

  ——明朝雖然已經腐敗之至,但在短短十七年內滅亡,莊烈要負較大責任。清朝史官讚揚莊烈本人的勤奮和志向,將過錯主要推給臣僚和宦官,並加以「氣數使然」的迷信思想。最後鼓吹清朝的功德,極不客觀,但也沒有辦法。對比歷朝史書對亡國之君的記載,莊烈的論贊已經夠給面子了。

  事實上,《明史》修成之後,時人的主流觀點是史官對明朝皇帝過於護短,沒有充分揭露其缺點云云。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