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甄嬛同級的劇,相較於前者,偏男性化一些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甄嬛同級的劇,相較於前者,偏男性化一些

2016年04月27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349 次

---------
投稿網友:星子閱lion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其他評,關於劇情幼稚問題和「蘇」問題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17275/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16265/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17502/
另,推薦一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09534/

一部優秀的劇,個人認為邏輯處理超過原著(如:原著中碰到庭生買書改為在宮中遇到庭生打掃),語言顯然經過深思雕琢,人物關係安排不僅較為合乎原著,而且做了適合影視劇的調整。這部劇大概是甄嬛傳的級別,與近幾年推出的偶像古裝和仙俠相比,可謂天壤之別。之所以不打滿分,完全是參照甄嬛傳最後的評分,感覺分數穩定在9分或8.9分比較合理,過高只會招來無理黑,給它打雲中歌一類的分。。。

       關於改編是否合乎原著一事,我的看法是:
1、該劇的大體事件走向就目前看來,是大致合乎原著的,只是刪除了一些情節和人物,並加快了入正題的速度,這也是改編的應有之義。該劇一開始就顯露出梅長蘇身份,並進入謀士角色,我認為是符合電視劇的需要的,就我個人體會,原著在我看到一小半的時候,就棄了。。。後來才又撿起來看,試想電視劇賣這麼大關子,而且遲遲不進入謀士角色,只會讓更多觀眾感覺故事鬆散,不明內涵。

2、很多地方細節有了調整,但這些調整不僅沒有破壞劇情整體,如果對比原著的一些處理,反而更加合乎邏輯,如上所說的庭生,又如書中梅長蘇一直是以病弱公子身份出現,卻突然在招親比武上以熏香計試太子和譽王,之前卻毫無梅長蘇智計非凡亦或另懷目的的暗示鋪墊,著實有些突兀,書拖的長,這麼寫還算好,如果是電視劇,大概有些觀眾會覺得此人閒的有病,或者過於陰沉了些

3、關於梅長蘇演繹風格的問題,有人提出梅長蘇內心光明,雖身陷血仇卻仍然光明,陰沉只是指其用計行事,而電視劇中,梅長蘇的整體色調太陰沉了,缺乏風光霽月的翩翩風度和明亮光輝。我個人認為,這一方面是原著黨們習慣了讀完整本書後,在心中重構了書中主要形象,因而做出的判斷;另外一方面,也是混淆了書和電視劇的不同表現手法。
首先,沉重中帶有光明,的確是琅琊榜原著的立意,但這並不是針對一兩個人、一兩個場景的立意,而是整部書的整體立意,也就是說,光明並不是梅長蘇個人時時刻刻表現在行動上的特點,只是在某些時候、某些人面前(比如飛流),梅長蘇會體現出明亮的一面,其他時候,只要沒有絕望之氣就夠了,而且也不是只有梅長蘇負責讓整體立意明亮,要求梅長蘇同時承擔陰沉謀士和陽光青年的角色就太過分了。

其次,影視與小說不同,小說可以做大量心理描寫,然而這些心理和情緒落實到劇本上都要變成實際動作和表情,胡歌演技是不差,但也不至於要求他一邊或慎重或平靜的布計,一邊眼裡「閃爍著光明」或者「語調明快」。。。這實在有毀角色的風險。

最後,小說很長,不僅對於梅長蘇的個人體現分散且繁雜,而且如果有些風格不符的表現,或沒有考慮到的細節,網絡讀者少有深究,電視劇則不同,除非琅琊榜只想拍成偶像劇,如何靠賣萌來賺眼球而不要口碑,否則必然要更考慮整體畫風和每一個場景邏輯合理性,直接而緊湊的視覺接受,也使得不合理的地方比網絡長篇小說更容易被受眾發現。劇中梅長蘇的表現,可以說在不同場合都符合畫風,在江左自然風光霽月、氣度不凡,而在皇宮、在各位王公面前,自然也要符合一位有禮有節的飽學白衣的形象,在招攬他的人面前,則是因人而異,因目的而改。面對往日舊人,則沒有像書中過於冷靜幾乎絕對理性,而是更符合人性些,理智克制,同時又難免有所波動和感觸。

總之,這部劇雖然難免有批評,也不可能讓所有原著黨滿意,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口味,但僅就其台詞、演技、劇情邏輯、佈景風格等來看,可稱良心之作,評8分以上應在情理之中,若是特別喜好其題材風格的人,評出9分也正常。而且這不是一部偏女性化的劇,劇情對白也並不是只能討好年輕觀眾,所以我推薦它,希望不要因定向思維和宣傳方式而使可能會喜歡它的人錯過。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