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太空圖片精選–太陽氣體噴流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太空圖片精選–太陽氣體噴流

2015年07月23日 宇宙奧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11 次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道,這是過去一周太空圖片精選,包括日環食、土衛七、瀉湖星雲、三角座星系在內的精彩太空圖片紛紛榜上有名。

  1.日環食



日環食(圖片來源:Hinode/XRT)


  1月4日出現的日環食,由日本「日出」衛星拍攝,此時的月球幾乎完全遮住太陽。日環食發生時,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較平常稍遠一些,因此看上去比發生日全食時稍小,太陽的邊緣清晰可見。


  2.恆星搜尋



恆星搜尋[圖片來源:NASA/ESA(左,,中);DLR/NASA/SOFIA(右)]


  美國宇航局的SOFIA(同溫層紅外天文觀測台的英文縮寫)望遠鏡安裝在一架改裝的波音747上,能夠探測到當前的陸基和空基望遠鏡無法探測到的一系列紅外波長。SOFIA拍攝的梅西耶42星雲周圍區域的中紅外照片(右側)揭示了一個明亮的星團(右上),但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智利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的照片中——左為「哈勃」拍攝——這個星團卻被塵埃雲遮住,無法露出真容。宇航局表示,借助於探測到中紅外波長這種能力,SOFIA項目組希望能夠進一步瞭解恆星和行星如何形成,有機物在生命形成和進化中的作用以及銀河系中央的黑洞特性。


  3.坑坑窪窪的土衛七



坑坑窪窪的土衛七(圖片來源:NASA)


  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在2010年11月28日拍攝,10日對外公佈,呈現了土星的最大衛星——形狀不規則的土衛七「許珀裡翁」,表面佈滿凹坑和裂縫。「卡西尼」號過去收集的數據促使科學家得出這樣一種推測,即土衛七的隕坑內含有碳氫化合物分子。


  行星科學家戴爾·克魯伊科沙克在2007年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分子如果嵌入冰中並暴露在紫外線照射下,便會形成生物學意義上的分子。雖然並不意味著我們發現了生命,但這種現象卻說明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化學條件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4.星系全身紫外照



星系全身紫外照(圖片來源:NASA)


  這幅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雨燕」衛星2008年拍攝,呈現的是三角座星系。宇航局的斯蒂芬·伊姆勒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拍攝的細節最為豐富的星系全身紫外照。宇航局10日宣佈,三角座星系距地球300萬光年,隱藏在不可見「瀰漫星際帶」背後的神秘分子「指紋」最近終於被探測到。目前,科學家正對這個瀰漫星際帶進行編目,希望能夠確定與每一種瀰漫星際帶有關的分子。他們表示這些信息有助於瞭解行星、恆星和生命的形成。


  5.太陽氣體噴流



太陽氣體噴流(圖片來源:SDO/NASA)


  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拍攝,1月6日公佈,中右側的針狀體是從太陽表面噴出的太陽氣體噴流,高度相當於地球直徑。根據一項新研究,這些高聳火焰內的氣體溫度遠遠超過此前的發現。太陽的外層大氣或者說日冕的溫度可達到100萬華氏度(約合56萬攝氏度),遠遠超過表面溫度。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發現可能幫助揭開日冕溫度的謎團。


  6.瀉湖星雲



瀉湖星雲(圖片來源:NASA/UCLA)


  圖片由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探測器獲取的數據合成,1月6日對外公佈,呈現了瀉湖星雲的美麗景象。瀉湖星雲又稱梅西耶8,中部的大型圓形雲色彩繽紛,非常壯觀。這個星雲的寬度大約在100光年左右,是肉眼能夠看到的少數「恆星托兒所」之一。星雲內存在大量巨大而炙熱的恆星,發出的強輻射像雕刻家一樣影響周圍雲的形狀。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