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一生寫照 | 陽光歷史

 

A-A+

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一生寫照

2016年10月28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20 次

  蘇軾一生寫照: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商一位罕見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卻也是罕見的坎坷曲折。他的詩憂國憂民如屈原,枯淡簡樸如(陶)淵明,任情揮灑如李白,寓意深厚如杜甫,充滿了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和體會。他的詞作雄壯為骨,超逸為肌,開創豪放派詞風。他的詞之言志抒情,記遊懷古,「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大大擴充了詞的題材。他的散文氣勢充沛,行若流水,廣搜博引,自然清澈,是唐宋八大家的佼佼者。他的畫與北宋著名畫家文同齊名,是「文湖州竹派」領袖人物。他的書法灑脫遒勁,獨具風格,名列「唐宋四大家」(嚴真卿,柳公權,歐陽洵,蘇軾)之列,又獨佔「宋代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貰,蔡襄)之首。

  此外,蘇軾還在軍事學,醫藥學,建築學,水利學,語言學,音樂學,禪學方面均有極深的造詣。蘇軾任職惠州,見當地缺醫少藥就採集中草藥,合成劑、丸,為當地人救死扶傷。蘇軾任職廣州,引蒲洵水入城,解決了當地居民多年來飲水成苦的問題。蘇軾任職徐州,率城民與水災奮鬥七十餘日,終於使徐州免於水淹,後又組織修建徐州城堤。蘇軾任職杭州,不僅興建了蘇堤,還發明了以瓦筒代替竹管之引水方法,使西湖免於成為一片水涸。

  蘇軾還曾設計過帽子,釀過良酒,製作過一種特殊的千層餅,調過一種別具味道的湯。所以,北宋年間,「東坡帽」,「東坡酒」,「東坡餅」,「東坡羹」「東坡肉」等曾一度成為眾人的追求時尚。

  蘇軾以一介書生,如此多才多藝是中國歷史上曠古少見的。可惜蘇軾一生卻充滿曲折與坎坷。


  蘇軾21年時與弟蘇撤一同進京考試,一路通過舉人考試,禮部考試與殿試,獲進士及弟。當初宋仁宗在殿試二蘇之後,高興地對曹皇后說他為大宋朝找到了兩個宰相之才,卻無首輔之運,雖才高八斗,卻總不得重用,或因作詩不慎,或出言直率,一再被他地政敵們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害得蘇軾在將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得時間是在貶嘀中度過的。

  蘇軾一生為官,曾出任過杭州,徐州,密州,安州,惠洲,穎洲,揚州的太守,也出任過兵部尚書,禮部尚書,中書舍人等朝廷命官,最後卻在62高齡去任瓊州(海南島)別駕(就是知州的佐官),而且將近做了兩三年。以蘇軾當時之官宦經歷和文壇盛名去到天涯海角去出任如此位卑的小職,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了。

  蘇軾的一生就是在這樣的落魄不定涸懷才不遇中度過的,可他的成就又是非凡無比的。那麼,是什麼力量使蘇軾如此地身居逆境而又自強不息?又是什麼力量使蘇軾能如此自容地應付官宦生活地沉浮?人們不禁要問。

  蘇軾樂觀人格地心理分析

  從心理學上講,蘇軾天生就是樂觀主義者,他的人格中含有大量的達觀品質和辨證思想。所以,對蘇軾來講,命運的起落只是人生的教科書,宦海的沉浮是其中的作業和考試。久而久之,蘇東坡練就了一顆非同尋常的平常心,可以不因宦海經歷而自暴自棄,不因生活顛簸就怨天尤人。他永遠以一份靜心來面對世間的得失進退,永遠以一份激情來化解人生的悲歡離合。這一切正如他的詞句那樣: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東坡苦中作樂的功夫也是古今少有的。無論生活怎樣令他失望,他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人生得意時他可以築一道蘇堤,窗一代畫風:人生得意時,他可以攏田種地,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佳句。而他的東坡雅號,就是在黃州種地時苦中作樂編出來的。

  所以,蘇東坡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於其大量的文學創作,不在於其字畫的功夫,也不在於其修築了蘇堤,而在於其經年修煉的苦中作樂的功夫,這才是他留給後人最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人們世代敬仰他的本質所在。對此,林語堂自有一番高論:

  「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酥所謂蛇的智能加上鴿子的溫文。不可否認的,這種混合十分罕見,世上只有少數任兩者兼具。這就有一位!蘇東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風情、花朵的美麗於芬芳,容易感受,卻很難說出其中的成份。顯然他心中有一股性格的力量,誰也擋不住,這種力量由他出生的一刻就已存在,順其自然,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不再談笑為止。蘇東坡最佳的一句名言,是他對弟弟說過的一句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人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軾的人格魅力就在於此。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