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鄉試共9天6夜 考生吃喝拉撒全在號捨
古代學子趕考,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江南鄉試在農曆八月初進行,又稱作秋闈。多年寒窗苦讀的學子能否加官進爵、鯉魚躍龍門就看這一回了。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作為鄉試考點之一,每到此時也就進入最熱鬧的季節,大江南北的學子紛至沓來。
歲月流轉,昔日江南貢院,今日變身為中國科舉博物館。在這裡,大家可以全面瞭解古代考生是怎樣參加科舉考試的,並且還能親身體驗科舉考試現場的緊張氣氛。考生們都要經過哪些考驗才能進入考場?進入考場又會面對哪些考驗呢?現在,請跟隨小編來體驗一下古代考生的酸甜苦辣吧。
科舉考場
江蘇安徽學子都要到南京來參加「鄉試」
江南貢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孝宗年間,公元1168年,建康(南京)知府史正志在這裡創建了建康貢院,此時的貢院只是作為縣府學考試場所,佔地不大,應考人數也不多。如果遇到考生增多,則借用附近的寺廟舉行考試。
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江南貢院才開始被用作科舉考試中的鄉試和會試場所。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南京仍是留都,江南貢院依然作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場所。因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參與考試的士子日益增多,原有的考場顯得越來越小,於是朱棣下令進行擴建,改建成「江南貢院」。
後來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到清光緒年間,江南貢院已經非常具有規模。佔地約30萬平方米,擁有考試號捨20644間,另有主考、監臨、監試、巡察、同考等官員的官房千餘間,再加上膳食、倉庫、雜役、禁衛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園、橋樑、通道、崗樓等用地。規模之大,佔地之廣,為全國考場之冠。考生最多,狀元也最多,單看清代,考生中考中狀元的人就達58名,佔整個狀元總數的一半以上。
因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在清初都屬於江南省,到康熙時期才劃分為蘇、皖兩省,但政治、軍事仍為一體,所以清代的鄉試仍沿用明制,即江蘇和安徽兩省的學子都要到南京來參加「江南鄉試」。
據江南貢院老館長周道祥介紹,今天夫子廟內平江府路的得名就是因為這條路周圍當時建設的是蘇州考生的號捨。
位於南京的江南貢院
科考之路
考試資格
身家清白、不能冒籍、不能匿喪
要實現金榜題名,首先,除了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一路過關斬將,才能具備參加鄉試的資格,特別到了清代,學子必須先通過童試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那時的考生要想參加科舉,首先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比如必須身家清白,不能在服喪期間參加考試,不能冒充戶籍等等,還要請保人作保,如果發現有一條違反規定,不僅本人要受罰,連同保人也要受罰。」周道祥說。
在清代,考秀才時就已經有上述規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優(唱戲的)、隸(皂隸)、卒(士兵)的子孫,都不能參加童試。因為在封建社會,考中舉人進士之後,便有可能獲得官職,一旦陞官,不但封妻蔭子,還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優等人就有辱名譽。此外還不能冒充本縣人的籍貫,因為一旦「冒籍」,就會擠掉本縣士子的名額。另外參加科舉的人還不能匿喪。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喪亡,子女必須服喪,這是起碼的孝道。
趕考交通工具
富人騎馬,窮人背著考籃靠步行
即便具備了科考資格,接下來還要面對重重考驗,首先要能等。
因為鄉試要三年才舉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開考那一年,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了皇帝家辦喜事,比如皇帝過大壽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這年開設恩科,給學子多一次考試的機會。「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那年,就開設了一次恩科,張謇也是這次恩科中考取的狀元。另外光緒三十大壽的時候也開設過一次恩科。」周道祥說。
當時來南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水路,一是陸路。沿江一帶的學子,基本都會從水路前往南京。
路途遙遠的也要提前一兩個月就從家裡出發,路上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地趕往南京。家境好的,陸路可以騎高頭大馬,水路可乘坐上等遊船,一路邊看風景,邊會詩友,身邊還配有幾個書僮照料生活起居,好不愜意。而家境貧寒、路途遙遠的學子就可憐了,首先盤纏怎麼解決,在吳敬梓寫的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就因到老丈人胡屠戶那借錢被罵得狗血淋頭。即便籌備到了盤纏,路上還得節衣縮食,不能坐貴的交通工具,能走就走,還要背著考籃,裡面裝著重重的書籍和生活用品,一路風塵僕僕。
位於南京的江南貢院
科考之路
考試資格
身家清白、不能冒籍、不能匿喪
要實現金榜題名,首先,除了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一路過關斬將,才能具備參加鄉試的資格,特別到了清代,學子必須先通過童試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那時的考生要想參加科舉,首先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比如必須身家清白,不能在服喪期間參加考試,不能冒充戶籍等等,還要請保人作保,如果發現有一條違反規定,不僅本人要受罰,連同保人也要受罰。」周道祥說。
在清代,考秀才時就已經有上述規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優(唱戲的)、隸(皂隸)、卒(士兵)的子孫,都不能參加童試。因為在封建社會,考中舉人進士之後,便有可能獲得官職,一旦陞官,不但封妻蔭子,還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優等人就有辱名譽。此外還不能冒充本縣人的籍貫,因為一旦「冒籍」,就會擠掉本縣士子的名額。另外參加科舉的人還不能匿喪。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喪亡,子女必須服喪,這是起碼的孝道。
趕考交通工具
富人騎馬,窮人背著考籃靠步行
即便具備了科考資格,接下來還要面對重重考驗,首先要能等。
因為鄉試要三年才舉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開考那一年,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了皇帝家辦喜事,比如皇帝過大壽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這年開設恩科,給學子多一次考試的機會。「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那年,就開設了一次恩科,張謇也是這次恩科中考取的狀元。另外光緒三十大壽的時候也開設過一次恩科。」周道祥說。
當時來南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水路,一是陸路。沿江一帶的學子,基本都會從水路前往南京。
路途遙遠的也要提前一兩個月就從家裡出發,路上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地趕往南京。家境好的,陸路可以騎高頭大馬,水路可乘坐上等遊船,一路邊看風景,邊會詩友,身邊還配有幾個書僮照料生活起居,好不愜意。而家境貧寒、路途遙遠的學子就可憐了,首先盤纏怎麼解決,在吳敬梓寫的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就因到老丈人胡屠戶那借錢被罵得狗血淋頭。即便籌備到了盤纏,路上還得節衣縮食,不能坐貴的交通工具,能走就走,還要背著考籃,裡面裝著重重的書籍和生活用品,一路風塵僕僕。
考生入場
三個大門同開,凌晨三點聽炮聲進場找號捨
等趕到考試地點,落下腳來,接下來更嚴峻的考驗來了,那就是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漫長考試。
根據清代的鄉試制度,鄉試分為三場,從八月初九開始,每場考三天兩夜,共9天6夜。
對於考生來說,考場的挑戰從進門前就開始了。因為江南貢院的考生眾多,常常達到一兩萬人,在一夜之間點名入闈往往做不到。貢院門外擁擠混亂,常有考生在此過程中跌傷。比如嘉慶癸酉科(1813年),考生們露宿街頭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九點才得以全部進門。
到道光年間,林則徐擔任江蘇巡撫一職,1832年剛好是壬辰科江南鄉試之年,於是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擔任江南鄉試的監臨官。林則徐經過調查,發現了考場管理上的很多弊端,於是就進行了整頓,其中就對入場方法進行了整改。
林則徐下令事先統計兩省各府、州、縣考生的人數,根據人數的多少,分成三部分,原來一門進場改為三門放行,分別由貢院的三個大門同時入場,並且把入場的時間、場門、順序,製成清單,考生在買考卷時每人發一張,讓其遵守執行。入場時考生以炮聲為信號,凌晨3點開始點炮入場,林則徐親自點中門號炮,之後每隔一小時放炮一響,三處同時換旗,考生通過搜查之後,沿著甬道分別找到屬於自己的號捨,這樣點名到午時即可結束。江南貢院中心建築明遠樓,當時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至今保存完好。
考場環境
吃喝拉撒全在號捨,能否搶到好位子全憑運氣
點名結束後,考生們就迎來另一場考驗,天氣和環境的考驗。
因為鄉試的三場考試,每一場都歷經3天,這期間,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個高6尺,深4尺,寬3尺的號捨裡。每年的農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節,蚊蟲張狂肆虐,氣候悶熱異常。此時,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經暑氣一蒸,臭味瀰漫,令人窒息。因此坐在這個糞桶附近的考生就非常倒霉。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因此,搶號就成了考生的頭等大事,考生搶號的方法是:陪送考生的家屬先將竹製的空考籃放置於貢院大門外,等到龍門一開,立刻快步趕入院內,將考籃放在號捨案頭,此號也就佔為己有,而無考籃的考生就不能搶佔。
不過搶號是到了清末才出現的事,在此之前,考生都是有規定的號座的,能不能安排到好座就靠大家的運氣了。
但即便抽到好號座,在這樣一個鴿子籠般的號捨裡呆上幾天也是相當不易的。一位曾參加江南科舉的考生在其所著的《明齋小識》裡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就是說這年鄉試,第一場進場時,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他穿了厚衣服進場,但第二天突然暴熱,熱得兩眼昏花。於是到第二場進場時,他就穿了單衣進去了,沒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來,又凍得要死。
八月南京的天氣,是忽冷忽熱,所以對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
在這樣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中,想要成功,談何容易。江南貢院每次鄉試,參與者有一兩萬人,但最終錄取的只有一百多名,這樣低的錄取率,令無數考生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在江南貢院內,有一個張貼皇榜的大照壁,照壁上如今有一幅瓷畫,就是描繪當年科考放榜景象的。畫面中,有人看到上榜喜笑顏開,有人看到落榜則躲在角落抱頭痛哭,考生中有年紀輕的,也有年紀大的,生動地描繪了一派科考眾生相。
林則徐下令事先統計兩省各府、州、縣考生的人數,根據人數的多少,分成三部分,原來一門進場改為三門放行,分別由貢院的三個大門同時入場,並且把入場的時間、場門、順序,製成清單,考生在買考卷時每人發一張,讓其遵守執行。入場時考生以炮聲為信號,凌晨3點開始點炮入場,林則徐親自點中門號炮,之後每隔一小時放炮一響,三處同時換旗,考生通過搜查之後,沿著甬道分別找到屬於自己的號捨,這樣點名到午時即可結束。江南貢院中心建築明遠樓,當時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至今保存完好。
考場環境
吃喝拉撒全在號捨,能否搶到好位子全憑運氣
點名結束後,考生們就迎來另一場考驗,天氣和環境的考驗。
因為鄉試的三場考試,每一場都歷經3天,這期間,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個高6尺,深4尺,寬3尺的號捨裡。每年的農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節,蚊蟲張狂肆虐,氣候悶熱異常。此時,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經暑氣一蒸,臭味瀰漫,令人窒息。因此坐在這個糞桶附近的考生就非常倒霉。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因此,搶號就成了考生的頭等大事,考生搶號的方法是:陪送考生的家屬先將竹製的空考籃放置於貢院大門外,等到龍門一開,立刻快步趕入院內,將考籃放在號捨案頭,此號也就佔為己有,而無考籃的考生就不能搶佔。
不過搶號是到了清末才出現的事,在此之前,考生都是有規定的號座的,能不能安排到好座就靠大家的運氣了。
但即便抽到好號座,在這樣一個鴿子籠般的號捨裡呆上幾天也是相當不易的。一位曾參加江南科舉的考生在其所著的《明齋小識》裡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就是說這年鄉試,第一場進場時,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他穿了厚衣服進場,但第二天突然暴熱,熱得兩眼昏花。於是到第二場進場時,他就穿了單衣進去了,沒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來,又凍得要死。
八月南京的天氣,是忽冷忽熱,所以對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
在這樣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中,想要成功,談何容易。江南貢院每次鄉試,參與者有一兩萬人,但最終錄取的只有一百多名,這樣低的錄取率,令無數考生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在江南貢院內,有一個張貼皇榜的大照壁,照壁上如今有一幅瓷畫,就是描繪當年科考放榜景象的。畫面中,有人看到上榜喜笑顏開,有人看到落榜則躲在角落抱頭痛哭,考生中有年紀輕的,也有年紀大的,生動地描繪了一派科考眾生相。
作弊手段
考場規定:
不得夾帶紙條、要穿單層衣服、食物要切開
古今中外,每場考試,最嚴格的當然還是考場紀律。不許作弊是千百年來對考生的基本要求,為了考試的公平公正,科舉考試自然也是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康熙五十三年規定,考生入場,「皆穿拆縫之衣服、單層鞋襪,止帶籃筐、小凳、食物、筆硯等項」。到乾隆年間,禮部又發新場規,如考生的帽子,大小衫、袍等都只能用單層,皮衣要去面,氈衣要去裡,襪子也要單層,鞋子要薄底。
對考生的考具也有規定,如卷袋不許裝裡,硯台不許過厚,筆管要鏤空,注水入硯台用的水注要用瓷的,木炭只許二寸,蠟台要用錫的。而對於考生所帶的食物,糕餅餑餑,都要切開,防止裡面夾帶紙條等。此外,風爐、防風燈等用品,也可以攜帶,但都必須嚴格查驗。對於考籃也有規定,「或竹或柳,應照南方式樣考藍編成玲瓏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檢。」
作弊小抄:
薄如蟬翼的小抄紙、鞋跟裡藏「奇書」
按理說,在這樣嚴格的搜檢和懲罰制度下,考生是難有機會作弊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依然有考生能攜帶小抄矇混進場。
在中國科舉博物館內,就收藏有清代考生作弊的夾帶。這些夾帶紙張相當薄,十幾張疊在一起,還沒有一張普通夾宣紙厚。每頁4厘米左右直徑的紙片上,用毛筆抄錄了《論語》中的重要篇章。據捐贈者介紹,這些夾帶是利用一種僅有兩根老鼠鬍鬚特製毛筆書寫而成。可見當時作弊者,是多麼挖空心思。
還有一種小抄,是夾在鞋底裡的。這種小抄是從一雙清代千層粉底「文士靴」的後跟裡發現的,是一位江南鄉試士子的後裔在給這雙靴子拍打灰塵時發現的,他沒想到從這雙靴子的後跟滑出一隻僅火柴盒般大小的抽屜,抽屜裡面就藏著一本稀世孤本《增廣四書備旨》。這本書為線裝本,裡面70頁正文紙張潔白細膩,薄如蟬翼,書長6.5厘米,寬4.5厘米,厚5毫米。書雖小,卻包括《大學》《中庸》《論語》三部書的全部內容和宋代大儒的詳盡註釋,其印刷技術之高令人拍案叫絕。該書被金氏世界紀錄調查後,確認為中國現存十萬餘種古版書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發現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書」。
在中國科舉博物館內,就收藏有清代考生作弊的夾帶。這些夾帶紙張相當薄,十幾張疊在一起,還沒有一張普通夾宣紙厚。每頁4厘米左右直徑的紙片上,用毛筆抄錄了《論語》中的重要篇章。據捐贈者介紹,這些夾帶是利用一種僅有兩根老鼠鬍鬚特製毛筆書寫而成。可見當時作弊者,是多麼挖空心思。
還有一種小抄,是夾在鞋底裡的。這種小抄是從一雙清代千層粉底「文士靴」的後跟裡發現的,是一位江南鄉試士子的後裔在給這雙靴子拍打灰塵時發現的,他沒想到從這雙靴子的後跟滑出一隻僅火柴盒般大小的抽屜,抽屜裡面就藏著一本稀世孤本《增廣四書備旨》。這本書為線裝本,裡面70頁正文紙張潔白細膩,薄如蟬翼,書長6.5厘米,寬4.5厘米,厚5毫米。書雖小,卻包括《大學》《中庸》《論語》三部書的全部內容和宋代大儒的詳盡註釋,其印刷技術之高令人拍案叫絕。該書被金氏世界紀錄調查後,確認為中國現存十萬餘種古版書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發現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書」。
買通官員:
收買謄卷官,在試卷上設暗號
考生除了夾帶小抄,還有一種作弊方法就是買通考官。在清代,對主持鄉試的官員也是有相應規定的,比如不用本縣的官員,主考官員赴任時,不許攜帶家眷,不許攜帶過多隨從,不得與外界結交,不准遊山玩水等等。但即便如此,還是不能杜絕買通考官的現象,有人會在主考官經過的路上給他們傳遞賄賂信件。收掌、受卷、彌封、謄錄、對讀之類的小官,也常被買通。比如謄卷官,他們在接受了賄賂後,便對某人的卷子認真抄寫。否則便書寫潦草,甚至故意抄錯。
按理說,試卷的姓名是被彌封的,謄卷官是無法辨認的,但他們自有妙招,方法叫做「用襻」。就是任意選擇兩個字,約定在卷中第幾行使用,並制定上文的第幾格必須用某字,下面的第幾格必須用某字,就像衣服上的襻紐相扣,因此稱為「襻」。這些「襻」字,都是謄卷官和考生事先擬定好,然後在入場前交給考生,名為「送襻」。有的謄卷官不僅送襻,還私自帶筆,幫助考生修改試卷。
到江南貢院趕考的名人
明清時期的江南貢院是全國考生最多的地方,唐伯虎、鄭板橋、吳承恩、吳敬梓、翁同龢、張謇等一大批著名人物都曾來這裡趕考。但即便是這些歷史名人,很多人也沒能在這裡實現他們的仕途夢,比如吳承恩、吳敬梓,因為這條實現「金榜題名」的路途實在是太艱辛了。
吳承恩從26歲考到42歲都沒能考上
吳承恩,祖上是漣水人,後遷至山陽(今江蘇淮安)。吳承恩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但誰都沒想到這樣一位明代鼎鼎有名的文人,在科舉考試中卻屢試不第。
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少年時代,已寫得一手好文章,成為鄉里有名的「小學士」,左鄰右舍經常向他求文索字。上私塾時,吳承恩學習非常勤奮,在入縣試時,以全縣第一名考中秀才,成為縣學生員。不久,吳承恩因成績優異,由縣學升入府學,在府學,他成績也名列前茅,知府對他十分器重,經常勸他進取功名。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這是封建知識分子通過科舉獲取功名富貴,走上仕途的必經之路。嘉靖十年(1531年),吳承恩從山陽縣碼頭與學友一起乘船起航,來南京參加鄉試。這一年,他26歲。明代射陽士子一般都坐船南下考試。船頭插著「鄉試」的彩旗,甲板上則堆滿了學子們的行李、書籍。整條大運河上大小船隻大部分都是各州府的秀才。在赴南京趕考途中,吳承恩一直在琢磨的是《西遊記》寫好後如何出版,到了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到金陵著名的刻印社世德堂去聯繫刻印事宜。
由於吳承恩的一心二用,所以第一次鄉試,他落榜了。回到家中,父親被吳承恩氣得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父親的去世讓吳承恩傷心不已,在家守孝三年後,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吳承恩又一次來到南京赴考,但又失敗而歸。嘉靖十六年,吳承恩再次赴考,依然失敗,之後,他又連續考了幾次,都沒能成功。到42歲那年,他還在赴考。
科場的失意,讓吳承恩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有了清醒的認識,因此他把一生心血都投注到了《西遊記》上,成就了這部名作。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這是封建知識分子通過科舉獲取功名富貴,走上仕途的必經之路。嘉靖十年(1531年),吳承恩從山陽縣碼頭與學友一起乘船起航,來南京參加鄉試。這一年,他26歲。明代射陽士子一般都坐船南下考試。船頭插著「鄉試」的彩旗,甲板上則堆滿了學子們的行李、書籍。整條大運河上大小船隻大部分都是各州府的秀才。在赴南京趕考途中,吳承恩一直在琢磨的是《西遊記》寫好後如何出版,到了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到金陵著名的刻印社世德堂去聯繫刻印事宜。
由於吳承恩的一心二用,所以第一次鄉試,他落榜了。回到家中,父親被吳承恩氣得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父親的去世讓吳承恩傷心不已,在家守孝三年後,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吳承恩又一次來到南京赴考,但又失敗而歸。嘉靖十六年,吳承恩再次赴考,依然失敗,之後,他又連續考了幾次,都沒能成功。到42歲那年,他還在赴考。
科場的失意,讓吳承恩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有了清醒的認識,因此他把一生心血都投注到了《西遊記》上,成就了這部名作。
吳敬梓鄉試落敗後就徹底放棄科考和功名了
與吳承恩一樣,兩百年後出生的吳敬梓也是一個屢試不第的大學問家。
吳敬梓出生在一個安徽全椒官宦家庭,打小就是一個公子哥,養成了一擲千金、大肆揮霍的性格。在父親病逝那年,吳敬梓考取了秀才,為父服喪後,吳敬梓便在29歲那年到南京參加鄉試,但名落孫山。禍不單行,就在當年春天,吳敬梓的愛妻陶氏病故,經過一連串的刺激,使吳敬梓對科舉產生了不滿,於是有了後來那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儒林外史》,書中「范進中舉」的故事正是他對科舉制度不屑和嘲諷的真實寫照。
由於吳敬梓不事生產,揮霍無度,受到鄉里子弟的鄙視,於是吳敬梓決定離開全椒,到秦淮河畔購置了一處房產,把全家接到了南京。在這裡,他和第二任妻子葉氏到處遊山玩水。
吳敬梓到南京以後第三年,即乾隆元年,清王朝下詔征「博學鴻詞」學者,吳敬梓因學識超人,十里傳聞,安徽巡撫趙國麟便親自登門拜訪,想舉薦他去參加,但被吳敬梓拒絕,從而徹底斷絕功名進取。
因沒有生活來源,散盡錢財後的吳敬梓只能靠賣文為生,最後貧病交加,很快就去世了。
吳敬梓
唐伯虎鄉試第一,卻因舞弊案牽連告別科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唐寅)也曾在江南貢院參加鄉試,並且考中解元。
唐伯虎是蘇州人,出生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與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
要說唐伯虎的科舉之路真是坎坷。早在鄉試前一年,1497年,監察御史方志到江南試學(明代科舉鄉試前的一次考試,考中者才能參加鄉試)。方志是一位「先德行,後藝文」的道學先生,他風聞唐伯虎的風流放蕩,便心中不悅,揚言「不管唐寅考得多好,都不予錄取」。果然,在這次選拔考試中唐伯虎名落孫山。好友祝允明、文征明得知後極為不平,托人向蘇州知府曹鳳說理。曹鳳十分愛才,對唐伯虎也很賞識,經過他的極力推薦,才讓唐伯虎得以補考,准許參加南京鄉試。
1498年,唐伯虎來到南京參加鄉試。所出考題為「古之欲明」三節,「禮之用和」一節,主考官梁儲看到唐伯虎的答卷後,感歎不已。鄉試張榜之日,唐伯虎高中該科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唐伯虎才名自此大起。
吳敬梓
唐伯虎鄉試第一,卻因舞弊案牽連告別科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唐寅)也曾在江南貢院參加鄉試,並且考中解元。
唐伯虎是蘇州人,出生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與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
要說唐伯虎的科舉之路真是坎坷。早在鄉試前一年,1497年,監察御史方志到江南試學(明代科舉鄉試前的一次考試,考中者才能參加鄉試)。方志是一位「先德行,後藝文」的道學先生,他風聞唐伯虎的風流放蕩,便心中不悅,揚言「不管唐寅考得多好,都不予錄取」。果然,在這次選拔考試中唐伯虎名落孫山。好友祝允明、文征明得知後極為不平,托人向蘇州知府曹鳳說理。曹鳳十分愛才,對唐伯虎也很賞識,經過他的極力推薦,才讓唐伯虎得以補考,准許參加南京鄉試。
1498年,唐伯虎來到南京參加鄉試。所出考題為「古之欲明」三節,「禮之用和」一節,主考官梁儲看到唐伯虎的答卷後,感歎不已。鄉試張榜之日,唐伯虎高中該科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唐伯虎才名自此大起。
第二年,唐伯虎與大財主徐經一同前往北京參加會試,不料徐經賄賂得到考題,唐伯虎也因此被牽扯進這場科場舞弊案而被含冤革黜。
科場的失意,讓唐伯虎進身仕途的願望破滅,他回到蘇州,在城北桃花塢建桃花庵,致力於繪畫,賣畫為生。中年皈依佛門,五十四歲與世長辭。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南京考中舉人
清代中葉,著名的「揚州八怪」在畫壇崛起,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鄭板橋就是其中之一,他與江南貢院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鄭板橋生於書香門第,但因為三歲喪母,生活困難。二十四歲時他參加童試考取了秀才,但是因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棄仕途去做了私塾老師。直到雍正十年秋天,四十歲的鄭板橋,才來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鄭板橋對南京一往情深,留下了詩篇。鄉試中他考取舉人,悲喜交加。從二十四歲到四十歲,科舉之路多少酸甜苦辣。
唐伯虎
乾隆元年(1736年),鄭板橋來到北京,參加會試,考中貢士,不久參加殿試,考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在足足等待六年後,鄭板橋等到一個七品官,去山東省范縣任縣令。官場中的鄭板橋出淤泥而不染。到乾隆十一年時,鄭板橋被調往濰縣做官。這也是鄭板橋一生中最後的官宦生涯。他最終的歸宿還是回到了詩書創作之中。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流傳於世的墨跡。糊塗人難得聰明,聰明人難得糊塗,聰明中帶點糊塗,方為處事守身之道。若一味聰明,必招怨尤,反不如糊塗為妙用。這四個字正是鄭板橋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