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張自忠:反法西斯戰場犧牲的軍階最高者
長江是一條鐵血的河流。60多年前有一位忠勇之將曾無聲地走過這條母親河,之所以無聲是因為溯江而上的是已經戰死的他,這位忠勇之將就是張自忠將軍。
張自忠上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盟軍中陣亡的最高將領,也是現代戰爭面對面廝殺,貼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唯一戰死的將軍。
那是長江流域春夏之際的一個夜晚,張自忠將軍率領著只有兩千戰士的部隊渡過湖北襄河,直撲日軍主力,死戰不退,最終全部陣亡。張自忠將軍浴血之戰的真實意圖,就是以決死的意志,撲向劈面而來的日軍。「我生國死,我死國生!」將軍呼嘯著衝向敵陣。此一戰他就是要殺敵,就是要戰死沙場!
像岳飛、袁崇煥一樣,張自忠也受過冤屈。1937年,「盧溝橋事變」張自忠奉命和談,他沒能與日軍作戰,成了全國一片罵聲中的漢奸與賣國逆賊。張自忠將軍無言地承受了這一切。他率領這些穿著草鞋的農家子弟,有的只有十六七歲,長得還沒有槍高,就要和敵人去拚命。他們從南到北地行進著,誰能知道將軍的心裡一直在尋找機會,歷史最終將給將軍一條保留名節的血路。
這一天終於來了。
穿過冰冷的河水,暗夜裡行進的他心裡清楚,他要戰死在這裡。中日戰爭中最慘烈搏殺的戰場是在長江三峽東口外的鄂北。據戰報公佈,張自忠將軍生命的最後時刻,全身被數彈洞穿,可他沒有倒下,仍面對日軍揮舞著早已無彈的手槍,最後幾位保護他的士兵也全部陣亡了。日軍第三中隊長堂野射出一槍,擊中張自忠額頭,血污糊住了將軍的眼睛,他大聲呼叫殺敵!日軍一等兵籐岡之用刺刀穿入了他的左肋。日軍驚遇鬼神,說將軍倒下時像一座山。
當天夜裡,日軍確認戰死的是張自忠上將時,發出了短暫的歡呼,接下來他們一起鄭重地給張將軍敬禮。第二天,日軍又用柏木棺材埋葬了將軍,當晚他們接到總司令部命令,把張自忠的遺體運到武漢。是夜,一支中國軍隊突襲此地,發了瘋的中國軍人敢死隊衝向日本鬼子,二百多名官兵倒下,他們從敵人手中搶回了將軍的忠勇之驅。中國軍人作戰的果敢、頑強,以前所未有的火力,使日軍為之膽戰心寒。將軍以死激發了中國軍人復仇的火焰。將軍不懼死,士兵何曾怕死?正如張將軍戰前所言:「人生百年,終有一死,貴在死得其所!」他屬下的士兵斬斷了生的念頭,毅然地衝向了敵人。
張自忠將軍的靈柩,由湖北武昌起程運往重慶,舉行國葬。當日,十萬人口的宜昌,傾城出動,萬人空巷。在將軍靈柩經過的長江邊,為他送行。日軍飛機多次在宜昌上空盤旋,十萬宜昌人眼睜睜地看著敵機,沒一人驚恐躲避。日軍看著這破天荒的場面沒有轟炸。將軍以死拚殺沒能戰勝的敵人,顯然被將軍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所震懾。
輪船汽笛響徹長江,載著將軍緩緩駛離宜昌碼頭遠去,駛在長江上,開向流著中華民族忠勇之士熱血的天險三峽。
張自忠上將的遺軀經過秭歸,峽邊高山上再一次立滿了人群。這是屈原故里的鄉親,他們默默地望著。長江上傳來一首古老的歌謠,這是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招魂》,憑弔親人,秭歸人從來就是這麼唱著:「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干!何為四方些?……」
一個人把自己置於死地,將軍深義何在?一個民族,一條大江,正是有了這樣的忠勇之子,其文明才能日夜不息地流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