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用人上的幾大過失:孔明用人犯了哪些錯 | 陽光歷史

 

A-A+

諸葛亮用人上的幾大過失:孔明用人犯了哪些錯

2015年12月10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560 次

  諸葛孔明的睿智歷來為世人敬仰,而他一生所採取的用人策略更是值得後人借鑒。員工對於企業管理十分重要,他們是企業的基石和後盾,更是企業各項制度的直接執行者,直接決定著企業發展和命運。因此,學會用人之道,是每個管理者的必備素養。人員並非只是招收進來就萬事大吉,還需要進行管理和培訓,以便其更適應企業的需要。下文中,我們將探討諸葛孔明的用人方式,以作借鑒:

  1、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很多企業管理者,在落實到具體職權的時候,總是對具體操作者抱有質疑態度。這是很不利的,因為,本無異心的員工受到無端猜疑,必然會不滿。本就不值得信任的人卻委以重任,那是領導的失職,在最初就應該杜絕。如果完全不去信任任何人,那企業各項事宜就無法開展起來。因為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讓企業正常運轉。

  諸葛一生才華橫溢,雄才武略,擁有非凡的智慧和軍事才能,但在人才的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深思。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葛亮先生有時用人也疑人。如在使用魏延的問題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魏延曾反劉表而欲親劉備,而後幾轉輾,終投於劉備帳下,可諸葛亮認為魏延天生有「反骨」,處處防他,最後諸葛亮去世時還特意計殺了魏延。

  實際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更不存在沒有缺點的人。因此,在用人的過程中,不要希望他不犯任何錯誤,應該允許犯錯,要有一顆包容之心。能在一次錯誤中得到成長,不論對員工和企業都是有益的。當然,前提是要避免一些能夠預料的錯誤和問題。在通常的人才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營造人才生存的環境,「水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就是對所有的管理者的要求。企業人才的管理尤其如此,只有堅持「公平、平等、竟爭、擇優」的原則,建立「尊重人才」的企業文化氛圍,努力開發人力資源,才是企業在激烈市場竟爭中立足的重要舉措。

  2、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諸葛亮所擅長的是如何排兵佈陣,如何用計退敵,但在人才的培養方面卻鮮有成績,特別是在蜀國後期,關張兩員大將去世以後,蜀國可用的人才就捉襟見肘,甚至出現了無人可用的程度,以至於出現了「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情況,反觀魏國卻人才輩出。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諸葛亮忽視了人才的培養。諸葛亮在隆中時自稱臥龍先生,才高八斗,在劉備三顧茅廬後,長期處於征戰狀態,老百姓難得有修養生息的時候,開辦學校培養人才更是力不從心。

  這樣就造成了蜀國除了五虎將外,幾乎無可用之將。

  而五虎將中,趙雲是劉備借來的, 關羽、張飛本來就是劉備的兄弟,黃忠是劉備「哭」來的,馬超是後來的降將,基本上自諸葛亮跟了劉備後,蜀國幾乎沒有培養出來多少人才,即時後期諸葛亮想盡辦法引進的姜維,也不是由蜀國內部培養的。這一方面,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引起重視,培養人才比挖掘人才更為重要,璞玉也是需要雕琢才有可能煥發光彩。人才培養也是如此。

  3、制度約束缺失

  凡事無規矩不成方圓,員工自覺、自發完成工作自然甚好,但人都有惰性,需要制度的約束和鞭策。如果企業沒有對應的獎懲約束制度,就會讓團隊成為散沙一片。這個問題,諸葛亮作為一代名臣,但在制度的執行方面,諸葛亮卻因人情等原因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自然要制度的執行方面也打了一定的折扣。如關羽立了軍令狀但在華容道放跑了曹操,按照軍法進行處理,諸葛亮只是一笑了之:諸葛亮眼看就要打出歧山,卻被劉禪的近臣召,本欲殺之,卻被劉禪一言而釋之。雖然馬謖事件諸葛亮主動上表,請求「自貶三等」,但他這種行靠的是自己的覺悟,不是制度的約束。

  上面幾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諸葛亮在制度方面執行的猶豫性,一個是劉備的拜把兄弟,一個是劉禪的近臣,可以說是「元老問題」,這在一定程度妨礙了諸葛亮執法。這種現象,目前有一些現代企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制度執行方面,元老們總是享有特權。

  4、「無人用」和「不敢用人」

  「無人用」和「不敢用人」這都是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大忌,只有建立一個高效管理團隊,才是解決人才缺乏的根本之道。從理論上講,諸葛亮的個人和人員相當傑出,起初他想成就一番事業,在劉備去世後,蜀國就開始走向衰弱 ,以到於「環顧左右,無人可用」,相信這個結果並不是他所想看到的,而這個結果又讓他自己更加事必躲親。

  諸葛亮之所以「事必躲親」就是沒有充分授權,原因有三:一是蜀國沒有系統土培養出人才,認為無人才可用:二是沒發揮下屬的潛能,不敢把權力下放:三是雖然短暫地放了權,卻又患得患失。這樣一來,導致他事事不放心,工作越來越忙。

  綜上所述,管理人才和使用人才是企業管理者的重中之重,一個不懂的善用人的領導者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凡事事必躬親,是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團隊。要會用人,善用人。才能為企業儲備後續力量,厚積薄發。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