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西風夜渡寒山雪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西風夜渡寒山雪

2015年12月05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262 次

---------
投稿網友:Dreamlike?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忍別離,不忍卻要別離,終於於今日終於為這段追劇的日子畫上圓滿的句號。最後一集,我終哭出淚人,不忍卻仍要別離。
     「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基調貫穿全劇,中國古典含蓄情與美終不露聲色撥動了中國人心底的柔軟。
      首先最感動的莫過於霓殊之間隱忍克制的愛。
      霓凰與林殊,這對本該著重篇幅的男女主角,卻在一次次不忍中別離。有人說,霓凰對林殊的感情中較多的是對兄長的崇敬。而中國傳統的愛情的特色並不是平等的男歡女愛,而是略帶仰慕色彩的依附。女子多稱其夫為哥,既敬又愛,在其身邊永遠是一個幸福不懂事的小妹妹。而男女主便是如此,林殊自小帶著霓凰,即是言傳身教的兄長,又是調皮玩鬧的夥伴。那日長亭,一聲林殊哥哥,一個擁抱,不用撕心裂肺,不用你儂我儂,便能表達霓凰滿腹的思念與愛戀。兩人之間沒有直白的我愛你,自相遇後,霓凰小心翼翼地表達著自己的心意,明明就是想要兩人長相廝守卻只說與兄長相約放眼蒼山洱海。連吃醋也是看似雲淡風輕,終氣惱真情流露,也不過是一個要為其站崗,顯得特別真誠可愛。而每次別離都帶著深深的傷與痛,卻總又輕描淡寫般克制,更使人感到寒徹心骨的哀。那個稀疏平常的午後,陽光斜入長廊,霓凰步履闌珊,淚目無聲。側身,她的兄長一人矗在庭院中,孤深落寞。他回頭,兩人四目相接,那一刻多想跑過去緊緊相擁,而他們卻就這麼站著,一個努力仍住不哭出聲盡力扯出一個笑容,一個全身僵硬低下頭將眼淚嚥下。忍別離,不忍卻要別離。隱忍克制的愛卻更深沉感動。​林殊全劇最直接的表愛,莫過於兩人最後一別時許下的來世之諾,當時霓凰並不知這一別便是永別,而其自知奔赴死路的兄長,卻也只是許下這一諾後,策馬離開。
      在這裡,對林殊這個人物也是又氣又愛,恨其決絕,胸中裝滿了正義與天下,卻半點容不下自己的幸福。他連自己都沒有考慮過,更何況與霓凰的愛情,可憐霓凰十幾年的苦等終成了家國大義的犧牲品。然而氣就氣在她自己願意,願意支持兄長保留他心中的赤子之心為家國奔走。在她眼中,他永遠是金陵城中那個最明亮的少年。

      其次,反派人物有血有肉,讓人可恨又為其可憐。譽王求才若渴三顧茅廬,一片真心求教梅長蘇,卻只被其利用。苦心積慮,黨爭奪權十餘年,步步驚心,到頭來卻只是其父的一枚棋子,最後為保其妻與子在牢中自盡,更顯悲涼。秦般若,軌跡多端,到頭來也只為完成師父遺命,完成復國使命,她心中何嘗不裝著民族大義。而即使是最後大反派夏江,為打聽自己兒子的消息,知道是陷阱也要跳進去,最後終於和苦苦尋找多年的兒子久別重逢,卻即將天人兩隔。那一刻,無論如何是非不分,如何固執執拗,也終咬著牙顫抖嗚咽。

      最後是全劇一貫而終的君子之風。君子之交的情誼,如林殊與豫津的兄弟之情,尤其有趣的是,雖然是梅長蘇的身份,而當他喝令看書背要挺直時,豫津如舊時一般嚇得馬上直了腰。如林殊與景言的朋友之誼,當景言履行十三年前戲說的諾言送他珍珠,那一刻林殊必是深受感動,而半晌說不出話,最後搪塞一句,趕緊回身離開,不讓對方看出。如匹夫與朝臣心懷的家國大義,保持心中的赤子之心,不因世風日下而同流合污。這些忠臣的言行經常看得我心驚肉跳,使人忍不住聯想當今社會。而該劇最可喜的是對古漢族禮儀的高度還原,見面禮,送別禮,祭奠禮,各種形式繁瑣而又細緻。禮儀的形式是心中之禮的最好依托,而形式反過來又能影響心中之禮於無形。對於當下這個缺乏禮儀形式的時代,真是一種提醒與示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