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忠貞的太監王承恩:王承恩結局怎麼死的
王承恩(約1617年—1644年),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縣白岸鄉白岸口村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秉筆太監,深得崇禎信任,北京被圍時提督北京兵馬。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由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王承恩也吊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中午,李自成進入皇宮,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崇禎屍體在樹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發現,被停放在東華門外,裝入柳木棺內。李自成命令於四月四日埋葬崇禎。福王時,謚忠愍。承恩後為清朝康熙皇帝所稱頌,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經典評語
他不是普通的好人,他是個做著壞事的好人,他的一切都給了他的皇帝和他的國家。
歷史上最忠貞的太監——明末宦官王承恩的悲情人生
時空歲月像大海的洶湧波濤一樣無情地翻滾,浪花飛濺、滾滾紅塵、命運沉浮、悲歡離合、往事如煙,在疾風驟雨的鹹腥味道之中醞釀出一杯杯的陳年苦酒,供後世探幽訪古之人細細品嚐、回味追思、喟然長歎。悠悠歲月在其醞釀的最苦最澀的一杯酒中映襯出了一段淒慘哀怨的歷史悲歌——其中飄忽不定的斑斕歷史畫卷又彷彿被鎖定在崇禎十七年(西曆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這個風雨飄搖的漫漫不眠夜晚,紫禁城外的西方天際殘陽如血,大明傾覆、天崩地裂、危在旦夕,諾大雄偉巍峨的一座京城被李自成統領的幾十萬陝北大順軍團團包圍的像鐵桶一般密不透風,銅牆鐵壁的京師被一層巨大而變態的魔力所籠罩,氛圍森嚴恐怖,連一隻鳥兒也插翅難飛,百年不遇的血光之災即將降臨在京城官紳百姓的頭上,正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充滿悲劇色彩的血淚詩篇正在上演。
三月十九日凌晨三時城破,絕望無助的崇禎帝仰天長嘯,欽命周皇后、袁貴妃等妃嬪在坤寧宮自縊殉國,崇禎帝手持寶劍,親手殺死昭仁公主,又劍傷長平公主,後宮中傳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和令人戰慄的哀號聲……瘋癲至極的崇禎帝披頭散髮、神情恍惚,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之下跌跌撞撞地登上煤山(景山),面對滿城的烽火硝煙,滿目蒼夷,崇禎帝無比悲憤地咬破手指,奮力留下血書遺詔:「朕涼德貌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此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隨後,崇禎帝朱由檢懷著滿腔的悲憤、孤獨、寂寞與絕望,在王承恩的幫助之下吊死在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上,時年三十五歲,王承恩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後,眼中噙滿悲憤蒼涼的兩行熱淚,義無反顧地吊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他自己原本是完全有機會苟且偷生的,但是他堅定地選擇了以死殉國,成了為大明朝悲情殉葬的忠貞烈士。
第二天晌午,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紫禁城皇宮內苑,下令全城搜查,有「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云云。崇禎帝早已被凍僵的屍體在槐樹上被足足地吊了兩天之後,直至第三天才被投降的太監發現,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遺體遂被運至東華門外停放,後被裝進柳木棺內成殮。崇禎帝一家人這種玉石俱焚、自殘殉國的慘烈做法令殺人不眨眼的亂世梟雄李自成竟也動了惻隱之心,他命令明朝遺民將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靈柩用牛車運到昌平,埋葬於十三陵田貴妃墓內,帝后與田貴妃合葬一處,為了懷念這位命運不幸的末代皇帝,被後人取名思陵。王承恩作為皇帝的忠臣義僕,也被埋葬在思陵旁邊,孤寂地陪伴著他地下的主公崇禎帝的枯骨枯榮,與之日夜為伴。
三月十九日凌晨三時城破,絕望無助的崇禎帝仰天長嘯,欽命周皇后、袁貴妃等妃嬪在坤寧宮自縊殉國,崇禎帝手持寶劍,親手殺死昭仁公主,又劍傷長平公主,後宮中傳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和令人戰慄的哀號聲……瘋癲至極的崇禎帝披頭散髮、神情恍惚,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之下跌跌撞撞地登上煤山(景山),面對滿城的烽火硝煙,滿目蒼夷,崇禎帝無比悲憤地咬破手指,奮力留下血書遺詔:「朕涼德貌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此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隨後,崇禎帝朱由檢懷著滿腔的悲憤、孤獨、寂寞與絕望,在王承恩的幫助之下吊死在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上,時年三十五歲,王承恩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後,眼中噙滿悲憤蒼涼的兩行熱淚,義無反顧地吊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他自己原本是完全有機會苟且偷生的,但是他堅定地選擇了以死殉國,成了為大明朝悲情殉葬的忠貞烈士。
第二天晌午,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紫禁城皇宮內苑,下令全城搜查,有「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云云。崇禎帝早已被凍僵的屍體在槐樹上被足足地吊了兩天之後,直至第三天才被投降的太監發現,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遺體遂被運至東華門外停放,後被裝進柳木棺內成殮。崇禎帝一家人這種玉石俱焚、自殘殉國的慘烈做法令殺人不眨眼的亂世梟雄李自成竟也動了惻隱之心,他命令明朝遺民將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靈柩用牛車運到昌平,埋葬於十三陵田貴妃墓內,帝后與田貴妃合葬一處,為了懷念這位命運不幸的末代皇帝,被後人取名思陵。王承恩作為皇帝的忠臣義僕,也被埋葬在思陵旁邊,孤寂地陪伴著他地下的主公崇禎帝的枯骨枯榮,與之日夜為伴。
後來清朝入關後,具有詩人氣質、多愁善感的青年皇帝順治被王承恩忠君事主的事跡所深深地感動,下旨為王承恩豎碑立傳。據野史傳說,順治皇帝是噙著眼淚親筆為王承恩題寫下了感人至深的祭文,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這塊敕建御制石碑至今仍靜靜地矗立在思陵外不遠處的荒丘之上,真可謂是青山處處埋忠骨。由於地處偏僻,一年之中偶爾只會有寥寥幾位遠來的遊客來此憑弔之、祭奠之,藉以追思和緬懷明末慘烈的亡國之痛。
歷史無情,造物恁人,王承恩與崇禎皇帝一樣,都有著一段淒涼不幸的童年,崇禎帝的爺爺萬曆皇帝的生母是宮女,崇禎帝的父親泰昌皇帝朱常洛的生母也是宮女,崇禎帝自己的生母在宮中也屬於地位十分卑微的庶人,這究竟是歷史巧合,還是某種冥冥之中的必然呢?崇禎帝自幼生長於深宮,五歲喪母,而王承恩則出生在藍田縣史家寨渠坑村,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成為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被家中的遠房親戚送入皇宮閹割後成為了一名小太監,從此開始了他坎坷不平的宦官生涯。二人唯一的區別是崇禎在其短暫的人生之中曾經擁有過自己心愛的女人——溫柔善良、聰慧美麗的田貴妃,而王承恩卻因為是被閹割的太監而被剝奪了愛的權利,一生沒有享有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溫存與體貼,更沒有談過兒女情長的戀愛,這也許是帝制時代所有太監群體的人生之不幸、屈辱和缺憾,包括他們之中許多作惡多端、惡貫滿盈的惡人也不例外。
根據《明史·王承恩傳》記載:「王承恩,太監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福王時,謚忠愍。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云云。
王承恩墓
有了王承恩悲壯的殉國之死,誰敢說明朝歷史上只產生擅權亂政、禍國殃民的宦官?王承恩用他的慷慨赴死否定了歷史的誤筆和誤讀,明朝宦官中也有忠君愛國的義士!雖然,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憲宗時期的汪直,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各個都是獨斷乾綱、誤國誤民的大壞蛋。其中,又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和被世稱「九千歲」的魏忠賢更是臭名昭著的政治無賴。相比之下,王承恩的死則為在歷史上聲名狼藉的明朝宦官群體挽回了一些顏面,至少讓後人知道明朝也有像王承恩這樣忠貞事主、以身殉國的好宦官。同時,他也用以身死社稷的悲壯方式,替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歷史中成千上萬享受皇恩浩蕩的太監們報了明室的知遇之恩。從這一點上看,王承恩雖死猶榮,保持了太監的人格尊嚴與忠君氣節,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那個血雨腥風、分崩離析的亂世中許多封疆大吏(如洪承疇)、文壇巨摯(如錢謙益)都無法做到的,更不用說像曹化淳、王德化、杜勳這樣見風使舵、苟且偷安、投敵變節、賣主求榮的悖逆太監,相比之下,人格的高尚與低劣,真是天壤之別,王承恩無愧為宦官之中的忠貞義士。
在明朝歷史中,類似於王承恩這樣的忠臣宦官還有永樂年間率船隊六下西洋的鄭和,萬曆朝中協助首輔張居正推行改革的馮寶,泰昌時期的以國事為重的王安,他們與王承恩一樣,都算是忠誠不渝、精忠報國的好太監。可見,太監群體和其他社會群體一樣,其中也存在忠奸善惡之分、君子與小人之別,而並非都是見利忘義、胡作非為的宵小之徒。
三百六十多年後,在這個陰雨霏霏的夜晚,撫今追昔,王承恩,明末崇禎帝的這位司禮秉筆太監,與崇禎帝在1644年3月19日的漆黑之夜一同在煤山自縊殉國,為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送葬,走完了他的悲情人生,難得的忠誠! 每當回顧這段慘痛的歷史歲月,筆者都會感受到一股蒼涼與悲憫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潸然淚下。王承恩忠貞事主、以身殉國的悲情故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後世文人,於是就有了民國時代著名的《明末遺恨》這部經典劇作,筆者現摘取其中的一段台詞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以緬懷王承恩不幸而壯烈的悲劇人生:
王承恩在宮門心如刀攪,止不住淚珠兒灑濕衣袍。咬指尖代吾主急寫血詔,各路上眾總兵細聽根苗:李闖賊犯神京江山不保,眼見得錦社稷付與水漂。望眾卿秉忠心星夜來到,統雄兵與李賊速把戰交。但願得興義師把賊來掃,凌煙閣繪圖形青史名標。一封血詔寫完了,望老天顯靈驗保全明朝。
國運陵夷社稷危。李自成將兵如潮水,要奪大明錦華裔。滿朝文武無妙計,我主宮中日夜傷悲。一無糧餉來接濟,二來是將寡兵又微。但願救兵早到此,殺退賊兵奏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