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袁世凱三次編練新軍勢力擴張巨大
袁世凱從戎發跡,對軍隊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他深知有兵就有權有勢的道理,一生重視籌餉練兵,挾武力以自雄。從新建陸軍到武衛右軍,再到北洋新軍,袁世凱共編練了7萬多新軍,占當時全國新軍總數的一半以上,並且該軍無論在裝備營制,還是官兵素質方面,都較同時其他新軍高出一籌,是中國第一支真正近代化的軍隊。袁世凱之所以會取得如此可觀的軍事成就,除了他善於投機鑽營外,應該說與其幕僚的佐助是分不開的。
首先,袁世凱雖然在朝鮮練過兵,並博得「知兵」好名聲,但細究起來,其實徒有虛名。他當時只練兵500人,並且其訓練內容不過簡單的操法而已,中看不中用。據記載,他在朝鮮是這麼練兵的:「延一王姓,新自德國歸者,為之教習,終日在大院中排班進退。慰亭憑幾觀之。……朝鮮民氣謹懦,視上國如帝天,雖見中國商人,亦無不懍懍。慰亭使譯者傳諭五百人云,中國練兵,非汝國兒戲比,苟不聽約束者,立刻軍法從事。五百人鹹股慄聽命。每日操演時,王教習持鞭睨其側,呼曰:」左足起!『五百人悉舉左足,高下如一,有參差者即揮鞭痛抶,步伐進退前後左右如之,舉槍放響亦如之。教練甫半月,……居然可觀,國王大悅。「(王伯恭:《蜷廬隨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頁。)
由此可見,袁世凱的這種練兵法,同戰國時孫子練齊國宮女為兵的手法如出一轍,其竅門是嚴格紀律,使全軍聽從號令,動作整齊劃一。除此之外,似乎也看不出有多少名堂。試想憑他這種以嚴刑峻法來使士兵就範的練兵術,怎麼能夠編練出一支數千人、數萬人的近代化軍隊呢?顯然,他得仰賴他人幫助。
其次,袁世凱沒有受過軍事教育,他是自投效吳長慶起,才對軍事上的事情感興趣,並處處留心的,可以說他的軍事素養大都來自行伍,以感性知識為主,並沒有很深的理論造詣。「袁項城讀書甚少,在前清時,雖以治兵見稱,然其兵學知識亦非自讀書而得。」(柴萼:《梵天廬叢錄》,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卷8,頁9.)以他這種學識水平,要求他用西法練兵,無異於緣木求魚。然而,袁世凱頗有自知之明,很注意搜羅人才為自己效勞,因此,他也能夠應付裕如,成為清末知名的練兵大臣。
小站練兵:奠定一生事業的基礎
袁世凱編練新軍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新建陸軍時期,第二是武衛右軍時期,第三是北洋新軍時期。第一時期是在天津小站,接替胡燏棻編練定武軍。定武軍是甲午戰爭中清政府以淮軍為基礎,按德國軍制編練的一支新軍,共10營4000多人。胡練兵一年,成效不大。
袁世凱下車伊始,便建立幕府,開展工作。他下令對定武軍進行嚴格的測試,將不合格及老弱病殘者全部遣散,繼而又派人到直、蘇、皖、魯、豫等省招募新兵,將隊伍擴充至7300人,改名為「新建陸軍」。《萬國公報》曾對此作了報道:「觀察(袁世凱)本將家子,受事以來,不遑啟處,先飭調營之武備學堂學生商德全、段祺瑞二人為考官,考試合營哨弁等以泰西技藝,俟考定等差後再定去留。其留者則酌分優劣,委畀繁簡要次各差。至新建陸軍奏定營數,除原有十營外,尚少四營。觀察即派員往清江浦一帶招募。」新建陸軍基本陣容齊整後,袁世凱發給新式步槍、馬槍、快炮,統一裝備,並根據德國軍制,將全軍分為步、炮、馬、工程、輜重各兵種,其編製為:步隊分左右兩翼,左翼2營,右翼3營;炮隊分右翼快炮隊,左翼重炮隊、接應馬炮隊3隊;馬隊分為4隊;工程營則分修械、橋樑、地壘、雷電、電報、測繪6司。(來新夏主編:《北洋軍閥》(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頁。)通過這番整編,袁世凱宣告新建陸軍成軍,擬一律習洋操,按照洋法操練。
當然,他深知新建陸軍參用泰西軍制,按照西法操練,亟須既懂得西方軍事理論又掌握近代軍事技術的將才和教官,因此,他一方面通過中國駐德公使,延聘10餘名德國軍官,充當教習,另一方面又大量使用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生為將官,據1896年4月統計,當時軍中充當統帶、幫帶、哨官、領官的武備學堂畢業生有130餘名,其中包括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袁氏親信黨羽。為使新建陸軍的訓練有章可循,軍紀得到保障,袁世凱還督同徐世昌、阮忠樞、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僚屬編撰《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和《訓練操法詳晰圖說》二書,就該軍的營制、禁令、訓條、操法等作出詳細規定,並發到軍中,供官兵遵行。
此外,袁世凱也重視對軍官、士兵的教育,分別派段祺瑞、王士珍等開辦了德文、炮隊、步隊、馬隊和工程隊隨營武備學堂,從所部官兵中挑選有一定文化者入堂學習,試圖藉此造就將才,改變中國將弁「不但於各國兵學毫無領略,即中土古今名將治軍之道,亦屬茫然」的毛病(來新夏主編:《北洋軍閥》(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頁)。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袁世凱及其僚屬的努力下,經過短短一二年的訓練,新建陸軍初見成效,博得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評。由康有為代擬的徐致靖《密保練兵大員疏》中曾稱讚說:「新建陸軍之練洋操也,精選將弁,嚴定餉額、賞罰至公,號令嚴肅,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植木,而且設為兩軍偽攻出奇誘敵之形,進退機宜,隨時指授」,(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71頁。)很注意實戰演習。而當時駐天津的英、俄、日、德等國外交官和記者也不斷前往小站觀操,「動色歡服」,「詫其軍容之盛」。尤其是英國海軍司令貝思福參觀之後,寫了一本書,盛讚新建陸軍「操法靈熟,步伐整齊,以及旗帖之鮮明,號衣之整潔,莫不楚楚可觀」,更使袁世凱及其新建陸軍馳名中外,聲譽隆隆而上。
的確,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是中國第一支真正近代化的軍隊,在中國軍事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袁在練兵過程中,也很注意利用金錢和地位收買人心,施加個人影響,使該軍上下都聽命於他,應該說這帶有很強的封建性,與近代化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可是,袁世凱正是憑借這一資本,扶搖直上,奠定了他一生事業的基礎。
第二次練兵:實力大大增強
袁世凱練兵的第二時期是在魯撫任上。戊戌政變發生後,清政府命榮祿節制各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改稱為武衛右軍,由榮祿管轄。不久,山東爆發義和團運動,袁被任命為山東巡撫,率武衛右軍前往鎮壓。
針對當時山東形勢「伏莽未靖,強鄰逼處,教案交涉,操縱倍極繁難」的情況,他認為籌餉練兵「尤為急切」。(《袁世凱奏議》,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7-78頁。)於是,著手擴編武衛右軍。他將山東原有勇營34營進行裁併,改編成步、騎、炮兵20營,計有14,000人左右,稱為武衛右軍先鋒隊。該軍完全仿武衛右軍營制,其軍官一部分由原部而來,一部分由武衛右軍升調,全年軍費90餘萬兩,分別截取自地丁、漕糧和關稅等項收入。由於當時袁世凱主要忙於鎮壓義和團和「保境安民」,因此,對武衛右軍先鋒隊的編練並未花費多少心思。
與小站時期相比,此時期的練兵沒有實質性的進步。可是,他所掌握的軍隊卻較前增加了一倍,擁兵達20,000餘眾,實力大為加強。在此期間,袁世凱積極與東南互保,拒不派兵北上勤王,避免了像其他武衛軍那樣落得個幾乎全軍覆沒的下場,很好地保存了隊伍的完整性。到庚子後,5支武衛軍僅袁率領的武衛右軍碩果僅存,而他自然也就成為清末唯一擁兵自雄的大臣,清政府不得不大加倚重,委以要任。
第三次練兵:全國兵權傾於一身
1901年11月,袁世凱被擢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開始了他第三時期的練兵。在此之前,清廷因庚子事變而痛定思痛,成立督辦政務處,諭令各省裁減舊營,以騰出餉項,編練新軍。可是,袁世凱到任後,卻借口「直隸幅員遼闊,又值兵燹之後,伏莽未靖,門戶洞開」,非但不裁減,還要求增募新軍,並奏請「撥款一百萬兩,作為募練新軍之用」(《袁世凱奏議》,第428頁)。結果得到了批准,依議辦理。於是,他命幕僚擬定募練新軍章程11條和募兵格式8條,對應募壯丁的標準及條件作了嚴格的規定,要求「兵必合格,人必土著,應募之後,按名註冊,交由地方官分存備案,以便稽考。並分餉以贍其家屬,計畝以免其差徭,顯示體恤之心,隱寓防維之意」。之後,他又派王士珍、王英楷等按照這一要求,分赴正定、大名、廣平、冀州等各屬,會同地方官,精選壯丁6,000人,由他們分別訓練。(《袁世凱奏議》,第435-438頁。)
為使練兵得以順利進行,1902年6月,袁世凱在保定成立軍政司,作為「軍務總匯之所,以立其體而握其樞」。他自兼督辦,下設兵備、參謀、教練三處,分別由劉永慶、段祺瑞、馮國璋任總辦。這一機構不僅是1903年末清廷成立練兵處的藍本,而且是1904年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的楷模(《袁世凱奏議》,第537頁。)
與此同時,袁派人參照中外現行成法,制定北洋練兵營制餉章,擬倣傚外國兵制,將軍隊分為常備軍、續備軍和後備軍三等。規定常備兵支給全餉,每月餉銀4.2兩;在營3年退為續備兵,月支餉銀1兩;又3年,退為後備兵,月餉減半;再3年退伍為民。遇有戰事,可徵調續備、後備兵入伍。由此可見,常備軍實際上是現役部隊,而繼備、後備軍為預備役部隊,這種將軍隊改造成多層次多梯隊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常備軍實行新編製:下轄步隊兩鎮,炮、馬隊各一標,工程、輜重各一營。步隊每鎮分兩協,每協分兩標,每標分三營,每營分四隊,每隊分三排,每排計兵三棚,每棚14名士兵。全軍共42營,19000餘人(《袁世凱奏議》,第510-512頁)。該編製取法德國、日本軍隊,與現代軍隊的組織方式基本相似。
募練新兵章程和北洋練兵營制餉章出台後,袁世凱以新選募的6000名壯丁為基礎,編練「北洋常備軍」第一鎮,隨後又相繼編成第二、三、四、五鎮和京旗常備軍5個鎮,形成北洋常備新軍6鎮。與袁世凱的積極主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各省的督撫對朝廷的練兵政策大多陽奉陰違。於是,在袁世凱的建議下,清廷成立練兵處,督練全國新軍。練兵處的總辦為奕劻,袁世凱任會辦,鐵良為襄辦。奕劻貪婪昏庸,已為袁世凱所收買,鐵良雖忌恨袁世凱,但實力不濟,難以與袁氏抗衡。這樣,練兵處的實權就落在袁世凱手中。
他推薦幕僚徐世昌為總提調;段祺瑞、馮國璋為軍令司正副使,劉永慶、陸嘉谷為軍政司正副使;王士珍、陸建章為軍學司正副使,將練兵處的要職全部交付其幕僚擔任。由於清廷「以練兵為急務,並殷殷以整齊畫一相責問」(沈桐生輯:《光緒政要》,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第1994頁),袁世凱及其幕僚遂決定將全國新軍一律改稱陸軍,並用統一番號,於是擬定《陸軍新訂營制章程》,就陸軍的營制、餉章、訓練、裝備等都作了統一的規定。這就改變了先前全國軍隊各自為政,混亂無序的狀態,使之統一化和正規化。
當時的西方外交官就高度讚揚說:「練兵處在以袁世凱為主的指導下取得了不少成績」:「在袁世凱的領導下,軍備整頓曾使『中國獲得了外國觀察家的讚美,因為這項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馮兆基:《軍事近代化與中國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頁。)
1905年2月,袁世凱又率先將北洋常備軍各鎮改為陸軍各鎮,共6鎮75225人。其中除兩鎮是他根據陸軍軍制改編以前在小站、山東所練過的新軍外,其餘四鎮都是新練兵。應該說這個成績還是頗為顯著的。練兵處曾有「改定新軍區為三十六鎮」的計畫,但直至辛亥革命前夕,全國總共僅編練陸軍14個鎮、18個混成協和2個協,總兵數19萬人(馮兆基:《軍事近代化與中國革命》,第25頁。),而其中最具規模、最訓練有素的北洋6鎮就是袁世凱編練的。可見,北洋陸軍構成了全國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北洋各鎮最高長官除鳳山外,都是袁氏幕僚。當時就有人對他兵權太重表示擔心:「今宮廷之前皆列該督練軍,是其爪牙佈於肘腋也」,提醒清廷要警惕他的「司馬氏之心」。(杜春和等編:《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頁。)其勢力之雄厚由此可見一斑。
袁世凱編練新軍得到了其幕僚的鼎力相助。從小站到北洋,其幕僚一直跟隨左右,訂立軍制,訓練士兵,培養將才,不遺餘力地為其練兵攬權。應該說他在西法練軍和中國軍隊近代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做出的貢獻,很大一部分須歸功於其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