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開國十大功臣排行:揭秘大清開國十大功臣
NO.1 額亦都
世居長白山英鍔峪,姓鈕祜祿氏,隸滿洲鑲黃旗。為清開國五大功臣之一(五大功臣即何和禮、額亦都、費英東、安費揚古和扈爾漢)。康熙重臣遏必隆父親,孝昭仁皇后祖父。
公元1580年(明萬曆八年)努爾哈赤路過嘉木瑚寨,小住穆通阿家,與額亦都談得十分投機。額亦都欣賞努爾哈赤的領袖氣度,告訴姑姑要跟努爾哈赤出去闖世界,他說:「大丈夫生活在世間,就要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決不能碌碌無為。這番出走,我決不會做讓姑姑為難的事,請姑姑放心。」於是十九歲的額亦都就跟從二十二歲的努爾哈赤走了。
這一走,額亦都終身都未與努爾哈赤分離,護衛左右,折衝禦侮,成為努爾哈赤最為得力的部將。 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遺甲起兵,前往進攻仇人尼堪外蘭的城堡圖倫,額亦都身先士卒,登上圖倫城牆。1587年(萬曆十五年)額亦都領兵攻巴爾達城,利用夜色掩護,率先登城,守城兵士驚起,箭如雨下,額亦都身中五十餘創,堅持拚殺,不肯退卻,最終攻下堅城。努爾哈赤親自出郊迎接凱旋的英雄額亦都,設宴慰勞,將俘虜全部賜予他,賜號「巴圖魯」(意為英雄)。
公元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葉赫貝勒布寨率九部合攻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令額亦都以百人出城挑戰,連續擊殺九人,來犯者畏而退卻,額亦都乘機衝殺,最後擒殺葉赫貝勒布寨。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額亦都從努爾哈赤攻哈達,哈達滅亡。1607年(萬曆三十)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理等從努爾哈赤攻東海窩集部瓦爾喀,九月滅輝發。1611年(萬曆三十九年),又與何和禮、費英東等出征窩集部虎爾哈,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滅烏拉。至此海西四部都歸人努爾哈赤麾下。
在統一女真各部和對明作戰過程中,幾乎每一次大的戰役,額亦都均未漏下並屢立軍功,努爾哈赤視之為股肱之臣,先將族妹嫁給他,繼而又以公主妻之,額亦都成為努爾哈赤的女婿。公元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定八旗旗制,額亦都隸鑲黃旗。次年建國號後金,他與費英東、何和理、費揚古、扈爾漢等共為顧命五大臣,由額亦都、費揚古兩巴圖魯主軍事,費英東為大扎爾固齊(扎爾固齊,蒙語斷事官之意,大即長),主刑政,扈爾漢主扈從,並輔何和理參與執政。
五大臣或為努爾哈赤的養子或為努爾哈赤的女婿,都是文武兼備的強有力人才。額亦都稱「達拉哈嚇」,累官至左翼總兵官,一等大臣,所部有三個世管牛錄,分隸鑲黃旗和正白旗。 公元1621年(後金天命六年),額亦都從軍克遼陽,不久病死,終年六十歲。他佐助努爾哈赤創業四十餘年,戰功卓著。當他病重時,努爾哈赤「車駕臨視,垂泣與訣」,死後又三次「親臨痛哭」。1636年(後金崇德元年)追封宏毅公,被譽為「忠勇忘身,有始有卒,開拓疆土,厥積懋焉」。
NO.2何和禮
董鄂·何和禮(1561年-1624年),明朝文獻記載為好好裡,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後金)開國名將。
何和禮原為棟鄂部首領,後歸附清太祖努爾哈赤,隨其統一女真各部,並娶其女為妻,被尊稱為棟鄂額駙。後金建立後,何和禮為五大臣之一,後參與薩爾滸之戰、瀋陽遼陽之戰,官至三等總兵官。
天命九年(1624年),何和禮病逝,後追封勇勤公,謚號溫順。
何和禮的祖先原居於瓦爾喀(今吉林琿春),後遷到棟鄂地區(在今吉林桓仁),並自成一部,以棟鄂(董鄂)為姓。祖父克徹巴顏,父親額勒吉,兄長屯珠魯巴顏,世代為棟鄂部首領。
克徹巴顏時期,棟鄂部與章甲城長阿哈納(努爾哈赤堂叔)產生仇怨。因阿哈納是寧古塔六貝勒之一,棟鄂部便多次出兵攻打寧古塔。寧古塔不敵,向海西女真中的哈達部借兵,與棟鄂部相互攻伐。
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何和禮接替兄長成為棟鄂部首領,時年二十六歲。當時,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知道棟鄂部兵強馬壯,便想招攬何和禮。
1588年(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迎娶哈達貝勒扈爾干之女納喇氏為妃,邀請何和禮率兵扈從。何和禮欣然率三十人隨行,並在返回後率部歸附努爾哈赤,又娶努爾哈赤長女東果格格為妻。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建立黃、紅、白、黑四旗。何和禮所部隸屬於正紅旗,並擔任正紅旗總管。
累立戰功
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努爾哈赤征討烏拉部,何和禮率所部旗兵破敵有功。1611年(萬曆三十九年),何和禮與額亦都、扈爾漢討伐渥集部虎爾哈路,攻克紮庫塔城。
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努爾哈赤再次征討烏拉部。當時,努爾哈赤本欲招撫布占泰,希望他能夠悔悟歸降。何和禮與代善等貝勒極力勸諫,主張進兵,努爾哈赤遂滅亡烏拉部。
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在原有四旗的基礎上確立八旗制,何和禮被編入正紅旗。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自稱汗王,建立後金,任命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安費揚古為五大臣,同聽國政。
1619年(天命四年),何和禮率部參加薩爾滸戰役,大敗明朝遼東經略楊鎬。當時,何和禮幫助制定戰略,其所部兵馬在東線戰場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621年(天命六年),何和禮隨軍攻破瀋陽、遼陽,因功被授予三等總兵官。後來,鎮江守將陳良策叛投毛文龍,組織當地漢人造反,努爾哈赤命何和禮與四貝勒皇太極率兵鎮壓。
1624年(天命九年),何和禮奉命前往遼南戍守海州,後被總兵官布善替回。同年八月,何和禮病逝,時年六十四歲。當時,費英東、額亦都等四大臣已先後去世,努爾哈赤痛哭道:「與朕並肩作戰的幾位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能夠留下來給我送終?」
後來,清太宗皇太極繼位,追封何和禮為三等公。1655年(順治十二年),清世祖追諡何和禮為溫順,又為他勒石記功。1731年(雍正九年),何和禮又加封號勇勤,是為三等勇勤公。
五大臣或為努爾哈赤的養子或為努爾哈赤的女婿,都是文武兼備的強有力人才。額亦都稱「達拉哈嚇」,累官至左翼總兵官,一等大臣,所部有三個世管牛錄,分隸鑲黃旗和正白旗。 公元1621年(後金天命六年),額亦都從軍克遼陽,不久病死,終年六十歲。他佐助努爾哈赤創業四十餘年,戰功卓著。當他病重時,努爾哈赤「車駕臨視,垂泣與訣」,死後又三次「親臨痛哭」。1636年(後金崇德元年)追封宏毅公,被譽為「忠勇忘身,有始有卒,開拓疆土,厥積懋焉」。
NO.2何和禮
董鄂·何和禮(1561年-1624年),明朝文獻記載為好好裡,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後金)開國名將。
何和禮原為棟鄂部首領,後歸附清太祖努爾哈赤,隨其統一女真各部,並娶其女為妻,被尊稱為棟鄂額駙。後金建立後,何和禮為五大臣之一,後參與薩爾滸之戰、瀋陽遼陽之戰,官至三等總兵官。
天命九年(1624年),何和禮病逝,後追封勇勤公,謚號溫順。
何和禮的祖先原居於瓦爾喀(今吉林琿春),後遷到棟鄂地區(在今吉林桓仁),並自成一部,以棟鄂(董鄂)為姓。祖父克徹巴顏,父親額勒吉,兄長屯珠魯巴顏,世代為棟鄂部首領。
克徹巴顏時期,棟鄂部與章甲城長阿哈納(努爾哈赤堂叔)產生仇怨。因阿哈納是寧古塔六貝勒之一,棟鄂部便多次出兵攻打寧古塔。寧古塔不敵,向海西女真中的哈達部借兵,與棟鄂部相互攻伐。
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何和禮接替兄長成為棟鄂部首領,時年二十六歲。當時,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知道棟鄂部兵強馬壯,便想招攬何和禮。
1588年(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迎娶哈達貝勒扈爾干之女納喇氏為妃,邀請何和禮率兵扈從。何和禮欣然率三十人隨行,並在返回後率部歸附努爾哈赤,又娶努爾哈赤長女東果格格為妻。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建立黃、紅、白、黑四旗。何和禮所部隸屬於正紅旗,並擔任正紅旗總管。
累立戰功
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努爾哈赤征討烏拉部,何和禮率所部旗兵破敵有功。1611年(萬曆三十九年),何和禮與額亦都、扈爾漢討伐渥集部虎爾哈路,攻克紮庫塔城。
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努爾哈赤再次征討烏拉部。當時,努爾哈赤本欲招撫布占泰,希望他能夠悔悟歸降。何和禮與代善等貝勒極力勸諫,主張進兵,努爾哈赤遂滅亡烏拉部。
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在原有四旗的基礎上確立八旗制,何和禮被編入正紅旗。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自稱汗王,建立後金,任命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安費揚古為五大臣,同聽國政。
1619年(天命四年),何和禮率部參加薩爾滸戰役,大敗明朝遼東經略楊鎬。當時,何和禮幫助制定戰略,其所部兵馬在東線戰場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621年(天命六年),何和禮隨軍攻破瀋陽、遼陽,因功被授予三等總兵官。後來,鎮江守將陳良策叛投毛文龍,組織當地漢人造反,努爾哈赤命何和禮與四貝勒皇太極率兵鎮壓。
1624年(天命九年),何和禮奉命前往遼南戍守海州,後被總兵官布善替回。同年八月,何和禮病逝,時年六十四歲。當時,費英東、額亦都等四大臣已先後去世,努爾哈赤痛哭道:「與朕並肩作戰的幾位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能夠留下來給我送終?」
後來,清太宗皇太極繼位,追封何和禮為三等公。1655年(順治十二年),清世祖追諡何和禮為溫順,又為他勒石記功。1731年(雍正九年),何和禮又加封號勇勤,是為三等勇勤公。
NO.3 扈爾汗
佟佳·扈爾漢(1576~1623年)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隸滿洲正白旗人。世居雅爾古寨,從其父歸順建州。努爾哈赤收為養子,賜號覺羅氏。每戰必為前鋒,從滅烏喇,多有戰功。後金開國後,執掌鑲白旗,賜號達爾漢。天命四年,參加薩爾滸之戰,敗明軍撫順、開原二路。旋又設伏,與諸貝勒盡殲明將劉綎所部五萬人。五年,在瀋陽敗明總兵賀世賢,歷加世職至一等總兵官。
八年,去世,終年四十八。太祖親臨其喪,以吊其功勳!諸子:渾塔襲三等總兵官,准塔別有傳,阿拉密襲准塔世職。
扈爾漢,佟佳氏,世居雅爾古寨。父扈喇虎,與族人相仇,率所部來歸,是歲戊子,。旗制定,隸滿洲正白?太祖起兵之六年也,扈爾漢年十三,太祖養以為子。稍長,使為侍旗。扈爾漢感太祖撫育恩,誓效死,戰輒為前鋒。
瓦爾喀部蜚悠城初屬烏喇,貝勒布占泰待之虐,丁未正月,城長策穆特黑請徙附太祖,太祖命貝勒舒爾哈齊等將三千人迎之,扈爾漢從。既至蜚悠城,收環城屯寨凡五百戶,使扈爾漢與揚古利率兵三百,護以前行。布占泰發兵萬人邀諸路,扈爾漢結寨山巔,使蜚悠城之。自率二百人與烏喇兵萬人各據山為陣,相持,使馳告後來附者五百戶入保,分兵百人來戰,揚古利迎擊,烏喇兵稍退,會後軍至,奮擊,大破之。翌日,烏喇悉太祖命貝勒巴雅喇將千人伐渥集部,扈爾漢從,取赫席黑、俄漠和蘇魯、佛訥赫克索三路,俘二千人。己酉冬十二月,覆命扈爾漢將千人伐渥集部,取滹野路,收二千戶以還,太祖嘉其功,賚甲冑及馬,賜號「達爾漢」。辛亥冬十二月,覆命扈爾漢及何和禮、額亦都將二千人伐渥集部虎爾哈路,克扎庫塔城,斬千餘級,俘二千人;撫環近諸路,收五百戶以還。癸丑,太祖討烏喇,扈爾漢及諸將皆從戰,奪門入,遂滅烏喇。太祖置五大臣,扈爾漢與焉。
先是太祖與明盟,畫界,戒民毋竊逾,違者殺毋赦。至天命初將十年,明民越境採參鑿礦,取樹木果蔬,殆歲有之。太祖使扈爾漢行邊,遇明民逾塞,取殺之,凡五十餘輩。太祖遣綱古裡、方吉納如廣寧,廣寧巡撫李維翰系諸獄,而使來責言,且求殺逾塞民者,太祖拒不許。既乃取葉赫俘十人戮撫順關下,明亦釋使者。是年秋七月,太祖命扈爾漢及安費揚古將二千人伐薩哈連部,道收兀爾簡河南北三十六寨;遂進攻薩哈連部,取十一寨,降其三路。語詳安費揚古傳。
四年春二月,明經略楊鎬大舉四道來侵,三月,太祖督軍御之,扈爾漢從貝勒阿敏先行,與明遊擊喬一琦遇,擊敗之。時朝鮮出軍助明,其帥姜弘立屯孤拉庫嶺,一琦收殘卒匿朝鮮營。扈爾漢從諸貝勒擊明軍,戰於薩爾滸,破明將杜松等;戰於尚間崖,破明將馬林等:扈爾漢皆在行間。明將劉綎自寬奠入董鄂路,牛錄額真托保等戰不利。扈爾漢帥師與托保合軍,憑隘為伏,諸貝勒軍出瓦爾喀什林。劉綎將率兵登阿布達裡岡為陣,扈爾漢引軍扼其沖,諸貝勒繼至,東西夾擊,破之,綎戰死,明兵遂熸。五年,太祖取瀋陽,扈爾漢從擊明總兵賀世賢等,敗之。歷加世職至三等總兵官。八年冬十月,卒,年甫四十八。太祖親臨其喪.以吊其功勳!
四年春二月,明經略楊鎬大舉四道來侵,三月,太祖督軍御之,扈爾漢從貝勒阿敏先行,與明遊擊喬一琦遇,擊敗之。時朝鮮出軍助明,其帥姜弘立屯孤拉庫嶺,一琦收殘卒匿朝鮮營。扈爾漢從諸貝勒擊明軍,戰於薩爾滸,破明將杜松等;戰於尚間崖,破明將馬林等:扈爾漢皆在行間。明將劉綎自寬奠入董鄂路,牛錄額真托保等戰不利。扈爾漢帥師與托保合軍,憑隘為伏,諸貝勒軍出瓦爾喀什林。劉綎將率兵登阿布達裡岡為陣,扈爾漢引軍扼其沖,諸貝勒繼至,東西夾擊,破之,綎戰死,明兵遂熸。五年,太祖取瀋陽,扈爾漢從擊明總兵賀世賢等,敗之。歷加世職至三等總兵官。八年冬十月,卒,年甫四十八。太祖親臨其喪.以吊其功勳!
NO.4 安費揚古
覺爾察·安費揚古(1559—1622)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隸滿洲鑲藍旗。完布祿子,世居瑚濟寨,後。少隨父歸太祖努爾哈赤。1621年,攻取遼沈,戰功卓著。天命七年七月,卒。順治十六年,追諡敏壯,立碑紀其功。康熙五十二年,追賜三等輕車都尉世職。
安費揚古從小隨父從軍,不離努爾哈赤左右。起兵之初,努爾哈赤追討殺父仇人尼堪外蘭,安費揚古跟從他搗毀仇人的老家圖倫城,又計畫攻甲板城。當時,薩爾滸城的酋長因尼堪外蘭有明朝照著,勢力大,留須尼堪,洩露了努爾哈赤的攻城日期,尼堪外蘭得以逃脫。努爾哈赤怒不可遏,派安費揚古率兵修理薩爾滸,安費揚古到地方把薩爾滸城給一窩端了。
努爾哈赤英武,身邊又聚集一批龍虎將,別說外人,他家裡人都嫉妒了。努爾哈赤有個堂兄,叫康嘉(努爾哈赤的祖父有兄弟六人,堂叔伯若干,不知道此人哪位叔叔大爺的兒子),勾結哈達部落劫瑚濟寨,請兆佳城主做嚮導。(兆佳城,指現今的趙家營子,居興京西近百里,猴石省級森林公園附近。)打獵的安費揚古聞訊,帶著十二個人追上哈達兵,將其擊潰。為報一箭之仇,翌年正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深夜,努爾哈赤和安費揚古摸進兆佳城,活捉了城主,並成功策反他的部下。
安費揚古作戰善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有一次他和努爾哈赤攻馬爾墩寨。這個寨子依天險而建,防守嚴密,逢攻擊,箭鏃和石頭飛滾而下,連攻三天沒拿下來。第四天,安費揚古仔細觀察地形,終於找到一條山間小徑,悄悄帶人攀崖而上,拔掉馬爾墩——馬爾墩,系赫圖阿拉西行幾十里,扎喀關下的村莊。現在村名依然延用。
出師順利的努爾哈赤一發不可收,拿下馬爾墩,又盯上陳哲城、王甲城、章甲城、尼瑪喇城等等大小不一的山寨。這些山寨抵不住他的凌厲攻勢,紛紛被降。而這些戰役中,都有安費揚古參與。
安費揚古戎馬生涯40餘年,創建一支能征善戰的八旗兵,培養一批統軍有方的將領。常躬親率軍征戰,指授方略,強調以智取勝,創造了以弱勝強、以少克眾的著名戰例。安費揚古在統一女真各部及與明朝的戰爭中,提出了一系列軍事主張,其軍事思想對後來兵家有較大影響。
NO.5 費英東
瓜爾佳·費英東(1562年—1620年)清初開國功臣,滿洲鑲黃旗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子,以驍勇善戰著稱。公元1588年(萬曆十六年),隨父率部歸順努爾哈赤,授一等大臣。公元1616年(天命元年),與額亦都、扈爾漢、安費揚古、何和裡,同為理政五大臣。後有跟隨努爾哈赤攻取明撫順,被譽為「萬人敵」,費英東跟隨努爾哈赤三十餘年,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屢立戰功,授一等總兵官世職。公元1620年(明萬曆四十八年)三月,費英東結束了其戎馬倥傯的一生,終年五十七歲。公元1632年(天聰六年),太宗皇太極追封費英東為直義公。後清廷建立太廟,讓費英東配享太廟。
費英東的初次征戰是討伐瓦爾喀部,這一戰中他身先士卒,取噶佳路(路為明代女真各部的一個單位),殺死瓦爾喀噶佳路長阿球。戊戌年(公元1598年)正月,費英東同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率軍一千再征瓦爾喀,攻克安楚拉庫路,圍困瓦爾喀部村屯二十餘個,三月,瓦爾喀部首領額果裡率領部眾投降。丁未年(公元1607年)正月,海西女真中強大的烏拉部在貝勒布占泰的率領下侵擾斐優城,城主策穆特黑抵擋不住,向努爾哈赤求援,請求將其領地內的軍民遷入建州領地,努爾哈赤命其弟貝勒舒爾哈齊與費英東,扈爾漢帶兵保護。扈爾漢率領斐優城三百戶先行,遭遇烏拉部的追擊,正在相持不下的時候,費英東率領建州兵趕到,殺退了烏拉部。五月,努爾哈赤討伐東海女真的渥集部,費英東率本部人馬攻克渥集部的赫席赫路,鄂摩和蘇魯路,佛納赫托克索路,俘虜二千多人,立下頭等戰功。
辛亥年(公元1611年)七月,又與阿巴泰等人攻佔渥集部的烏爾固辰,穆稜二路,渥集部投降,建州女真的力量更加壯大。 兩年後,即公元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集中力量討伐強敵——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建州諸貝勒大臣拚死力戰,費英東首先攻佔了烏拉部的城門,建州大軍趁勢入城,烏拉部投降。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後金政權,任命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何和禮,安費揚古為五大臣,開始了漫長的對明戰爭。公元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中,費英東率鑲黃旗本部兵馬擊潰開源總兵馬林的軍隊。
努爾哈赤政討明朝撫順城時,費英東被火炮擊中,部下勸他撤費英東軍,而費英東上馬大呼「我建州無敗退之將,只有戰死之將!」 部下群情振奮,一舉攻克撫順城。
後來,在攻打葉赫城的時候,城上箭拾如雨,努爾哈赤命令撤退,前線的費英東回報說:「我們的人已經攻到城下了!」努爾哈赤又命再退,費英東又說:「我們的人已經爬上城牆了!」還沒等努爾哈赤下達第三次撤退命令的時候,費英東已經佔領了葉赫城。努爾哈赤感歎的說:「費英東真乃萬人敵也!」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三月,費英東結束了他戎馬征戰的一生,享年五十七歲,努爾哈赤大哭,親自為他守靈。天聰六年,皇太極追封費英東為直義公,配享太廟。順治十六年,又追封他世爵位三等公。
康熙九年,聖祖親自為他撰寫碑文,立碑紀勳。雍正九年追加封號信勇公。乾隆四十三年,晉費英東世爵一等公,子孫世襲罔替。 費英東自少年時就追隨努爾哈赤,三十餘年的征戰中,他身先士卒,總是衝在最前面。
費英東性情忠直,遇事果斷,對部下很關愛,對俘虜也很仁慈,太宗皇太極曾經對大臣們說:「費英東見人不善,必先自斥責而後劾之;見人之善,必先自獎勸而後舉之。故被劾者無怨言,被舉者無驕色。朕未聞諸臣以善惡直奏斯斷人也!」 費英東主要活躍在統一女真的內部戰爭中,並沒有更多的參與對明戰爭,但他仍然被清朝歷代皇帝尊為開國功臣而留名史冊。
辛亥年(公元1611年)七月,又與阿巴泰等人攻佔渥集部的烏爾固辰,穆稜二路,渥集部投降,建州女真的力量更加壯大。 兩年後,即公元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集中力量討伐強敵——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建州諸貝勒大臣拚死力戰,費英東首先攻佔了烏拉部的城門,建州大軍趁勢入城,烏拉部投降。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後金政權,任命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何和禮,安費揚古為五大臣,開始了漫長的對明戰爭。公元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中,費英東率鑲黃旗本部兵馬擊潰開源總兵馬林的軍隊。
努爾哈赤政討明朝撫順城時,費英東被火炮擊中,部下勸他撤費英東軍,而費英東上馬大呼「我建州無敗退之將,只有戰死之將!」 部下群情振奮,一舉攻克撫順城。
後來,在攻打葉赫城的時候,城上箭拾如雨,努爾哈赤命令撤退,前線的費英東回報說:「我們的人已經攻到城下了!」努爾哈赤又命再退,費英東又說:「我們的人已經爬上城牆了!」還沒等努爾哈赤下達第三次撤退命令的時候,費英東已經佔領了葉赫城。努爾哈赤感歎的說:「費英東真乃萬人敵也!」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三月,費英東結束了他戎馬征戰的一生,享年五十七歲,努爾哈赤大哭,親自為他守靈。天聰六年,皇太極追封費英東為直義公,配享太廟。順治十六年,又追封他世爵位三等公。
康熙九年,聖祖親自為他撰寫碑文,立碑紀勳。雍正九年追加封號信勇公。乾隆四十三年,晉費英東世爵一等公,子孫世襲罔替。 費英東自少年時就追隨努爾哈赤,三十餘年的征戰中,他身先士卒,總是衝在最前面。
費英東性情忠直,遇事果斷,對部下很關愛,對俘虜也很仁慈,太宗皇太極曾經對大臣們說:「費英東見人不善,必先自斥責而後劾之;見人之善,必先自獎勸而後舉之。故被劾者無怨言,被舉者無驕色。朕未聞諸臣以善惡直奏斯斷人也!」 費英東主要活躍在統一女真的內部戰爭中,並沒有更多的參與對明戰爭,但他仍然被清朝歷代皇帝尊為開國功臣而留名史冊。
NO.6 揚古利
舒穆祿·揚古利(1572—1637年)清朝開國元勳之一,世居琿春,隸滿洲正黃旗。父郎柱,為庫爾喀部長,率先附太祖。揚古利入侍,太祖深異焉,日見信任,妻以女兒,號為「額駙」。從伐輝發,克滅哈達,戰薩爾滸,攻取遼陽。崇德十二月,太宗親伐朝鮮,揚古利從征。次年,卒於軍,太宗親臨哭奠,命陪葬福陵。追封武勳王,立碑墓道。順治中,世祖命配享太廟。雍正九年,定世爵為一等英誠公。
太祖令揚古利守汛鴨綠江,警備嚴密,無敢犯者。伐輝發多璧城,阻水不得進,揚古利亂流而濟,眾從之,遂薄城,多所俘馘。歲癸巳,略朱捨裡路、訥殷路,戊戌,略安褚拉庫路,皆有功。歲己亥,從克哈達,揚古利先登,擒貝勒孟格布祿。歲丁未正月,徙蜚悠城眾,揚古利與扈爾漢率兵三百護行,烏喇以萬人要諸路。揚古利勵眾曰:「吾儕平居相謂死於疾寧死於敵,此非臨敵時乎?」持矛突陣,殺烏喇兵七,敵稍卻。夾河相持,諸貝勒軍總至,大破之。五月,從貝勒巴雅喇等伐渥集部,取赫席黑路,為前鋒。馬兒古裡村人驚兵至,走負山,因攻據其山巔,馳下擊之,盡殲丁壯,俘子女以歸。九月,伐輝發,越柵二重,先入,奪其城。歲庚戌七月,從台吉阿巴泰等伐渥集部,略木倫路,克吳兒瑚麻村,望林中煙起,即馳赴之,往復者三,俘獲甚眾。歲壬子九月,從討烏喇,攻金州城,城中迎射拒,揚古利冒矢攻克之。歲癸丑正月,再討烏喇,揚古利先眾進戰。攻青河,烏喇貝勒布占泰兵甚銳,太祖傳矢命諸將退,揚古利持不可,麾眾迫城,聚一隅疾攻,遂拔之。
天命四年三月,明經略楊鎬大舉來侵,總兵杜松等攻界凡,大貝勒代善等帥師御之。我軍屯吉林崖,明軍屯薩爾滸山,兩軍相薄,揚古利與貝勒阿巴泰等爭先赴敵,破其軍,松等皆戰死。是夕,明總兵馬林以兵至,營於尚間崖。翌旦,移兵往攻,太祖命被創者勿往,揚古利裹創系腕,率十牛錄兵,憑高馳擊,林兵大潰。七月,攻鐵嶺,遇蒙古貝勒介賽兵,擊破之,遂獲介賽。六年三月,從太祖攻瀋陽,壕深塹堅,眾難之;揚古利拔刀揮本旗兵先登,奪敵所植竹籤以阻軍者,遂克之。進攻遼陽,復先登陷陣,破其步卒,奪河橋,與明兵戰於沙嶺,大敗之。遼陽既拔,太祖嘉其戰多屢受創,命位亞八貝勒,統左翼兵,授一等總兵官,誡勿更臨陣。十年,揚古利守耀州,明將毛文龍遣兵三百來攻,略城南蕎麥沖,揚古利率兵追擊,盡殲之。旋進三等公。
NO.7 索尼
赫捨裡·索尼——著名清朝輔政大臣 赫捨裡·索尼:(公元1600~1667年待考),滿族,赫捨裡·碩色之子;滿洲正黃旗人。著名清朝輔政大臣,一等公爵,滿族赫捨裡氏先祖之一。 清太祖佟·努爾哈赤的時候,因為赫捨裡·索尼父子及赫捨裡·碩色兄弟皆通曉國書(滿語)及蒙、漢文字,特命赫捨裡·碩色與赫捨裡·希福一起在文館做官,賜號「巴克什」。授赫捨裡·索尼一等侍衛。從征界籓、棟夔。 金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赫捨裡·索尼隨從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攻錦州,偵敵寧遠,並有功。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崩後五日,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在三官廟,召見赫捨裡·索尼議談冊立之事。 當時赫捨裡·索尼說:「先帝(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經過了一番爭議,決定奉六歲的皇九子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即位。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時節,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攝政王)遣派赫捨裡·索尼祭奠昭陵,貝子屯齊揭發赫捨裡·索尼與圖賴等密謀立肅親王豪格為帝,罪應處死,最後減輕處罰,據清史稿記載:「奪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親政,召令赫捨裡·索尼回京,官復世職。累進一等伯世襲,擢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 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駕崩,遺詔讓赫捨裡·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同輔政。 赫捨裡·索尼聞命,跪告諸王貝勒,請求共任國政,而諸王貝勒(八大鐵帽子王)都說:「大行皇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十分瞭解你們四位大臣,委託給了你們國家重務,誰敢干預?」於是,赫捨裡·索尼等大臣帶著小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大行皇帝靈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記載,他們說:「先皇帝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為庸劣,遺詔寄託,保翊沖主。索尼等誓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聽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無義之富貴,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黨羽,不受賄賂,惟以忠心仰報先皇帝大恩。若各為身謀,有違斯誓,上天懲罰,奪算凶誅。」 這個誓言,四大輔政大臣最後誰也沒有遵守到底。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農曆3月,赫捨裡·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共同奏請清康熙大帝親政。清康熙大帝當時沒有立即應允下來,而是下詔褒獎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與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襲,赫捨裡·索尼卻推辭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農曆6月,赫捨裡·索尼去世,謚號「文忠」,清康熙大帝賜祭葬有加禮。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農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赫捨裡·索尼等大臣的奏章,聖上親政。長子噶布喇官當上了侍衛內大臣,是孝誠仁皇后的父親。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誠仁皇后駕崩,清康熙大帝授赫捨裡·噶布喇為一等公,世襲。 赫捨裡·索尼的第二子赫捨裡·索額圖亦曾為大學士、輔政大臣。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崩後五日,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在三官廟,召見赫捨裡·索尼議談冊立之事。 當時赫捨裡·索尼說:「先帝(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經過了一番爭議,決定奉六歲的皇九子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即位。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時節,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攝政王)遣派赫捨裡·索尼祭奠昭陵,貝子屯齊揭發赫捨裡·索尼與圖賴等密謀立肅親王豪格為帝,罪應處死,最後減輕處罰,據清史稿記載:「奪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親政,召令赫捨裡·索尼回京,官復世職。累進一等伯世襲,擢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 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駕崩,遺詔讓赫捨裡·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同輔政。 赫捨裡·索尼聞命,跪告諸王貝勒,請求共任國政,而諸王貝勒(八大鐵帽子王)都說:「大行皇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十分瞭解你們四位大臣,委託給了你們國家重務,誰敢干預?」於是,赫捨裡·索尼等大臣帶著小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大行皇帝靈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記載,他們說:「先皇帝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為庸劣,遺詔寄託,保翊沖主。索尼等誓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聽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無義之富貴,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黨羽,不受賄賂,惟以忠心仰報先皇帝大恩。若各為身謀,有違斯誓,上天懲罰,奪算凶誅。」 這個誓言,四大輔政大臣最後誰也沒有遵守到底。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農曆3月,赫捨裡·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共同奏請清康熙大帝親政。清康熙大帝當時沒有立即應允下來,而是下詔褒獎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與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襲,赫捨裡·索尼卻推辭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農曆6月,赫捨裡·索尼去世,謚號「文忠」,清康熙大帝賜祭葬有加禮。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農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赫捨裡·索尼等大臣的奏章,聖上親政。長子噶布喇官當上了侍衛內大臣,是孝誠仁皇后的父親。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誠仁皇后駕崩,清康熙大帝授赫捨裡·噶布喇為一等公,世襲。 赫捨裡·索尼的第二子赫捨裡·索額圖亦曾為大學士、輔政大臣。
NO.8 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之戰中立下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在清朝開國史上,攝政王多爾袞無疑是決定清朝命運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明清興亡的關鍵時刻,毅然決策進關奪權;又在關鍵時刻,指揮關鍵的山海關決戰,一舉擊敗李自成,清朝順利進關;再決策,定鼎北京;國家初成一統!從一定意義上說,多爾袞之開創清朝歷史新紀元,與努爾哈赤之開國奠基一樣,同具深遠的歷史意義。
NO.9 鰲拜
鰲拜的伯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勳之一,二哥卓布泰是清初軍功卓著的戰將。鰲拜本人亦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不但是一員驍勇戰將,而且也是皇太極的心腹。 清崇德二年(1637),鰲拜為先鋒攻明皮島,以勇聞。此後屢敗明軍,1644年清軍入關,鰲拜率軍定燕京,征湖廣,馳騁疆場,衝鋒陷陣,為清王朝統一中國立下汗馬功勞。1646年鰲拜出征四川張獻忠大西軍,在南充大破大西軍軍營,斬張獻忠於陣,因此以首功被順治皇帝超升為二等公,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在(皇帝禁衛軍司令),擢領侍衛內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習武進士。自此,鰲拜參議清廷大政。
1661年順治帝駕崩,愛新覺羅·玄燁八歲即位,順治帝遺詔,由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大臣輔政。當時鰲拜在四輔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因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蘇克薩哈因曾是攝政王多爾袞舊屬,為其它輔政大臣所惡,因此鰲拜才得以擅權。
鰲拜結黨營私,日益驕橫,竟發展到不顧康熙的意旨,先後殺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臨與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政敵,引起朝野驚恐,康熙震怒,最後康熙終設計由一群少年在宮內練習「布庫」(即摔跤,滿族的一種角力遊戲),鰲拜以為是小孩子的遊戲,不以為意,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這群少年將鰲拜擒獲。
康熙宣佈鰲拜三十條罪狀,廷議當斬,康熙念鰲拜歷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其黨羽或死或革。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其子納穆福後獲釋。
NO.10 代善
和碩禮烈親王。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生母為太祖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與太祖長女東果格格、長子褚英同母。明萬曆十一年癸未七月初三日寅時生。勇武善戰,多有戰功。初稱貝勒。
三十五年(1607)四月,與兄褚英、貝勒舒爾哈齊統兵襲取斐悠城瓦爾喀之民,敗烏拉兵於烏碣巖,斬烏拉貝勒博克多,因功賜號古英巴圖魯,明人或稱為貴永介。四十一年(1613),從努爾哈赤滅烏拉。四十四年(1616)後金建立,即天命元年,四月被封為、和碩貝勒,參國、務國,人稱為大貝勒。與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
天命三年(1618)四月,從克撫順城,敗明援軍。四年,在薩爾滸戰役中,多立戰功,繼取開原、鐵嶺、敗蒙古牢賽兵。八月克葉赫西城。六年,從破瀋陽、遼陽。十一年(1626)八月,與諸子立八弟皇太極嗣父汗位。天聰元年(1627)五月,統兵圍錦州,敗明援軍。三年十月,從皇太極征明,趨京城、下良鄉。五年,圍困大凌河城,敗明軍四萬,生擒監軍張春。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碩兄禮親王。崇德(1643)八年八月,皇太極崩,與諸王貝勒擁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以鄭親王濟爾哈郎、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順治二年春,至京師。五年戊子十月十一日丑刻卒,年六十六。康熙十年六月,追諡曰烈。
乾隆十九年九月,入祀盛京賢王祠。四十三年正月,配享太廟。特詔改見襲爵位之康親王,復始封王號曰禮,世襲罔替。 在四大貝勒中阿敏、莽古爾泰先後被革去大貝勒之職,惟有代善表現乖巧,對皇太極誓表忠誠,風光一生。此外代善在順治時曾大義滅親殺死鼓動多爾袞自立為帝的子孫碩托與阿達禮,對清庭確是一片忠心。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一系還是最顯赫的一支。在他的八個兒子中,三人被封為親王,二人被封為郡王,一人被封為貝子,一人被封為輔國公。在清朝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中,代善祖孫三代就佔了三個,即代善首封的禮親王爵,其子岳託首封的克勤郡王爵,其孫勒克德渾首封的順承郡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