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民黨政府吹捧出來的「國軍戰神」孫立人
導讀:孫立人因取得「仁安羌大捷」和四平之役的勝利,而被網友譽為「國軍戰神」。但蔣介石卻曾當面評價孫立人,說他「對於訓練部隊很好,不過打仗不行。」揆諸史實,較之網友之譽,蔣的看法恐怕要更為客觀一些。
對仁安羌一役,通常的說法是:1942年4月18日、19日,「我軍僅以戰鬥員1121名的一一三團,與7倍於我之敵軍三十三師團的二一四和二一五兩個聯隊主力激戰……挽救7千多英軍的生命……」「被圍的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被解救脫困。」因113團團長劉放吾虛報戰況,其子劉偉民又在數十年後,著書為他虛構功績(甚至稱仁安羌之役為劉放吾獨立指揮),以致很多問題被以訛傳訛。
事實上,新38師113團參戰官兵數目約800人,被困仁安羌的有英軍4000餘人、傳教士數人,敵方只是日軍33師團214聯隊(缺第一大隊)的約2800人。這幾千英軍也不是如通常所描述的那樣坐等救援,而是與113團並肩作戰。被困的英緬軍軍團長史利姆回憶,仁安羌作戰時,「我就將我在平牆(北岸)這邊的所有炮兵、所有可以用的坦克都拿去支持孫的攻擊。」孫立人遂臨時接任英軍裝甲旅司令官,指揮坦克支援作戰。中英聯軍在數量上處於優勢,因而「與其說是日軍包圍英軍,倒不如說是中英聯軍自南北兩面夾攻日軍、包圍日軍。」
孫立人在戰後不切實際地謂此役「擊潰十倍於我之敵人,解救十倍於我之友軍」,自詡之為「仁安羌大捷」。其實日軍並未覺得自己戰鬥失敗。日方戰史記述,19日「賓河以北之敵為掩護主力撤退,不僅不放鬆攻擊,反而增強了兵力,好像是中國軍的一部(新編第18軍一部約1000名)來援。然而,20日拂曉,由於先後到達的原田、荒木兩部隊參加戰鬥,賓河以北之敵又喪失戰意,未做抵抗就撤退了,至此,第33師團的仁安羌戰鬥勝利結束。」國民政府在總結緬甸戰役時,也沒有肯定所謂的「仁安羌大捷」。國府戰報稱:「(日軍)佯攻仁安羌,分散牽制我5A(第5軍)之N22D(新22師)、N38D(新38師),聲西出東竄,廿一日(應為廿四日)撲臘戍,迂迴畹町。我援軍66A(第66軍)之N28D(新28師)、N29D(新29師)浦下車,立足未穩,即陷紛亂。敵長驅直入,全局急轉。」也就是說,孫立人抗命出師,雖取得小勝,但牽累大局,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盟軍在緬甸的全面潰敗。
再來看「四平之役」。新38師撤出緬甸後,改編為新一軍。至日本投降,孫立人遊歷英、美,其所屬新一軍則在鄭洞國指揮下,於1946年4月18日參與進攻四平。至5月3日,林彪已感戰局不利,他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說:「近一月來的戰鬥,每旅皆傷亡一千數百人……目前缺額更大。」94日,本溪陷落,黃克誠建議棄守四平。
5月13日,杜聿明完成總攻四平的部署:廖耀湘率新六軍、88師為右翼;陳明仁率71軍為左翼;鄭洞國指揮新1軍為中路,直擊四平。直到15日,孫立人才抵達東北,重掌新一軍。5月18日,新六軍攻克關係四平安危的塔子山,迫使林彪全線撤退。十由此,孫立人所部才得以率先攻入四平。因此一役,孫立人被一些網友視為擊敗林彪的「戰神」。其實當日統帥東北國軍,與林彪地位相當的對手乃是杜聿明。孫立人不過是在此役末期,恰到好處走馬上任,摘了桃子罷了。所謂「擊敗林彪」,乃是誇大之辭。由此可見,蔣介石評價孫立人「打仗不行」,有其事實依據。而蔣之所以在去台之初,起用「打仗不行」的孫擔任陸軍總司令,主要是出於政治考量——美國軍政兩界當日對蔣觀感惡劣,而對孫頗有好感。
仁安羌大捷時
還沒有新一軍
文史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