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壓撒為何認為三野戰鬥力比四野強? | 陽光歷史

 

A-A+

麥克壓撒為何認為三野戰鬥力比四野強?

2017年10月21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57 次

  11月27日,赤色司令林彪將軍使他的全部軍隊跨過鴨綠江,投入戰爭。赤色中國就這樣進入了對美國軍隊和我們的同盟軍公開作戰的狀態。中國的兩個集團軍,與沃克作戰的第4集團軍,與阿爾曼作戰的第3集團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展開進攻。

  第4集團軍擊潰了南朝鮮第2軍,從而使美國第8集團軍的側翼暴露。沃克馬上指揮按原定計畫迅速撤退。第2師和土耳其分遣隊擔任了出色的後衛戰,使第8集團軍得以與敵人脫離接觸並免遭敵軍的任何側面襲擊。

  第10軍團所對抗的敵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更為難於應付。

  註:

  一、回憶錄中提到「第10軍團所對抗的敵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更為難於應付」,這表明,在麥克壓撒看來,第三野戰軍的戰鬥力在第四野戰軍之上。

  二、麥克壓撒任聯合國軍司令、遠東美軍總司令。二次戰爭時,直接指揮第10軍和第8集團軍。二次戰爭後,第10軍(除陸1師因二次戰爭損失較大,暫負剿匪任務外)先由興南港撤到釜山,休整補充一番後,再轉到西線,歸第8集團軍指揮,不再由麥克壓撒直接指揮。

  三、麥克壓撒誤以為志願軍是林彪指揮的,不知道是彭德懷。

  四、回憶錄中的「第10軍團」,又譯為第10軍,由阿爾蒙德指揮(又譯為阿爾曼),下轄:陸1師、美3師、美7師。6.3萬人。

  第8集團軍由沃克指揮,下轄:騎1師、美2師、美24師、美25師,6.32萬人。另外還有一支預備隊空降187團5000人,二次戰爭中也投入了西線。這樣西線第8集團軍下屬美軍部隊合計6.82萬人。(註:美軍兵力數字,源自彭德懷的報告,1950年11月13日,《入朝作戰第一次戰爭的基本總結及第二步作戰方針》中的「第二步作戰方針」部分)

  五、回憶錄中的「第4集團軍」,指的是第4野戰軍;「第3集團軍」指的是第3野戰軍。更具體一些,「第4集團軍」指的是二次戰爭中西線6個軍:13兵團的38、39、40、42、50、66軍,多數是第四野戰軍的老骨幹;「第3集團軍」指的是二次戰爭中東線3個軍:9兵團的20、26、27軍,除每軍有一個非主力師外,其餘均為第三野戰軍的老骨幹。

  這裡存在一個非常希奇的地方:我軍在東西線的兵力。按多數書上的說法,是東線3個軍,12個師,15萬人;西線6個軍,18個師,23萬人。

  對這種說法,雖然軍、師數無較大爭議(42軍124師似乎未參加二次戰爭),但兵力數字卻有爭議。東線3個軍,每軍多出了一個非主力師,原本是要將那3個非主力師裁編到3個軍中去的,但因入朝太匆忙,才未能裁編。至到二次戰爭後大休整,9兵團才有時間裁掉這3個師。

  雖然20、26、27一共12個師,而38、39、40、42一共也是12個師,但前者總和為15萬,後者總和卻是20萬。每軍兵力同為5萬,並非轄4個師的軍,比轄3個師的軍,兵力多百分之三十三。

  事實上38、39、40、42在解放戰爭後期,也是轄4個師,但後來裁成了3個,而這並不意味著兵力的減少。

  據《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若干問題研究》記載,入朝時兵力:

  38軍,4.4521萬人,

  39軍:5.2946萬人,

  40軍:4.8357萬人,

  42軍:5.3219萬人,

  66軍:4.1246萬人,

  50軍:3.6688萬人,

  (註:4.4521 5.2946 4.8357 5.3219 4.1246 3.6688=27.6977萬人)

  (另外,《抗美援朝戰爭史》所列的1950年7月8日統計的邊防軍各軍兵力,比上述所列各軍入朝兵力為多,38軍:49015人,39軍57907人,40軍50916人,42軍47857人。這可能是因為部隊入朝時,將一些老弱病殘留在了後方)

  第9兵團:

  20軍:5.0569萬人,

  26軍:4.8894萬人,

  27軍:5.0501萬人,

  (註:5.0569 4.8894 5.0501=14.9964萬人。)

  由上可知,西線6個軍的兵力是27.6977萬,東線3個軍的兵力是14.9964萬,前者是後者的1.85倍。

  另外,還有炮兵第1、2、8師、高射炮部隊、工兵部隊等,約5萬人。加上6個軍27萬餘人,這樣一次戰爭時,志願軍總兵力為32萬人。一次戰爭,我軍傷亡1.0721萬人(國內資料提供的數字)。

  這樣看來,二次戰爭時,我軍總兵力應該是「32萬-1萬傷亡+9兵團的15萬=46萬人」。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史》中也提到:「在這期間,志願軍從開始時的四個軍增至九個軍,加上炮兵、工程兵、鐵道兵和其他部隊,總兵力達到45萬多人。」

  我所統計出的「46萬」,與這本《後勤史》所述的「45萬多人」,誤差不大。

  但我們的很多書上卻說什麼「二次戰爭時東線15萬,西線23萬,合計38萬」,這就有些希奇了。我甚至懷疑,那些書本,是不是這麼算出來的:東線12個師15萬,以此標準計算西線18個師的兵力,則為:15除以12,再乘18,得22.5萬,四捨五入為23萬。

  顯然,這種算法,是純粹瞎胡鬧。但這種瞎胡鬧,居然會與我們很多書上「二次戰爭時東線15萬,西線23萬,合計38萬」的說法,完全一致,不能不令人深思。

  六、東西線美軍戰鬥力的比較。

  從人民軍6月25日發動朝鮮戰爭,到9月15日仁川登陸,這是美軍連打敗仗的時期。美軍投入的部隊,先後有:美24師、美25師、騎1師、美2師、第1暫編陸戰旅(由第5陸戰旅和第33航空隊編成,是陸1師部隊的一部分),由第8集團軍指揮官沃克統一指揮。最後被人民軍困在釜山,遭受了一定損失。

  總統處理危機的專家哈里曼曾於8月9日,向杜魯門建議,撤掉沃克,麥克壓撒也對沃克不滿。但不知為什麼,此案未通過。二次戰爭後的12月23日,沃克乘坐的吉普車與韓國人的卡車相撞,沃克當場送命,也就不用撤了,哈里曼(還有麥克壓撒)屬意的人選李奇微順理成章地接任。

  第8集團軍最強的部隊,據美國聯席會議主席佈雷德雷回憶,是陸1師的那支分隊。他在回憶錄中說,「麥克壓撒命令沃克的一支戰鬥力最強最可靠的部隊-第5陸戰旅撤出釜山防線,編入仁川登陸部隊」。

  仁川登陸部隊,先後有:陸1師(第5陸戰旅歸還陸1師建制)、美7師。這些部隊組成了美10軍,由阿爾蒙德指揮。阿爾蒙德原來是麥克壓撒的參謀長,是麥克壓撒的親信,但在仁川登陸戰以前,沒有獨當一面的軍級部隊作戰經歷,和劉亞樓相似。他的這個軍長職位,是麥克壓撒推薦的。

  仁川登陸時,留在日本的部隊是:美3師(登陸前,留在日本的是戰略預備隊美7師)

  二次戰爭中,西線四野部隊的對手,即第8集團軍,是人民軍的手下敗將;東線三野部隊的對手,是第10軍,是仁川登陸的部隊,是勝利之師。

  就建制來說,也以美10軍較為充實,美10軍3個師,總兵力是6.3萬人,其中陸1師、美7師均為2.5萬左右,只有美3師是1萬多人;而第8集團軍4個師,兵力僅為6.32萬人,各師均只有1萬多人。加上空降187團即為6.82萬人。

  大致說來:

  陸1師是一流部隊,建制充實;

  騎兵1師是二流部隊,建制不充實;

  美2師是三流部隊,建制不充實;

  美3、7、24、25師是四流部隊。除7師較充實外,其餘不充實。

  美24、25師參戰較早,損失也最大,戰力較差,其中24師師長迪安被人民軍活捉,後由丘奇繼任。

  美3師是一支剛組建的部隊,戰鬥力較弱。美3、7師雖然都沒有經歷過仁川登陸前的美軍大潰敗,但卻調出一些部隊,來加強第8集團軍這幫屢敗之師。

  美7師在加入仁川登陸戰之前,鑒於兵力不足,於是補入8600名韓國人,使其兵力達到了2.5萬。

  七、9兵團作戰中,在指揮上出現的一些問題

  1950年11月12日,毛主席致電彭德懷:「美軍陸戰第1師戰鬥力據說是美軍中最強的,我軍以4個師圍殲其兩個團,似乎還不夠,應有一個至兩個師作預備隊。9兵團的26軍應靠近前線,作戰預備必須充分,戰爭指揮必須是精心組織的,請不斷指導宋陶完成任務。」

  應該說,宋時輪確實犯了一個錯誤,他在柳潭裡投入4個師,圍殲陸1師5、7兩個團,結果柳潭裡沒拿下來。兵力投入不足,低估陸1師的強大戰鬥力,確實是宋時輪、陶勇的一個失誤。至於彭德懷對9兵團的「不斷指導」,則未見史書記載。

  作為第二梯隊,26軍在二次戰爭中殲敵2000餘人,一梯隊27軍殲5000餘人,一梯隊20軍殲6000餘人,合計殲13916人(這是我們自己的資料,與美方資料存在一定出入)。

  事實上,身為第二梯隊,殲敵數不見得非凡少,以濟南戰爭中的第二梯隊31軍論,殲敵數列第三名,1.5萬人。(第一名是27軍,殲2.8萬;第二名是28軍,殲1.7萬)。

  不過,美軍的快速機動能力,顯然不是困在濟南城一動不動的王耀武所能比肩。26軍在二次戰爭中,沒少跑冤枉路,但卻使不上勁,主要原因是20、27軍先打響戰鬥、爾後美軍動用其超強的機動能力快速後撤。

  也許讓26軍擔任二梯隊,根本就是錯的,如能與20、27軍同時參與圍殲,形成對陸1師的絕對優勢兵力就好了。

  至於9兵團匆匆入朝,預備不足,使得凍傷、餓死嚴重,則是源自彭德懷的電報(但因這件事不光彩,因此《彭德懷軍事文選》沒有收錄二次戰爭前,彭德懷關於9兵團的任何電報),而毛主席接受了彭德懷的建議。原定9兵團先在東北整頓,補足物資再入朝,後來改成不用整頓,直接入朝,待入朝後一併補足。彭德懷最大的失誤是忽視了在朝鮮境內補充物資的困難,儘管他經歷了一次戰爭,對這一點本該有一定的熟悉,但他忽視了。

  美軍擔心轟炸中國領土,會引起中美戰爭的擴大化,因此不願派空軍襲擊志願軍後勤基地如安東、輯安、臨江等,甚至在雲山戰爭殲滅美軍騎1師一部後的11月6日,麥克壓撒命他的空軍轟炸鴨綠江大橋,杜魯門、艾奇遜得知後,立即指示撤銷轟炸,國防部長馬歇爾致電麥克壓撒:「凡離滿州邊境五英里之內的目標一律延緩轟炸」。在麥克壓撒表示了強烈抗議後,這才改成只轟炸「鴨綠江橋樑的朝鮮一端」。但因只轟炸朝鮮一端的限制,也使得針對鴨綠江大橋的轟炸極不徹底。

  美軍的綏靖主義立場,使得9兵團如在東北境內(哪怕是靠近鴨綠江)補充,很輕易,不用怕美軍飛機搔擾,而一旦過了江,顯然是另一回事,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使得補充極為困難。

  據9兵團政治部主任謝有法回憶(系SPK披自《謝有法將軍文輯》,對他那存在主義者的立場俺看不慣,但他的水平俺是佩服的),宋時輪鑒於9兵團補充不完備,曾向瀋陽的國家副主席、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請示,借用他的電話機,直接跟毛主席通話,請求主席改變讓9兵團立即入朝的命令,待補充完畢再入朝,遭到高崗的拒絕。而戰後,宋時輪作出深刻檢討,為9兵團的嚴重凍傷承擔了責任,「這次作戰打得很不好,不僅未能全殲美陸1師及第7師,反遭巨大減員,嚴重縮小戰力……此次未能徹底完成上級給予任務,應由職負主要責任」。把責任全推到宋時輪身上,未必公平。

  八、二次戰爭中,東、西線敵我兵力編製:

  西線:

  敵軍兵力:

  第8集團軍:

  下轄:

  1、美第1軍:英27旅、偽1師,另美24師(二梯隊)

  2、美第9軍:美2師、美25師,另土耳其旅(二梯隊)、美騎兵1師(二梯隊)

  3、偽第2軍團:偽7師、偽8師,另偽6師(二梯隊)

  4、預備隊:英29旅、美空降兵187團

  我軍兵力:

  1、志願軍第13兵團:38、39、40、42、50、66軍

  2、人民軍第2、5軍團

  東線:

  敵軍兵力:

  1、美第10軍:美陸戰1師、美7師、美3師(二梯隊)

  2、偽第1軍團:偽3師、偽首都師

  我軍兵力:

  1、志願軍第9兵團:20、26、27軍

  2、人民軍第3軍團

  二次戰爭中,敵軍在東、西線,包括聯合國軍、李偽軍在內的總兵力數字,存在疑問。一般的書上,是說東線敵軍9萬,西線敵軍13萬。

  不過,據阿爾蒙德戰報稱,二次戰爭末期敵軍自興南(鹹興)港逃竄時,兵力是10.5萬人,另外,敵軍自下碣隅裡坐飛機轉運後方的傷兵,是4537人,陸1師還把137具屍體裝上飛機。

  「10.5萬士兵上船+4537傷員空運+137具屍體空運+陣亡失蹤等未上船或空運走者」,這樣算來,敵軍在二次戰爭中,在東線的兵力,應該是超過11萬人,與我們的書上所報「東線9萬敵軍」兵力不符。難道是書上說「東線敵軍9萬」搞錯了?

  不會的!東線美軍3個師,兵力也許與彭德懷所報6.3萬人有誤差,但誤差不會很大。至於偽3師、偽首都師,2.4萬,加上傳說中的波多黎各團,兵力至多9萬。絕不可能到11萬。

  這樣,就令人懷疑另一種可能:由興南港海上撤退的部隊,和下碣隅裡坐飛機撤走的傷員,並非全部為東線部隊,有一部分西線部隊在撤退過程中,轉移到了東線,並和東線部隊一起撤退。

  而《朝鮮戰爭-未透露的內情》(美,約瑟夫·格登著)一書,印證了我們的猜測,裡面提到了美2師士兵的醜事。按說美2師在二次戰爭中在西線打仗,怎麼位於東線的下碣隅裡機場,居然出現了美2師士兵的身影?

  美2師是和西線四野13兵團作戰落敗,陸戰1師是和東線三野9兵團作戰落敗。而戰史沙龍的很多網友是四野迷,為了吹四野戰鬥力的強勁,自然就要吹其對手:美2師的強大。而9兵團對手即陸戰1師的戰鬥力,要貶低難度較大,因為基本上所有的資料都顯示陸戰1師是美軍最精銳的部隊。既然陸戰1師貶不得,那麼就要拚命鼓吹13兵團的對手即美2師了,因此四野迷們,竭力否認下碣隅裡存在美2師士兵,並公佈這是一本垃圾書。

  下面,是該書引起網友爭議的段落:

  12月2日,美2師的頭一批傷亡人員開始源源湧來。史密斯(陸戰1師師長)甚至更看不起美國陸軍。他說,很多沒有受傷的士兵為了登上後撤的飛機都假裝受了重傷。「他們走到跑道上,裹著一條毯子,倒在擔架上呻吟。看護兵就過來把他們抬上飛機。」陸戰1師的軍醫尤金·赫林上尉提醒史密斯注重美2師中大量裝病開小差的人。

  12月2日上午,他的醫院裡有450人,當天由空運撤走了914人,但天黑時還有260人臥床。赫林認為,「有為數眾多的沒有受傷的士兵」得以登上飛機。陸戰隊加強了登機檢查。

  美2師的這些部隊使史密斯感到厭煩。他們丟棄了武器,在下碣隅裡的行為令人恥笑。「他們不打算支帳篷-他們認為應該由我們照顧他們,給他們吃的,給他們支帳篷。我們糾正了他們的那種想法。」

  其實,除了上面這本,還有一本書也可能會因為某些段落,而引起大家的爭議,那就是《麥克壓撒回憶錄》。

  先列《將軍百戰歸-佈雷德利自傳》:從1950年11月到12月這60天,是我職業軍人生涯經受最嚴重考驗的時刻,其嚴重超過了「突出部」戰爭時期。朝鮮戰爭出乎預料地一下子從勝利變成了丟臉的失敗--我軍歷史上最可恥的一次失敗。麥克壓撒對作戰和他的感情都失去了控制,以致華盛頓完全喪失了對他的信任。通過這場災難,我們看到隨時都可能同俄國人的一場世界大戰,自由世界正處於一場大災難的邊緣。

  再列《麥克壓撒回憶錄》:

  1月初,我使第8集團軍的戰線在南朝鮮中部的一個陣地上穩定下來了。敵人方面補給能力日益惡化的現象正在對敵軍產生致命的影響。沃克的巧妙的撤退是以如此的速度完成的,以致引起了一些無知的新聞記者紛紛評論說部隊是在逃跑。再也沒有比這更不符合事實的了。隊伍行動時秩序良好,各組成部分之間密切配合。他們士氣旺盛,情況良好。

  當第10軍團完成了掩護沃克的右翼免遭敵軍包圍的任務以後,我馬上指示他們由海上撤至釜山去與第8集團軍會合。阿爾蒙的三個師,第1海軍陸戰隊師、第2和第7騎兵師(註:原文如此,搞錯了?)在就地狙擊三個中國兵團的戰鬥中打得非常出色。興南的撤退是一個典型。阿爾蒙將軍12月24日的報告寫道:「第10軍團已經完成了從空中和海上撤出興南的任務。35萬噸補給品和裝備已撤出。沒有什麼東西留下給敵人。10.5萬士兵包括南朝鮮軍隊在內以及大約10萬難民已撤至南朝鮮安全地帶。凡對敵人有軍事價值的建築物都已摧毀。敵軍企圖干擾我軍的行動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方部隊的傷亡較輕。」當第10軍團抵達釜山時,全軍處於極佳狀況,士氣旺盛,信心充沛。

  在上面的描寫中,作為親自指揮了一場敗仗的麥克壓撒本人,簡直要把二次戰爭描寫成聯合國軍的一次很普通的撤退行動,甚至是為了誘敵深入、斷其糧道而採取的一個計謀,而這本應是一場大勝的前兆。字裡行間,你看不出絲毫慘敗的症狀。而對於那些記者,他的評價則是「無知」。並用「士氣旺盛,情況良好、」「士氣旺盛,信心充沛」之類詞彙,來粉飾自己的這場失敗。並與聯席會議主席佈雷德利的回憶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姑且不談上述麥克壓撒厚顏無恥的文字,就說那些爭議文字「阿爾蒙的三個師,第1海軍陸戰隊師、第2和第7騎兵師」。這是怎麼回事?

  7師本應稱為「第7陸軍師」,何以成了「第7騎兵師」?為配合陸1師、美7師的撤退,作為第二梯隊的美3師北上支援,阻擊志願軍第9兵團,怎麼在麥克壓撒筆下忽然「蹦」出美2師來了?

  《麥克壓撒回憶錄》、《朝鮮戰爭-未透露的內情》,在東線美軍部隊中,都提到了美2師這支原本是在西線戰場作戰的部隊,構成了二書最令人難以索解之處。

  當然,我們也確實不能否認,麥克壓撒時期的「鴨綠江戰爭」比李奇微任第8集團軍司令官,統一指揮第8集團軍及原10軍時期的三八線四周的戰爭,戰績差得多。這確實不能表明麥克壓撒的水平比李奇微差得多。

  李氏接受了麥氏的教訓,而三八線四周作戰確實加大了志願軍後勤供給的難度,與往昔「鴨綠江戰爭」背靠「沙發」不可同日而語。一如粟裕主張在淮海決戰,不贊成殲敵主力於長江以南,原因也是因為後勤上的困難,不再背靠老解放區這張「沙發」了。

  當然,要在背靠「沙發」的鴨綠江邊,把二次戰爭打成超級殲滅戰,難度很大。最起碼彭德懷在從國內徵調部隊方面,就很不合理,13兵團、50軍、66軍、9兵團、19兵團、3兵團,逐步增加兵力,形成添油戰術,對9兵團的急促調令,則犯了「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不打無預備之仗」的大忌。指揮西北野戰軍幾萬人,與指揮志願軍幾十萬人相比,相同之處是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不同之處是,西北野戰軍兵微將寡,裝備也差,略強於遊擊隊,靈活性強而正規性差,因此適合靈活多變(或曰「朝令夕改」)的調動。但對幾十萬近現代化的志願軍來說,這是不行的。

  原因是兵力增加、裝備變好,後勤的難度大大增加了,部隊轉移考慮的因素也大大增多了,對上級發出的命令,具有穩定性、連貫性要求。而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穩定性、連貫性要求,意味著指揮員較高的前瞻能力,否則無法保證命令的穩定和連貫。9兵團在二次戰爭中因預備不足而致嚴重非戰鬥減員,這只是二次戰爭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但不是問題的全部。50、66軍的使用,存在類似情況。只有先入朝的四個軍這方面做得較好。

  附註:

  三野迷關注重點是解放戰爭,對朝鮮戰爭關注得少。這也使得在二次戰爭問題上,四野迷數量過於龐大,處於壟斷地位,破壞了「全面、公正地反映歷史所必需的不同傾向派別力量平衡的原則」,從而使得關於二次戰爭的一些錯誤看法甚囂塵上。比如東西線美軍兵力,很多人誤以為西線美軍兵力遠多於東線,實際上不算預備隊187團,西線美軍兵力僅比東線多二百人。再如知道美7師裡面有韓國兵的多,而知道美7師實力比陸1師以外的各美國師都要充實的就少了。這類片面熟悉,都是壟斷產生的惡果。

  為此,假如三野迷多關注一下這方面的資料,從而打破這種壟斷,有助於恢復平衡,對「全面、公正地反映歷史」,是有幫助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