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研究稱火星40億年岩石可能藏早期生命化石
尼利·福薩槽溝也許是遠古火星生命被埋和被保存下來的地方。
科學家認為,在大約40億年前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4個登陸點的復選名單和火星上的登陸器及火星車位置。
據英國媒體報道,研究人員通過對在火星尼利·福薩(Nili Fossae)地區獲得的岩石進行研究,發現它們可能包含火星早期生命的遺體化石。他們的科研成果顯示,火星暗面的這個槽溝跟澳洲的一個地區非常相似,那裡埋藏並以礦物質的形式完好保存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跡象。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由加利福尼亞州地外文明搜尋計畫(Seti)的科學家負責領導的這個科研組認為,把地球上的這些生命標誌保存下來的相同「熱液」過程,在火星的尼利·福薩槽溝可能也曾發生過。該槽溝的岩石已經有40億歲,這意味著它們已經經歷了大約四分之三的火星史。
在火星岩石裡發現碳酸鹽
2008年,科學家首次在這些岩石裡發現碳酸鹽,對此該火星科研協會感到興奮不已,因為長期以來碳酸鹽一直被認為是可以證明這顆紅色行星適於居住的證據,在它上面發現這種物質,說明那裡曾經可能存在生命。在很多情況下,碳酸鹽是生命被埋地下後,在無法轉變成土壤的情況下,變成的。例如英國多佛的這種白色崖壁之所以是白色,是因為它們包含石灰岩或者碳酸鈣。
這種礦物質是由變成化石的外殼或骨骼形成,它為人類提供了一種研究早期地球上存在的遠古生命的方式。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進一步驗證了火星上存在碳酸鹽。地外文明搜尋計畫研究所的艾德裡安·布朗負責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利用美國宇航局火星偵察軌道器上的加密勘測影像譜儀(CRISM),從紅外光譜範圍內對尼利·福薩槽溝的岩石進行研究。然後他和他的科研組利用相同技術,對澳洲西北部皮爾巴拉地區的岩石進行研究。
兩地岩石非常類似
布朗對英國廣播公司說:「皮爾巴拉地區非常涼爽,這是地球上設法呆在地表大約35億年的一個地方,這段時間相當於地球史的四分之三。通過它,我們可以窺探到早期地球上發生了什麼。」科學家認為,幾十億年前皮爾巴拉地區的岩石裡的微生物,形成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這種被稱作「疊層」的特徵,至今仍能看到,並能對其進行研究。「是生命產生了這些特徵。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只有生命能產生這種形狀,地質過程是做不到的。」
這項最新研究顯示,從它們包含的礦物質來看,尼利·福薩槽溝的岩石跟皮爾巴拉地區的岩石非常類似。布朗和他的同事們認為,這說明該地可能掩埋著火星早期生命的遺體。他說:「如果火星上有足夠多的生命,可以形成層狀物、組成珊瑚或其他類型的微生物的『家』,如果它們被掩埋在火星地表下,那裡可能發生了像地球上一樣的物理過程。」他表示,這也是這兩個地方有那麼多相似之處的原因。
新火星探測器潛在的登陸地
布朗和很多其他科學家希望不久後他們能有機會更近距離地研究這些岩石。尼利·福薩槽溝曾被提名為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車「火星科學實驗室」的一個可能的登陸地點,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11年發射升空。美國羅得島州布朗大學的約翰·穆斯塔爾德等其他地質學家也很支持這一提議,他的科研組促使這一提議進入美國宇航局登陸地的復選名單。
但是由於尼利·福薩槽溝的地形太複雜,登陸風險太大,今年6月它不幸落選。布朗說:「該車將通過遙控降落,不會涉及到人類飛行員,一切全由機器人操作。這種登陸方式非常危險。它需要20公里的平坦地面才能確保安全降落,但是尼利·福薩槽溝很不平坦,到處岩石密佈。這些古老的岩石經過風化,地表佈滿小岩石。該探測器在登陸火星時,還會前去觀察另一處有趣的地方,但是這個槽溝是我們研究火星早期生命的一個理想地點。」
華盛頓史密森學會的科學家、為美國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室任務提建議的行星科學專家組成員約翰·格蘭特,今年早些時候對英國廣播公司講述了選擇這個登陸點的原因。2月他說:「我們需要查看的這個地質環境,不僅可能適於居住,而且它可能還保存下來一些與可居性有關的跡象。」但是這並不能說服該任務選擇探索尼利·福薩槽溝,它的落選讓很多科學家感到很失望。
火星科學實驗室至關重要
對科學家來說,火星科學實驗室任務顯得特別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將是2018年以前最後一輛探索火星表面的火星車,導致這一結果的部分原因是,該任務一直耗資很大。布朗在形容他最喜歡的登陸點被從候選名單中除去時的心情時說,這就像「你們城市的奧運會競選資格被取消一樣」。火星科學實驗室將借助空中起重機,慢慢降落在火星表面。
布朗說:「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場競賽正在激烈進行。也許幾十年後我們將會有能力讓火星車在一些感興趣的地點登陸。在這幾十年間,人類的太空飛行能力將會不斷進步,我們最終將能把人類送上火星。」在這場人和機器人的競賽中,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呢?他說:「我個人認為,在人類真正登上火星以前,有關這顆紅色行星上面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是不會真正得到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