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前為何狂造航母?為與英美平起平坐 | 陽光歷史

 

A-A+

日本二戰前為何狂造航母?為與英美平起平坐

2017年05月30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35 次

  提起航母建造史,日本海軍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70多年前,日本為了實現其狂妄的戰爭計畫,曾經不遺餘力地瘋狂造航母,最多時擁有29艘,從而在太平洋上引發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航母之戰。

  搶造世界上第一艘真正航母

  能夠起降輪式飛機的航母出現於1917年3月,它是由英國淺水支援艦「暴怒」號改裝而成的,此後美國擁有的航母則是由一艘運煤船改造而成。這些航母既不能適應飛機的作戰要求,也不能完整體現新的海戰思想。英國意識到這點後,率先著手建造真正的航母。

  1917年4月,英國海軍部通過招標秘密訂製了一艘航母,命名為「競技神」號,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從一開始就按航母要求設計和建造的軍艦,成為以後航母建造的楷模。可是,航母設計人員沒有現成的樣板可以參考,航母究竟應該造成什麼樣子、具備哪些功能,只有邊造邊摸索,再加上建造航母需要巨大的經費開支,致使該艦在建造過程中進展緩慢,前後達6年之久。

  一戰後的日本,作為戰勝國正在謀求建設大海軍,當獲悉英國建造真正航母的消息後,馬上意識到建造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對於確立其海軍在世界上的地位的重要意義。就在「競技神」號開工兩年多後的1919年12月,日本也開工建造一艘名為「鳳翔」號的航母。為了趕在英國「競技神」號之前完成,日本船廠夜以繼日、緊鑼密鼓地施工,「鳳翔」號終於在1922年12月建成服役。該航母長168.25米,排水量7470噸,航速25節,搭載飛機21架,乘員550人。它採用貫通式飛行甲板,島式上層建築,被譽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自此以後,日本進一步認識到大炮巨艦的威力,對航母情有獨鍾,對其瘋狂追求。

  裁軍條約限制下的航母建造

  一戰後,美、英、日等國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造艦聲勢一浪高過一浪,使這些國家的財政面臨被拖垮的危險,日本海軍軍費從1917年的1.63億日元(合0.85億美元)猛增至1921年的4.82億日元,占國家歲出的32%01921年11月,美、英、法、日等9國召開華盛頓裁軍會議,日本代表帶著「在航母建設上要堅持與英美保持相同數量」的政府旨意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對航母的限制是噸位不能超過2.7萬噸,但規定美國和日本可以分別將兩艘未完工的主力艦改為航母。對1萬噸以下的航母及輔助艦艇則未作限制。

萊特灣海戰中美軍攻擊日本瑞鶴號航母

  「赤城」號戰列艦於1920年12月開始建造,華盛頓會議後,這艘排水量在3.4萬餘噸的巨艦不能繼續建造,於是日本便將其改建成了航母。由於有了建造「鳳翔」號航母的經驗,「赤城」號的設計比前者有了較大的改進,可搭載60架戰機,航速31節。與「赤城」號同時改裝的還有「加賀」號戰列艦,它的排水量為3.5萬餘噸。在改建的同時,日本還建造了一艘排水量為9800噸的航母「龍驤」號。

  1930年1月至4月,美、英、日、法、意5國又召開「倫敦海軍裁軍會議」,規定按「美英各擁有主力艦巧艘、日本9艘」的原則,廢棄多餘軍艦,對1萬噸以下的航母也作了限制。消息傳到日本,引發日本海軍內部多數人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這對日本海軍是不利的。海軍少校草刈英治還企圖乘會議全權代表海相財部彪回國時,對其進行暗殺,但因事情敗露,草刈英治憤然自殺。海軍軍令部部長加籐寬治自認失職,和財部彪先後辭職。7月23日,在軍事參議官會議上,日本明確了彌補措施:考慮到財政和其他方面情況,決定盡力充實航空兵力及限制之外的艦船。

  1934年11月,日本排水量1.8萬噸的「蒼龍」號航母動工,它的姊妹艦「飛龍」號也於1936年7月動工。另外,在這期間,日本還動工建造了「千歲」號和「千代田」號兩艘水上飛機母艦,這兩艦後來也改造成了航母。

  無條約時代航母的瘋狂發展

  1935年12月,在《倫敦條約》快到期之際,英國召集各締約國召開了第二次倫敦會議。會上,日本提出與美英平起平坐的發展海軍計畫,遭到否決。日本代表惱羞成怒,於1936年1月宣佈退出裁軍會議。這樣,世界海軍的發展再次進人了無條約時代,日本如同一匹脫a的野馬,拖拉著危險的戰車向前狂奔。

  然而,此時日本的經濟非常糟糕,1936年的國債達到98.8億日元,幾乎等於1930年日本國民收人的總和。高昂的軍費使日本人民的稅負更加沉重,很大一部分日本人掙扎在貧困線以下,而政府卻全然不顧,以6年跨年度經費實施第三次補充造艦計畫。

  1937年12月,航母「翔鶴」號開始建造,次年,「瑞鶴」號動工。與此同時,日本開始為戰爭儲備「航母預備艦」,日本政府鼓勵民間航運公司建造大型輪船,以備戰時徵用改造為航母,凡是建造排水量在6000噸以上、航速在19節以上的客輪、油輪、貨輪等,政府均會給予一定的資助。實際上,這項計畫為戰時大規模建造航母奠定了強大的基礎。1939年出現的「祥鳳」、「瑞鳳」、「龍鳳」、「大鷹」、「雲鷹」、「沖鷹」、「集鷹」、「飛鷹」、「神鷹」和「海鷹」等航母,都是在原有大型艦船基礎上改造完成的。1939年,日本又著手設計了正規航母「大鳳」號,排水量3.42萬噸,可搭載飛機61架。

  日本航母的悲慘命運

  這樣,在二戰前,日本已經建造、改建和確定建造、改造的航母及「航母預備艦」達20艘之多。二戰開始後,日本又建造了「雲龍」、「天城」、「葛城」等航母,但發揮主要作用的,依然是二戰前完成和確定建造、改造的那些航母。據統計,在白本海軍史上,共擁有航母29艘,其中10艘是真正以航母標準建成的,3艘是改建而成,12艘是改造而成,4艘在二戰結束時還未完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與海軍矛盾重重、難以協調,日本陸軍也建造了「神州丸」等4艘屬於陸軍的航空母艦,還有一艘戰爭結束時仍未完工。

  龐大的海軍讓日本自認為是海上第一強國,但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戰為日本航母敲響了喪鐘,「祥鳳」號被擊沉,「翔鶴」號遭重創。緊接著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赤城」、「加賀」、「蒼龍」和「飛龍」4艘主力航母全部被炸沉。在此後展開的盟軍海上大反攻中,日本航母一艘接一艘地葬身海底。在所羅門島海戰中,「龍嚷」號被擊沉;在馬裡亞納海戰中,「大鳳」、「翔鶴」、「飛鷹」被擊沉。

  1944年10月,美日在萊特灣展開最大規模的航母決鬥,此役中,日本「千歲」、「瑞鶴」、「瑞鳳」、「千代田」4艘航母被擊沉,日軍海軍遭到毀滅性打擊,自此一撅不振。在其他零星戰鬥中,「沖鷹」、「大鷹」、「雲鷹」和「神鷹」等航母先後沉沒。至於殘留的幾艘航母如「鳳翔」、「龍鳳」等以及尚未完工的航母,在日本投降後均被美國下令解體。前文提及的相當獨特的日本陸軍的幾艘航母也要麼被擊沉,要麼被分解。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