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揭秘科學家族故事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揭秘科學家族故事

2016年06月06日 名人軼事 暫無評論 閱讀 275 次

科技時代_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揭秘科學家族故事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



  本報訊 「我們今天分享著航天新成就的喜悅,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個人,他就是錢學森」。昨日,錢學森長子錢永剛受邀來到廣東科學中心和南方日報的熱心讀者進行了一場關於「神七飛天」系列話題的交流,這也是本報社慶系列活動之一。


  當年錢學森回國從廣州入境


  錢永剛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系統的研製工作,是高級工程師、上海交大兼職教授。他是錢學森長子,同時也是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錢永健的堂兄。


  眾所周知,錢學森在50年前的愛國回歸啟動了中國航天事業,這才有今天航天事業輝煌的成就。昨天,錢永剛透露,當時錢老回國的那一幕歷史性場景中,他也在場,」那時候我也和在座的許多小朋友那麼大,而且就是從廣州回國的。今天這麼多人來參加活動,我想也是黨和國家對錢學森工作肯定的一種繼續。」


  小男孩提問「系統論」


  由於現場很多讀者帶著孩子來聽講座。因此,錢永剛的科普講座形式十分靈活,讀者積極互動。現場提問不斷、歡聲笑語不斷。錢永剛的開場白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就舉手發問:「爺爺你好!我知道您的父親當年回國的時候引入了一套系統論的東西,對航天事業影響很大。這個系統論到底是什麼東西,您能解釋一下嗎?」錢永剛笑著進行了初步解釋:「小朋友不簡單!你先大致聽一聽,等你長大了,有幸從事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到那個時候可能你會在這個方面有新的收穫和進展。」


  在一片笑聲和掌聲中,現場提問的積極性更高了,許多雙手高舉起來。這時,一位穿紅衣服的小女孩索性跑上講台,走到錢永剛旁邊直接提問:「爺爺,世界是從哪裡來的啊?」


  「你這個題目更大了」,錢學剛慈愛地對小女孩微笑著說,「我不能回答世界從哪裡來,因為這個題目據我瞭解,可能很多大的科學家他們也回答不了。但是,小朋友我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現代技術證明,我們世界上所有人的祖先是從非洲東部來的」。


  錢永剛為本報讀者簽名


  中午講座時間到了,但是讀者們盛情難卻,錢永剛臨時又增加了兩個提問機會。很多讀者拿著南方日報紀念金版上前讓錢永剛簽名,錢永剛一一認真簽上自己的名字,並寫上「追夢神七」。


  昨天參加講座的本報讀者,還有機會和錢永剛一起免費參觀剛剛開門迎賓的廣東科學中心。這是廣東投資建設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一期建成開放的展示內容體系包括8個主題展館,注重採用高新技術手段讓觀眾在動手參與和親身體驗中獲得教益。妙趣橫生的「太陽能電池製作」、「機器人試驗」等項目讓大人和孩子都流連忘返。


  -現場互動


  ◥關鍵詞:諾獎


  「您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都是美國籍是什麼看法呢?」台下一名觀眾問得很尖銳。


  錢永剛說:「這個很簡單,因為美國目前是世界科學研究的中心,科研技術總體上是世界最高的。我們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會加大在基礎領域裡的研究,中國自己的科學家登上諾貝爾獎台也不會太遠了。」


  ◥關鍵詞:登月


  一位學生問:「為什麼在40年前人類已經成功登上月球,現在科技發展更快,卻很久沒有類似的活動?」


  錢永剛笑著說:「一個國家開展一個科學項目,技術能力能否做到和這個活動能不能得到一些收益是兩回事。原來大家認為月球上有很多地球上沒有的礦,誰先上去,這東西就是誰的,誰先上去誰就撈得多。結果美國人上去了,上面並沒有多少東西。後面的人知道了當然要對進一步開展登月這個事情進行考慮。後來前蘇聯和俄國轉向,大力發展空間站和載人航天技術,中國下一步也會加快空間站的建設。


  ◥關鍵詞:愛國


  華南理工大學一位女生表示,錢學森在中國危難之際毅然回國,很多學生對這種愛國情懷非常敬佩。但是現在面對社會各種誘惑和就業壓力,在校大學生應該怎樣繼續保持愛國主義情懷呢?


  錢永剛說,今天,我們的國家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然有很多地區很貧窮,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作為一個大學生,應該不放棄任何一個為國家、為民族做事的機會。我想從這一點開始,愛國主義思想可以慢慢地培養起來。


  「錢學森」、「載人航天」、「錢永健」……這些閃亮的標籤讓錢學森長子錢永剛成為南方日報「讀者月」科學講座的熱門人物。昨日,錢永剛現場透露了關於「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及錢氏「科學家族」的許多故事。


  ◥◥看望航天元老


  錢學森:「楊利偉,我見過你」


  神舟系列飛船發射後,航天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航天員都會上門去看望錢學森。「對於新一代航天員來說,在任務勝利完成後能夠去看望中國航天的元老錢學森,已經成了一種慣例甚至儀式」,錢永剛透露,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都上門看望過錢學森。


  「2004年元宵節,當時的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李繼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誌和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去看望錢學森」,錢永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當時錢學森脫口而出,「楊利偉,我見過你」。楊利偉當時感到有點糊塗,因為他是第一次拜訪錢學森。


  後來秘書解釋說,中國載人航天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起步,在飛船、火箭、宇航服、宇航員訓練、宇航食品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為中國的載人航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錢老在職時,中國就已經有了朝宇航員方向發展的一批人,後來作為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宇航員,楊利偉等人還是學員時,錢學森就關注過並專門對他們的訓練進行指導。


  ◥◥堂兄弟之間


  錢永剛坦承未見過錢永健


  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剛的堂弟錢永健今年以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昨天,現場有不少人向錢永剛問起了他和錢永健的交情。錢永剛在對錢永健表示衷心祝賀後坦承,「我與錢永健沒什麼來往」。


  錢永剛透露說,兩人的父親年輕時來往比較多,堂兄弟倆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以後一起到美國留學,而且都是搞航空研究。上世紀50年代錢學森回國,「當時他叫錢永健的父親一起回來,但是他最後還是決定留在美國。從此兩人就天各一方、各為其主了。」


  兩家人後來幾乎沒什麼來往。「改革開放以後,中美關係緩和,錢永健的父母錢學矩夫妻曾經帶著兒子回國探親。這個事我是知道的,但是當時沒見面」。


  據瞭解,錢學矩在美國擔任過波音公司的總工程師。得知錢永健獲得諾貝爾獎後,在家休養的錢學森十分高興,還表示過祝賀。


  ◥◥關於教育孩子


  父母幾乎沒有「言傳」只有「身教」


  在講座現場,很多帶孩子前來的家長對於錢老如何教育子女十分感興趣。錢永剛的回答卻有點讓人出乎意料:「如果說我們家有什麼教育秘訣的話,那就是『不教育』。我們家要說『言傳』,幾乎沒有,主要靠『身教』」。


  錢永剛說:回想我從小到大,我主要是看父母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他們從來不會跟我說你要這樣或者不要那樣,而是用他們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響我們。


  有一次,家裡的炊事員很鄭重地對錢永剛說:「你父親是個有學問有文化的人。」錢永剛當時就說:「這還用你說,我當然知道了!」但炊事員接著解釋的話卻讓錢永剛記住了一輩子:「你看你父親每次下來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錢永剛從此也向父親學習,至今保留著吃飯要穿戴整齊的習慣。


  父親的治學態度對錢永剛的影響很大。錢永剛回憶說:「有一年夏天,我路過錢老的書房,發現他正滿頭大汗地看書,認真程度讓我自愧不如。」「他用自己的行為告訴我什麼是永不停步,什麼叫學到老活到老」。


  ◥◥錢學森晚年事業


  沙產業理論正變成現實


  錢學森於1984年在我國首次提出的「沙產業」概念,至今令人記憶猶新。錢永剛昨天透露說,治沙是錢學森晚年投入很大心力的一個事業,目前他的一些設想正在慢慢實現。


  錢學森當年47封信談治沙的故事廣為人知。他正式提出了沙產業、草產業理論,並預言這一產業將成為21世紀在中國出現的「第六次產業革命」。他認為,沙漠和戈壁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應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現代化技術,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技術的全部成就,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轉化太陽能,發展知識密集型的農業型產業。 


  在錢老沙產業理論的指導下,內蒙古各地目前充分利用沙區日照長、溫差大等有利條件,大搞知識密集型的現代化林沙產業,實現了林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