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事變趣聞:華僑送蔣光鼐「化驗石」保平安
「在我們家,有一枚保存了70年的戒指。從外表看,這枚戒指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純金的戒面上鑲嵌著一塊橢圓形的石頭。」蔣建國回憶說,這石頭不是鑽石,不是玉石,也不是大家熟悉的其他寶石。它看上去晶瑩剔透,凝脂般的石體中融進幾絲淺棕色的斑紋,淡雅中顯出幾分質樸。
蔣光鼐一家為何珍藏這枚普普通通的戒指近70年?這是一枚「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一位愛國華僑送來的戒指。一天,一位華僑來到19路軍後方辦事處,他恭恭敬敬地從懷裡取出兩枚戒指,一定要請工作人員替他轉交給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和軍長蔡廷鍇。在蔣建國和原的家族記憶中,「辦事處工作人員一再婉言謝絕,這位華僑急得滿臉通紅,激動地向工作人員說出了這兩枚戒指的來歷。」戒指上鑲嵌的石頭叫「化險石」,它原是非洲土著人身上佩帶的飾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進入非洲的英軍聽當地土著人說,佩帶這種「化險石」可以刀槍不入。他們認為是無稽之談,便找來一些「化險石」擺在地上,然後由一群英軍向這些石頭射擊。結果,沒有一顆子彈能打中這些石頭。英國軍人相信了這石頭神奇的威力,從此,「化險石」便成了人們爭購的寶物。
這位華僑聽說這件事後,托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非洲購回兩粒「化險石」,並把它製成兩枚戒指,準備做防身之用。現在,他執意要把戒指送給兩位將軍,希望他們保重身體,帶領部隊把日本侵略者打出中國去。
華僑的一番話讓在場的工作人員無法拒絕。他在登記單上寫下「崔某」兩個字,沒留名就走出了辦事處。
從此,這枚戒指被父親蔣光鼐帶在身邊。蔣建國說:「父親一生歷經坎坷,許多貴重的東西都丟掉了,但這枚戒指卻始終帶在他身邊。」在「一二八」淞滬抗戰以及以後的8年抗戰裡,他一直歷盡多次險境,但都化險為夷。
「記得小時候,父親曾給我講過一件小事。一天清晨,他剛起床就到屋外的松樹下去觀察敵情。忽然,日軍飛機扔下的一枚炸彈在他住的小屋前爆炸了。一塊彈片穿過窗戶,深深地嵌進了父親的枕頭。」蔣建國說:「幾分鐘前,父親還睡在這裡,太危險了。」
抗戰勝利後,蔣光鼐把這枚戒指送給了即將上大學的女兒蔣定蘇,他說:「一定要好好保存。」「定蘇姐一直珍藏著這一珍貴的禮物,『文革』時為了免於丟失,用塑膠布包裹後藏在花盆的泥土中,才躲過了造反派抄家的劫難。」蔣建國說。
直到1988年,「民革」中央召開「紀念蔣光鼐同志誕生100週年座談會」時,定蘇姐從山東把戒指帶到北京來,表示要把戒指捐獻給有關部門,但是不知交到哪裡去好,就暫時放在我家,一放又是14年。在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70週年座談會上,戒指捐獻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