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彭德懷主政大西北時期的宏偉藍圖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彭德懷主政大西北時期的宏偉藍圖

2015年06月06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90 次


 


  在新中國成立前後,彭德懷出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北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率軍解放了大西北。彭德懷常說,大西北是我的第二故鄉。彭德懷全面主持西北工作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作為西北地區最高領導人,他為大西北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受到了西北地區廣大軍民的尊敬和愛戴。


  解放初期,彭德懷對建設大西北的宏偉藍圖


  從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以來,彭德懷的大部分歲月是在西北度過的。西北人民在艱苦的戰爭年代支援和養育了人民軍隊,西北的高原山川到處都有子弟兵的足跡。彭德懷經常深入群眾,體察西北地區人民生活的艱辛困苦。早在戰爭年代,彭德懷就對西北的歷史進行了研究,對地方志、歷史資料甚至左宗棠文集也有研究。他經常對部隊將士說,要在大西北「安下心,紮下根」,和各民族兄弟姐妹一起將大西北建設好。


  西北基本解放後,彭德懷就思考如何迅速醫治西北地區的戰爭創傷,恢復工農業生產。1949年9月27日,彭德懷在蘭州致電在西安主持西北軍區日常工作的西北軍區政治委員習仲勳,提出:各項工作必須有一個全盤(五省)籌劃,尤其是經濟建設,使生產運銷逐漸走上比較計畫性。賈拓夫同志(按:時任西北局常委、西北財經委員會主任)應立即交出西安市長、軍管會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計畫西北經濟建設上。彭德懷明確地說:「在戰爭結束後,財經開支必須做到量入為出,銀行發行(貨幣)盡可能用在發展生產。」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1949年11月15日,彭德懷向毛澤東報告了1950年西北地區生產交通建設的初步安排,特別是恢復發展當時中國唯一的油田——玉門油田的石油生產。在報告中,彭德懷指出:「為迅速發展西北工業農業生產,在五至十年內,必須特別節儉,除建設工廠必需房屋外,一般政黨軍機關,在數年內不打算另建房屋。但舊有房屋必須修理,使之能御風寒。」12月24日,彭德懷發表講話,號召西北全體軍民,節衣縮食,艱苦奮鬥,「目前應著重努力恢復與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以艱苦的努力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開發與建設西北」。


  對於如何加強西北地區的建設,彭德懷提出了具體的任務。1950年1月間,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五次會議和西北軍政委員會上,彭德懷就西北地區的工作和今後的任務作了報告。他說,總的任務是進行民主改革和發展生產,提高文化,建設新西北。他指出: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徹底消滅土匪,肅清特務,實行民主改革,動員一切力量,節衣縮食,克服困難,恢復和發展生產」。「在一定時期內,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同時要抓緊工礦生產與交通運輸,準備建設新的鐵路。


  1950年9月24日,彭德懷在西北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上提出了建設新西北的目標:「我們總的任務是要團結和教育各族人民,穩步地徹底掃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一切舊制度舊思想,建設一個繁榮、富強和進步的新西北。」


  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彭德懷強調,要對大西北的開發建設全面規劃,不同地區給予不同任務,以切合各省實際,發揮各省的優勢和長處。正如他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報告西北軍政工作時所述:「西北目前工作計畫是按照不同情況的地區,分別給予不同的工作任務。」1950年八九月間,彭德懷接連主持召開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會,研究制定西北地區三年經濟建設計畫草案。在會上,彭德懷就其中的工礦企業布點,農業機器的製造,石油和有色金屬勘探等提出了具體的意見,並表示該計畫尚不完整,只是個輪廓,還要逐漸充實。但總的目標要定下來,發西北五省一市(西安市)徵求意見。


  彭德懷認為,西北的經濟建設在一定時期內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


  1949年9月26日,蘭州剛剛解放。彭德懷在佈置下一步的解放大西北的任務時,又明確提出:「我們還有一個計畫,就是一手拿槍,一手拿鎬,今年一定要進軍新疆,為明春開荒生產做好一切準備。」他指著一張西北地圖對大家說,「大家看看,西北有多大一塊地方啊!地大物博,但卻人煙稀少,極度貧困,還十分荒涼,需要我們從現在起就開始搞建設。……我們解放大西北、建設大西北,改變大西北的面貌,這就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任務,義不容辭的任務。」


  西北地區有著發展農牧業的良好自然條件,農牧業在經濟中占很大比重。據統計,解放前夕,農業占西北經濟的75%,畜牧業占20%以上,近代工業及手工業只佔不到5%。由於歷史等原因,大西北農牧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較差,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生產不穩定,許多地方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尤其是1949年秋,西北許多地方遭災,50多萬人生活發生困難,廣大新區因長期遭受國民黨統治的掠奪壓搾而導致普遍春荒。


  與此同時,西北五省相繼解放後,接收了大批國民黨軍政人員並組建了各級人民政權,致使軍政人員數量達百萬人以上,約占西北五省總人口的4.5%,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銳,新疆尤其嚴重。


  有鑒於此,彭德懷認為,西北的經濟建設在一定時期內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1950年1月,他在西北軍政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在一定時期內,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應以農業和牧畜業為主。在農業方面,必須提高農民的生產熱情,改良種子和農作法,恢復和發展水利,並注意森林和草原的保護與培植,防治災害……甘、寧、青、新等省牧畜生產不應低於一九四九年的水平。」


  西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在195O年春發放棉籽工作中,事前研究計畫不周,工作中又缺乏具體指導和深入檢查,造成關中地區十幾萬畝棉田斷壟缺苗,給人民群眾和國家財產造成嚴重損失。這件事受到彭德懷的嚴厲批評和嚴肅處理,並在報上公佈了對主要負責人的處分決定。此後,彭德懷多次以此為鑒,告誡幹部一定要深入實際,深入到生產第一線去,而不能坐在辦公室裡,靠發號施令去指導生產。


  在生產建設中,彭德懷非常重視發揮軍隊的作用,多次傳達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軍隊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的指示精神。他說:「這麼多部隊,全靠國家養,是個大問題,應該搞生產。」「在和平時期,人民解放軍要繼承以往艱苦奮鬥的傳統,成為生產建設中的生力軍,成為建設新西北的重要力量之一。」1950年初,彭德懷在西安主持召開了一野軍以上幹部會議,著重講了軍隊要轉入生產實踐的問題。他說,由於長期戰爭,人民的生活很苦,為執行毛主席指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戰鬥隊、宣傳隊、生產隊的方針政策,軍隊要搞一部分農業生產,以減輕人民負擔。戰士每人年產糧食350斤,幹部每人年產250斤,當然又不能佔用老百姓的田地。


  可以開荒種糧,64軍全部和63軍的一部分,修築天寶鐵路。1950年春彭德懷在西北各省檢查工作時,一再號召全體幹部和當地駐軍要在邊疆地區「安下心、紮下根」,和各兄弟民族一起把西北建設好。他說:今天咱們成了土地的主人,一定要搞好生產。我們要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平時能生產,戰時能打仗,這樣我們就可以無敵於天下了。


  在廣大軍民的努力下,到1950年底,西北農牧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糧食夏秋播種面積達1億畝。特別是數十萬部隊官兵投入農業生產,使當年農業勞動力大為增加,開荒達200多萬畝,增修及恢復水利灌溉面積370萬畝。至於畜牧業,當年保持住了原有水平,並逐步得到了恢復。政府貸款折合小麥480萬斤,治療牲畜10餘萬頭。農業和畜牧業的恢復和發展,為開發和建設大西北提供了較為充足的物質保障。

  西北發展,交通優先


  關心祖國西部的建設,修築民族聯繫的通衙大道,這是彭德懷主政西北軍政委員會首先想到的大事。新中國成立之初,西北交通狀況十分落後,嚴重制約著西北的開發和建設。彭德懷對於交通在開發建設大西北中的重要性有著十分清醒認識,提出了大力改善交通是發展經濟的先決條件的論斷。在主政西北期間,彭德懷多次重申西北交通落後的狀況。


  鐵路在交通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在西北修築鐵路,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彭德懷就有過設想。1949年9月28日,由他簽發的一野前委關於進軍新疆的指令就指出:「解放祖國邊疆,以便開發油源,修建鐵路。這對發展經濟、鞏固邊防,有極其的重大意義。」西北解放後,彭德懷認為:修築鐵路這件工作,是發展西北經濟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等到東北、華北的鐵路修好後再來修西北的鐵路,西北的大規模開發建設至少須等20年左右,我們必須爭取盡快地修西北鐵路。


  1949年11月15日,彭德懷在向毛澤東報告恢復玉門油田的同時,要求除修築天(水)寶(雞)鐵路外,在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幫助下修築天(水)蘭(州)鐵路,把橫貫中國的交通動脈隴海鐵路延伸到甘肅省會蘭州。12月29日,彭德懷在向毛澤東報告新疆各項工作問題時痛切地指出:「新疆地區遼闊,交通運輸困難,不僅從內地幫助困難,即使新疆本身要從糧食較多的南疆運糧到糧食困難的北疆,也須經二千餘里路程。運一石糧到新疆要十餘石軍費。」爾後,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彭德懷再次談及西北交通的落後和困難。1950年1月2日,彭德懷又致電毛澤東和中央建議:「可否商議請蘇聯與中國合作,由塔城或伊犁向迪化及哈密修築鐵道。」1950年三四月間,毛澤東指示:西北鐵路要修到迪化,不超過10年,愈快愈好。1950年8月6日,彭德懷在西北青年第三屆代表大會閉幕式上講話指出:現在的問題是搞好交通,把鐵路修起來,給工業化打下有利的基礎。現在我們正在修天寶和天蘭路,七八年後即可修到新疆。西北準備修三條大幹線和許多支線,這一艱巨而長遠的任務,必須由年輕一代來繼續完成。


  彭德懷在西北征戰多年,非常熟悉西北的地形和自然狀況。他親自參與工程的技術性討論和研究,經常與蘇聯專家一起研究路線,親自上工地檢查工程,並向工程技術人員徵求意見。1950年四五月間,彭德懷就跑遍了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省區的工地。1950年底,西北原有的鐵路均已迅速修復通車。1950年12月20日,天寶鐵路工程僅用了250天就順利完成。天蘭鐵路不僅順利開工,而且於1950年就完成了總土石方工程的一半。1952年9月29日,天蘭鐵路正式通車,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親筆題詞。


  對公路建設,彭德懷也很重視。1950年1月,他及時作出修復被敵人破壞的主要公路的安排。1950年四五月間,彭德懷風塵僕僕地來到青藏高原視察,親自勘察進軍西藏的路線,確定了由青海入藏和修築青藏公路,並組織以軍隊為主的人力物力開赴工地進行施工。後來,彭德懷奔赴朝鮮戰場,仍在關心著西北的交通建設,特意還把朝鮮這方面的經驗介紹回來以供參考。1952年從朝鮮回國後,彭德懷接替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說起青藏公路,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西北局西藏工委組織部部長兼西北進藏支隊政委慕生忠。1952年1月,慕生忠到北京開會,找到彭德懷,把修築青藏公路的設想作了匯報。慕生忠認為,從長遠考慮,靠肩扛車拉向西藏運糧不是辦法,應該修一條公路。慕生忠的提議與彭德懷的想法不謀而合。彭德懷走到中國地圖前,從敦煌指到西藏南部,說:「這裡還是一片空白,從長遠看,非有一條交通大動脈不可嘛!」彭德懷下決心要修好青藏公路,不只是作為一條軍事要道,更重要的是,他認為這是一條連結兄弟民族的團結之路,是民族間心連心的紐帶。當天,彭德懷留慕生忠在家吃飯,用蘇聯軍事代表團送給自己的酒招待慕生忠。臨別前,彭德懷要慕生忠寫個修路報告,再由他轉交給周總理。


  彭德懷認真研究了青藏公路的可行性,在地圖上畫出了青藏公路的初步線路圖。彭德懷畫定的線路,極具特色,不僅是一條經濟的進西藏線路,也具有極強的軍事意義,彭德懷還親自向周恩來總理打報告落實資金。兩天以後,彭德懷把慕生忠叫到辦公室,告訴他「總理已把你的報告批准了,下面的戲就該你唱了。」周恩來親自批准了青藏公路的修路報告,同意先修格爾木至可可西裡段,批下來30萬元作為修路經費。按照當時修建公路的最低標準,這30萬元充其量能修5公里,雖是杯水車薪,但這對慕生忠來說已是彌足珍貴了。彭德懷後來又從西北軍區抽調了大量軍力和物力投人此項工作。在充分聽取了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後,彭德懷親自確定了青藏公路的入藏線路,並確定以解放軍為主修路。1954年12月25日,在拉薩,青藏公路和康藏公路同時舉行了通車典禮。藏族同胞傾城出動,他們望著數百輛披紅戴花的汽車,高興得熱淚揮灑,盛讚這兩條公路是「金色的飄帶」、「幸福的金橋」、「五彩放光的路」。多年後,慕生忠每次提起彭德懷都會說:「沒有彭老總,就沒有青藏公路!」


  1955年1月,慕生忠去北京開會,抽空去看望彭德懷。吃午飯時,彭德懷拿出一瓶泡著人參的白酒招待慕生忠:「這是我泡的好酒,給你補補身子。」他嚮慕生忠連斟三杯,風趣地說:「今天給築路英雄敬三杯慶功酒。」慕生忠當即邀請彭德懷到青藏公路去視察。彭德懷欣然應允。1958年10月,彭德懷來格爾木視察。當飛機在格爾木察爾汗鹽湖機場降落後,彭德懷看到一輛輛汽車在萬丈鹽橋上奔馳後,不禁興奮地說:「這機場好氣派啊,這公路也非同一般喲!」築路工人和官兵們聞訊後前來看望彭德懷。他揮手對大家說:「同志們辛苦了,我向大伙表示慰問。人總要有一 點精神,做一番事業的。你們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公路,在柴達木建起了新城,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希望同志們繼續奮鬥,不斷進取。」在慕生忠的陪同下,彭德懷實地考察了青藏公路,並登上了崑崙山口。戈壁灘上栽種了白楊,泛起一片片綠蔭。當年野獸出沒的荒原,蓋起了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面對此情此景,彭德懷非常高興,他說:「感謝築路英雄們為開闢青藏公路付出的辛勞,應該為你們寫一本書。」彭德懷這次視察離開格爾木後,還念念不忘高原建設,指示總政將當年軍事院校7000多畢業生分配到青藏高原參加建設。


  彭德懷還大力推動西北地區航空業的發展。建國初期,新中國工業力量薄弱。1949年12月29日,彭德懷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建議:「西北地區遼闊,交通不便,影響工作指導甚大,故須與蘇談判,把阿拉木圖、迪化、哈密民航協定繼續延伸蘭州、西安及北京,」黨中央和毛澤東接受了彭德懷的建議。1950年3月27日,中蘇兩國簽訂了《中蘇關於建立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協定》。


  彭德懷曾主張在新疆建立中蘇合資企業


  在西北,新疆是解放最晚而且形勢最複雜的一個省區。解放伊始,新疆的財政經濟曾出現嚴重的困難。面對這一嚴重局面,彭德懷及時向中央作了匯報,並建議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爭取蘇聯支持新疆的開發建設。當時,毛澤東正在蘇聯進行訪問。彭德懷將這一情況寫成報告,由黨中央轉發給了毛澤東。彭德懷在報告中寫道:新疆目前的問題是財政經濟問題,這是因為,黨政軍的開支,新疆本身只能解決30%左右地域遼闊,運輸困難,糧食缺乏;過去多年停止對蘇貿易,離內地又太遠,因而生產萎縮,經濟蕭條。如對新疆的財政經濟不用大力解決,必將影響入疆部隊和民族團結。「要解決目前新疆困難及將來建設新疆,我覺得必須有蘇聯的大力幫助」。具體要求是:請蘇聯幫助解決器材、交通工具;同蘇聯正式通商;實行新疆與蘇聯地方性的經濟合作,合組石油公司、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公司,並把民航線路延長到蘭州、西安和北京。


  黨中央和毛澤東採納了彭德懷的意見。1950年3月27日,中蘇兩國簽訂了《關於在新疆創辦中蘇石油股份公司協定》、《關於在新疆創辦中蘇有色及稀有金屬股份公司協定》和《關於創辦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協定》。彭德懷的這種主張,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引進外資,中外合資辦企業做法的先聲。協定簽訂的消息公開後,國內許多人不理解,認為這損害了中國主權。彭德懷堅信自己的建議不僅沒有損害國家的主權,而且有利於推動西北及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他認為,協定的簽訂對鞏固國防,開發西北都有利,「我們進口貨物最主要的為糧、棉、石油。開發出新疆的油,可以節省出大批的外匯,對西北建設工農業好處很大。」「兩個協定是在絕對平等的基礎上訂立的,我們只出了地面。」「協定期限、為三十年,三十年後我們培養出了幹部,一切都歸了我們,蘇聯人就回去了。我們有的同志爭百分比之多寡,這叫作見樹不見林,因小失大,真是所見太微小了。」


  彭德懷說:「中蘇民航協定規定有一條航線從阿拉木圖經伊寧、迪化、酒泉、蘭州、西安、太原到北京,對中國的交通尤其是對西北交通最有利,因為西北交通太不方便。我們的股金什麼也沒有,只有飛機場,西北石油未開發之前,民航是賠錢的,一切飛機、汽油、設備都是他們的,對中國是有利的,我們藉此可以培養幹部,建設民航事業,這與蔣美民航協定是根本不同的。美國是到處可以飛行,而蘇聯則是有固定的航線的,如果要開闢新航線必須得到中國人民政府的同意。」


  為了消除分歧,黨中央為此專門發出黨內指示,強調:「為了利用外國資本以促進中國的工業化,某些事業和外資合營及成立這種合股公司甚為必要,不獨和蘇聯,和各新民主國家甚至和某些資本主義國家還可能在適當條件下訂立這種合營合同甚至租讓合同。」黨中央對彭德懷有關引進外資,用中外合資方式開發新疆礦產資源的主張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並把它作為好的經驗進行推廣。


  大力倡導反腐倡廉


  彭德懷特別注意要求一切幹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發揚廉潔作風,反對一切不良傾向。進城以來,一部分幹部開始滋長驕傲居功和貪圖享受的情緒,鋪張浪費的現象有所抬頭,甚至少數人開始走貪污腐化的邪路。


  針對幹部中的這種傾向,彭德懷及時敲起警鐘。1949年四五月間,彭德懷從西北前線來到北京,向中共中央匯報工作,並研究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彭德懷來到了周恩來的辦公室裡,周恩來立即起身迎接。談話中,彭德懷向周恩來匯報了西北地區的情況。之後,他話題一轉對先進入城市的同志提出了意見,指出幹部的辦公室裡一般都擺著沙發,鋪著地毯,又是茶几、盆景、魚缸等等。最後,彭德懷毫不隱諱地對周恩來說:「前方幹部的生活情況與工作條件還極其艱苦。我想說的不只是他們可能看不慣這裡的這些情況,而主要的是怕進了城的同志會忘記鄉下和邊遠地區的勞動人民,同他們的感情淡薄起來。我察覺到你們住在城裡的人對農村開始有點生疏了,可是時間如此短暫就出現了這種苗頭,日子長了會怎麼樣呢?」彭德懷的意見是十分尖銳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深刻的。周恩來非常重視彭德懷的意見,他以讚許的口吻說:「講得好,意見提得及時,很值得警惕,中央將會注意這些問題。目前,我們既要打仗,消滅敵人,又要搞生產建設;既要接收好並學會做城市工作,又要把農村的事情辦好,把城鄉兩方面的問題都解決好。」


  1949年11月,彭德懷在蘭州召開的中共西北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反對鋪張浪費的問題。他說:各級領導機關和幹部,在5—1O年內必須特別節儉。並明確宣佈除建設工廠必需房屋外,一般軍、政、黨機關,在數年內不打算另建房子。他號召西北全體幹部,節衣縮食,艱苦奮鬥號召黨員幹部要做刻苦節約的模範,準備繼續過一段艱苦的生活。彭德懷及時抓住剛剛露頭的危險傾向,反覆教育幹部要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厲行廉潔樸素的作風」。他嚴肅指出:要把老資格的包袱放下,不要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個人有什麼了不起!如果不依靠勞動人民,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馬列主義科學武器,我們將是一事無成的。」


  1950年1月下旬,彭德懷在西北軍政委員會會議上發言時提出:要嚴禁鋪張浪費。這種鋪張在我們的工作中是存在的,比如請客等等。必要的請客簡單一些也就行了,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老百姓的錢,我們應為人民節省。為了克服不良傾向,發揚廉潔作風,1950年3月,彭德懷在西北軍政委員會的行政會議上,先後兩次作了《精簡機構,厲行廉潔樸素作風》和《反對鋪張浪費、反對貪污腐 化》的長篇發言。他指出:鋪張浪費就是抵抗勤儉建國,本位主義就是抵抗統一領導,遊擊習氣就是抵抗法制命令。鋪張浪費,甚至貪污,是對人民事業、對祖國建設的一種罪惡。我們的革命同志如果沾染上這種可恥可憎的思想習慣,就是危害人民利益的罪惡行為,就必須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如果我們不堅決反對,就是學國民黨反動派的作風。所以一定要把「嚴懲貪污,禁止浪費,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作為每個政府工作人員的座右銘,忠實執行。


  根據彭德懷和西北局的決定,從1950年3月開始,西北局、西北軍政委員會、西北軍區的黨政軍民各機關、團體開展了反不良傾向的運動。5月底,中共西北局發出整頓幹部作風的指示,使整風更明確、更有計畫、更普遍地進行。到9月初,參加整風的人在檢查工作的基礎上寫個人檢查。9月6日,彭德懷在西北區整風座談會上作了系統總結。


  在主政西北期間,彭德懷一直住在機關內新城大樓會議室東側的由一個過道連接起來的兩間休息室內。辦公、會客、用餐、寢室都在其中。西北局領導同志要給他調換個較大的住房,他堅決不肯。工作人員想在室內改裝一個抽水馬桶,被他嚴詞拒絕。長期艱苦的戰爭生活,使彭德懷患有腸胃病。病重期間,彭德懷吃飯很少。醫生交代要用水煎蛋白粉和果子露水沖服。在說明是醫生的囑咐後,彭德懷才接受服用。那時實行的是供給制,彭德懷經常找總務處長計算伙食,不許超過標準。彭德懷一年四季穿著軍服,夏單冬棉,和普通戰士差不多,誰也看不出他是一個帶兵數十萬、叱吒風雲的統帥。


  1950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一週年時,《人民日報》和西安的《群眾日報》,先後發表了彭德懷寫的《新西北一年來的工作》的特約文章,從軍事、財政經濟、政權建設、民族團結、改革與發展文化教育等五個方面,總結了軍政委員會成立以來的工作。國慶活動一結束,彭德懷又著重考慮三年建設計畫的落實問題。10月4日,中央派專機接他到北京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這次會議討論研究派志願軍支援朝鮮的抗美戰爭問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派彭德懷率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此後,彭德懷統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肩負起抗美援朝保衛祖國的光榮艱巨的歷史重任。彭德懷在朝鮮戰火連天的歲月裡,仍然對西北地區的工作很關心,遇有機會就帶信捎話回來。他的指示和希望,對西北地區的領導幹部和工作,都起著很大的鼓舞和促進作用。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