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一身本領飛簷走壁生性暴烈永不縮頭:龜將軍
尖銳的鷹嘴可以吞下一支籤字筆
強有力的爪部可以任意攀住石壁或者樹幹
一隻喜歡打架的鷹嘴龜身上傷痕纍纍
鷹嘴龜很「平胸」
養鷹嘴龜的人工池,有攝像頭隨時監控
兩隻鷹嘴龜在一起,經常會發生打鬥
一隻鷹嘴龜飛快地沿著陡峭的石壁向上攀爬
與恐龍同年代,是地球「原住民」,是環境優劣的「指示燈」
在中國民間,烏龜毀譽參半,有說烏龜是長壽的象徵,常以「龜齡鶴壽」來喻長壽;又說烏龜是膽小怕事的代表,常以「縮頭烏龜」來批評他人。不過讀者難以想像的是,在我們身邊,其實有一種烏龜是永不縮頭的;它們擁有鷹嘴一般的尖牙利齒;即使是同伴,遇見了也會互相殘殺,也因此練就了一身飛簷走壁的本領……它們就是被列入我國一級保護物種的平胸龜,民間也常稱之為鷹嘴龜、龜將軍。
長相:身著鎧甲 平胸鷹嘴
鷹嘴龜的頭很大,上喙鉤曲,呈鷹嘴狀,而且尾巴很長很粗,與鎧甲的長度相差無幾,個別的甚至還會超過自身背甲的長度,是所有龜中,尾巴最長的龜種。細看四肢,鷹嘴龜四肢灰色,具瓦狀鱗片,後肢較長,除外側的指、趾外,有銳利的長爪,指、趾間有半蹼,既利於陸地爬行,又便於水中遊泳,儼然一個水路兩棲的全能戰士,給人威風凜凜的感覺,就像一個龜將軍。
普通烏龜,遇到天敵立即縮頭,躲在盔甲裡面瑟瑟發抖,但是鷹嘴龜頭很大,根本沒有辦法縮到鎧甲裡面,那麼如何躲避天敵呢?原來他們全身除去眼睛,都披著堅硬的甲;特別是連頭部和頸部,與普通烏龜不同,長有堅硬的甲護體,如此一旦天敵襲擊,這些鎧甲能保護頭部、頸部免受天敵致命打擊。
鷹嘴龜另一個特點是個子矮小。普通烏龜背甲高高聳起,像個小山;而鷹嘴龜的背甲更像一個武士的護身鎧甲,剛好把身體包住,活像個丘陵。這樣可以讓鷹嘴龜的活動更加靈活,重心更加低,配上大尾巴的幫助甚至可以飛簷走壁,鷹嘴龜因此又得名「平胸龜」。
性格:生性暴烈 殘殺同伴
鷹嘴龜具有「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氣質,捕食的時候,它們伏在水裡一動不動。一旦獵物進入攻擊範圍,它們先緩慢靠近獵物,瞅準機會猛地撲上去,用鉤子一樣的嘴巴把魚死死咬住,直接吞食。它這迅雷不及掩耳的捕食速度,即使是再靈活的魚也避免不了成為平胸龜的腹中之食。它不僅對活食感興趣,對死魚、死蝦也會大口吞食,由於平胸龜生有喉齒,對於較大的食物也能順利地將其整塊吞食。
鷹嘴龜性情兇猛,被人激怒時常圓瞪雙目,口中會嘶嘶作響,張口以示威猛,甚至還會匍匐向前去進行咬嚙。一旦遇到天敵,逃跑時的速度,可達每分鐘7~8米。
鷹嘴龜性格暴烈,就是同伴也不會放過。在惠州的象頭山自然保護區,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龔世平博士為首的科研團隊飼養了數百隻鷹嘴龜以供調查,為了防止鷹嘴龜發生群毆事件,科研人員首先得建設兩個大水池,中間隔開,給每個鷹嘴龜提供一間獨立的生活空間,每次給它們體檢的時候,科研人員得為每隻鷹嘴龜提供一個紅桶,避免打架。
但是即便如此,鷹嘴龜仍然抓住每次見面的機會打架。在象頭山保護區,每個鷹嘴龜的背甲都是殘缺不全的,邊緣有很多被咬掉的缺口,「那是打架的時候,被同伴用尖牙利嘴咬掉的。」龔世平博士說。
絕技:飛簷走壁 倒立攀爬
鷹嘴龜能夠如履平地般地飛簷走壁和倒立攀爬,在象頭山自然保護區,最早入住一批的鷹嘴龜,時常為了擴大地盤入侵鄰居,以大欺小,搞得科研人員很頭大。
為了避免鷹嘴龜打架,科研人員除了讓每個鷹嘴龜獨立居住,還在邊界上安裝鐵絲網,這並不能阻止打架事件的再次發生。是不是鐵絲網太低了呢?帶著疑問,科研人員在鐵絲網上面再加一層鐵絲網,不過新的鐵絲網不是豎著加高,而是橫著放,如此,鷹嘴龜要想翻越,必須讓身體180度翻轉,倒立攀在鐵絲網上。
但是科研人員仍然沒有阻止打架事件陸續發生,龔世平老師提供的一段視訊揭秘了攀爬的整個過程,記者在視訊上看見,鷹嘴龜先是爬上豎著的鐵絲網,到頂的時候,並沒有放棄,反而是前爪一越,抓住橫著的鐵絲網,用嘴巴支撐身體,然後後腿登上橫著的鐵絲網,身體倒立,繼續前進。
抵達第二塊橫著的鐵絲網邊緣,鷹嘴龜如履平地一樣,伸出頭部勾住鐵絲網,放開爪子,身體與地面成90度,然後前爪往網上一抓,勾住上面的鐵絲網後就能繼續前進了。憑借這種功夫,在野外生活的鷹嘴龜,甚至能利用鋒利的爪和強有力的尾巴,能夠輕易爬越障礙物,輕鬆爬上樹捕食小鳥。
記者在象頭山保護區一個角落裡,找到一塊濕漉漉的、與地面近乎80~90度的、長滿青苔的大岩石,然後把鷹嘴龜放在岩石底部,只見鷹嘴龜快速前進,十幾秒鐘內,已經爬到成年男子的高度,如履平地一般快捷。
繁殖:痛苦掙扎 交配未有記錄
按照生活規律,國內鷹嘴龜主要分佈於安徽、重慶、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浙江、江蘇、湖南等。國外分佈於越南、寮國、高棉、泰國、緬甸。每年3、4 月份天氣轉暖時,鷹嘴龜開始尋食、發情,5~9月份食慾最旺,秋末冬初,則鑽入沙土、草叢或潛於水底冬眠。鷹嘴龜三年左右開始性成熟,4~9月份產卵,產卵時大多數卵產於陸地沙土中,少數產於水中。
那麼平時以大家為畢生所愛的他們如何談婚論嫁,繁殖後代呢?在龔世平眼中,這些仍然是一個謎團,「至今還沒有人見過鷹嘴龜的交配過程,這不能不是一個遺憾。」
龔世平對比交配前後鷹嘴龜,推斷出它們一定經過激烈的打鬥。他大膽設想,在生理作用下,龜爸爸冒險找到龜媽媽請求交配,為了生下健康的龜寶寶,龜媽媽肯定比武招親,與龜爸爸纏鬥,如果龜爸爸個子小,一定會被龜媽媽打敗,甚至會被一口咬掉尾巴。因此可以猜測,一般龜爸爸的個頭比龜媽媽大,以暴制暴下,龜媽媽半推半就懷孕了。
在象頭山自然保護區,研究團隊在大水池那裡安裝了攝像頭,並且模擬自然界環境,提供鷹嘴龜一個談情說愛的環境,希望發現交配過程。但可惜的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雖然硬碟已經有數10G的錄像,但是尚未有交配錄像。
不過沒有記錄並非沒有發現,科研團隊在給鷹嘴龜進行X光體檢的時候,發現一隻龜媽媽懷孕了,裡面有三隻蛋,因此足可證明:在人工模擬的自然環境下,鷹嘴龜是可以進行交配的。
「活化石」載譽古今
在中國古代,烏龜作為一個神聖的靈物而備受人們崇拜,它被看做祥瑞之物,跟龍、鳳、麟三者並稱「四靈」或「四神」。在所謂的「四靈」之中,龍、鳳、麟都是非現實存在的神話動物,而龜卻是其中唯一現實存在的爬行動物,龜類在地球上生存約已2.5億年,距今約1.5億年前的中侏羅紀時期最為繁盛,種類繁衍多樣,它性耐飢渴,壽命很長,它們雖經歷了地球上種種惡劣生態環境變化,但憑著它堅韌的生命力和本身特殊的生理機能而頑強生存至今。人們給同一個美譽:「活化石」。
中國人素來注重修身養性,追求長生不老,大談特談養生之道。其中中國道家在學習烏龜方面是最成功的。「清靜無為,修身養性」是道家崇尚的目標,而烏龜是這方面的典範。龜不吃不喝,靠調氣也可以生存。道家發現烏龜這些習性後就創造了獨特的養生法。故道家養生,講求「氣」,認為 「氣」是萬物生成的根源,也是生命之源。道家氣功,即有龜息之法。「龜息」,就是說練氣功時,要像烏龜那樣緩緩地呼氣。《雲笈七簽》五八云:「精氣充溢,不饑不渴,龜龍胎息,綿綿長存。」《抱朴子·對俗》云:「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所謂「龜息」,「龜鶴導引」都是指倣傚烏龜行氣的。道家的辟榖功也是模仿龜行事的,並有一專門術語「龜腸」。所謂「龜腸」,是說人們的肚腸要盡量像烏龜那麼空著,這樣才能長壽。
鷹嘴龜已被國家林業局列入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並且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也開始專設研究室研究鷹嘴龜,因為這種與恐龍同年代的物種還是環境質量的指示燈,保護它們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龜將軍也有脆弱時
別看鷹嘴龜很兇猛,其實他們也很脆弱。除了食物中毒,任何打架引起的傷口都能致病。在象頭山,科研團隊就配備了青黴素、紅黴素等消炎藥,專門塗到打架受傷的鷹嘴龜傷口上。科研團隊也盡量模擬成野外的生活環境,在水池中鋪滿碎石,為了製造水流湍急的山澗,他們首先模擬出活水,把山上的溪流水引到水池中,然後通過水龍頭控制流速,水溫一般控制在12~23攝氏度。
今年6月12日,當記者與龔世平前往象頭山看望龜媽媽的時候,發現龜媽媽意外死亡。科研團隊解剖發現三隻龜蛋已經胎死腹中,胃裡面已經沒有任何東西;正常情況下,鷹嘴龜的肝臟是有膜的,但是此只鷹嘴龜肝臟已經不完整。龔老師翻開飲食記錄,發現鷹嘴龜准媽媽5月28日都還吃過東西,看來是食物中毒了,鷹嘴龜活活餓死自己。「要知道,鷹嘴龜工人繁殖是科研界最想克服的。這個准媽媽如果順利產下龜寶寶,將是我們人工繁殖首個成功案例,現在看來一切都得重來。」龔世平很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