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的拚命三郎石秀有沒有愛上嫂嫂潘巧雲?
在「老施」筆下,石秀從不曾對潘巧雲產生任何慾念。剛住到楊家兩個多月時,他對潘巧雲還產生過嫌隙:一次外出買豬回來,他發現店舖關閉,誤以為是因他在楊雄資助下「裡裡外外身上都換了新衣穿著」,潘巧雲捨不得錢財,「一定背後有說話」。石秀寄人籬下,特別敏感,特別自尊。他主動要求離開,並將賬目向潘公交代得清清楚楚。石秀對楊雄一片忠心,把楊雄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為其裡裡外外操持。
平日裡潘巧雲對石秀的挑逗,引起石秀對其為人的警惕。石秀髮現潘裴之間關係不正常。他的「不快意」,源自為結義哥哥不平——一開始他就是以打抱不平的形象出場的。他向楊雄告發潘巧雲,是因他實在蔑視和厭惡「這等淫婦」。不想潘巧雲反誣石秀調戲,自尊至極的石秀再次主動請辭。他之所以不直接和楊雄「分辯」,是因那會讓義兄出醜。石秀又是個受不得冤屈、有仇必報的人——別人遇到的不平他尚且不能容忍,何況自己?殺了裴如海之後他鼓動楊雄連潘巧雲也殺掉,是因他擔心留著潘會給楊雄帶來禍患。他之所以讓楊雄到翠屏山審明真相後再殺潘,是因他將自己名節看得重於一切,乃至生命。
施耐庵的《水滸傳》體現的是作者「江湖義氣重於一切」、「義重於生」的價值觀,它反映了元末明初封建亂世的意識形態。作為「英雄好漢」形象的石秀,體現了作者某種道德理想;而「萬惡淫為首」的觀念是封建時代中國文人及民間大都認同的價值準則。不過,《水滸》原著確也給後人進行創造性想像提供了空間。「石秀愛潘巧雲」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百回本《水滸傳》在潘巧雲出場時對其形象的一段描寫就有些曖昧:石秀看時,但見:黑鬒鬒鬢兒,細彎彎眉兒,光溜溜眼兒,香噴噴口兒,直隆隆鼻兒,紅乳乳腮兒,粉瑩瑩臉兒,輕裊裊身兒,玉纖纖手兒,一捻捻腰兒,軟膿膿肚兒,翹尖尖腳兒,花蔟蔟鞋兒,肉奶奶胸兒,白生生腿兒。更有一件窄湫湫、緊搊搊、紅鮮鮮、黑稠稠,正不知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