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中的「不倒翁」劉峙:屢次被撤職又起用 | 陽光歷史

 

A-A+

國民黨軍中的「不倒翁」劉峙:屢次被撤職又起用

2016年08月20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198 次

  淮海戰役中出任徐州「剿總」司令的劉峙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雖因佈陣屢屢失誤而遭到慘敗,屢次被蔣介石撤職,卻又屢次被蔣介石起用,因而在國民黨軍中有「不倒翁」之稱。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後,劉峙被任命為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從開封進駐保定,防守平漢路沿線。當時,劉峙坐鎮保定,加緊督率各部佈置防禦、構築工事,但由於他在戰略上仍套用從前的老戰術,犯了消極防禦的錯誤。

  8月,日軍繞過國民黨正面守軍,直插保定。劉峙決定在保定附近與日軍會戰,但因再次決策失誤,在參戰部隊大多未趕到之時,保定已落入敵手。劉峙見狀,率領總部官兵沿平漢線向西南一路狂奔,牽動孫連仲、關麟征等部也跟著後退。劉峙逃到石家莊後,將指揮權移交商震、黃紹竑,又馬不停蹄地退往開封。

  經此一戰,劉峙聲譽大落,被當時的媒體譏諷為「長跑將軍」。鑒於劉峙的逃跑舉動,蔣介石也認為劉峙「不堪重任」,隨即下令解除劉峙兵權,調為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兵督練公署主任,不久,又調為鄂湘川黔邊區綏靖公署主任,駐宜昌。日軍攻陷武漢後,蔣介石又把他調到重慶做保衛「陪都」的工作。

  劉峙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曾說:「保定戰敗後,由洛陽到宜昌,這一年多時間,我任人在蔣公面前擺佈,備受欺凌,但總是以忍讓為先,當人們對我談起東征西討的戰績時,我便謝其雅意,說:你不看,窗外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請你去問長江裡的水,古往今來,有多少是是非非,如今又在哪裡?我們都不過是中國歷史過程中的一分一秒,又何必如此認真,自尋煩惱。」

  1939年調入重慶後,劉峙被任命為重慶衛戍司令兼防空司令,1942年6月5日,日本飛機轟炸重慶,炸毀了一個特大防空洞的洞口,導致大批人員被悶死在洞中。事後,劉峙的防空司令被撤掉。

  1945年2月,抗戰已進入尾聲。蔣介石為了架空李宗仁,將李宗仁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調為漢中行營主任,又再次起用劉峙,讓他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擔心劉峙不能勝任,還特地派國民黨嫡系部隊中的「標準參謀」郭寄嶠任副司令做他的副手,不過劉峙在上任兩個月後,就在老河口被日軍擊敗。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積極準備發動內戰,任命劉峙為鄭州綏靖公署主任,轄河南、陝西兩省,指揮第一、第五兩個戰區的軍隊。劉峙上任不久,即敗績連連。1946年6月,當劉峙指揮軍隊開往陝鄂邊境對解放軍進行圍攻時,河南空虛,劉鄧大軍突然渡過黃河,直奔中原,劉峙得知後急忙回師攔截。9月6日,國民黨軍隊攻至魯西磚廟附近,結果被劉鄧大軍包圍,損失慘重。蔣介石聞訊後勃然大怒,立即將劉峙所任各職全部撤銷,調為「總統府戰略顧問」。

  1948年夏,蔣介石認為劉峙雖然打了一些敗仗,但終究忠信可靠,雖然優柔寡斷,但輔之以杜聿明等虎將,可收短長互補之效,於是力排眾議,起用劉峙為徐州「剿總」司令。6月14日,劉峙飛抵徐州就職,國民黨軍界立即反對聲一片,有人說:「徐州乃南京的大門,應派一員虎將把守。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看門。今派一隻豬,眼看大門會守不住。」

  當時國民黨軍制定了兩個作戰方案,一是以攻為守,向北阻止解放軍南下,收復濟南。二是南撤蚌埠,放棄徐州,搶淮河而守,加強南京外圍防禦。劉峙主張實施第一方案,但北上收復濟南的行動尚未開始,東北戰事告急,蔣介石一個電報將杜聿明調往北平。杜聿明一走,劉峙急得大喊:「光亭(杜聿明的字)走了,誰能做主?如何是好?」

  淮海戰役宣告結束時,劉峙指揮下的22個軍全部被殲。蔣介石再次撤銷劉峙所有職務。劉峙下台後,帶著家小逃奔香港,1950年又跑到印尼。

  在印尼寄居的3年中,劉峙曾不斷給蔣介石寫信,說自己願意為黨國繼續效力。印尼和新中國建交後,蔣介石怕劉峙在印尼搞出「讓自己難堪的事情」,命令劉峙來台灣。

  1953年11月6日,劉峙抵達台北。一個月後,蔣介石派人給劉峙送來「總統府國策顧問」的聘書。這個頭銜,很快成為國民黨軍政人員茶餘飯後的話題。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