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不為人知的牛人王通:教出了貞觀之治班底 | 陽光歷史

 

A-A+

隋末不為人知的牛人王通:教出了貞觀之治班底

2016年06月15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03 次

  第四章 唐王朝的『精神導師』(1)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隋末農民戰爭,就是一個出英雄的亂世。先是杜伏威、竇建德、劉黑闥、王世充、梁師都,各路群豪紛紛割?,群雄逐鹿,「逐」到最後,卻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李唐笑到最後,留下演義小說裡瓦崗英雄的名號傳天下。唐王朝更是英傑輩出,李世民麾下,文有房玄齡、杜如晦等18學士,武有李靖、侯君集、李世績等一干名將沙場橫刀立馬。戰火紛飛的時代,流光溢彩的姓名,傳到今天的,不少。

  然而卻有這樣一個人,生活在隋末的亂世中,一不曾揭竿而起,痛痛快快地當一把梟雄;二不曾運籌帷幄,為開國英主決勝於千里之外;更不曾遊走亂世,行俠仗義;甚至連影視劇裡八卦過的風流韻事,也不見一二。他的姓名到今天仍鮮為人知,但是他的卓越成就,卻遠勝於沙場千軍萬馬的廝殺。他一支筆橫掃天下,勾畫出一個盛世的藍圖,他的深遠影響,無論是算盡天下的謀士,還是氣吞萬里的猛將,在那個時代裡,幾乎無人可以比肩。

  說王通這個人,今人知之甚少,但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戰國時期有鬼谷子的話,那麼隋唐時代的第一智者,就非他莫屬。

  而看看這個傳奇人物的履歷,卻是簡單得很。

  王通,字仲淹,公元580年生人,他一歲的時候,就趕上了隋文帝楊堅取北周自代,建立大隋,而誰都不會想到,彼時這個牙牙學語的嬰孩,他日後的功績,會遠遠超越這個朝代,甚至這個時代。

  王通是山西河津人,出身於當地的儒學世家,隋煬帝在位時期,他一舉考中秀才。當時的「秀才」可不像後來範進中舉時那樣不值錢,彼時隋朝科舉初興,「秀才」即為最高級別的考試,在王通之前,考取秀才的只有杜正玄一個人,終整個隋朝,秀才也不過十幾個人,這時候的秀才,幾乎相當於後朝科舉中的狀元榜眼。

  而能有如此成就,也和他的家學淵源分不開。他的父親王隆曾是山西當地大儒,在隋文帝時期入朝為官,做了「待詔雲門龍」,負責擬定詔書,是隋文帝的「私人秘書」。王隆為官時,就曾向隋文帝上《興衰要論》7篇。王通青出於藍,在中秀才之前,年紀輕輕的他就是當地大儒。23歲那年就得到過隋文帝的召見,上《太平十二策》,其內容比他父親的奏議更為細化,主張「興仁政,輕徭役,不可輕動刀兵」。這時候的隋文帝正立志建「大功業」,王通當然碰了一鼻子灰,此後隋文帝給他安排了蜀王侍郎的官職,王通做得不如意,不久後辭官回家。那以後,除了之間考取秀才外,他只做了一件事——講學。

  王通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開課收徒,他在家鄉龍門設立學館,招收門徒,同時精研儒家著作。小小白牛溪畔,成了他避世的世外桃源,此後經地方官推薦考取秀才,但此時的隋王朝,已經暴政重壓,民亂四起,他不願意趟這個渾水,所以繼續回家講學。直到隋朝滅亡的前夜,即公元617年,他病逝於家,享年37歲。

  這就是王通的整個人生,從表面看,他是一個不得志的儒生,一個講學為生的先生,似乎僅此而已,然而翻開他履歷的背面,卻有驚天動地的真相,他是整個唐王朝的精神導師。

  王通的成就,首先是學術成就。

  在隋唐時期,王通的首要身份,就是「國學大師」,他的學派,時人稱為「河汾學派」?當時人送雅號「王孔子」,把他與儒家聖人孔子相提並論。

  能與孔子相提並論,首先因為他完成了《續六經》,這是他在研習孔子的《六經》之後,用自己的理論重新發揮,繼續研究的結果。在他的《續六經》裡,有他關於這個王朝最核心的理想——王道思想。早在23歲面見隋文帝的時候,王通就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即輕徭薄賦,施行仁政,而後在多年研習之中,他把自己的一套思想,上升到了「王道」的高度,即國家政權的變化,國家統治者是否正統,在於統治者是否施行了「王道」,行王道者即王統,這正是王通的理論核心。

  如果我們把?光對準後世,就不難發現,自唐朝之後,歷朝歷代的爭霸者們,但凡有些眼光的,無不將「王道」二字掛在嘴邊。傳統的忠奸善惡價值觀,從王通開始有了全新的變化,即不以統治者的身份與得國方式來判斷其正邪,相反,是從其行政結果,即是否是「王道」上,來界定它「正統」與否。

  王通的這一思想,在他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多大名氣,但在他離去之後,隨著李唐王朝的建國,他的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也為統治者所用。而相對於「王道」思想,他的另一主張,也同樣具有堅韌的生命力——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即儒家、佛家、道家三?,他主張源出同流,在儒家?化為主的前提下,三家相互包容,相互促進。從南北朝開始,儒家與佛家、道家的爭鬥不斷。儒家思想雖為正統,但南北朝起佛教大興,對儒家文化大肆衝擊,最早的三教合一思想,起於崇佛的梁武帝,但梁武帝敗家身死後,三教合一思想一度被唾棄。從北周開始,歷代統治者圍繞著崇佛、滅佛問題搖擺不定,要麼像北周武帝這樣大肆滅佛,清理寺廟,要麼像北周宣帝那樣崇尚佛法,不理朝政。此時的佛教文化,相對於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尚處於難以包容的浮遊體階段。然而這個矛盾,從王通開始,找到了一個最佳的結合點,他主張?教之間相互學習,兼收並蓄用儒家文化對外來文明進行改造,在相互交流之中,將外來文明變為本土文化,學說與學說之間的相互和解,正是從此開始。而王通本人也身體力行,他的學生眾多,既有遊學的儒生,也有修佛的僧侶,更有遊方的道士,在隋末的戰亂年代裡,他的學派成為了不同流派之間都可接納的學術聖殿。

  如果再把目光對準後世,我們更不難發現,就是從隋朝滅亡後的唐王朝開始,中國的統治者以開闊的胸懷對外開放,廣泛地接納各種不同的宗教和學術流派,佛教、伊斯蘭教,乃至基督教,都是從唐朝開始在中國廣為傳播,影響後世的,而?國本土文化的主體地位,非但?有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消亡,相反博采眾家之長,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儒家文化的開放、包容精神,王通是開拓者。

  王通的學館,不只是學術殿堂,也一樣是政治殿堂。

  與王通交遊的,許多都是隋末的風雲人物,他們都有顯赫的經歷,其後創造了不凡的功業,但是在當時,卻拜服在王通的學說下,甘願以他為師,唯他馬首是瞻。其中也有一些對前途茫然的青年才俊們,以王通為師,找到了未來的道路,最終在轟轟烈烈的隋末群雄爭霸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在隋末的戰亂裡,無數學子離鄉背井,不遠萬里來到?西,只為從王通身上,找到未來的道路。

  王通本人也險些捲入政治漩渦中。先是他高中秀才後,宰相楊素請他入朝為官,此時隋朝暴政已成,大廈難挽,王通自然不會為這個即將滅亡的王朝殉葬。然後是公元613年,楊素的兒子楊玄感造訪,這次不是請他為官,而是要王通助他造反,王通卻評價楊玄感說「苟非其道,恐為禍先」,看出楊玄感不是他理想中的「行王道者」,他終身只以講學為業,最終沒有看到隋朝的滅亡。然而就是從他的學館裡,無數的精英走了出去,那些帶著他王道理想的門徒們,在王通去世後離開,隋末大勢,因他們而改變。

  關於王通的門徒,不妨列一個名單,那將是一個很長的花名冊。

  貞觀名臣: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李靖、陳叔達、李密、李世績、張玄素、溫大雅……

  王通的門人,幾乎構成了後來貞觀盛世的名臣班底,而「行王道」的理想,也終於由盛唐王朝所實現。而他的學說更是影響深遠,甚至貫穿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儒家文化在這個時期,遠不是清末的保守、固執、落後,相反,其開明與包容,是隋唐盛世的精神基石。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