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漢斯•希伯:血染沂蒙山區的波蘭洋八路 | 陽光歷史

 

A-A+

抗戰英烈漢斯•希伯:血染沂蒙山區的波蘭洋八路

2016年04月12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86 次

1941年11月,漢斯·希伯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毅然拿起槍與敵人戰鬥到最後一刻,把熱血灑在了沂蒙山上。

抗日英烈漢斯希伯(1897-1941),波蘭人,波蘭記者。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漢斯.希伯烈士簡介

漢斯希伯(1897-1941) 波蘭記者

漢斯希伯題詞「為國際主義奔走歐亞,為抗擊日寇血染沂蒙」。

漢斯希伯烈士生平經歷

1941年9月,英勇頑強的山東根據地抗日軍民,在慶祝抗戰巨大勝利的歡笑聲中,經歷了一件將載入新聞史冊的事件:一個同樣身穿灰色軍裝的波蘭籍戰友漢斯·希伯,風塵僕僕地從新四軍所在的蘇皖根據地來到他們中間。作為一名外國共產黨人和新聞記者,希伯此次是專門前來向全世界報道山東根據地軍民英勇抗戰的事跡的。9月12日,希伯在一隊八路軍戰士的保護下,順利到達山東省濱海地區。當時的《大眾日報》為希伯的到來,專門刊登了消息說:「在抗戰中,外國記者到魯南,還是以希伯先生為第一。」10月4日,山東抗日根據地舉辦茶話會歡迎希伯。

漢斯·希伯的原名波蘭文為:CRZYB,德文名為:Muller,英文名為HansShppe。漢斯·希伯是他來到中國後,以醫務工作者的身份作掩護時,新四軍衛生部長沈其震給他取的中文名字。

1897年6月13日,漢斯·希伯出生在奧匈帝國(現波蘭)的克拉科夫。當時,歐洲各地民族獨立思想不斷發展,年輕的漢斯·希伯接受到了先進文化和進步思想的熏陶。因為求學,漢斯·希伯輾轉來到了德國,並在那裡參加了德國共產黨。在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漢斯·希伯迅速完善了自己的思想定位。他對窮苦大眾充滿了同情,經常拿起手中的筆為窮苦百姓代言,揭露執政當局的黑暗,很快成為太平洋學會一名出色的新聞記者。

更早的時候,希伯的目光就穿過大洋,深情關注著中國人民為改變自己命運而進行的不懈努力。1925年,他來到上海,在北伐軍總政治部編譯處做了一名編譯。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利用自己手中的筆,將中國的真實情況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寫出了《從廣州到上海:1925年——1927年》一書,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了中國的國情,為中國革命鬥爭贏得了廣大正義人士的關注和同情。

1932年秋,希伯再次來到處於政治漩渦中心的上海。隨後,他的夫人秋迪·盧森堡也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夫妻倆與當時在上海的國際友人史沫特萊、馬海德、路易·艾黎等人組織了「國際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此後的5年間,他以筆名「亞細亞人」在美國《太平洋事務》《亞細亞雜誌》和德國《世界舞台》等多種報刊上,發表了大量關於中國和遠東問題的文章,成為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政論家。

1937年7月7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漢斯·希伯被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頑強事跡深深感動,為報道中國的抗日鬥爭,他不顧個人安危,決定到中國抗戰的指揮中心——延安進行採訪。1938年春,經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的安排,漢斯·希伯來到革命聖地——延安。

他先後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葉挺、項英、劉少奇、陳毅、粟裕、羅榮桓、朱瑞、黎玉等當時叱吒風雲的革命人物,獲得了中國共產黨抗日鬥爭的第一手資料,將當時還沒有廣為人知的中國共產黨介紹給全世界。

1941年1月初,國民黨悍然發動「皖南事變」。1月25日,重建的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鹽城成立。5月,希伯與夫人秋迪化裝成醫生和護士來到新四軍蘇北抗日根據地,見到了劉少奇、陳毅、粟裕等新四軍領導人。在蘇北,他完成了一本8萬字的書稿——《中國團結抗戰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在國際國內引起巨大的反響,為八路軍、新四軍贏得了寶貴的口碑。書稿的墨跡未乾,希伯的目光又聚焦在如火如荼的山東抗日戰場。

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把山東抗日軍民的鬥爭事跡報道給全世界,希伯顧不上拂一下身上的征塵,一到駐地,就立即投入了工作,夜以繼日地採訪、寫作。他肩背裝有地圖、望遠鏡、搪瓷杯、毛巾的牛皮囊,活動在部隊、村民中間。115師政委羅榮桓為了方便希伯採訪,要把自己的一匹棗紅馬送給希伯,被他委婉拒絕了。希伯換上了魯南特有的鏟鞋,穿行在鄉村和八路軍駐地之間的土路上。他不僅採訪黨政軍領導、戰士和當地群眾,還採訪被俘日軍,並且還參加夜襲戰鬥,實地觀察戰士們如何打擊敵人、進行戰鬥,寫出了通訊《在日寇佔領區的旅行》等長篇報道。《在日寇佔領區的旅行》一文中,希伯寫道:「日本帝國主義宣佈『佔領』了山東,但是,我——一個反法西斯的新聞記者,卻在這個『日本佔領區』自由自在地旅行,卻在這個地區遇到了千千萬萬武裝的抗日戰士和人民,卻在這個地區到處瞥見日本『皇軍』的破盔爛甲和破裂的『太陽旗』。我親身經歷的這些事情,很多外國人是難以想像的,如果有人不相信這些事實的話,到了中國人民在某一天全部光復了自己的土地的時候,那些人會感到驚訝。」

進入深秋,多次受到重創的日寇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在山東的控制權,發動了更密集的進攻。115師主力部隊被迫進行頻繁作戰,多次迂迴到敵人後方進行反「掃蕩」,為了保障希伯夫婦的安全,115師領導決定,把希伯夫婦轉給中共山東分局機關保護。

在日軍掃蕩期間,山東分局機關為保護希伯夫婦費盡心力,可是,嚴酷的戰事依然膠著不明,形勢格外危險。想到希伯夫婦在國際上的重大影響力及地位,山東分局機關提出讓希伯夫婦提前回上海的建議。希伯沉思良久,回答說:讓秋迪先回去。一個想有所作為的記者是從來不畏懼槍炮子彈的。讓我留下吧!希伯與愛妻依依惜別,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次離別竟然是希伯和夫人的永訣。

1941年11月初,日寇煙俊六組織分別來自費縣、平邑、蒙陰、莒縣的日、偽軍兵力五萬多人次進行了「圍剿」。羅榮桓政委親自指揮了位於山東沂南縣的「留田突圍」。11月5日,115師向東突出漢河向西南方向突圍。八路軍一槍未放,無一傷亡,一夜之間就突破敵人3道封鎖線,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到達預定地點。希伯立刻在《戰士報》上發表了《無聲的戰鬥》,大力讚揚這次突圍。

1941年11月,侵華日軍調集其第十軍團主力和第二十二師團3個混成旅團以及偽軍5.3萬餘人,由日軍侵華總司令火田俊六坐鎮臨沂督戰,日軍山東管區司令土橋中將指揮,對我沂蒙抗日根據地發動了「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駐費縣東大青山西側的胡家莊、大古台一帶。當日,115師、山東縱隊發起綠雲山戰鬥,為免受損失,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的一些後方機關也相繼轉移到大青山地區。敵人得知這一情報後,連夜調集重兵,以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合圍大青山。陷於敵人包圍圈的我方人員中,大都是非戰鬥人員,所配武器數量少,質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隊是有武裝的學員隊。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的指揮下,他們首先搶佔制高點阻擊敵人,掩護領導機關和非武裝人員突圍。戰爭從清晨打到了正午,又從正午打到了黃昏,屍橫遍野、血流成河。115師領導勸希伯離開濱海區,希伯說:「現在正是最需要我奮鬥的時刻。我要和你們在一起!」

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連隊在沂南費縣交界處的大青山五道溝下的獾溝子附近與敵人遭遇。敵人以一個混成旅將八路軍一個連緊緊包圍起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連隊戰士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希伯也拿起槍參加了戰鬥。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太大,領導當機立斷讓連隊分3個小分隊向西南突圍。希伯被安排在第1分隊先走,但他卻悄然返身回到了戰鬥的崗位。第2分隊開始突圍時,他又一次留到了戰友們的身邊。直到第一分隊和第二分隊的戰友們順利突圍,他才和留守的第三分隊的戰友們開始準備撤退。但是,當他拔出手槍,加入最後突圍的第3分隊時,敵人已經從四面八方壓了過來,突破口被緊緊封鎖,失去了突圍的最佳時機。儘管指戰員們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打退了敵人多次猖狂進攻,但傷亡很大,希伯的翻譯和幾名警衛人員都在反擊敵人的進攻時倒在了血泊之中。看著朝夕相處的戰友在自己身邊犧牲,希伯滿腔怒火,從犧牲者身邊撿起槍來,猛烈地射擊敵人。日寇想不到就剩這麼幾個人居然還如此頑強反擊,禁不住惱羞成怒,炮彈和子彈就像雨點一樣,朝希伯等人傾倒過來。希伯一連擊斃幾名日軍後不幸身受重傷,血染沙場,直至最後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時年44歲。

在漢斯·希伯的追悼會上,徐向前元帥、聶榮臻元帥分別題詞。1942年,山東軍民為了紀念希伯烈士,建立了一座白色圓錐形紀念碑,碑上刻著羅榮桓等題寫的「為國際主義奔走歐亞,為抗擊日寇血染沂蒙」的題詞。漢斯·希伯墓為六面體塔形,高9.4米。墓身上層呈雙層皇冠狀,墓身為六角立體塔形。大型漢白玉雕像,於1989年10月雕刻而成,像高2.2米。採用漢斯·希伯兩臂交互放置胸前,一手拿鋼筆,一手持採訪本的姿式,神態安詳,深邃的目光凝視前方,表現出一位國際主義新聞戰士的崇高形象。

1997年,秋迪逝世,根據她的遺願,她的骨灰被送到了漢斯·希伯埋骨的沂蒙山革命根據地,與漢斯·希伯合葬在一起。分別56年,這對愛侶終於魂魄相依、幽冥相守。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