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帝權臣一朝悲喜長劇:清朝歷任總督的悲喜人生
在直隸總督署大門兩側,一副黑底金字對聯分外引人注目。上聯是:北吞大漠,南亙黃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稱雄,西嶽東瀛一屏障;下聯是:內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後兩師生。歷任直隸總督在總督署留下了很多親自執筆的對聯和匾額,但大門前的這副對聯卻是今人所作。上聯點明了直隸貫通南北的重要軍事地位,它是京都的一個屏障。下聯寫的是總督們在國家事務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因為直隸在地理上接近京城,所以清代選擇的總督多為朝廷信任和倚重的大臣,位列各地總督之首,這使得直隸總督位高權重。
事實上,清代直隸總督中也出現了許多著名人物,他們在這個職位上,演出了一幕幕人生悲喜劇。清代直隸總督任職比較複雜,有實授、署理而未實授、署理、護理、協辦等五種。總起來說,這五種情況都在直隸總督的統計數目之內。因此,直隸總督共經歷了74人、99任。從雍正年間總督一職定制到清帝遜位,8位皇帝統治期間,直隸總督存在時間總共只有190多年,就經歷了74人,平均兩年多就換一個總督,調換不能說不頻繁。如果以實授為例,其中任期在十年以上的只有三人,他們是乾隆年間的方承觀、道光至咸豐年間的訥爾經額以及同治至光緒年間的李鴻章。
李鴻章:任期最長毀譽參半
李鴻章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晚清中國社會發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幾乎都與他有關。人們對李鴻章的評價也是功過皆存,毀譽參半。從47歲第一次任直隸總督起,李鴻章先後三次出任這一職務,時間長達近25年,是歷任總督中任期最長的一位。在直隸總督任上,李鴻章經歷了人生最風光的時期。1870年,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一身份使得他御辱、自強的設想,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李鴻章親手創建北洋水師、擴建天津機器局製造軍事武器;創辦近代民用工業,支持我國自行修築第一條鐵路;重視教育,開辦各類學堂,派留學生出國等等。這些活動,歷史上稱之為洋務運動,在當時則使得他在國內外的威望日益高漲。
然而,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的慘敗、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以及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的簽訂,不僅使李鴻章的聲譽一落千丈,而且讓他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因為,這兩個條約都是他簽訂的。簽訂辛丑條約時,李鴻章已是將近八十高齡,仍以直隸總督、全權大臣的身份與八國聯軍談判。條約簽訂後,俄國代表還對他痛加斥責。又氣又恨的李鴻章回到住所後大量吐血,不久後去世,當時身邊只有極少數的親人,場景十分淒涼。李鴻章去世後,清廷給了他十分榮耀的追念,謚號「文忠」。加上他生前所得的各種榮譽頭銜,他個人的頭銜至少在二十個以上,稱得上是總督中頭銜最多的一個。
曾國藩:右眼失明事必躬親
曾國藩是晚清另一名臣,他是李鴻章的前任,也被李鴻章視為老師。李鴻章早年入過曾國藩幕府,深受賞識。直隸總督署門前對聯上寫的「一代名臣,曾前李後兩師生」,說的就是他們兩個前後任總督,以及存在師生之誼的淵源。相比之下,李鴻章後來在朝中的地位是老師不能及的,但是曾國藩的許多思想和做法,對李鴻章有很大影響。曾國藩任總督時,直隸受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一派破敗景象。曾國藩整頓吏治、清理訟案、賑濟災荒,還治理了永定河,使得直隸一度出現了「百廢俱舉」的局面。他在右眼失明的情況下,依然盡心政務,公務大多事必躬親,深受百姓愛戴。
袁世凱:鄉試落第廢除科舉
李鴻章的後任,即是近代另一著名人物袁世凱。有一種說法是,李鴻章在臨終之前保薦了他,稱「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右者」。但也有人認為根本不存在保薦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直隸總督位置的李終袁繼,使得袁世凱成為重要的地方大員,這對此後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
袁世凱上任後,認為直隸的當務之急就是練兵,所以他籌集資金、仿德國制度籌練北洋新軍。北洋新軍成為袁世凱後來爭權奪利的重要籌碼。袁世凱還在直隸創辦了警政制度,在保定創設警務總局,開辦巡警學堂。袁世凱早年不愛讀書,兩次鄉試均落第,所以才進入軍隊謀發展。他做了直隸總督後,卻十分注意發展教育,在保定等地興辦了新式學堂。辦學過程中,他深感科舉制對新式教育的阻礙作用。1905年8月,由他起草並聯絡張之洞等人上奏折,請求停止科舉。清廷批准了這一奏折,下旨從1906年開始,所有鄉試會試一律停止,實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被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