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論:人類將第六次大滅絕
過去四年間,地球的蜂群出現了令人不安的變化,而養蜂者則無助地尋找解決方法。這些原本如同機器一樣運轉的昆蟲群體陷入了莫名的混亂:工蜂飛走,不再返回蜂巢;未成體的蜜蜂漫無目的地遊蕩;日常的工作陷於停頓,直到蜂蜜停止生產,卵也因此而死亡。自2007年冬季以來,已有30%的蜜蜂種群出現了崩潰瓦解的現象。
如果蜜蜂滅絕了,它們的消失將引發滅絕多米諾效應,因為無論是蘋果還是西蘭花,無數的植物都依賴這些昆蟲進行傳粉。如今,許多其他生物類群也受到滅絕的威脅,據統計,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都處於瀕危狀態。哈佛大學生物學家和自然保護學者E.O。威爾遜估計,世界每年有約27000種生物滅絕。
我們是否正處在新的大滅絕事件的先聲階段?而在這場大滅絕中,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都將從世界上消失,那我們人類呢?對於那些支持「第六次大滅絕」理論的人來說,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人類之前,地球共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的滅絕是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當時有76%的物種消失,但這並不是最嚴重的一次。在2.52億年前,一次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使地球上95%的生物物種滅絕,這一過程持續了10萬年。
這次大滅絕事件(即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發生時伴隨著劇烈的氣候變化,這可能與當時西伯利亞的超級火山噴發了數個世紀有關。同樣,我們現在的地球也經歷著重大的氣候變化。先不考慮人類是否對此負責,單從發展趨勢來看,第六次生物滅絕即將發生。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足夠多的證據,表明地球正在邁向一場災難。從鳥類和兩棲類動物滅絕速率的上升,到超級風暴和乾旱事件的頻發,都暗示著我們正處在新的滅絕事件的先聲階段。
一味地指責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為即將到來的一切問題做好準備,而且不僅僅是為了人類自己,地球上無數的生態系統也岌岌可危。對人類來說,長期的目標是再存續至少一百萬年。很少有物種能夠存在超過十億年的時間,但很多物種卻已經生存了數千萬年。一百多萬年前,人類祖先剛剛開始探索非洲以外的世界,並從極端艱難的條件下繁衍壯大;而另外一種遠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卻沒能存活下來。這並非是因為我們更加幸運,而是因為我們面對生存問題時更加機智和靈活。
當然,在短期之內我們也有許多可以做的,如:建立自然災害和流行性疾病的模型;建造更加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拉近食物原產地與居住區的距離等。最關鍵的是,我們需要控制碳的排放量,儘管無論我們怎樣去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碳的輸出,下一個千年的地球氣候已經注定將大幅改變。除此之外,我們可能在未來還需要用盡所有的技術力量,對地球進行大規模的改造,甚至最終在月球或者其他行星上建立城市。在達到這一步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避免地球變成一個大的溫室,而要使之更加適應於我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