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之戰的意義:遊牧民族的時代被徹底終結 | 陽光歷史

 

A-A+

八里橋之戰的意義:遊牧民族的時代被徹底終結

2017年10月05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38 次

19世紀中期的法國巴黎,第二帝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提議:再給凱旋歸來的孟托班將軍五萬法郎作為獎賞,以表彰其卓越戰功。話音剛落,議員們噓聲一片,臉上紛紛露出不屑的表情,他們覺得封孟托班為「八里橋伯爵」,又讓他當上參議員已經夠意思了,實在沒必要再給他這麼高的獎賞,「那只是一場令人發笑的戰爭」,因為整個八里橋之戰,英軍和法軍加在一起……才陣亡了五個人。

百年過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影院,人們被一部叫《火燒圓明園》的作品吸引,其中清帝國騎兵被洋槍洋炮虐的體無完膚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許久難以忘懷。

八里橋位於北京郊區,始建於明朝,原名永通橋,因為距離通州八里,又稱八里橋,跟舉世聞名的盧溝橋一樣,八里橋是拱衛京城的要地。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第二次攻破大沽,繼而又佔領天津,兵鋒直指天朝的心臟帝都北京,八里橋是京城的最後一道屏障,關乎社稷存亡,只有守住此地,才能擋住洋人的軍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日後此地一失守,咸豐馬上就跑路了。

既然這個地方這麼重要,守軍的指揮官必然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此人叫僧格林沁,蒙古科爾沁郡王,咸豐皇帝的王牌。僧格林沁在道光朝並沒有打過什麼仗,四十多歲才首次上戰場,但還是有比較高的軍事水平。幾年前太平天國北伐軍突破臨洺關,進入河北,京城岌岌可危。咸豐皇帝便派僧王出戰,臨行前特賜訥庫尼素光刀,刀的名字雖怪,可來頭不小,想當年「野豬皮」太祖皇帝就是配著這把寶刀,統一女真各部、血洗明朝軍隊,奠定了滿清興盛的基礎。所以說這是清朝皇帝的祖傳寶刀,自然輕易給人。如今形勢危急,授予僧格林沁,自然是一種信任。

僧王不負眾望,打敗了太平軍名將林鳳祥、李開芳,剿滅北伐軍,讓咸豐喘了口氣,被視為大救星。孰料內亂未平,外患又起,英法聯軍又來犯境。第一次大沽之戰後,天津失守,簽訂條約方退,因為怕列強捲土重來,咸豐派僧格林沁去整頓大沽炮台,僧王苦心經營,恢復元氣,不久的第二次大沽之戰,清軍竟然取勝,聯軍被擊傷擊沉十三艘軍艦,死傷數百人。可隨後的第三戰就沒這麼幸運了,英法聯軍改從北塘登陸,包抄大沽炮台後路,使大沽腹背受敵。戰事不順,咸豐生怕失去僧格林沁,特地給他下旨:「惟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實在京師。若稍有挫失,總須帶兵退守津郡,設法迎頭自北而南截剿,萬不可寄身於炮台,切要切要!」意思就是說打不過就跑,愛卿可千萬不要做傻事跟洋人拚命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又說明了咸豐對僧格林沁的看重。

打過內戰,又曾打贏過洋人,當年道光的葬禮也是他操辦的。僧格林沁並非等閒之輩,靠本事獲得信任,是咸豐拿得出手的將軍了。而在麾下的軍隊中,蒙古鐵騎是其最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從哲裡木盟、烏木達盟、察哈爾調來的蒙古騎兵,還有從吉林、黑龍江調來的馬隊,他們的武器主要是弓箭、馬刀,人數在一萬人左右。剩下的一萬多人步兵用的主要是鳥槍、抬槍、大刀、長矛等。在天朝,綠營基層士兵的命就是低賤,工資低,長官還剋扣,飯都吃不飽,有的人晚上當兵,清晨集合完還要去捕魚、務農,賺點外快。打仗的時候這些人衝在最前面當炮灰,死了以後官府送個頭銜,給點錢了事,僧格林沁就曾多次上疏要求給士兵提高待遇,他實在看不下去了。官府發的武器就更不敢恭維,別說跟洋人比了,就算跟明朝的軍隊比,都不一定能夠佔優,明朝還是兩百年前的朝代呢。如此糟糕的裝備甚至讓法國人都無力吐槽,曾有如下記載:

有些人在我們攻佔炮台前沒能來得及逃跑,他們都聚集在一個角落裡,一動不動地站者著。他們把自己的武器都扔了出來,堆成一堆。我的天啊!那又是一些什麼樣的武器呀!有一些是彎把子的火繩槍,樣子古里古怪,式樣老透了,使用既不方便,又沒殺傷力,其中大多數都塗上了一層紅顏色;還有一些則是弓、弩、標槍和幾把壞刀。

戰端即開,僧格林沁沒有必勝的把握,感於咸豐皇帝的信任,悄悄上了個密折,勸皇帝溜到避暑山莊躲躲,刀劍無情啊。九月十八日中午,英法聯軍步步緊逼,僧格林沁指揮軍隊開槍還擊,之後又調集騎兵從左右兩路包抄,幻想和洋人肉搏。洋人哪有這麼傻呢,直接開槍射擊,在密集的步槍圍攻下,騎兵紛紛落馬倒地,不少馬匹受驚回跑,反而衝亂了清軍的隊列,最終潰敗。

見狀,僧格林沁束手無策,只好在八里橋周圍築造土壘、戰壕,把軍隊分佈在東西南三路,準備做最後的掙扎。這一戰清政府無論如何都輸不起,大清國建立以來,什麼時候首都失守過,這讓天朝皇帝的臉往哪放?可實力擺在這裡,又能如何呢?知道勝算渺茫,僧格林沁依然照會英國公使,其中有一句這樣說:「如欲決戰,本爵馬步官兵,勇氣未消,仍能拚死一戰。」

二十一日,英軍逼近八里橋,兵分三路。同時,聯軍統帥用望遠鏡觀察戰場,只見橋口處站了一個身材高大的蒙古人,手上拿著面黑色大旗,那是僧格林沁的令旗,所有部隊的長官都盯著這面旗幟,伺機而動。不久,令旗揮動。僧格林沁下令蒙古鐵騎迎敵。蒙古騎兵向英法聯軍右側猛衝,他們揮舞著弓箭、馬刀,喊殺聲震天,此時此刻,他們也只剩下勇氣能用了。在距敵五十碼的地方遭到密集又準確的火力射擊,攻勢受挫,又轉而向左側衝擊,有騎兵一度衝至敵軍指揮所附近,明知道是死,可蒙古騎兵還是一隊一隊地送人頭,勇氣可嘉。這時,法軍第二旅向八里橋開炮,頓時橋上血肉橫飛,清軍傷亡慘重,儘管橋上堆滿了同伴的屍體,可那個舉旗的蒙古人巋然不動,炮彈落到了他的附近,濺起層層水花,但他始終屹立,直到被霰彈擊中。僧格林沁親自指揮馬隊在南路與西路的敵軍之間穿插,企圖將聯軍分割,各個擊破。可清軍將領勝保突然受傷,部隊潰退,僧王孤軍奮戰,英軍趁機抄清兵後路,清軍只好且戰且退,接受失敗的現實。

打掃戰場,遍地都是清軍的屍體,他們陣亡超過1200人,而英法聯軍只有5人陣亡,明顯的一邊倒。先進的國家用科技打仗,落後的國家用人命打仗。因為消耗了大量彈藥,北京城又近在咫尺,所以聯軍沒有乘勝追擊,而是稍作休整。

這一場戰爭可以作為一個分界線,在此之前,清政府一直認為他們的軍隊非常好,尤其是滿蒙騎兵,只要準備充分,打野戰應該是天下無敵的,可八里橋一戰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告訴他們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洋炮有多強。滿清統治者借此充分認識到西方火器的威力,為了使政權延續下去,也為了更好的鎮壓漢人的反抗。這批人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向洋老師求教,乖乖當學生,開展洋務運動。

其實翻開中國厚厚的歷史書,不禁發現有一股力量始終在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發展,其時間很長,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那便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和南方的中原漢地相比較,他們的經濟比較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災害,便難以自救,需要南下搶掠謀生;文化水平也比較低,容易被漢化。但他們有一個難以企及的長處,那便是鐵騎。晁錯曾給漢文帝上《言兵事疏》,提到匈奴對漢朝有三大優勢:「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疲勞,飢渴不睏,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匈奴人的馬更優,騎射本領強,單兵耐力好。中原王朝與這些鐵騎打仗,難免會力不從心,政權鼎盛的時候還好說,如果是王朝建立之初或者走下坡路時,就被動了。

所以就會發生這些事情: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漢初劉邦被圍困於白登山七日,西晉永嘉之亂,長安洛陽淪陷,懷帝、愍帝受辱遇害。唐朝初年,玄武門之變不久,頡利可汗兵臨渭水便橋,唐太宗不得已會盟。又過了幾百年,北宋靖康之變,宋朝兩位皇帝被金人擄走,崖山之戰,南宋徹底被蒙古人消滅。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身陷敵手,崇禎二年,八旗兵在北京城下耀武揚威。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方遊牧民族不僅僅只是搶點東西那麼簡單,他們學習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渴求控制中原漢地。觀察中國歷代疆域圖,細心思考便會發現,少數民族政權的南方疆界離海南島越來越近。匈奴的疆域南到長城,北魏、金國的疆域南至秦嶺、淮河,元、清則是全國,康熙曾經自豪地說他們大清朝不用修一寸長城,甚是得意,這是當然的,因為長城修起來本就是為了防他們的,現在滿人進來了,難道防自己嘛?

滿人、蒙古人之所以能夠征服全國,騎兵是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蒙古鐵騎和八旗鐵騎,騎兵固有的優勢被他們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鼎盛時期足以讓人聞風喪膽,在歐洲人看來,鐵木真和努爾哈赤這兩個名字簡直就是死神的代名詞,雖然並未與後者交過手,至於中國人,對他們的感情則比較複雜。不過騎兵也有局限,當軍隊抵達河網密佈的江南便難以展開,濕熱的天氣也使他們難以忍受,面對大江大海更是無能為力,這也正是完顏亮無法統一,蒙古人的江山不包括印度、東南亞、日本的原因。到這份上,就需要漢人的投誠部隊幫忙了,於是吳三桂、孔有德、洪承疇應運而生。

元和清的建立是遊牧人最輝煌的時期,俗話說:「水滿則溢,月圓則缺,物極必反。」局勢正悄然變化,世界步入熱兵器時代。八里橋之戰恰好能夠反映這一點,滿蒙騎兵在洋槍洋炮面前不堪一擊,敲響了北方遊牧鐵騎的喪鐘,同時在世界範圍內,騎兵這個兵種正走向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機槍、鐵絲網大行其道,西線戰場騎兵基本上沒有立足之地,英法德三國解散了很多騎兵部隊,而坦克的出現,則使這一兵種進入死亡倒計時。中國因為工業化水平比較糟糕,軍隊的機械化程度較差,騎兵依然活躍在戰場上,開國大典上也有騎兵部隊的身影,最多時,解放軍一度有十萬騎兵。但進入八十年代,巨變終於到來,隨著軍委一聲令下,百萬人脫下軍裝,一起離開的,還有騎兵這個兵種。

如今蒙古草原上,天蒼蒼,野茫茫,那裡的牧民像他們的祖輩一樣,悠閒地放著牛羊,喝著羊奶。曾經的馬刀已經銹跡斑斑,強弓更多地出現在博物館裡,無論什麼鐵騎,畢竟是血肉之軀,抵擋不住坦克的鋼筋鐵骨,那些年金戈鐵馬橫掃天下的情景一去不復返。

在機器的轟鳴聲中,遊牧騎兵的時代結束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