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最重要的十個「把兄弟」是誰?結局都如何 | 陽光歷史

 

A-A+

蔣介石最重要的十個「把兄弟」是誰?結局都如何

2016年02月12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361 次

  有人說,蔣介石一生有「三不知」,即不知官職有多少,不知「手令」有多少,不知結拜兄弟有多少。確實是這樣,僅就其結拜兄弟數量而言,確實沒人能夠考證清楚,大鵬粗略一算,就有幾十個之多,很多都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比如許崇智,李宗仁,張學良,馮玉祥等,這些人多是政治上的「盟兄弟」。

  蔣介石也有比較有情義的結拜兄弟,大多是他早年還沒成為蔣委員長的時候交的,比如陳其美,黃郛,張靜江,戴季陶,張群等。不管怎麼說,桃園結義、拜把子這種拉攏人心的手段,在蔣介石崛起於政壇並鞏固統治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小作用。

  帶頭大哥陳其美:惟蔣介石敢為其收屍

  1907年,蔣介石東渡日本學習軍事,經把兄弟周淡遊介紹,蔣認識了陳其美。陳其美介紹蔣介石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並結拜為異姓兄弟。正是通過陳其美的關係,蔣介石才得以在同盟會內嶄露頭角,並取得了孫中山的信任。

陳其美

  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凱派的槍手所殺。當時蔣介石不在身邊,懾於袁世凱的暴政,沒有人敢前去認屍,陳屍三天。蔣介石聞訊後,冒著被抓砍頭的危險,將陳的屍體安葬。而後蔣對陳其美的兩個侄子,陳立夫、陳果夫頗為重用。

  黃郛:替蔣介石背了親日的黑鍋

  黃郛是陳黃蔣「桃園三結義」中的二哥,在直奉戰爭關鍵時刻,黃郛策劃馮玉祥舉行「北京政變」,使吳佩孚遙控的北洋政府倒台,後馮玉祥不敵奉軍壓力,撤出北京,黃也南下,協助蔣北伐。

  在北伐後期,寧漢分裂,在黃郛牽線搭橋下,蔣馮在鄭州會見,還結拜金蘭,馮倒向蔣的南京政府,武漢國民黨左派政府不戰而敗。後因出面幫蔣協調對日關係,簽訂了塘沽協定,落得親日壞名聲,退出政界。

黃郛

  張靜江:吃齋念佛打發後半生

  陳其美遇害後,蔣介石又與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和許崇智義結金蘭,此後,張靜江利用一切機會,助蔣逐漸登上國民黨的權力頂峰。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蔣介石和張靜江在國家如何發展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張逐漸淡出政界。張靜江的後半生,一直在吃齋念佛中打發時日,1950年9月3日病逝於紐約。

黃郛,蔣介石,戴季陶,張群,居正

  戴季陶:可以托妻獻子的好兄弟

  戴季陶跟蔣介石也是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他們在一塊玩得很嗨,後來以至於連蔣緯國和戴安國到底是誰的孩子都分不清,可見其非同尋常的兄弟交情。1949年,身病加心病的戴季陶既不願隨蔣介石殘喘台灣,又怕成為共產黨的俘虜,最終吞服安眠藥自殺。

陳其美

  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凱派的槍手所殺。當時蔣介石不在身邊,懾於袁世凱的暴政,沒有人敢前去認屍,陳屍三天。蔣介石聞訊後,冒著被抓砍頭的危險,將陳的屍體安葬。而後蔣對陳其美的兩個侄子,陳立夫、陳果夫頗為重用。

  黃郛:替蔣介石背了親日的黑鍋

  黃郛是陳黃蔣「桃園三結義」中的二哥,在直奉戰爭關鍵時刻,黃郛策劃馮玉祥舉行「北京政變」,使吳佩孚遙控的北洋政府倒台,後馮玉祥不敵奉軍壓力,撤出北京,黃也南下,協助蔣北伐。

  在北伐後期,寧漢分裂,在黃郛牽線搭橋下,蔣馮在鄭州會見,還結拜金蘭,馮倒向蔣的南京政府,武漢國民黨左派政府不戰而敗。後因出面幫蔣協調對日關係,簽訂了塘沽協定,落得親日壞名聲,退出政界。

黃郛

  張靜江:吃齋念佛打發後半生

  陳其美遇害後,蔣介石又與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和許崇智義結金蘭,此後,張靜江利用一切機會,助蔣逐漸登上國民黨的權力頂峰。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蔣介石和張靜江在國家如何發展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張逐漸淡出政界。張靜江的後半生,一直在吃齋念佛中打發時日,1950年9月3日病逝於紐約。

黃郛,蔣介石,戴季陶,張群,居正

  戴季陶:可以托妻獻子的好兄弟

  戴季陶跟蔣介石也是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他們在一塊玩得很嗨,後來以至於連蔣緯國和戴安國到底是誰的孩子都分不清,可見其非同尋常的兄弟交情。1949年,身病加心病的戴季陶既不願隨蔣介石殘喘台灣,又怕成為共產黨的俘虜,最終吞服安眠藥自殺。

  許崇智:遭排擠賦閒40年

  許崇智擔任過粵軍總司令、廣州國民政府軍事部長、廣東省政府主席等職,蔣介石曾口口聲聲稱其為「二哥」,十分親熱。1925年8月,國民黨左派廖仲愷被刺殺後,蔣介石和汪精衛趁機合謀,以許崇智的部下涉嫌廖仲愷案為名,將許崇智排擠出廣東,從此,他淡出國民黨權力中心,在蔣介石的「照顧」下賦閒40個春秋。1965年1月25日,他在香港病逝,享年78歲。

  張群:蔣介石唯一的終身幕僚

  在蔣介石的盟兄弟中,與蔣介石相伴最久、最得蔣愉悅的當屬張群。張群與蔣介石相識於1907年,兩人一塊到日本上的士官學校。張群對蔣始終恭順有加,從不以學友或兄弟相稱,且從無主見,只是悉心領會蔣的意圖,不折不扣去完成,因而官運亨通。1991年12月14日上午,張群在台北病逝,終年101歲。

許崇智(左)與張群(右)

  李宗仁

  1926年8月長沙軍事會議期間,蔣介石認為李宗仁握有桂軍實權,大可利用,於是提出與李結拜為盟兄弟。蔣長李4歲,遂為兄長。但此後數十年,這兩位換帖兄弟不是相依為命,而是時有合作,時有衝突。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結果李宗仁戰敗,一度逃居香港避難。1949年李任代「總統」後,二人背道而馳,在政治上完全分裂,勢不兩立。在這一期間和1965年李宗仁回歸祖國大陸時,蔣竟數次親令手下刺殺李宗仁,要取「盟弟」性命。

李宗仁

許崇智(左)與張群(右)

  李宗仁

  1926年8月長沙軍事會議期間,蔣介石認為李宗仁握有桂軍實權,大可利用,於是提出與李結拜為盟兄弟。蔣長李4歲,遂為兄長。但此後數十年,這兩位換帖兄弟不是相依為命,而是時有合作,時有衝突。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結果李宗仁戰敗,一度逃居香港避難。1949年李任代「總統」後,二人背道而馳,在政治上完全分裂,勢不兩立。在這一期間和1965年李宗仁回歸祖國大陸時,蔣竟數次親令手下刺殺李宗仁,要取「盟弟」性命。

李宗仁

  馮玉祥

  1928年,馮玉祥任河南省主席,重兵在握。蔣遂生籠攏之心。同年2月中旬,蔣介石當面向馮玉祥提出要與他結為「金蘭之好」。換帖上寫著:「譜弟蔣中正敬奉煥章(馮玉祥字)如胞兄:安危共仗,甘苦同嘗,海枯石爛,死生不渝。」

  但到第二年(1929)的10月,蔣即與盟兄兵戎相見,引發「蔣馮戰爭」。最後馮玉祥失敗下野,被迫到泰山隱居。此後,蔣、馮兩人在政治上多有衝突。1946年馮被排擠出國赴美「考察水利」, 1947年乘船返國時不幸遇難。

  張學良

  1928年12月29日,少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為利用張在北方的軍政實力,蔣介石遂與其結拜為兄弟,並任命張為國民政府陸海空副總司令(總司令蔣介石)。此後張學良一度追隨盟兄,言聽計從。

  後因「西安事變」,兩人反目成仇,蔣介石一到南京就扣押了張學良。並派人將兩人結盟時的蘭譜退還張學良,表示絕交不再認他這個「盟兄弟」。此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近半個世紀,創下政治犯被囚的世界紀錄。直到蔣死後,張學良方脫離牢籠。

楊虎

  楊虎

  這個楊虎可不是西安事變裡那個楊虎城,而是陳其美手下的得力干將楊虎。因其在軍事鬥爭中的突出表現,深得孫中山的信任,曾被任命為總統府的衛士隊長。1922年6月,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就是楊虎冒著槍林彈雨掩護孫中山衝出總統府的。

  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楊虎因為「清黨」有功,出任淞滬警備司令。後來因為楊虎在上海和幫會勾結髮財,名聲不好,又因自大狂妄,受蔣冷遇,蔣撤了楊虎的兵權,只給他一個無關緊要的監察委員了事,從此與這位把兄弟反目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