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超級驢友徐霞客的旅遊經費究竟從哪裡來? | 陽光歷史

 

A-A+

揭秘:超級驢友徐霞客的旅遊經費究竟從哪裡來?

2016年06月11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85 次

  導讀:除了借貸、馬牌,讓自己的名聲發揮最大作用,也是徐霞客解決旅費問題的重要手段。比如通過好友陳眉公介紹,在他入滇之後認識了昆明名士唐大來。唐大來和徐霞客很談得來,不僅資助了他旅費,還為他寫了不少「介紹信」,保證他在後面的旅程有人接待。這種一環套一環的朋友推薦,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徐霞客旅行的可持續性。

  上高中時候,我看過陳建功先生上世紀90年代初的小說《耍叉》。裡面寫到一個在五星級酒店看停車場的老頭的困惑。老頭發現總有背著大包的外國人和住店的外國人搭話,然後住店的外國人就給背包的外國人錢。後來老頭打聽出來,背包的是來中國旅遊的,沒錢,跟住店的要錢。老頭奇怪,都敢出來旅遊還不帶錢,這是什麼事情。要錢居然還有人給,這更沒地方說理去。當年的我也不理解,這都是一幫什麼人?放到現在就不新鮮了,只是窮遊背包客而已。

  當年的我不知道,明代我國就出了一位窮遊的背包客。他常常獨自旅行,或者只有一兩個旅伴。他倡導徒步出行,喜歡細細慢品,拒絕走馬觀花,他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說,「余謂遊不必騎,亦不必同,惟指示之功,勝於追逐。余之欲行者,正恐其同;其不欲同者,正慮其騎也」。這個人是徐弘祖,我們更願意稱呼他為徐霞客。他寫的《徐霞客遊記》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說徐霞客是窮遊背包客有根據嗎?咱們看看他的朋友和他自己怎麼說。

  徐霞客祖上是江陰望族,他高曾祖還可稱巨富,到他爺爺這輩家道已中落。其父徐有勉戮力創業,徐家家業又有所恢復。但這份家業是否多到可以讓徐霞客從22歲開始出遊到55歲,幾十年旅行都不用考慮出行成本?筆者以為恐怕還到不了這個程度。

  徐霞客友人晚明名士錢謙益在《徐霞客傳》中寫到,霞客「力耕奉母」。需要力耕的人,會有錢長期外出旅遊嗎?當然,錢謙益這「力耕」的說法可能有所誇張,但作為徐霞客的好友,也絕不可能毫無根據。再假使徐霞客年輕時有徐有勉留下的家底,但他幾十年基本不事生產,熱衷旅遊,到他晚年這份家業也用得差不多了。當他用生命最後4年進行最後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壯遊時,經濟狀況已經捉襟見肘。讓我們通過《徐霞客遊記》的記載,看看他是怎麼解決這次出遊的旅費問題。

  51歲的徐霞客遇到了靜聞和尚,和尚說他用舌血抄了一部《法華經》,要去雲南雞足山供奉,於是徐霞客便和他上路了。崇禎九年九月十九離家,當月三十入杭州。當日徐霞客記到:「是日復借湛融師銀十兩,以益遊資。」出門僅11天就開始借錢,可見他的旅費有多少。但先不要感歎,讓我們往後看,還有很多錢等著徐霞客去借。

  崇禎十年,徐霞客旅途中遇到了一次大挫折——湘江遇盜。是年二月十一,徐霞客與靜聞泛舟湘江,當晚盜寇來襲,徐霞客將行李拋入江中,赤身跳水逃走。強盜走後,徐霞客除了別發的一枚銀耳挖,已經一無所有,只有用銀耳挖和鄰船戴某換了一套衣服,暫解燃眉之急。「鄰州客戴姓者,甚憐余,從身份裡衣、單褲各一以畀余。余週身無一物,摸髻中猶存銀耳挖一事,遂以酬之,匆匆問其姓名而別」。只有衣服,旅行也沒法繼續。怎麼辦?借。

  好在此處離衡陽城不遠,那兒有徐的朋友金祥甫。二月十三,棄舟登岸直奔金家。徐霞客本想通過金借幾十兩銀子度過難關,誰想金也沒錢。於是一直住在金家想辦法,其間還不忘出去玩了幾趟。直到當月二十六,金某從互濟會得銀百餘兩,這才借給徐霞客二十兩,代價是徐家20畝田的田租。「是日忽鬮一會。得百餘金,予在寓知之,金難再辭,許假二十金,予以田租二十畝立券付之。」至於後來金祥甫有沒有拿到田租,就不得而知了。

  有了這二十兩,徐霞客又上路了。不幸的是靜聞和尚因為這次驚嚇,不久便病死了。徐霞客焚化了靜聞,決心一定要把骨灰帶到雞足山。

  旅途中並不總是不順,當年十月在廣西,徐霞客得到了一個好東西,幫了他大忙。十月初十,中軍唐玉屏給了徐霞客一塊馬牌,「以馬牌相畀」。馬牌是什麼?馬牌是明代軍事人員給驛站出示的信物。我國歷代都有郵驛制度,驛站要負責供應傳遞郵件的人員、軍事人員以及部分官吏的食宿和出行工具。在徐霞客生活的明朝,驛站負責重要官員及有軍事任務人員的食宿、出行。在明初驛站管理非常嚴格,非軍事人員使用驛站是重罪。到晚明各種制度都有所鬆弛,但徐霞客這種自費旅遊人員,一樣無權動用驛站資源。可是有了馬牌,徐霞客就變身成了任務在身的政府公務員。

  此後的一段時間,徐霞客利用馬牌解決了食宿問題。沿途驛站開始為他徵用民夫抬轎子,吃飯也有人供應。這個過程中,有民夫不願為他服務,出現了種種狀況。十月二十五,徐霞客來到一個山村,村民為了躲他都逃到山裡。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這個人還被他追得爬到房樑上。徐霞客強迫他下來,為自己搬行李。之後又勒令一位老婦人為自己做飯。抓到一個跛子為自己尋找抬夫。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十二月他進入南寧。

  除了借貸、馬牌,讓自己的名聲發揮最大作用,也是徐霞客解決旅費問題的重要手段。比如通過好友陳眉公介紹,在他入滇之後認識了昆明名士唐大來。唐大來和徐霞客很談得來,不僅資助了他旅費,還為他寫了不少「介紹信」,保證他在後面的旅程有人接待。這種一環套一環的朋友推薦,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徐霞客旅行的可持續性。

  這種幫助一直延續到他旅行的最後一站雞足山。在雞足山徐霞客全身發疹塊,兩足俱廢,由仰慕他的麗江木土官資助路費並派人護送回家,歸家半年後死去。如果沒有木土官,徐霞客恐怕要客死他鄉。

  能想到這麼多辦法,堅持旅行不輟,徐霞客算得上窮遊界的楷模了。現在社會發達,人出行比古時不知便利了多少。選擇背包窮遊的人也不在少數,據說也頗有些人要做當代徐霞客。這固然是很好的,但我想徐霞客除了作為旅行家,還有一點極可貴。徐霞客事母至孝,年輕時不經母親許可不出遊,出遊也會如期回來,不讓母親惦記。古語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當我們去實現自我,向下一個目的地進發時,也該盡到對家庭、對社會的義務,起碼不要讓父母擔心才好。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