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史上有沒有食人族?
山魈食人圖局部
說到食人族,無疑是一個極其恐怖的話題。那種將人肢解、烹煮,之後分而食之的令人驚悚的行徑,聽起來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那麼,歷史中到底有沒有這種食人部族呢?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有關吃人的幾個記載。《墨子》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說「楚之南,有啖人之國者。其國之長子生,則解而食之」。意思是說,這個楚南之國有個特殊的習俗,誰家生了第一個孩子,必是先殺掉分吃。而且「美則以遺其君,君喜則賞其父」。如果人肉鮮美,還要獻給君王。君王吃的高興了,就會大加賞賜。
《南史》中提到一個叫做毗騫的小國家,「國法刑人,並於王前啖其肉」,將犯人處死,要當面吃掉他的肉。這還不算,還要拿他的腦袋當酒壺用,「又取其骷髏破之以飲酒」。《北史》中的流求國,也有類似的吃人記載,說「國人好相攻擊,收斗死者,聚食之」。戰場殺敵還要把敵人吃掉,這也可能是殺急了眼。但「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鄉里死了人,鄉親們也是分而食之,就不能不說是一種習俗了。
可見,這種食人的習俗,確實在歷史中存在過。不過要說最有資格背上食人族惡名的,當是十六國時期的羯胡人無疑。關於他們的行徑,在《晉陽秋》一書中記述頗多,說羯胡人行軍打仗從不帶糧草,他們把漢人女子當作「雙腳羊」來飼養,隨時姦淫,隨時宰殺烹食以作軍糧。然而,這些記載是否真實,是否有誇張的成分,是否由於當時人們對羯胡憤恨而有所渲染,我們現在無從考證。
羯人吃人,在正史中也有相關記載。比如後趙皇帝石虎的兒子石邃,對「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把女尼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之後還「賜左右,欲以識其味」(《晉書》),讓屬下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將吃人肉的恐怖,演繹成一檔品嚐美味佳娛樂節目。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特例,像石虎父子那樣凶殘而又人性泯滅的,畢竟不是很多。石邃的吃人肉,可以說是一種變態之舉,有強烈的精神分裂症也未可知。他的父親石虎,是十六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嗜殺成癮,也沒聽說有吃人的習慣。所以,石邃的吃人行為,並不能證明羯胡族所有人都有著吃人的嗜好。
在戰場上吃人的,氐族也出現過。前秦王苻登讓將士們「啖死人肉」(《晉書》),以人肉作軍糧。這支吃人肉的虎狼之師,也是因為當時「歲旱眾饑」(《晉書》),被逼的沒法子了。之前的前秦軍隊,也並沒有吃人肉的記載。也就是說,在十六國時期,刻意的吃人,或是將吃人當做一種習俗的,並沒有專門的正史記載,也就不存在什麼食人族了。
專門吃人的食人族雖然沒有,但是人吃人的現象,在那時卻並不算什麼新鮮事。比如:
八王之亂時,河間王司馬顒敗退長安,急右將軍招張方,張方「掠洛中官私奴婢萬餘人而西。軍中乏食,殺人雜牛馬肉食之」(《通鑒》);
漢趙政權統治時期,「北地(今甘肅寧縣西北)饑甚,人相食啖」(《晉書》);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後燕和前秦連年征戰,「幽、冀大饑,人相食,邑落蕭條」(《通鑒》);
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涼州大饑,米斗直錢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通鑒》);
後涼國的最後一年,也就是公元403年,「姑臧大饑,米斗直錢五千,人相食,饑死者十餘萬口」(《通鑒》);
公元40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被兒子拓跋紹殺死,拓跋嗣平定內禍,「其先犯乘輿者,群臣臠食之」(《通鑒》)。對那些參與叛亂的人,全部殺了吃肉;
公元431年,大夏國北平公赫連韋攻打後秦的南安城,南安「城中大饑,人相食」(《魏書》)。
這樣的例子在史書中比比皆是。這個時期之所以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在路衛兵看來,還是因為饑荒所致。由於戰亂和自然災害,當時的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糧食極其匱乏,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人吃人也實屬無奈。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誤傳誇大的成分。比如,公元374年,前秦王苻堅執政時,有人想勸苻堅除掉慕容氏,便跑進明光殿大聲嚷嚷,說「魚羊食人,悲哉無復遺!」(《資治通鑒》),魚羊即為鮮,是說投降前秦的前燕鮮卑人要謀反。但這話傳的久了,以訛傳訛,難免會演化成鮮卑人有吃人的習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