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發生原因:日本蓄意挑起而非被迫應戰
彈指十年間,這中間的諸多風波就略去不說了,到了不尋常的甲午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這年春天,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東學黨」屬秘密結社組織,又有「東學道」之稱,對腐敗的社會政治素懷不滿,對民不聊生的狀況激憤不平。這從他們中間傳誦的這樣一首歌謠即可見一斑:「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餚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2 至於其起義的直接導火索,是全羅道古阜郡增加水稅、壓搾民眾事件。起義發展迅猛,很快控制了朝鮮南部三道,並建立起自己的政權機構「執綱所」,對朝鮮當局形成嚴重威脅。
朝鮮當局向清朝乞兵求援。當時任「駐朝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凱,受日本駐朝有關人員的慫恿,也建議清朝派兵出援。前訂《天津專條約款》裡,有「中、日兩國或一國要(向朝鮮)派兵,應先互行文執照」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卻主動慫恿清朝出兵,這本身就是值得警惕的事情,要警惕它以清朝出兵來借題發揮的蓄謀。但是,清朝方面包括李鴻章在內,對此卻無足夠的提防。6月上旬,清方決定派兵,並執照日本方面,說按照「我朝保護屬邦舊例」,派兵赴朝「相機堵剿」,「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1。但是,本來慫恿清朝出兵的日本方面,面對清朝的出兵現實,卻做出了強烈反應,一方面聲明日本政府從未承認朝鮮為中國的屬邦,否認中國知照中所說「保護屬邦舊例」的合法性;一方面宣佈日本也要出兵朝鮮。
事實上,日本向朝鮮派兵的動議決不是從這時才起。在清朝派兵之前,日方不但輿論上即有乘東學黨起事之機進行戰爭的鼓吹,說什麼「宣揚國威在此時,百年大計在一戰」2,而且官方的戰爭準備更為早而「紮實」。就軍事力量而言,戰前日本已建成一支二十幾萬人的新式陸軍,一支5萬噸的新式海軍,以及足夠儲量的彈藥。它的軍事情報工作也非常到家,對清軍的內部情況瞭如指掌,甚至「比中國人更清楚地知道,每一省可以抽調多少人出來作戰」。它對軍事地理的偵探和掌握,更是達到讓人吃驚的程度。所繪成的包括朝鮮、中國東北和渤海灣在內的軍用地形圖,詳細到包括每一座小丘和每一條道路。曾獲得這樣一份地圖的一個歐洲人有言:「這份地圖本身就是日本已蓄意侵略中國的證據,它駁斥了日本當時(指甲午戰爭時期——引者)是被迫作戰的說法。相反地,那是一次有意圖的、精心策劃的侵略行動。」1 總之,這種明確的意圖和坐實的精心準備早即有之,只不過清朝這時的出兵,使日本在原有準備的基礎上更有了進一步的借口。很快,派入朝日軍的數量和實力上就超過了清方。雙方對峙,形勢緊張,日本就要動手點火了,戰爭一觸即發!
7月25日(六月二十三日),以日本海軍對清朝運兵之船公然發動襲擊為標誌,戰爭爆發了。清朝運兵的船隻是僱用的英國商船「高陞號」,又派北洋海軍的濟遠、廣乙、操江三艦護送。日方事先探得情報,派艦隊在朝鮮牙山口外豐島海面攔擊。被迫自衛的「廣乙」艦遭重創後撞海灘焚燬,「操江」被擄,只有「濟遠」艦駛離。「高陞號」被擊沉,船上近千名清兵罹難。這通常也被稱為「高陞號」事件。
仗就是這樣打起來的。它顯然是日本蓄意挑起的,是多年來矛盾蓄積的總爆發。戰爭爆發數日之後,清朝與日本同在8月1日(七月一日)正式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