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是誰把曹操變成了白臉的奸臣?
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曹操是最具爭議者之一。對他的評價歷來在奸臣和梟雄這兩極中搖擺。「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之類的話為他「招黑」無數,而政治、軍事上乃至詩歌創作上硬邦邦的成績也為他贏得了受人尊重的資本。作為著名人物,歷代對他的評價也同步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生態,很值得研究一番。
1958年前 曹操是奸臣,「白臉」的代表人物
人們印象中,曹操是個壞人,這多半要拜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賜。「擁劉反曹」的整體架構使得這部書把曹操定位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臣地位。之後的幾百年中,以《三國演義》為藍本的各種文藝作品(戲曲、評書、小人書等)將曹操這種惡劣形象不斷強化。然而,曹操的形象並非一開始就壞了的。在陳壽的《三國誌》中,是以魏國為正統的,從篇幅上就可看出:《魏書》一共30卷,《吳書》有20卷,而《蜀書》只有《魏書》的一半,15卷。在描寫上,他也對曹操尊敬有加,尊稱並沒有稱帝的曹操為「太祖武皇帝」。而劉備、孫權則僅被稱為「先主」、「吳主」。陳壽還高度評價曹操為「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討伐高麗途中,親自寫了一篇《祭魏太祖文》,肯定曹操的能力和功績:「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對曹操評價的轉差,是與國運、政局以及領導人的個性密切相關的。簡單說,當國運昌盛,政局穩定,國家由強人主導時,傾向於將曹操評價為「好人」;一旦國運衰敗,國家面臨分裂,乃至被迫偏安一隅時,曹操「奸臣」的一面便會放大。例如南北朝時期,南朝人裴松之在註解《三國誌》時,就選用了一些曹操的負面材料。
剛剛去世的袁闊成先生曾說過365回本的評書《三國演義》,很多人都是聽著這部書長大的。到了北宋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時,正值宋朝鼎盛時期,尊曹之意佔據主流,書中也以曹魏紀年。而到了南宋,偏安的境遇與三國時蜀國的遭遇達成了某種契合,「尊劉抑曹」的思想開始風行起來。大學者朱熹就在自己的著作《資治通鑒綱目》中,拋棄了曹魏紀年,代之以蜀漢紀年。
南宋之後的元朝,漢人被蒙古人統治,民間「反曹」情緒更甚。到了羅貫中所處的明朝,「擁劉反曹」已成絕對主流,作為普及讀物的《三國演義》將曹操寫成「壞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