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授銜秘聞
中南海懷仁堂,不穿軍服的毛澤東親自把元帥軍銜命令狀,送到同他一起南征北戰的戰友們手中。共和國首批元帥10名,8名元帥授銜中南海,另兩名元帥在哪裡?在新中國首次授銜前後都有哪些秘聞?
在最初的方案中毛澤東被推為大元帥。毛澤東堅辭不授,毛澤東為此說了一句話。周、劉、鄧在初步方案中曾是元帥,但他們拒絕了這一榮譽。然而,有人卻因授予的銜低,便揚言「我要把那牌子掛到狗尾巴上去!」毛澤東為此又說了一句話。一個個細節秘聞首次披露。
軍銜是軍人職務等級的稱號,是軍人身份的標誌,是軍人功績的記錄。做為締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統帥毛澤東,是否要授銜?是否要授予最高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
這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
當時我軍基本上是按照蘇聯軍銜的基本設置而制定我們自己的軍銜制度的,蘇聯最高統率斯大林被授予最高軍銜——蘇聯大元帥,因此,當考慮在中國實施軍銜制的時候就必然想到了在中國也要設立大元帥。
當時作為軍銜評定主要負責人之一的宋任窮的回憶說,當時為了給毛澤東授予元帥軍銜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專門開會進行了討論。在討論中,與會人員包括許多民主人士在內的常委會委員們紛紛發言,認為毛澤東等領導同志,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指揮許多重大戰役,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應該給他們授銜授勳。同時認為,毛澤東在革命戰爭中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軍銜,並授三個一級勳章。
會議由人大常委會的委員長劉少奇主持,劉少奇知道毛澤東不會要這個大元帥軍銜的。但在大會上,與會人員提出了一定要給毛澤東授大元帥軍銜,理由是充分的。當與會人員最後把目光集中到劉少奇,要他表態時,劉少奇微笑著說:「我也不能作結論。」
有位民主人士當即表示:「人大作決定,他有什麼辦法!」
劉少奇說:「人大可以作決定,但他是國家主席,要他簽署命令才行啊!」
「人大作了決定,國家主席就得簽署命令。」
與會的代表們還是堅持一定要給毛澤東授予大元帥軍銜。看到大家都這樣堅決,劉少奇只好說:「你們不是經常見毛主席嗎?你們見面後當面去說服他,爭取他的同意,這次會議不作決定。」
這次人大常委會會議之後過了幾天,彭德懷、羅榮桓和當時具體負責這次評銜工作的總幹部部兩位副部長宋任窮、賴傳珠去向毛澤東匯報這次評銜工作的進展情況。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會上,彭德懷首先把這次授銜工作的情況向毛澤東做了詳細匯報,接下來大家再一次提出要給毛澤東授予大元帥軍銜,給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授予元帥軍銜的主張,並說明這是全體工作人員的一致意見。
毛澤東聽了擺了擺手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據國際上的經驗,這個大元帥我不能要,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現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
毛澤東說完了這些話,看了看劉少奇說:「你在部隊裡搞過,你也應是元帥。你也應該評嘛!」
劉少奇搖頭:「我不要評了。」
毛澤東又轉而去問周恩來和鄧小平:「你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啊?」
周恩來和鄧小平態度堅決地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當時在場的還有李先念等幾位被列入大將名單,但本人又已經到了地方的同志。毛澤東問他們:「你們幾位大將軍銜,還要不要評啊?」那幾位同志也紛紛表示:「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軍銜評定的政策制定之後,就是評銜的具體工作,這是整個軍銜實施過程中最難的,也是是否能夠在全軍成功實施這項制度的關鍵所在。當時,我軍絕大多數幹部都對這次授銜工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對這次授銜工作能否公平、公開,能否真正做到了賞罰分明也是十分關注。可以說,這次授銜工作是真正涉及到全軍每個人的一次利益分配。因此對於組織好這次具體的授銜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當時負責這項工作的就是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和時任總政治部與總幹部部主任的羅榮桓。對少將以上的將軍軍銜的評定工作由羅榮桓親自領導,由當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的宋任窮與賴傳珠、徐立清、肖華和王宗槐等人共同評定。
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到1955年的時候才成立28週年,但是她卻經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發展過程,從最早紅軍時期的一、二、四方面軍,陝甘紅軍和南方紅軍遊擊隊,慢慢地發展到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大野戰軍、華北軍區和若干地方部隊等等,每個時期,每一支部隊都對中國革命做出了貢獻,在戰爭年代沒有什麼利益可言的時候,大家都是一心一意地為著全中國的新生而戰鬥與工作,但是到了有利益分配的時候,就不能有任何偏差。但是,偌大的一個軍隊,若大的一項工作怎麼可能沒有偏差呢?
因此,面對如此複雜的軍隊現狀,搞好評銜工作實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對於授予元帥軍銜的人員,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名,由中央政治局最後審議通過的。彭德懷作為政治局委員參加對於授予元帥軍銜的人的討論。將軍軍銜由總幹部部與總政治部分別提出,再報請中央軍委批准;校官軍銜由總幹部部與總政治部分別提出,再報請中央軍委批准;校官軍銜人員的名單由各總部和各軍兵種和各大軍區提出,並報總幹部部和總政治部幹部部在全軍範圍內統一平衡。
經過精心細緻的工作,一個授銜的初步方案形成了。
這個初步方案是充分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後的結果,基本上還是一個合理的方案,這個結果也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有些人在聽到了這個方案後,雖然嘴上說滿意,在心裡卻不是十分舒服,有的甚至公開地跑到領導那裡去要軍銜,說自己如何如何功高勞苦,應當授予什麼什麼銜,點著名地要高級軍銜,還有的人甚至在領導面前哭,向領導訴苦要銜。
有一個紅軍時期的老幹部,他在聽說自己將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時候,十分不滿,竟然公開地說:「我要把那牌子掛到狗尾巴上去!」
毛澤東在聽了這些要軍銜的事後,很不高興地諷刺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
在這次授銜中,更多的人卻表現得十分豁達,對於給不給、給什麼樣的軍銜並沒有表現出異議,甚至有些著名的將領們還主動提出了給自己降銜的要求。
的確,按照當時評授元帥軍銜的條件,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都應當被授予元帥軍銜的,而且在初步方案中,他們的名字也的確被列入了元帥的名單中。
當時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軍銜的條件是:「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在革命戰爭時期,對創建人民軍隊,領導武裝力量對敵作戰,參與決策等方面功勳卓著,完全符合當時制定的評定元帥軍銜的標準,給他們授予元帥軍銜是當之無愧的。
按照這三位優秀將領的功績,給他們授予元帥軍銜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他們沒有要。
換句話說,如果他們參加評銜,那共和國首次授予的元帥軍銜就是13位,而不是10位。
十大元帥授銜中南海,在授銜儀式上,毛澤東把第一枚元帥軍銜授予了朱德,毛澤東親點「紅軍之父」朱德為十大元帥之首。這十大元帥究意是怎樣排序的?這十大元帥與最高統帥又是怎樣的關係?
十大元帥授銜中南海,被中外將士深懷敬意稱之為「朱老總」的朱德,第一個走向主席台。
他走到毛澤東面前,端端正正地敬了一個軍禮,伸出雙手接過毛澤東主席授予的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此時,他的手有些微微地顫抖。
毛澤東和朱德握手時,他倆的目光都是那樣凝重。
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井岡山會師第一次握手開始,「朱毛紅軍」就成為當時中國黑暗世界中的「一把火」,是光明,是希望,是中國革命的象徵和旗幟,是「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勝利」漫漫征程上不可阻擋的鐵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一個個20世紀革命的「神話」在他們手中誕生……
在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朱德一直是毛澤東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總司令。他尊重毛澤東,信仰毛澤東,堅決貫徹執行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和戰略戰術原則,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協助毛澤東領導和指揮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戰爭。
朱德曾說:「我們這一代人,以毛澤東為代表。」「我是沒有什麼的,就是跟著毛主席。」這並非是朱德的自謙之詞,而是他的肺腑之言!當他面對張國燾的威脅利誘,不禁勃然大怒:
「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你絕對割不斷我和毛澤東同志的關係。」毛澤東稱讚朱德:「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臨大節而不辱」。
朱德經常說:「中國革命取得的勝利,都是毛主席英明領導的結果。我是相信毛主席的,一生都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工作,沒有毛主席,也就沒有我!」毛澤東也時常提起:「朱毛是一起的,朱毛、朱毛,沒有朱哪有毛!」事實正是如此。在長達半個世紀艱若卓絕的革命鬥爭歲月裡,朱德和毛澤東風雨同舟、生死與共,鑄造了牢不可破的戰鬥情誼,可謂「朱離不開毛,毛離不開朱」。美國一位著名記者曾寫了這樣一段評價:「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和兩個孿生的天才朱、毛有不可分離的聯繫,實際上許多中國人都把朱毛看成一個人。毛澤東有一個冷靜的政治頭腦,朱德有一顆熱烈的鬥爭的心……。朱德和毛澤東,是一個整體的互為補充的兩個方面,不可分割。毛澤東是智慧,是理論家,是『主席』。朱德是心臟,是軍隊……這兩個人,都是優質材料製成的……」
也正因於此,在共和國首次授銜之時,毛澤東親點朱德為開國第一元帥。
在授銜儀式上,中央領導人的專職攝影師侯波記錄了當時領袖與元帥之間親密無間、赤誠相待的感人情景:「授銜的莊嚴氣氛到了休息室便換成了輕鬆愉快。毛澤東容光煥發,緩步走到元帥們面前。他忽然向前傾了身子,直視著朱德的臉,用一種近乎孩子氣的歡愉的口氣打趣說:『啊,元帥升帳了,好神氣!』元帥們都開心地笑了。」
第二個走上主席台,接受毛澤東頒發軍銜和勳章的是彭德懷元帥。這個歷來為中國革命出生**敢作敢當的元帥,為創建新中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彭德懷的驍勇善戰,連戰場上的敵人也不能否認。自從上了井岡山,「朱毛彭黃」「橫掃千軍如卷席」!長征時,彭德懷指揮三軍團,掩護紅軍主力左衝右突,連續越過敵人三道防線,在關係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大戰中,彭德懷親自指揮兩個團在前線作戰,三天三夜沒下火線,保證了黨中央和毛主席安全渡江。遵義會議後,彭德懷按照毛澤東的運動戰術,數渡赤水,率領紅三軍團,配合一軍團,一舉攻佔天險婁山關,二進遵義城,出色完成長征中殲敵最多的一次戰鬥。毛澤東十分振奮,揮筆寫下《憶秦峨·婁山關》詞一首,以示紀念。的確,毛澤東從不掩飾他對彭德懷的讚賞與倚重。當紅軍擊敗追敵騎兵後,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時,毛澤東特為在此次戰鬥中起重大作用的彭德懷賦詩一首:「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留大將軍!」毛澤東這首詩高度評價了彭德懷的驍勇善戰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隨後,彭德懷又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指揮了直羅鎮戰役、東征戰役、西山戰役和山城堡戰役,為陝北根據據地的鞏固和國共統一戰線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在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歷時3個月,給日軍以重創,在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毛澤東為之叫好,打電報給彭德懷說:「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鬥是否還可組織一兩次?」
然而,在延安整風和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期間,彭德懷受到了過火的批評,感到很惱火,委屈很大,他感到不滿。在周恩來安排下,彭德懷來到毛澤東的窯洞裡和毛澤東談心。三個人坐到一起,毛澤東平靜地說:「咱們定個君子協定:第一,把話講透;第二,可以罵娘;第三,各自檢討,不准記仇,不得影響工作。」「我先給你作檢討。」毛澤東胸懷大度,承擔了自已在百團大戰中的「過失」。
彭德懷聽後,積在心裡的不解及埋怨頓時消失了。他感激地說:「同志間的瞭解、信任勝過最高獎賞,有主席今晚這席話,就是現在叫我去死,也是死而無憾了。你還是瞭解我的,倒是我對你有誤會,甚至有埋怨情緒,還要請你原諒,我是個粗人呀!」
「不!你是一個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將領,在革命處在危難關頭,你都是站在正確路線一邊,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支持,是幫助了革命。」
此言一出,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兩雙明眸相視,理解和信任盡在不言中。
朝鮮戰爭爆發,鴨綠江邊起烽火。大軍壓境,「常勝將軍」林彪稱病拒出。毛澤東再次「欽定」「彭大將軍」,臨危受命,率領大軍,保家衛國。毛澤東親自把盞為之餞行:「老將出馬嘍!」並把愛子托給他。兩雙大手又一次緊握,毛澤東的信任的洪流注入他的週身。
從朝鮮回國後,彭德懷負責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54年又任國防部長,致力於人民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由於彭德懷幾十年南征北戰,士卒用命,出生**,戰功卓著,在這次授銜時,毛澤東親點他為開國十大元帥次席,毛澤東親自授予他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當彭德懷雙手接過勳章時,他呶了呶嘴,好像要說什麼,但最終沒有說出來。
第三個走上主席台的是賀龍。賀龍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在戰場上,才華橫溢,揮灑自如,奇功迭建。賀龍自歎:「平生唯喜歡帶兵打仗,上前線!」對此,毛澤東也是心中有數的,毛澤東欣賞賀龍那如火似鐵的性格,憎惡分明,坦蕩直爽,從不諱言自身的不足和失誤,知錯即改,任勞任怨。因此,毛澤東對賀龍敢於信任和重用他。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中央軍委立即部署了解放大西南的戰役。賀龍率部配合二野的作戰行動,積極吸引和抑留國民黨胡宗南集團於秦嶺地區,待二野斷其退路時,迅即佔領川北及成都地區。之後,賀龍又取得了西南剿匪鬥爭的勝利。為此,毛澤東給予了高度讚揚:「路線正確,方法適當,剿滅匪眾85萬人,繳槍40餘萬支,成績極大,甚為欣慰、望即通令所屬予以嘉獎。」隨即,賀龍又按毛澤東的指示進軍西藏,取得了昌都戰役的偉大勝利。
賀龍率領部隊,由大西北轉戰到大西南,直到進軍西藏,歷盡了艱險,為中國革命立下了顯赫的戰功。
1952年,毛澤東物色體委負責人,周恩來、鄧小平馬上想到了酷愛體育的賀龍,於是向毛澤東推薦。毛澤東徵求了賀龍的意見,賀龍滿口答應了。賀龍說:「周總理、鄧小平點將,毛主席下令,我干!」1952年11月,賀龍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
此時,他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上主席台,走到毛澤東面前,向毛澤東敬禮。毛澤東授予他元帥軍銜,名列十大元帥之五。
1928年,井岡山上,毛澤東與陳毅相顧嗟歎:「相見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從此,陳毅便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開始了他叱吒風雲的革命生涯。為請毛澤東復出,陳毅去上海中央「自鑄」「尚方寶劍」,回蘇區「三顧茅廬」。結果,紅四軍「九大」,一致通過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奠定了我軍的最根本的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政治建軍路線。
毛澤東非常信作任陳毅。在第三次反「圍剿」之前,毛澤東帶著兩個洋鐵箱找到陳毅,鄭重地交給陳毅,由他保管。
陳毅接受了這一重要的委託,組織了兩班人日夜守衛著,直到11月出席在瑞金召開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時,才把款子和文件「完壁歸趙」,親自交還給毛澤東。毛澤東很高興,說;「我現在就靠你這20萬元的戰爭費來擴大紅軍。」
1933年5月,中央政治局又在江西軍區開會,陳毅是軍區司令員,作為東道主也列席參加了會議。一天,陳毅在寫毛筆字,項英看了他的字很奇怪地說:「你這個人不僅政治上、軍事上迷信毛澤東,為他吹噓,連寫字都學他,還挺像的。」陳毅拍案而起:「你說我迷信毛澤東,那你為什麼迷信博古呀。你們就是排斥毛澤東,動輒就說不佩服你們就是反國際。」
皖南事變後,毛澤東委以陳毅重任,宣佈他為新四軍代軍長、重建新四軍軍部。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派陳毅赴山東,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先後指揮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成為當時殲敵最多的野戰軍司令。陳毅的赫赫戰功,受到了毛澤東的通電表揚。1947年夏,陳毅率部進軍豫蘇皖,配合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1948年11月,陳毅參與領導了淮海戰役。黨中央進駐北京後,陳毅就任上海市長。
1955年9月,一身代表著南方三年遊擊戰、新四軍、第三野戰軍的陳毅,經毛澤東親自提名,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列開國十大元帥之第六席,同時還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在授銜儀式上,他是踢著正步走向主席台,踢著正步下來的。
開國十大元帥中,曾親隨毛澤東參加「九九」秋收暴動,一起進軍井岡山的戰友,唯羅榮桓一位。他也是「元帥」殊榮中僅有的軍隊政治思想工作者,並且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上過大學、學歷最高的一位。
羅榮桓十分佩服毛澤東卓越的指揮才能。關鍵時刻總是支持毛澤東,擁護毛澤東的主張。1929年6月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時,關於建軍原則等一些重要問題,毛澤東的正確意見在會上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在激烈的爭論中,在毛澤東的意見成為少數的情況下,羅榮桓發言贊同毛澤東的主張。
紅四軍黨的「九大」召開前,毛澤東專門召集羅榮桓等黨代表座談,搞調查研究,讓他們幫助出主意、想辦法。毛澤東對羅榮桓提出的廢止內刑、反對打罵士兵的建議十分重視,並請羅榮桓參與逐條討論古田會議的決議草案。對當時羅榮桓所起的作用,毛澤東曾給予肯定和高度評價。古田會議期間,毛澤東曾和剛從上海調來的前委秘書馮文彬說:「這個同志是個人才,是一位很好的幹部。」
羅榮桓的出色工作贏得了毛澤東的信任。哪個部隊的工作搞不好,毛澤東在考慮充實的人選時,總是首先想到羅榮桓。古田會議以後,紅四軍二縱隊問題較多,戰鬥力較差。毛澤東對第二縱隊作了深入調查之後,便建議調羅榮桓擔任第二縱隊政治委員,對縱隊進行整頓。幾個月的工夫,就使第二縱隊發生了大的變化。他的這一成績,得到毛澤東的充分肯定。林彪擔任紅四軍軍長後,毛澤東在考慮紅四軍政委人選時,認為擔任此職除必須具備立場堅定、觀念正確、有豐富的政治經驗等基本條件外,還需要有寬廣的胸懷,既要有堅定的原則性,在非原則問題上又要有容人的氣度,善於忍讓、諒解,這樣才能把紅四軍的工作做好。憑著對羅榮桓的瞭解,毛澤東認為非他不可。於是向前委建議,由羅榮桓出任紅四軍軍委書記兼政委。
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受命在山東開闢根據地。羅榮桓獨當一面地領導全山東人民進行抗日鬥爭,使他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革命軍事家,也表現出他的高超的領導藝術和戰略遠見。對此,毛澤東說:山東換上一個羅榮桓,山東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解放戰爭時期,羅榮桓出任東北野戰軍(即第四野戰軍)的政治委員。在著名的遼沈戰役中,羅榮桓深刻領會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堅持貫徹毛澤東先打錦州之敵,造成關門打狗的作戰方針,受到毛澤東的讚揚。
1950年4月,毛澤東找羅榮桓談話,希望他擔任公安部長。他則向毛澤東推薦羅瑞卿擔任,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不久,毛澤東又提名由羅榮桓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幹部管理部部長。這表現了毛澤東對羅榮桓的高度信任和器重。
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實行軍銜制。這在人民軍隊歷史上是第一次,是對軍隊幹部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按照中央規定,授予元帥、大將軍銜人員的名單由中央確定。當羅榮桓得知黨中央準備提名授予他元帥軍銜時,立即給黨中央和毛澤東寫信,說明自已參加革命較晚,對革命貢獻不大,懇切地請求不要授給他這樣高的軍銜。
中央和毛澤東沒有採納他的意見。他和朱德、彭德懷等10位解放軍高級將領因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領導戰役兵團作戰功勳卓著,在1955年9月23日,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22次會議決定,被授予元帥軍銜命令公佈後,羅榮桓沒有將這看成是個人的榮譽。他對總政治部的一些同志說:「我是政治部主任。給我授元帥銜,這主要是黨中央和人民給予我們軍隊政治工作者的崇高榮譽。」9月27日,毛澤東親自將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授予羅榮桓。
「好人」,「老實人」,這是毛澤東對黨內其他同志評價中並不多見的高度讚譽。然而,與毛澤東無論私交而或公誼均不為深的徐向前,卻常常得此「殊榮」。毛澤東是紅一方面軍的奠基人之一,徐向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創建者。
1935年6月,徐向前率領的紅四方面軍與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徐向前見到了毛澤東。但不久發生了毛澤東與張國燾關於紅軍是北上還是南下的激烈爭論。徐向前作為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處境艱難。但他原則性強,當他得知右路軍前敵指揮部政委陳昌浩欲率兵追趕連夜北行的毛澤東部時,徐向前嚴厲制止說:「天下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怎麼說也不能打。」從而,不僅保證了毛澤東的安全,更避免了一場血戰和內訌。
1936年1O月,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勝利會師。然而,隨後由徐向前率領的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滅,遭到慘敗。但西路軍頑強抗敵、至死不屈的精神,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非常悲壯的一頁,也給毛澤東留下了強烈而又深刻的印象。西路軍失敗後,徐向前裝成算命先生跋涉數千里到達了延安。毛澤東對他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讚揚了他的凜然正氣。對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回來就好,有了雞就有蛋!」當時黨內有人埋怨徐向前把幾萬人馬都搞光了,一個光桿司令還回來幹什麼?毛澤東明確地對徐向前表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而且西路軍的失敗也是因為許多複雜的原因造成的。
1947年6月,徐向前被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帶病指揮運城戰役、臨汾戰役,使晉南全部解放,毛澤東非常高興,並對臨汾戰役的經驗也十分重視,親自向其他部隊推廣臨汾戰役的寶貴經驗。
1948年6月,徐向前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負責完成進攻晉中、消滅閻錫山、解放山西全境的任務。徐向前組織的晉中戰役,歷時一個月,以少勝多,殲敵10萬。毛澤東打電報表示祝賀:「晉中戰役在向前、士第兩同志直接指揮下……僅僅一個月中,獲得如此輝煌成績,對於整個戰局幫助極大。」之後,徐向前又帶病指揮太原戰役。
建國後,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4年,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分管空軍和民兵工作。1955年9月,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列第八。在授銜儀式上,毛澤東親自向徐向前頒發了元帥軍銜的命令狀及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在開國十大元帥中,聶榮臻是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時間比較長的一位,長期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個人接觸也比較多。毛澤東信任、器重他,尤其看重他「老實、厚道」的性格,而聶榮臻也信服、敬重毛澤東,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意圖理解得全面、透徹,貫徹得準確、徹底。
聶榮臻與毛澤東的在中央根據地的首府瑞金第一次見面後不久,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3月就任第1軍團政治委員。同年4月,聶榮臻第一次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參與指揮了漳州戰役,殲敵數千。之後,聶榮臻又參與指揮了毛澤東親自領導的水口和樂安、宜黃戰役,均取得輝煌的勝利。
抗日戰爭爆發後,聶榮臻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115師出征以後,第一仗就是平型關戰役,首戰告捷。不久,他接到中央要他留在五台山區創建抗日根據地的命令。於是,聶榮臻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精神,帶領獨立團,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在晉察冀邊區創建了華北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1937年 11月,聶榮臻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領導著根據地的軍民進行抗日鬥爭。
1945年9月,毛澤東在重慶談判的時候,針對國民黨的軍事挑釁,曾給聶榮臻等人發去電報:你們越多打勝仗,我們在這裡越安全;你們越多打勝仗,我們談判就越主動。聶榮臻等人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對國民黨的軍事進犯進行了自衛反擊。先後進行了上黨、邯鄲和綏遠戰役、大量殲滅了入侵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全面內戰爆發後,聶榮臻在毛澤東的領導和指示下,先後指揮了大同集寧戰役、正太保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堅守和發展了大片解放區,為屏障東北,保證中國革命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建國前後,聶榮臻身兼六職:副總參謀長、華北局第三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北平市市長、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平津衛戍司令員。並且在1949年7月起正式到中南海辦公,與毛澤東朝夕相處。1950年初,聶榮臻又被正式指定為代理總參謀長。毛澤東歷來對有關作戰的事情和軍隊方面的重大問題非常重視,都是親自過問,有關文電,親自批閱。毛澤東經常叫聶榮臻去他那裡匯報、談話或開會。
由於工作過度緊張,聶榮臻身患腦平衡神經失調、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惡疾,無法正常工作了。不得不於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告一段落後,經毛澤東批准,辭去了代理總參謀長的職務,休息養病。
1955年9月27日下午,毛澤東親自將元帥軍銜的命令狀及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授予聶榮臻時,聶榮臻激動萬分。毛澤東微笑著向他祝賀,聶榮臻雙手鄭重地接過毛澤東遞交給他的這些沉甸甸的榮譽,儒雅的面容露出微笑。
開國十大元帥中,葉劍英素以「儒將」之名聞知於世。毛澤東對他的文韜武略頗為欣賞和器重,習慣稱呼他為「我們的葉參座」,更常用「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之語相贊。幾次重大的歷史轉折關頭,葉劍英大智大勇,使毛澤東「化險為夷」。 6
1935年,在茫茫無際的荒原草地上,張國燾向陳昌浩下了「密令」:「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這封電報被截獲。葉劍英識破了張國燾的陰謀,便急奔黨中央駐地,將此事告知毛澤東。
毛澤東巧妙地率領軍委縱隊北上,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脫離險境。毛澤東曾多次提到這件事。1937年3月,在延安黨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談到長征中左路軍和右路軍問題時說,葉劍英同志將那個電報拿來給我看,我們便單獨北上了。因為這個電報上說:「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當時,如果稍為不慎重,那麼會打起來的。建國以後,毛澤東仍念念不忘、多次提到葉劍英在關鍵時刻立了大功,並且稱讚他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有一次,毛澤東摸著自己的腦袋,對人風趣地說:「葉劍英同志在關鍵的時候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就沒有這個了。他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
1941年2月,葉劍英奉調從國民黨統治區重慶返回延安,回到毛澤東身邊。葉劍英向毛澤東匯報了「皖南事變」前後與國民黨進行談判和鬥爭的經過。毛澤東高度評價了周恩來、葉劍英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親切談話,並於當晚親自擬稿,打電報給在重慶的周恩來:「劍英本日上午十時抵延,暢談 5小時。」14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向全軍發出通令:「葉劍英同志已回延安,現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駐延安辦公。」從這以後到抗戰勝利,葉劍英一直住在王家坪,協助毛澤東領導和指揮全國的抗日戰爭。
葉劍英在毛澤東直接領導下的幾十年軍事生涯中,主要不是在前線率兵打仗,而是在後方總參謀部工作,毛澤東也最欣賞和器重葉劍英的軍事參謀才能,一直認為他是最佳的「參謀長」人選。毛澤東與葉劍英見面,總是稱「參座」,在談到葉劍英時,他也習慣於親切地稱:「我們的葉參座」。
1955年9月,經毛澤東親自提名,葉劍英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位列十大元帥最後一位。同時,獲得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對於葉劍英被評為元帥,有人說在於他的特殊地位和資歷,從北伐直到建國,他一直充當著「中共軍方在政壇上的代表」這一角色,除他之外黨內軍內再無他人有這種特殊地位了。而在資歷方面,他的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和劉伯承。自雲南講武堂畢業後,他在粵軍中長期擔任高級幕僚的職務,當他協助老蔣率黃埔學生軍第一次東征時,林彪還沒進黃埔的大門呢;長征中他一度接替劉伯承任紅軍總參謀長;3年解放戰爭,他又任總參謀長直至建國。
十大元帥中排名第三、第四的林彪、劉伯承,沒有出現在授銜儀式上,他們因何沒有參加如此隆重的儀式?劉伯承有哪些赫赫戰功?又該怎樣評價林彪?他們的元帥照又是在什麼地方拍下的?拍攝時的情形又是怎樣的?
沒有參加授銜儀式的兩位元帥,一個是劉伯承,一個是林彪,他們兩個人因為身體不好,在青島療養。因此,劉伯承和林彪的元帥照是在青島補拍的。
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軍事理論造詣精深,創造頗多的天才的軍事家劉伯承,從不居功自傲。對毛澤東,誠心佩服、虛懷若谷。他一直把「勉做毛澤東式的軍人」當作自己的追求目標。
長征開始後,劉伯承被任命為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兼軍委縱隊司令,參加長征的指揮工作。在這期間,毛澤東多次委託劉伯承指揮關鍵戰鬥,非常讚賞他的組織指揮能力。突破烏江、智取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等戰役,就是毛澤東和劉伯承親自組織和指揮的。紅軍渡過金沙江後,毛澤東曾風趣地對周恩來和朱德說:「前幾天,我們一些同志還擔心,怕我們渡不過江去,被人家擠上絕路,當時我就對恩來、朱德同志講,沒關係,四川人說劉伯承是條龍下凡,江水怎麼擋得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在場的劉伯承聽了毛澤東的話後也笑了起來。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力主紅軍北上,而張國燾卻堅持南下。兩方相爭之時,劉伯承對張國燾的錯誤行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以共產黨內老資格自居的張國燾,對像劉伯承這樣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人,竟敢批評他,感到受到了極大的污辱。張國燾非常惱恨,幾次威脅劉伯承說:「不念你是南昌起義的參謀長,我就殺了你。」劉伯承毫不示弱:「你殺了我,我也擁護中央決議和毛澤東的路線。」
抗日戰爭時期,劉伯承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和鄧小平一起挺進太行山,先後取得了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等戰役的勝利,創建了以太行山為依托的晉冀豫根據地,完成了黨中央的重托。
劉伯承作為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家,總是能對毛澤東的戰略心領神會。毛澤東受蔣介石之邀赴重慶談判期間,劉伯承成功地指揮了上黨戰役、平漢戰役,極大地配合了毛澤東在重慶的談判。對此,毛澤東評價很高,認為「爭得很好,幹得很好!」
全面內戰爆發後,劉伯承揮師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實現了毛澤東的設想——站穩腳跟,創建鞏固的根據地。1948年7月,劉伯承等組織指揮了被朱德總司令譽為「小型模範戰役」的襄樊戰役。戰後,周恩來同志親自起草,毛澤東修改的賀電中說:「慶祝你們在襄樊戰役中殲敵兩萬餘人,解放襄樊、老河口等七個城市,並活捉蔣匪法西斯特務頭子康澤的偉大勝利。」
渡江戰役勝利後,劉伯承進入了南京,擔任了中共南京市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隨後,劉伯承又奉毛澤東之命,擔負了率部向大西南進軍的重任。1949年12月21日,與賀龍部一起解放了成都。隨即劉伯承又率部進軍西藏,親自組織指揮了昌都戰役,消滅了藏軍的主力,為和平解放西藏創造了有利條件。毛澤東得到昌都戰役勝利的消息後,高度讚揚了劉伯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劉伯承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歷時7年。毛澤東高度評價了劉伯承所做的這一開創性的工作,認為他對正規化、現代化的國防部隊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52年春天,毛澤東到南方視察,聽了劉伯承軍事學院的匯報,說了兩句意味深長的話:「延安有個清涼山,南京有個紫金山。」毛澤東以南京比延安,以學院比抗大,是對劉伯承創建的軍事學院的極高讚譽和勉勵。
1955年9月,作為第二野戰軍代表的劉伯承因在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和貢獻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列十大元帥第四位。
林彪被授予大元帥時,49歲,是十大元帥中年齡最小的,是第四野戰軍的代表。按林彪的資歷,他在十大元帥中倒數第二,但在十大元帥中卻又位列第三。
對於林彪該怎樣描述呢?
有人說,林彪一但進入臨陣狀態,他會將一切置之度外,對於一切與戰爭無關的東西漠然置之,兀坐著,或者如同夢遊者一般來回踱步,腦海中只有戰爭、戰爭、戰爭……
林彪打仗很獨斷,他經常直接指揮到師,特別是打運動戰。重要戰鬥,重要方向,有時還直接指揮到團。
當年「東總」和四野的秘書、參謀人員都說,林彪的電報,一般都是按先師後縱隊(軍)再兵團的順序發出去。署名「林羅劉」、「林羅劉譚」、「林羅趙」,經常是電報發走了,再送給「羅劉」等看。衡寶戰役後期,林彪病了,倒在床上指揮,電報記錄完了,秘書代「林羅趙」簽上名便發走了。
打下錦州時,有的師在哪兒,縱隊不知道,林彪知道。有時兵團正在執行第一封電報指示,師裡已經按照變更令的第二封電報行動了。
幾位在黑土地上當過師長、政委的老人說,部隊行軍到達指定地域,第一件事就是向林彪報告當時的敵情。三下江南時,林彪要求20分鐘內就得將下面敵情報告給他。十幾個師,到地方不過個把小時,情況通報就下來了。這就逼著你往前跑,不打官僚主義仗。一仗下來,林彪6小時內要簡報,24小時要詳報,逼著你總結經驗教訓,把你搞得緊緊張張的,腦子裡一點空兒也沒有。
林彪是個典型的什麼事(除軍事外)都不管不問的人。誰的軍容風紀不整了,誰喝醉了,誰吵架了,他都好像沒看見,沒聽見似的,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四平保衛戰期間,警衛員坐在炕上擦槍,不小心走火了,一梭子子彈穿過窗戶射出去,在場人的臉都嚇白了,可正在屋內踱步的林彪,只「嗯」了一聲,便又繼續踱了起來。
在哈爾濱,一個警衛員大白天上街,槍叫人搶跑了,衣服扒得就剩條褲頭,窩窩囊囊哭著回來後,大家這個氣呀就甭提了,只有林彪停止踱步,瞅瞅那個警衛員,又瞅瞅大家,那目光就像是不食人間香火似的,沒有一點大驚小怪的意思。
就是這位久經沙場,指揮千軍萬馬作戰,而且身上有五處槍傷的軍事大將,在進城後,卻很少看戰爭題材的影片。據說,進城後,林彪在家中從不穿軍裝,也不讓身邊工作人員穿軍裝。
因為林彪後來叛逃而摔死在溫都爾汗,從而「榮獲」永久的罵名。但實是求是地說,林彪在歷史上是個戰將。
黃克誠對林彪曾如此評價道:「林彪在我軍歷史上是有名的指揮員之一,……他在歷史上對黨的和軍隊的發展、戰鬥力的提高,起過積極作用。……據我瞭解,毛澤東和朱總司令在根據地指揮中央紅軍作戰時,他們手下有幾個著名的戰將,一個是彭德懷,一個是林彪,一個是黃公略。……紅四軍是毛主席、朱總司令創建的,成立紅一軍團後,紅四軍就是林彪指揮,他是紅四軍軍長。……在這三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是紅四軍。」
因為在授銜時,劉伯承和林彪都在青島養病,所以他倆的元帥照是在青島拍的。
當時領命去為兩位元帥拍照的是李華。李華是在授銜儀式後第二天接到任務的。他同解放軍畫報社的柳成行一起出發,坐火車前往青島。
在火車上,李華就開始盤算怎麼拍好這兩位元帥。他設想,把他們其中的一位安排在海邊上,以藍天、白雲、大海作背景;把另一位安排在花叢中……
誰知到了拍攝現場,和李華設想的有很大差異。他們先來到劉伯承的住處。劉伯承元帥戴著一副墨鏡,坐在客廳的籐椅上正等著他們。
「你們剛下車,吃飯了沒有?」劉帥站起身。
這位以儒將風格著稱於世的軍事家,對這次授銜看得比較淡,他認為,這是我軍實現正規化的一個步驟,至於他本人,授不授元帥軍銜倒無所謂。
「你們怎麼拍,我就怎麼配合,你們當導演,我聽從你們指揮」。
「我們怎麼敢指揮劉帥?」
「現在就是要聽你們的指揮嘛!」
「劉帥,請您從會客室走出來,先向東走,然後再向西,走兩個來回。」
「好吧。」劉帥非常痛快地答應了。鏡頭順利地拍完了。為了給剪輯的同志多備些素材,李華還特意多拍了幾個特寫。
到了林彪的別墅,完全是另一種樣子。空蕩蕩的屋子只有一扇窗子,而且,還用一層白紗和一層厚重的燈芯絨窗簾密遮著。屋裡瀰漫著一股藥味,叫人感到這裡像醫院。
秘書告訴他們,林彪怕風、怕光。
李華問秘書:「能不能請林總到室外去拍?」秘書說:「那要請示葉主任。」
正說著,葉群出來了。李華告訴她,光線太暗,感光度不夠。
「把窗簾拉開一點嘛!」葉群說。秘書將雙層窗簾拉開了一條縫,不行。縫隙再大一點,還是不行。
葉群明白這次拍攝的意義,看到這種情況,便說:「打開吧,拍照嘛!」
林彪從臥室裡走出來,顯得很精神,並不像有什麼病。
「你們來了。」
柳成行是軍人,他見林彪出來,趕快立正,敬禮。
李華卻已經把鏡頭對準了林彪。葉群上前把他的衣角抻抻說:「你在屋裡走動走動。記者同志好拍嘛!」
林彪很隨意,不說行,也不說不行。他從東頭走到西頭。又站在窗邊不動了。那樣子像是在沉思。
李華覺得這很能表現林彪這個人物,趕快抓拍下這一組鏡頭。
從林彪的住處走出來,李華才發現背上的汗水已經把襯衣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