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共和國五位開國元勳與妻子的動人愛情
在漫長的革命征途中,一些中共領導人和他們的伴侶在年齡上相差甚遠,但他們仍勇敢地結合,打破世俗觀念,書寫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朱德與康克清:
朱德是四川儀隴人,1886年12月1日出生於一個佃農家庭。康克清,1911年9月7日出生在江西省萬安縣羅塘灣的一個貧苦漁家。1928年夏,康克清和她的叔叔一起隨萬安遊擊隊上井岡山投奔紅軍,在部隊休整期間,婦女組的組長曾志找康克清談話,要把她介紹給朱德。
曾志對康克清說:「朱軍長十分喜歡你,組織上希望你能跟他結合。」但康克清最初覺得她和朱德不管是年齡、文化水平,還是地位,差距實在太大了。
一天下午,康克清想不到朱德會親自來找她。朱德和藹地說:「我們現在都是革命同志,不論軍長還是戰士,都是一樣。我們干革命反封建,有話就直說。我很喜歡你,覺得你好學上進,工作大膽潑辣,是很有前途的同志。雖說我們彼此有些差距,但這不會妨礙我們,我們會成為很好的革命伴侶。」事情發展得太快了,面對自己尊敬的軍長掏出的一顆赤誠之心,年輕的康克清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曾志又來找康克清,硬拉著她來到朱德的房間裡,對朱德說:「軍長,我把她帶來了,交給你了。」說完,轉身離去,將康克清留在了軍長的房間裡。朱德瞭解康克清的心思,他說:「看來你是不好意思回答我。能不能這樣,只要你不表示反對,就是同意,可以嗎?」康克清把頭扭向一邊,不說話。過了一會兒,朱德又重複了一遍,康克清臉上泛起了紅暈。朱德見狀,臉上漾起幸福的笑容:「這麼說,你是同意啦?」一樁美滿的姻緣就這樣定了下來。婚後,朱德和康克清相濡以沫,風雨同舟,這一次婚姻延續了40餘載。
劉少奇與王光美:
劉少奇於1898年11月24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王光美1921年出生在北京。1946年11月1日,王光美到達延安,被分配在朱德、楊尚昆領導下的中央軍委外事組工作。在這裡,她與劉少奇第一次見面。
王光美第一次到棗園劉少奇的窯洞,是在當年春節之前。1947年3月5日,擔任朱德秘書的黃華同志通知王光美去劉少奇那裡談話。從王家坪到棗園相隔十幾里,黃華給王光美備了匹老馬,老馬沿著延河把王光美送到了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地。劉少奇為了款待這位北平來的學生,特意從抽屜裡拿出幾個「黑不溜秋」的梨子。「怎麼中央領導吃的就是這樣的梨?」多年之後,王光美說就因為這幾個梨,讓她「覺得很難受,又有點感動」。
1947年3月12日,胡宗南部進攻延安,劉少奇、朱德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晉西北或其他適當地點,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月底,劉少奇、朱德一行東渡黃河,到達晉綏軍區司令部所在地興縣蔡家崖。在這裡,劉少奇與先期到達這裡的王光美再度相遇。
第二天,曾志又來找康克清,硬拉著她來到朱德的房間裡,對朱德說:「軍長,我把她帶來了,交給你了。」說完,轉身離去,將康克清留在了軍長的房間裡。朱德瞭解康克清的心思,他說:「看來你是不好意思回答我。能不能這樣,只要你不表示反對,就是同意,可以嗎?」康克清把頭扭向一邊,不說話。過了一會兒,朱德又重複了一遍,康克清臉上泛起了紅暈。朱德見狀,臉上漾起幸福的笑容:「這麼說,你是同意啦?」一樁美滿的姻緣就這樣定了下來。婚後,朱德和康克清相濡以沫,風雨同舟,這一次婚姻延續了40餘載。
劉少奇與王光美:
劉少奇於1898年11月24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王光美1921年出生在北京。1946年11月1日,王光美到達延安,被分配在朱德、楊尚昆領導下的中央軍委外事組工作。在這裡,她與劉少奇第一次見面。
王光美第一次到棗園劉少奇的窯洞,是在當年春節之前。1947年3月5日,擔任朱德秘書的黃華同志通知王光美去劉少奇那裡談話。從王家坪到棗園相隔十幾里,黃華給王光美備了匹老馬,老馬沿著延河把王光美送到了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地。劉少奇為了款待這位北平來的學生,特意從抽屜裡拿出幾個「黑不溜秋」的梨子。「怎麼中央領導吃的就是這樣的梨?」多年之後,王光美說就因為這幾個梨,讓她「覺得很難受,又有點感動」。
1947年3月12日,胡宗南部進攻延安,劉少奇、朱德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晉西北或其他適當地點,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月底,劉少奇、朱德一行東渡黃河,到達晉綏軍區司令部所在地興縣蔡家崖。在這裡,劉少奇與先期到達這裡的王光美再度相遇。
1948年4月中旬,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5位書記在西柏坡會齊,中央直屬機關、中央軍委直屬機關、人民解放軍總部陸續遷到這個不到百戶人家的山村。劉少奇在這裡對王光美坦露心跡。他表示願意跟王光美好,但是又說,他年紀比較大,工作很忙,又有孩子,要王光美先好好考慮考慮。
1948年8月21日,王光美和劉少奇正式結婚。婚後,無論劉少奇的處境多麼險惡,她始終堅如磐石、忠貞不渝地愛著自己的丈夫。
陳毅與張茜:
陳毅1901年8月26日出生於四川樂至縣。張茜1922年生於湖北武漢。1938年春,張茜響應正在武漢的周恩來和鄧穎超的號召,參加新四軍,在軍部戰地服務團工作,是演出隊和歌詠組的成員。陳毅任第一支隊司令員,經常到軍部開會並觀看她們的演出。相貌端莊的張茜以高超的演技和對革命的熱忱贏得了陳毅的好感,而陳毅作為新四軍中文武雙全的儒將,也深為張茜所欽敬和仰慕。就這樣,他們開始了書信往來。
為了使兩人的感情能順利地發展下去,陳毅苦心構思了一首《贊春蘭》的詩送給了張茜。張茜從這首詩中領悟到了陳毅的深情,從此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張茜對朋友說:「年齡差距不是主要的,我感覺我的學問和政治水平遠不及他。我要成為他的伴侶和助手,只有發奮學習,才能縮小距離。」
1943年秋天,陳毅在饒漱石策動的「黃花塘事件」中受到不應有的打擊和誤解,奉命前往延安。由於路途遙遠,加之張茜生下次子才兩個月,她未能同行。1949年夏,陳毅勝利地指揮了上海戰役後,張茜帶著孩子從山東解放區來到上海,與陳毅共享勝利的喜悅。在10年內亂中,陳毅無論是挨批,還是遭貶,都得到張茜精神上的慰藉;無論是流放,還是身患絕症,都得到張茜的陪伴和照料。
劉伯承與汪榮華:
劉伯承1892年出生於四川開縣張家壩。汪榮華,1917年2月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郝家集,14歲時,汪榮華毅然報名參加了紅軍。1911年,劉伯承從戎,從此開始了軍旅生涯。1935年6月中旬,紅一、四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劉伯承與汪榮華就是在會師中相識的。不久,汪榮華調到了總參謀部四局工作,與劉伯承在一起的機會多了。這段時間,他們在一起加深了相互之間的瞭解。
劉伯承幫助汪榮華學政治、學文化,給她講歷史,在行軍過程中鼓勵她前進。劉伯承的誠實樸素、知識淵博以及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使汪榮華更加敬重他,並由此產生了感情。一天晚上,部隊宿營後,劉伯承處理完公事,工工整整寫起蠅頭小楷來。他一連寫了好幾篇,疊起來裝在信封裡,讓通訊員交給汪榮華。
汪榮華看過信後,又是激動,又是害羞。她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女兒,只讀過一年私塾、兩年洋學堂。比起劉伯承來,不論資歷和學識都相差很遠,和他結成伴侶合適嗎?因此,他倆第一次相約在河邊散步時,她就把心裡話掏了出來。劉伯承聽了後,爽朗地笑著說:「這有啥子關係嘛!我家也是貧窮農民,祖父還當過吹鼓手。只要我們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就能結成革命伴侶。至於文化知識水平低一點,可以學習嘛。你自己努力,我盡力幫助你。」聽了這樣推心置腹的話,汪榮華心頭的疑慮頓時煙消雲散了。
1936年,劉伯承與汪榮華喜結良緣,並相伴終生。
1943年秋天,陳毅在饒漱石策動的「黃花塘事件」中受到不應有的打擊和誤解,奉命前往延安。由於路途遙遠,加之張茜生下次子才兩個月,她未能同行。1949年夏,陳毅勝利地指揮了上海戰役後,張茜帶著孩子從山東解放區來到上海,與陳毅共享勝利的喜悅。在10年內亂中,陳毅無論是挨批,還是遭貶,都得到張茜精神上的慰藉;無論是流放,還是身患絕症,都得到張茜的陪伴和照料。
劉伯承與汪榮華:
劉伯承1892年出生於四川開縣張家壩。汪榮華,1917年2月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郝家集,14歲時,汪榮華毅然報名參加了紅軍。1911年,劉伯承從戎,從此開始了軍旅生涯。1935年6月中旬,紅一、四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劉伯承與汪榮華就是在會師中相識的。不久,汪榮華調到了總參謀部四局工作,與劉伯承在一起的機會多了。這段時間,他們在一起加深了相互之間的瞭解。
劉伯承幫助汪榮華學政治、學文化,給她講歷史,在行軍過程中鼓勵她前進。劉伯承的誠實樸素、知識淵博以及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使汪榮華更加敬重他,並由此產生了感情。一天晚上,部隊宿營後,劉伯承處理完公事,工工整整寫起蠅頭小楷來。他一連寫了好幾篇,疊起來裝在信封裡,讓通訊員交給汪榮華。
汪榮華看過信後,又是激動,又是害羞。她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女兒,只讀過一年私塾、兩年洋學堂。比起劉伯承來,不論資歷和學識都相差很遠,和他結成伴侶合適嗎?因此,他倆第一次相約在河邊散步時,她就把心裡話掏了出來。劉伯承聽了後,爽朗地笑著說:「這有啥子關係嘛!我家也是貧窮農民,祖父還當過吹鼓手。只要我們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就能結成革命伴侶。至於文化知識水平低一點,可以學習嘛。你自己努力,我盡力幫助你。」聽了這樣推心置腹的話,汪榮華心頭的疑慮頓時煙消雲散了。
1936年,劉伯承與汪榮華喜結良緣,並相伴終生。
賀龍與薛明:
1896年3月22日,賀龍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薛明1916年生於河北霸縣,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奔赴延安。
一天,延安西北局組織部部長陳正人對賀龍說:「老總啊,我給你介紹一個人,是天津的女學生,叫薛明。抗戰開始後,她帶了一支青年婦女抗日隊伍從北平、天津經山東、南京,一路做抗日群眾工作到江西,經新四軍江西辦事處介紹來到延安。她先後在中央黨校和婦女大學學習,後來去清澗工作,成績突出,調到延安縣委任組織部長,是咱們西北局重點培養的婦女幹部。老總是不是跟她見一見?」
1942年春的一個禮拜天,賀龍見到了薛明。第一次見面,賀龍向薛明發出邀請:「我那兒有一個會做天津包子的廚師,將來你可以到我那兒去玩玩,看看這個天津包子像不像……」此後,幾經組織撮合,1942年,46歲的賀龍與26歲的薛明結了婚。
賀龍幾十年走南闖北閱人無數,但只有薛明真正征服了他的心。一次在大會上作報告,賀龍竟然順口說道:「我賀龍把一切都獻給黨了,包括生命、財產,只有那個青衣美人薛明是屬於我的!」引起哄堂大笑。
這對革命夫妻攜手走過27年的歲月,即使是在「文革」最艱苦的歲月中,薛明也一直陪伴在賀龍身邊,直到他去世。摘自《黨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