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總督為何不支持辛亥革命?
20世紀初葉辛亥革命前期,香港處在卜力的管轄下。
這位英國女王派遣的第12任港督,對中國的政治局勢甚為關注,在1909年所撰的《港督話神州》一書中,他把古老的中國比作「沉睡的東方巨人」,預言「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事務中一個有影響力的因素」。
然而,當立志推翻其清政府的同盟會成員來香港募捐時,卻遭到這位香港總督的極力排斥,他嚴格限制香港同胞捐款支持辛亥革命,下令港府驅逐孫中山出境。
這位看好中國「獅吼」的總督,何以不為神州的巨變做些什麼,甚至還幫著中國腐敗政府開倒車呢?
這就首先弄清他來到中國的使命。
在被大英帝國征服的國家,總督獨攬軍政大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儼然當地「太上皇」。地位「僅次於上帝」。所有議案或法案最終需要得到他同意並簽署才可通過。總督在所有議案上也有「最終否決權」。
即便從21世紀的角度觀察,英法憲政也並無落伍之處,甚至一直充當政治文明的主流正宗,然而,20世紀之前,英國本土與大英帝國卻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
帝國僅僅是英國贏利的機器,英國人對帝國臣民沒有關愛,自然沒有道德和政治責任,除了利益就只剩下亞當?斯密(英國思想家、《國富論》作者)所說的同情和憐憫。
總督是英國女王的代理人,必須按女王意願行事。雖然是從「自由國家」派出的大員,但是他們在當地的主要任務,是最大程度地為本國攫取利益。
英國對征服地治理上,強化了「二分法」、「等級制」。 「二分法」使總督高高在上,成為主宰一切的「狼王」,「等級制」把征服地的人民變成「羊群」。從征服之日起, 帝國僅僅是英國贏利的機器,英國人對帝國臣民沒有關愛,自然沒有道德和政治責任,除了利益就只剩下亞當?斯密(英國思想家、《國富論》作者)所說的同情和憐憫。
英國總督在香港如是,在印度亦如是。這種總督制雖然「主權意識」濃厚,但在治理上,強化了「二分法」、「等級制」。這些總督對征服地並不推行民主政治,而是實行另外「本土化」的政治管理,香港印度的總督由英王派,不由內閣派。
基於此,總督必然秉承英國皇室的意旨,忠實執行英國政府的政策,為英格蘭攫取巨大的利益。譬如統治香港的28個港督,儘管在各人經歷、作風、民望、功過有所不同,但在維護殖民統治、謀取政治利益卻具有共性。
大英帝國被稱為「壟斷帝國」。為了讓「壟斷」天長地久,顯然「弱皇帝弱中國」才更符合於女王及其總督的胃口。他們不希望出現一個共和的大中國,而是希望中國一直不要醒過來。
所以就不難理解,20世紀初葉,卜力這些港督們對於中國革命的態度,不是支持力挺,而是配合清政府阻止中國民主和民族革命。雖然他們也看那清朝幫腐朽權貴不順眼,但為了利益,還是站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