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梅郎才八斗,一榜定江山
---------
投稿網友:司馬平邦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電視劇《琅琊榜》的歷史背景,選擇在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複雜時代之一的南北朝時代,之前有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取材五代十國時代,當然《琅琊榜》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都選擇在這樣的亂世,實際上是需要借助那個時代政權更迭的強烈和戰爭發生的頻仍。
《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由周潤髮飾演的後唐皇帝,自己本就馬上皇帝,打下天下,電影故事表現他如何維護自己的基業,如何駕馭自己的皇室家族,甚至不惜為此發動宮廷血戰;《琅琊榜》裡的梁朝皇帝叫蕭選,由丁勇岱飾演,早年間,年輕的蕭選,與王勁松飾演的言闕,以及鄭勝利飾演的林燮,3位野心勃勃的少年將軍起兵創業,最終打下了大梁王朝一統江山,然後又在幾十年以後,為了權力之爭,為了種種個人恩怨,為了某些人的私心慾念,又以各種形式反目成仇,釀出一場發生在十幾年前的赤焰軍屠殺事件,又因之,有了12年後發生在這3個家族第二代身上的另一樁叫作「琅琊榜」的故事。
要看明白這部劇,一定要瞭解那個時代,一定要瞭解三大家族的大背景,越是紛亂無章的時代,越是戰爭頻仍的社會,往往作為個體的個人,也越強大,雖然當中的人們生死都在一線,壽命也不久長,而且動不動就全軍覆沒或滿門抄斬,但是那些故事裡的每個人都是如此的有勇有謀,都會在最為短暫的年華里,釋放最為強大的才智和魅力。
《琅琊榜》的第一主人公是梅長蘇,它實際是梁朝第一代創始人之一林燮將軍的大公子,權傾王朝的少年將軍,林少帥,但是最終還是在梁武帝蕭選的過度猜忌中被全軍屠戮,然後,他又經歷人間奇寒徹骨之苦改頭換面,依托「琅琊榜」之引領,重新回到梁王朝政治舞台的中心,向曾經的歷史問責,向暗藏在歷史背後的兇手們討還血債,並最終憑借自己的力量修正了梁王朝政治的不良走向;從淺層意義上說,這是一部梁朝「洗冤錄」,而從更深層意義上說,這是一部梁朝的「少帥復仇記」,複雜的時代產生複雜的人,複雜的人才能發生那些玄幻複雜奇謀神略。
梅長蘇,這個《琅琊榜》裡的諸葛孔明與趙子龍兼具一體的人物,其如何用策使計,如何臥薪嘗膽,如何構設暗局,以最終實現自己一步一步的復仇大計,是電視劇的第一大看點,也是這個原創故事今天可以風行天下的重要原因,所以,這又是一個難得的高智商電視劇,我們可以從梅長蘇使用的種種稱得上縱橫捭闔的策略的角度來欣賞它,可以說,創作者的智商也確實很高,算得上熟讀兵書戰略,更是熟悉歷史;梅長蘇的用計邏輯也是有跡可循的,並非真的神鬼莫測,梅長蘇總是用「反計」,敢於走險棋也善於走險棋,比如,為了使靖王一步一步取得梁王的信任,他並沒有給靖王獻什麼諂媚於父的良策,而是讓靖王身邊的人不停地犯大錯小錯,並為之付出代價,這是在他的算計中做出的有效犧牲,這看似不是上策,但卻是奇謀,甚至,靖王的母親靜妃都成為梅長蘇的一個棋子,屢屢為了晉王身犯險境,梅長蘇這些使計的邏輯有很大的賭博成分,他是在打賭,賭梁王蕭選的秉性,賭梁王蕭選的親情,也在賭靖王蕭景琰的人性和良知,義氣與勇氣,我覺得這種用計的缺點是很危險,並不像我們看到《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計策十全十美、百發百中,而總是帶著冒險成分,總是帶著些許的缺憾,甚至一度連被他幫助的靖王自己都無法接受。
但現在,從梅長蘇的飾演者胡歌因此劇獲得的巨大人氣看,經過電視劇長時間的演繹,觀眾們越來越接受了,越來越覺得梅長蘇確實是一個奇人,他的計策確實是一種奇策,因為他的計謀是有系統的,有自己的價值和體系;這讓人想起了前兩年最流行那部電視劇《甄嬛傳》,《甄嬛傳》雖然格局小一些,只是雍正時期的宮廷內鬥,但是其中有很多計謀也是這樣風格,我們從中看不到諸葛亮似的天依無縫的算計,很多的計謀都是七分算計,二分膽量,加上一分運氣。
我們說電視劇《琅琊榜》就不能不說說「琅琊榜」,琅琊榜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換成現在的說法,就是那個時代的權力(財富)排行榜,再加上那個時代的媒體話語權,所有排進榜裡的人,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不但要有本事,更是擁有背後這個「琅琊榜」的傳播力,這個寶貝被制訂出來,從另一方面說就是為了打造一個「少帥復仇記」的大計劃。
說實話,中國的互聯網,尤其是本世紀第一個10年的中國互聯網,就特別像一個由中情局為中國人打造的「琅琊榜」,用它美國式話語體系、美國式價值觀,不斷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篩選適合美國利益需要的所謂中國英雄,然後販賣給中國當權者,你們看,你們只要按著這個路數走,你們國家就有美好的未來;琅琊榜也是這樣,你只要選擇的江左梅郎就可以天下無敵,你說說你說說,這歷史和現實是多麼的相似呀。
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政治權術學的深厚和複雜的歷史根源,實際上不只是南北朝時代和五代十國時代,秦以前也是這樣,諸子百家們開宗立派,大多是為了先造聲勢,再晉將相,《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和龐統的出世也都借力那個年代的琅琊榜--徐庶榜,即所謂「臥龍風雛得一人可得天下」也。
我看到,在這部電視劇裡,以及人們對它的評論裡,都在用「奪嫡」這兩字來概括,實際上這說法錯誤的,以前總說康熙死後有九子奪嫡,其實「嫡」在古漢語裡就是嫡長子的的意思,嫡長子是一個自然序數,現在很多說法是把它變成了皇位繼承權,繼承權是可以爭奪的,但嫡長子的身份是不可能爭奪的,雍正以四王子身份最後奪取了繼承權當了皇上,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成為嫡長子,所以,希望以後的中國電視劇少出這種比較低智商的錯誤。
《琅琊榜》裡關於梁王朝的政治鬥爭,還有一個「抓手」,就是那件關涉巨大的土地案,其實我對發生在梁王朝的這宗土地案有些懷疑,因為南北朝時代社會動盪顯著,戰爭頻仍,而只有在和平年代久了,人們才會有更多的關於土地和房產所有權的概念,土地才可能在市場上越來越值錢,如果在戰爭年代土地一般是依靠搶奪,而不是靠買賣,所以,我覺得電視劇裡這樁土地案實際是對當下中國社會的影射,在電視劇裡,土地案的關聯甚多,上至公卿下至江湖悉數不落地捲入其中,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各大小老虎的落馬,中國當下社會的很多腐敗被揭示也都源於對土地所有權的爭奪,這樣的現實讓我們在看這部古裝劇集的時候會心有慼慼。
這部電視劇裡,和現實產生很多關聯的事還包括「坑爹」,裡面有幾個公卿貴族的官二代,就因為炫富,因為爭風吃醋,結果讓自己家裡的榮華富貴,尤其是不義之財過分暴露,最後把自己的老爹、老媽,以及全家族全送上了斷頭台,這個現象對現在的中國也是映射的,中國現在這樣的事還少嗎?
不過,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對養出這樣的兒女的那些被他們坑得死去活來的爹媽們,我們還是要愉快地贈送他們兩個字:活該!
世道之不詭,歷史之不謬,盡在此中也。
《琅琊榜》裡還有一段故事,是寫情報人員突然偵察到大批火藥被運往京城,進京後又突然失蹤,各路情報機構都著力偵察火藥下落,最後,它們的去向終於被梅長蘇的江左盟提前找到,原來由王勁松飾演的侯爺言闕想用火藥炸死與他有奪妻之恨的梁朝皇帝,並計劃在一場公開的典禮上行事,此乃謀反之計也,不過此事還是被梅長蘇巧妙制止,並將言闕爭取為己方--我想,關於此,作者也許也是受了某些現實的啟發。
《琅琊榜》有自己比較完整的價值觀體系,這種價值觀不是基於簡單的和純粹的人性,而是集中了政治學、權力學、君王論的諸多因素,它通過信息量巨大的情節、細節,給予我們的結論是,任何政治鬥爭和任何的鬥爭結果,都與該宏大鏈條上的個體的恩怨情仇緊密相關,都有必然的因果聯繫,不論現在的繁榮和未來的崩塌都是和它們之前的某些事有緊密關聯,而政治權力的一次次更迭,也能從人性、感情和生活裡找到一些根源,比如愛情、友情,還有血緣關係,因果的報應與世道的輪迴是最無法阻止且必然會發生的。
雖然《琅琊榜》的故事之源是蕭、林、言三大家族幾十年間的恩怨情仇,但我以為它的某些過程的複雜和激烈程度要超過由四大家族支撐起來的《紅樓夢》,理清《琅琊榜》裡各個家族之間的利益與權力的關係、各個家族裡的人物關係,和諸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是看這部劇的最大樂趣之一,但不好意思地說,我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理清楚,不知道與我一樣喜歡這部劇的人們,是不是也有著和我同樣的困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