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戰俘中村京子自述:為何一輩子獻給中國? | 陽光歷史

 

A-A+

日本女戰俘中村京子自述:為何一輩子獻給中國?

2016年06月2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88 次

  花季少女來到中國

  我出生在日本福岡鄉村,1945年中學畢業來到中國。那年5月,我與同校3個女孩子一起去遼寧錦州「滿鐵」護士學校,是第5期學員。8月15日那一天,學校廣播說日本投降了。

  9月,八路軍傷病員住進了醫院。10月底,我們在一個大廣場集合,八路軍院長通過翻譯講話說,中國國內局勢緊張,國民黨隊伍已經進城,八路軍要撤退。我們缺少醫護人員,希望你們援助。願意跟八路軍走的人,今晚六點半,在醫院大門口集合。

  八路軍是我平生見到的第一支軍隊。他們待人可親,沒有因為日本是戰敗國,就對我們苛刻。當俘虜的人會怎樣,我想都沒想,更沒有恐懼心理。我才15歲,還得活下去。我決定跟八路軍走。

  隊伍先到北票,一個禮拜後,去了赤峰。去烏丹路上,一天,國民黨飛機來了,我們把傷病員藏在河邊蘆葦叢下,用樹枝遮蓋,敵機沒有發現。重傷員放擔架上,輕傷員放車上,車子是木製的,轱轆用鐵皮弄個圈兒,很結實,運送傷員全靠老鄉幫忙。

  到了林西20多里外的大營子,一座大教堂當醫院,我是手術室護士。老百姓真把心掏給了八路軍!有一位八路軍女戰士住老鄉家,身負重傷,子彈取不出來,傷口老是化膿,我們幾個護士每天給她換藥。後來,米勒大夫動手術才取出子彈,傷口慢慢癒合。這戶老鄉家有3個孩子,窮得沒有衣服穿,生活好苦啊。1946年我離開那兒,2002年我回去看過,多少年啊,完全不一樣了。土房子沒有了,變成了磚房。幸好教堂還在,否則真的會迷路。

  八路軍戰地護士

  1947年仗越打越激烈,急需前線手術隊。我身體好,又在手術室工作,被選了出來,漢斯·米勒任隊長。第一次見到他,我吃了一驚:嘿,八路軍裡怎麼還有大鼻子!米勒大夫醫術高明,工作負責,脾氣耿直,人實在。

  我參加了四平戰役、平泉戰役、隆化戰役。手術隊借用老鄉的空房子,先用消毒液消毒,磚頭兩邊墊平,把門板卸下來放上去,鋪上消毒好的布,手術台不就出來了?晚上,交戰的火光映紅了整個夜空,老鄉陸續把傷員送過來。清晨5點,國民黨飛機不會那麼早來,家家戶戶把門板拆下來當擔架,用粗繩子這邊一個,那邊一個,4個人把重傷員送到後方醫院。啊呀,中國人真有辦法。沒有手術室,他們有門板,就出來一個手術台,搶救了很多傷病員;沒有擔架,他們有門板,用門板把傷病員送到後方醫院。我看到這些,真感動啊。一閉上眼睛,那情景就在我面前。

  八路軍有鐵的紀律。戰士們住老鄉家,每天早晨起來,用大掃帚嘩嘩地掃院子,挑水把水缸蓄滿。有一次,一個小戰士向老鄉借針線,這麼長的黑線縫完了,剩那麼一點兒,還給老百姓。我說,你自己拿著,下次用不就方便了嗎?為什麼還要還呢?學習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才理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懂得什麼是為人民服務。

  與米勒大夫的情緣

  戰爭結束了。有一天,米勒大夫說找我有事,我就去了。有一棵很大的樹,他讓我坐在樹根上。他問,你同意咱倆在一起生活嗎?我一下子懵了。我17歲,真想回家啊。我對他說,我要回家。他說,我理解你的心情,應該回家。那麼,我們兩個沒什麼可談的了。

  我回原單位,在軍隊做老幹部保健工作。有一位政委夫人與米勒在延安就認識,她問,米勒怎麼還沒有解決個人問題?米勒大夫的上司李資平部長說,有一個來著,他喜歡一個日本護士,那個護士回國了。她問,回國了?叫什麼名字?他說,中村京子。中村京子?前幾天我還看見她呢。於是,下了一個調令,把我調到米勒工作的單位。

  米勒大夫親自到火車站接我。李部長找我談話,你沒有解決個人問題,米勒大夫也沒有解決個人問題,我們給他介紹過兩個,他不同意。你想想,他可等你兩年噯!那時,我19歲。米勒大夫比我大15歲,已經34歲了,我覺得挺對不起他,我只是一個普通護士,對不對?我說,好吧,我想一想。李部長說,覺得可以,你們兩個再處一處。我說,得給我一點時間。處了半年,我瞭解到米勒大夫從德國來到中國,就是幫助中國革命,決心在中國工作一輩子。他真心等我兩年。我答應了。

  1949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在天津辦喜事,請了八九桌,都是米勒大夫的同事、朋友。我年輕,確實想回日本。在中國的日本人1947年回去了一撥。1953年秋天,又一批返回日本,那時我在長春工作,女兒已有3歲,拋棄丈夫孩子走是不可能的。在醫院一起工作的日本朋友都回去了,我與米勒大夫到火車站送行,他們一起給我加油,要我在中國好好過。火車啟動了,惟獨我留了下來,心裡難過是自然的。

  直到1972年中日建交,我與米勒才帶著兩個孩子回到日本,探望在福岡鄉下的父母親,在家裡住了10天,又去了東京。米勒大夫重視中國肝病防治,日本肝病學家西岡久壽彌對他說,我送你乙型肝炎檢測藥液。米勒大夫說,那好啊,我帶回去。在北京人民醫院試用後,效果很好。他考慮,中國人口眾多,不能老跑到日本去要。以後,中國自己研製成功了。兩年後,又研製出乙型肝炎疫苗。

  宋慶齡與米勒一家

  米勒大夫與宋慶齡很熟悉。1939年9月,他通過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同盟,從香港輾轉到達延安。那年冬天,米勒與包括柯棣華在內的印度援華醫療隊一起東渡黃河,到達太行山區八路軍總部。

  上世紀70年代初,米勒大夫與我定居北京,一起去看望宋慶齡。我頭一次見,真漂亮啊!特別文靜,一看就知道是有很高修養的人。這樣文雅的人,怎麼做了那麼多艱苦工作?真是敬佩!她影響國外許多進步人士支援中國抗戰。那個頭髮啊,往後梳成髮髻,一根兒都不亂。我老是看著她,聽她講話。我心想,真是偉人,外表看不出來。

  逢年過節,宋慶齡會給我們送禮品,並附上自己的親筆信。宋慶齡故居有池塘,養鯉魚,還有草魚,每年清掃一次,把魚打撈上來,再放入小魚苗,撈上來的魚送朋友。如果她要來,她會寫信給米勒大夫,很有人情味兒。

  宋慶齡喜歡我女兒米密。暑假每個禮拜總有一天,她叫米密過去玩。1976年米密結婚,1981年外孫女尤莉亞出生,屬雞。宋慶齡知道後,送來一件紅色繡花中國斗蓬、一頂虎頭帽,還有一雙虎頭鞋,讓我們轉交。

  米密用英文給宋慶齡寫信,她也給米密回信。《中國建設》雜誌是宋慶齡創辦的,米密結婚去了瑞士,宋慶齡每期給她寄雜誌。第一次寄來,米密沒好好看,第二次來了,又沒理會。第三次來了,她覺得奇怪,到底是誰寄來的?仔細一看,信封上是宋慶齡的筆體。米密說,媽媽,我以為是另一個朋友給我寄的,每期都寄,我就看了,喲,這不是宋奶奶的字嗎?我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一輩子留在中國

  認識米勒大夫的人都說,米勒為人誠實熱情,樂於助人,脾氣耿直,遇事一點兒不留情面。米密也跟她爸爸一個脾氣,什麼都直著說,不會拐彎。一次,我問女兒,你怎麼看我們?她說,你們了不起。耿直是爸爸的優點,媽媽是勤勞、公私分得很清楚。

  孩子們說,上學後,我們就怕媽媽,遇到問題先來一個罰站。孩子站那兒,我做我的事情,有時候忘記了。米勒大夫說,你這個人太簡單,道理講得少,懲罰比較多,這種教育方法對孩子沒好處。他批評我很嚴厲。

  其實,米勒大夫挺疼我的。女兒米密1950年9月出生,兒子米德華1953年12月出生。我工作很忙,一個禮拜不值班的話,可以休息一天。平時,6天起碼3天加班或學習。米勒患有食道痙攣,發病時會疼得暈倒。我教會米密打針,真的碰上一回。一天中午11點左右,我正在值班,女兒打來電話,媽媽,爸爸暈倒了,我處理完了,現在沒問題了。我問,針打得對嗎?她說,不對的話,他能好嗎?我女兒膽子不小。

  孩子們說,爸爸媽媽的工作精神,對我們影響很深。兩個孩子清華大學畢業,兒子是經貿系,女兒是自動化系。米密嫁到瑞士,搞軟體設計,在那個圈兒裡是個尖子,只知道拚命工作。兒子從事外貿,有耐心。他定居香港,有一兒一女,岳父母幫助管家。3個孫輩,一個沒在我身邊,他們每年暑假回來一次。

  米勒大夫入了中國籍,後來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生前說過,我們兩個人是在八路軍認識,在軍隊裡結的婚,希望你不要離開中國。他的話有道理,如果我沒有參加八路軍,將是另外一個人生,回日本去了,也就是一個家庭婦女。我珍惜中國共產黨對我的培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