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0.35億年前神秘小行星碰撞導致南極洲「冷凍」 | 陽光歷史

 

A-A+

[圖文]0.35億年前神秘小行星碰撞導致南極洲「冷凍」

2015年03月12日 宇宙奧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94 次


 


科學家對「艾希摩海脊」進行地震勘測分析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道,0.35億年前,一顆超大質量小行星碰撞在帝汶海,這一碰撞將進一步促進了南極洲冰盾的形成。

    澳洲國立大學行星科學協會地外碰撞研究專家安德魯·吉利克遜分析了帝汶海面2.5千米以下的一處穹地,它位於澳洲西北海域300千米處。科學家稱這一海底穹地為「艾希摩海脊」,關於這一奇特結構的兩個顯而易見解釋是:泥火山形成或者地殼構造活動。

    但是使用包括電子掃瞄顯微儀和地震勘測等多項測試,分析該海域岩石化學成份,吉利克遜得出結論稱,這一海底穹地是由小行星碰撞地球導致的,由於小行星運行速度非常快,導致地殼出現反彈。電子掃瞄顯微儀成像結果顯示,穿過穹地海底碎裂和粉末狀的岩石碎片不太可能是由於地殼構造運動形成的。地震勘測和地面磁性測試顯示了這一穹地結構的面積,其直徑尺寸超過50千米,垂直軸高度約為幾千米,這樣的尺寸明顯比之前發現的泥火山大。迄今發現最大的泥火山位於阿塞拜疆,其直徑僅有10千米。

    吉利克遜說:「較小的小行星碰撞僅形成大約5-10千米直徑的隕坑,但較大質量的小行星卻截然不同,它們碰撞會在隕坑中心形成碰撞穹地或者中心峰頂。」在艾希摩海脊中,海底岩石在碰撞點出現向上的反彈,從而補償來自碰撞的巨大壓縮能量反衝。

    在同一時期還存在著更多的小行星碰撞地球事件,據觀測記錄顯示該時期還存在著多種隕坑,其中包括:120千米直徑的澳洲西部海域隕坑,此外在西伯利亞還發現一處100千米直徑的小行星碰撞隕坑。

    吉利克遜認為,0.35億年前的「小行星風暴」使地球地殼板塊發生偏移,在南極洲和南美洲之間形成一個空隙,這就是仍存至今的「德雷克通道」。他說:「穿過德雷克通道的洶湧水流將南極洲氣候與全球其它大陸相隔離,並進一步促進形成較大的冰盾。」此外,南極洲冰盾與在南極洲周圍新形成的洋流結合在一起,使南極洋變得更加寒冷。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