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將軍事堡壘置於城外 北宋軍隊進攻時無險可據
導讀:「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相傳,三國時期蜀漢軍事家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孫吳,途經南京登臨石頭山時,對南京發出了這樣的讚美之詞。鍾山像龍一樣盤曲,石頭山像虎一樣踞坐,「龍盤虎踞」的贊語在南京已經流傳約一千八百年。不過,多數人僅僅知道龍盤虎踞,也隨口能報出紫金山、獅子山、棲霞山、清涼山、牛首山等多個熟悉的山名,卻說不清它們的起源和關聯。
寧鎮山脈自鎮江向西延伸至南京,在南京市區東側分為三支:北支有棲霞山、烏龍山,幕府山、獅子山等;南支有青龍山、方山、牛首山、三山、雲台山等。這南北兩支分別圍繞著南京市區的南、北邊緣向西延伸,直到長江邊上。中支則是自古被稱為「龍盤虎踞」的一支,「龍頭」是鍾山,位於東郊,主峰海拔448.9米,是南京最高峰,而後也是向西延伸入城,依次有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繼而深入城中心,西接鼓樓崗、五台山、清涼山等,直到「石頭虎踞」石頭山的峭壁處,橫亙南京城區中部。這條山脈從古至今對南京城市佈局結構影響最大,只是因為歲月變遷和現代城市建設挖掘,如今我們早已看不到這一支山脈的全貌。
六朝時期的宮城,都以兩道山脈做屏障
那麼,山脈對歷史上的南京城市建設起著怎樣的影響呢?那要從3萬多年前的史前時期說起。那時山還沒有連成一體,在南京地域內,只有雨花台、鼓樓兩座島嶼和紫金山一處山脈,其他地方都被古長江和其支流淹沒。而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在秦淮河和金川河沿岸開始有原始村落。據考證,生活在北陰陽營遺址的南京人,已經能夠經過鼓樓、北極閣去紫金山打獵,也就是說,從那時起,南京人已經開始利用紫金山到鼓樓的山脈,這是他們的交通要道。在輝煌的六朝時期,這些朝代就是依據自然山水環境來建城。
孫權選址建都,正是看中了南京的山水格局。在南京,緊貼長江南岸有自然山脈連綿延伸,即寧鎮山脈伸入南京市區的北支,山體臨江面是絕壁,而山南面是緩坡,軍隊人馬可以順坡登山,沿山脊線建立「白石壘」「幕府」等一系列軍事要塞堡壘,絕對易守難攻。形成一道緊貼長江南岸的自然山體城牆,是抵禦北方入侵的防禦天塹。
寧鎮山脈的另一支由鍾山向西延伸的餘脈,形成第二道連綿的自然山體城牆。孫權選擇這條山脈圍合地作為城市建設用地,設籬柵增強防護。山巒連綿成半圓形圍合,具有凝聚氣韻之勢,之後被稱為「金陵王氣」。而石頭山,是這兩條山脈的彙集點,而且控制著淮水入長江口,是南京的戰略軍事要地。因為,臨江為絕壁山勢,山體起伏,形勢極為險要,這個地理景觀被讚譽為「虎踞」。孫權還在石頭山築防禦要塞,名叫「石頭城」。
從孫權定都南京到南朝滅亡,南京作為都城的歷史有370多年。在此期間,歷代皇帝多次改建宮殿,擴大廟宇,但城池格局規模基本上仍沿舊制,都是依托鍾山西延的九華山北極閣脈絡,在原先山環水繞的地理小盆地之中,建立呈矩形的城池和宮城。其中,孫吳的建業宮城在今天珠江路魚市街一帶,而東晉和宋、齊、梁、陳的都城建康在台城,中軸線位於太平北路以東總統府一帶。
南唐建宮城將山置於城外,不利於防守
六朝時期之後,南京城市的格局變化又經歷了兩個重要階段:南唐、明朝。這兩個朝代,對山脈又有怎樣的利用呢?姚亦鋒說,南唐金陵城擺脫了六朝建康都城的舊框架。南唐的宮城東至今大中橋西側,南至今中華門,西至今水西門、漢西門一線,北至今珠江路南側、五台山麓,中軸線是今天的中華路。這樣,宮城的四周都是山巒,如城北的雞籠山、城東的鍾山、城南的雨花台以及城西的清涼山,後人形容為「四顧山巒,無不攢簇」。
「南唐宮城的特點是把重要的戰略制高點置於城外,像軍事堡壘石頭城、雨花台都在城市範圍之外。這種形勢對金陵城的軍事防守非常不利。北宋軍隊進攻南唐時,南唐軍隊幾乎無險可據。所以南唐的這種城防佈局受到了後代的批評。」姚亦鋒說道。而明朝建都後,改變了南唐金陵城的防守格局,建立內城垣之後,又建宏大的外城郭,改守城為守郭,將南京周圍的制高點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等山丘全部包入外郭之內,使得城內和城外的防禦能力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