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長沙:薛岳指揮有多神? | 陽光歷史

 

A-A+

戰長沙:薛岳指揮有多神?

2017年05月20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215 次

  中央電視台近日熱播的電視劇《戰長沙》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創造的收視率位列同時間播出電視劇前十名的佳績。但是,對於這段故事的真實歷史背景——抗戰中的長沙保衛戰,劇中並沒有作過多交代。

  長沙保衛戰是抗日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從1939年9月到1944年6月,中國軍隊共進行了四次保衛長沙的作戰,其中前三次稱為三次長沙會戰,最後一次與保衛衡陽等地的作戰合稱為長衡會戰——也被稱為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階段。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集中了約4個師團的兵力,於1939年9月13日開始,分別在湘北、鄂南、贛北三個方向向當面中國軍隊進攻,至10月20日全部撤回原防地。

  1941年9月7日,日軍出動4個半師團的精銳部隊,在贛北日軍第33師團等部的策應下,再度向長沙方向發起進攻。雙方經過到36天激戰,於10月12日恢復原有態勢。

  第三次長沙會戰從1941年12月21日到1942年1月16日止,中日日兩軍在湘北和贛北地區鏖戰近一個月,最終以日軍退回進攻出發地告終。

  1944年5月26日,日軍在經過大規模增兵之後,開始了最後一次對長沙的進攻。中國軍隊經半個多月頑強抵抗,終因實力不濟,損失慘重,被迫於6月18日放棄長沙南撤。

  就在抗戰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第四次長沙作戰已是日軍戰敗前的最後一搏,遠不如前三次重要,因此本文將重點討論三次長沙會戰。

  一、日軍為什麼要進攻長沙

  對於日軍進攻長沙的目的,中日雙方史料的記載差異頗大。根據日本史料記載,日軍三次長沙會戰均無佔領長沙的目的,前兩次是企圖殲滅駐湘贛地區的中國軍隊第九戰區主力,第三次則是為了配合香港作戰的一次牽制性作戰。而中方大多數史料則認為,日軍歷次進攻長沙均以佔領為目的。到底哪個說法準確呢?我們還要從抗日戰爭的進程和外交活動來分析。

  武漢、廣州淪陷以後,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由於日軍投入中國的兵力已達極限,無力再維持其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只得暫時停止了進一步侵略的腳步。然而,侵略者並沒有收斂其擴張野心,妄圖通過其他手段取得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中日雙方就在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斡旋下就停戰問題進行了接觸,後來中國政府又派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崇武在上海、香港繼續對日方進行試探,但由於日本軍方的強硬態度,談判擱淺。汪精衛投敵以後,日本曾試圖利用汪偽政權瓦解中國抗戰陣營,收效甚微。可是,日軍賊心不死,仍然加緊實行誘降活動。這樣,大量消滅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打擊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對日本的誘降活動的成功,無疑會增加重要的砝碼。

  為此,日軍從1939年起,實施了大量有限規模的進攻作戰。這些作戰以改善前線態勢、殲滅中國軍隊重兵集團為目的,第一、二次長沙會戰就是其中兩次重要的作戰。在日本第11軍為發動這兩次作戰下達的戰役準備命令中,均將作戰目的定為"殲滅第九戰區主力",而且規定作戰結束後撤回原出發地,並無永久佔領長沙的打算。

  與前兩次會戰相比,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的作戰目標就沒有那麼明晰了。時值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東南亞地區和太平洋上,對英美軍隊發動了全面攻勢。其中,位於廣東地區的日本第23軍於12月初向駐守香港的英軍發起進攻。為支援香港保衛戰,中國政府命令第九戰區調兩個軍開赴廣東,準備協同廣東的第七戰區在東江地區實施攻勢作戰。

  日本第11軍之所以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就是因應戰局的這一變化,所以最初的作戰計畫中將會戰目標定為"向汨水一線進攻,並擊潰當面之敵,以策應香港及南方軍作戰"。如果嚴格照此計畫執行,這次作戰會是一場規模不大的牽制性作戰。

  可是,日軍於12月22日會戰開始後的第3天,即傳來香港淪陷的消息。日本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竟擅自擴大作戰規模,命令部隊向長沙進攻。這樣一來,日軍的戰役目的顯然就不再是簡單的牽制第九戰區部隊南下了。雖然阿南在各種場合辯稱,會戰目標仍是牽制當面的中國軍隊,但面對香港淪陷和中國軍隊取消了廣九地區的攻勢作戰的事實,他的辯解顯然蒼白無力。那阿南這樣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在日本防衛廳戰史室戰後編的戰史《香港·長沙作戰》中給出了答案:"在(1941年)11月23日左右,阿南軍司令官聽到了總軍流傳著'(上次)長沙作戰,反而給予敵人以反宣傳的材料,很為不利'的議論。這使阿南軍將軍不能默視。"可見,阿南惟幾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的真實目的仍然是消滅第九戰區主力,完成第二次長沙會戰未能達成的目標。

  由此看來,三次長沙會戰,日軍的主要作戰目標都是殲滅中國第九戰區主力,而不是佔領長沙。中方多數史料對這三次會戰中日軍作戰目標的記載並不準確。

  二、怎樣看待三次長沙會戰的勝負

  既然明瞭了日軍的作戰目的,對三次長沙會戰勝負的討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多年來,學界對三次長沙會戰的勝負爭議頗大。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憑著指揮長沙作戰,贏得了抗戰「戰神」的美譽,但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三次長沙會戰並沒有取得勝利。如果從雙方公佈的戰損數字上看,他們的說法並非沒有理由。

  根據雙方各自公佈的損失統計,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傷亡40293人,日軍戰死約870人,負傷約2700人;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傷亡7萬餘人,日軍戰死1670人,戰傷5184人;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傷亡29217人,日軍死傷不足6500人。如此巨大的損失差距,在感性上,誰也無法認為中國軍隊會是勝利者。

  然而,數字並不能代表一切。日軍公佈的損失統計裡實際上並沒有包括戰病減員。而這個數字並不算小。根據1940年3月日本第11軍軍醫部調查,日軍在湘贛作戰(即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戰病人數達到了2857人,大致與戰傷人數相當。筆者到現在還沒查到日軍在第二、三次長沙會戰中的戰病人數。不過,那兩次會戰由於戰場環境對日軍更為不利、中國軍隊抵抗更激烈、日軍作戰中的後勤補充更為困難,戰病人數會大得多。

  另外,日軍軍史對己方的損失一向避重就輕,少報損失人數。加上統計口徑的問題,日軍對於負傷後在後方死亡的並不計入陣亡人數。這樣很多時候,日軍公佈的作戰傷亡往往要乘以2,才基本等於其真實傷亡人數。

  因此,簡單對比雙方公開的戰損數字缺乏意義。

  對於戰役的勝負,長期以來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就是看雙方是否達到了作戰目的。那我們來看看,三次長沙會戰中雙方是否達到作戰目標呢?

  對於中國軍隊來說,他們的作戰目標很簡單,就是保住長沙。在這三次作戰中,日軍都沒有佔領長沙。中國軍隊顯然達到了作戰目的。

  再來看看日軍。當然,日軍的戰報從來都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他們真的達到作戰目的了麼?根據我們前面的結論,日軍三次長沙會戰的作戰目的其實就是消滅第九戰區主力。儘管日軍的戰報和戰後大部分將領的回憶中都渲染自己取得了如何豐碩的戰果,但是他們卻無法避開日軍沒有消滅第九戰區主力這一事實。

  對於第一次長沙會戰,日本第11軍作戰主任參謀宮崎週一就坦率地承認:此次作戰日軍的傷亡數字是戰前估計的三倍多,並且"敵退卻較早,敵將領似欲避免兵力消耗。結合一兩個月後敵發起的'冬季攻勢'來分析,證明敵之抵抗意志,不容低估。"即便對於自認為戰果最為輝煌的第二次長沙會戰,日本的戰史也不得不承認:"沒有給予重慶軍以應有的打擊。"更不用說,很多日軍官兵的惡夢第三次長沙會戰了。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日軍在三次長沙會戰中沒有達到其作戰目的,勝方應該是中國軍隊。這三次會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鬥志,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特別是第三次長沙會戰,就連日軍也不得不承認這次作戰使"部分將士的必勝信念發生了動搖,需要年餘始能恢復"。

  三、薛岳的長沙作戰策略

  薛岳接掌第九戰區是在1938年底。他一上任就在南昌會戰中被日軍打了當頭一棒。南昌失守後,保衛長沙就成了第九戰區的當務之急。為此,薛岳對湘北、贛北的兵要地誌和南昌會戰的經驗進行了深入研究。

  經過仔細分析,薛岳發現,日軍要進攻長沙也並非易事。

  第九戰區作戰境地西接洞庭湖,日軍無法以大部隊從這裡迂迴。長沙以東及東北有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等山脈,地形複雜,如果道路被徹底破壞,則崎嶇難行。若贛北日軍"企圖由奉新經上富、甘坊、銅鼓進犯瀏陽,必須經過192公里之山嶽地帶",而鄂南日軍若"由崇陽方面企圖經麥市、龍門廠、長壽街,進犯平江、瀏陽,必須經過159公里之山嶽地帶",只要中國軍隊依據險要,重兵佈防,日軍插翅也難通過。

  因此,日軍主力最有可能的主攻路線是從岳陽到長沙,但這條路線經過水網地帶,須突破山嶽丘陵及水網地帶也很困難:新牆河一線為從岳陽南下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東邊有海拔約900米的大雲山瞰制,日軍要突破這條防線非付出重大代價不可;汨羅江一線,東有騰雲山、西有神鼎山,中有鴨婆山,三山相連,形成第二道關口;日軍南下要通過的第三道關口是粵漢鐵路及長(沙)岳(陽)兩側的王思巖、達摩山、影珠山、古華山一帶,控制這兩條重要交通線,為中日兩軍必爭的第三道關口;此外,湘北地區水網密佈,只要將道路破壞,日軍"陷身其中,實無異自投羅網,彈糧運輸皆為騾馬是賴,機械化部隊更無法運用"。薛岳認為,這樣的地形"正有利於我處處設伏,猛烈夾擊"。

  根據南昌會戰中日軍所顯示火力和官兵素質優於中國軍隊的情況,薛岳認為,不宜在第一線與敵決戰,必須加大防禦縱深,"依星羅棋布之縱深據點陣地,以均敵勢;加大空間,節節抵抗,以均敵力;張羅四維,形成天爐,以熔解之"。。因此,他在利用湘北有利地形修築了新牆河和汨羅江兩道防線,同時加強長沙防禦,在岳麓山上增設炮兵陣地。薛岳決心:如敵進攻,則利用已設陣地,予敵消耗後,即有計畫地向長沙和東面的幕阜山、九嶺山轉移;待敵進到長沙附近時,我集中大量預備隊與敵決戰,退到幕阜山、九嶺山一帶之部隊亦同時攻擊其側後。這就是薛岳後來總結的"天爐戰法"。

  鑒於南昌會戰中,日軍大量使用機械化部隊和重武器裝備,在突破中國軍隊陣地後,即快速向目的地挺進,致使中國軍隊措手不及的沉痛教訓,薛岳於1939年4月號召湘贛戰地民眾"化路為田,運糧上山"。

  薛岳規定,湘北和贛北主要道路(包括古大路)全部破壞,能改為稻田的均要改為稻田,凡須保留之道路,其路寬不得超過1尺。(這樣的道路,就是騾馬也難於通行。)戰區內的稻田必須犁田蓄水,以免被日軍利用。同時,他還要求:"不論軍民,在戰區都應該將輜積搬到山上去。

  "加大防禦縱深和"化路為田,運糧上山"這兩項措施的實施確實打中了日軍的痛處。由於日軍缺乏大型築路機械,築路能力相當差,即便能在短時間內趕築簡易少量公路,其承載能力也很弱。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軍就快速趕築了一條從岳陽到長沙黃花市的簡易公路。這條公路僅能通過一些卡車和輕裝甲車,重型火炮和坦克均無法通過。加上在三次長沙會戰中,日軍沒有足夠的兵力掩護後方交通。這些簡易道路在中國軍隊的不斷破壞下,完全不能保證暢通。

  這樣一來,日軍不僅機械化部隊和重武器的使用大受限制,就是戰役後期前線部隊的補給也成了問題。因此,日軍每次進攻只要一攻到長沙附近,彈藥和給養就補充不上了。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第40師團甚至出現了開戰第10天就出現斷糧的情況。

  同時,由於道路承載能力差,日軍重炮無法運到長沙附近,進到長沙附近的日軍根本壓制不住岳麓山上中國炮兵的火力,加上彈藥供應不足以及中國軍隊人數上的先天優勢。在薛岳設定的決戰區域內,中國軍隊無論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居於絕對優勢。

  日軍不僅如此,由於道路全部被破壞和電台數量有限,日軍的電台及其零部件運輸不便。在長沙附近的一線部隊完全不能保證與岳陽的第11軍戰役指揮所的實時電台通訊。日軍在作戰中大量使用信鴿。這樣,通訊的及時性和保密性就大打折扣。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截獲的兩封日軍向後方催運彈藥和給養的重要信件都是從擊落的信鴿身上搜出來的。第九戰區長官部正是通過這兩份信件判斷出日軍一線部隊糧彈告罄,做出了就地反擊的決策,使整個會戰得以反敗為勝。

  以上因素正是三次長沙會戰決定勝利的關鍵所在,也是日軍在1944年大規模增兵前,一直不敢以佔領長沙為作戰目標的根本原因。

  結語

  薛岳能夠以正確的持久作戰策略,利用地理縱深,一次次瓦解日軍攻勢,雖然所部與日軍傷亡對比仍然懸殊,但也基本保證所轄各軍未被重創。當時中日兩軍戰力差距巨大,這樣的戰績即便稱不上"戰神",也足以在國軍將領中躋身一流。

  另外,薛岳還專門撰寫了著名的論文《天爐戰》,對會戰期間的作戰指揮、作戰準備、兵團部署、戰鬥實施、交通通訊、補給衛生等八個方面應注意的問題作出了詳盡的闡述,便於各級將領深入領會他的"天爐戰法"的思路和要領,對保障會戰的勝利也大有裨益。

  當然,中國軍隊能取得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並不是薛岳一個人的功勞,第九戰區廣大軍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不乏電視劇《戰長沙》中的薛君山、顧清明這樣的英雄,這些人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預10師方先覺師長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前寫給妻子的遺囑代表著他們的心聲,讓我們以這份催人淚下的遺囑來結束這篇短文吧。

  蘊華吾妻:

  我軍此次奉命固守長沙,任務重大。

  長沙的存亡,關係抗戰全局的成敗,我決心以死殉國,設若戰死,你和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顧。

  務令五子皆能大學畢業,好好做人,繼我遺志,報效國家,則我含笑九泉矣!

  希吾妻勿悲。

  夫,子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