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太空輻射成為人類火星探索之旅的隱形殺手
據《新科學家》網站報道,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除了面臨火箭爆炸或者太空梭與太空垃圾發生擦撞等風險外,宇航員脫離近地軌道進行火星探索還面臨來自太空放射性輻射的巨大威脅。
據報道,上周負責評審美國宇航局人類空間飛行活動的一個美國白宮專家小組建議,向火星的衛星——火衛一或者火衛二先派遣宇航員,利用在火星衛星上的短暫停留,宇航員可以利用遠距離操縱的機器人探索火星表面和重新檢索標本,按照人類此前在探索月球時的方法一樣,把檢索到的標本拿回地球進行深入研究。這個建議將避免花費巨資研究出人類登陸火星而必須投入的昂貴設備,同時可以避免宇航員受到更多太空輻射的侵害。
對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火星研究機構行星專家帕斯卡爾·李(Pascal Lee)表示:「如果是我做出選擇,即使沒有任何希望在火星上著陸,我也會毫不遲疑的選擇登陸火衛一或者火衛二。」因為在專家的眼中,登陸火星的任務時間太長,宇航員受到太空輻射的危險遠遠超過其他威脅。
但即便如此,在太空中潛伏的隱形殺手「太空輻射」可能會讓宇航員只能在近地軌道範圍內進行活動。這些放射線實際上是加速質子和較重的原子核,它們像雨滴一樣從四面八方落到我們的太陽系。這些放射線在通過活體細胞時可以將DNA分子穿透造成損害,從而導致致命癌症的發生。
在地球上的人類之所以沒受到來自太空輻射的危險,是因為地球上空的大氣層和磁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防護屏障,它們同時也為國際空間站提供一些保護。而探月任務因其與地球距離非常近,所以遭受太空輻射的危險也較低。此外,月球自身也阻擋了一半射入太空的粒子。
相比較而言,脫離近地軌道進行長距離飛行的宇航員卻無法得到這種保護。雖然輕量級的鋁或塑膠隔離罩可以阻擋來自太陽的帶電放射性粒子,但是這些厚重的隔離板是無法阻擋高能量的宇宙放射線。美國宇航局約翰遜太空飛行中心放射線研究首席科學家弗蘭克·卡西諾塔(Frank Cucinotta)表示,「隔離罩不是解決輻射問題的有效方法」。對此,科學家們提出使用等離子泡沫作為替代方案,該泡沫材料能在不增加太空飛船整體重量的前提下對太空輻射進行阻擋,不過該技術仍處於研製初期階段。
人類在通往火星的道路上到底會面臨多少危險呢?科學家們還無法確定多大程度的太空輻射會增加患上癌症的概率。但是卡西諾塔和他的同事們認為火星之旅已超出了美國宇航局當前的危險控制範圍,美國宇航局此前評估認為宇航員在遭受太空輻射時出現癌症的概率要低於3%。
不過,2006年3月出版的第11期《輻射測量》期刊指出,最糟糕的預計是,如果脫離地球磁場範圍,宇航員能夠生存的極限不會超過200天,而且並且必須待在鋁板接近4厘米厚的太空飛船中。但是白宮的專家小組評估認為,宇航員往返火星衛星的時間是750天,是宇航員所能承受生命極限的近4倍。在此情況下,宇航員遭受太空輻射的時間將會更長,其面臨的危險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