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最勇於任事的宰相張居正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最勇於任事的宰相張居正

2014年09月28日 名人軼事, 歷代宰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89 次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今湖北荊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平民,從秀才、舉人、一直到進士,最終位極人臣官至內閣大學士。在其擔任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的十年裡,他憑借自己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憑此赫赫功績,他堪與商鞅、王安石並立為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中期與後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他也因此巨大的歷史功績被後世譽為「宰相之傑」。  
 

 
  張居正(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卒於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因其巨大的功績而被明末清初學者李贄譽為「宰相之傑」。
 
曾祖父的白龜夢
 
  張居正祖上的出身並不高貴,到了張居正祖輩、父輩時,家境變得愈發清貧。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自幼被送入書院讀書習字,雖弱冠即為秀才,但連續七次參加鄉試均告失敗。無奈之下張家便將金榜提名、成侯拜相、光宗耀祖的理想延續到下一代的身上。
 
  嘉靖四年(1525年),張居正在荊州江陵出生,迎接他的只是曾祖父的一個白龜夢。夢中的月亮落在水甕裡,照得四週一片光明,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悠悠地浮起來。曾祖父認定白龜就是這小曾孫,於是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
 
  白圭年幼時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賦。有一天,他的同堂叔父龍湫正在讀《孟子》,才二歲的白圭在旁好奇的看著,龍湫就和他開玩笑的說:「孩子,都說你聰明伶俐,不過你要認識『王曰』二字才算本領。」又過了幾天,龍湫讀書的時候,乳母和小白圭又來了。龍湫把白圭抱在膝上,要他認「王曰」二字,小白圭居然認識,家人連連稱奇。兩歲識字,五歲讀書,十歲就已通曉六經大義,小小年紀的白圭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神童「落榜」
 
  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十二歲的白圭報考生員,順利取得秀才名號,時人紛紛稱奇。這個看起來比其他考生矮一大截的小毛孩以其機敏伶俐的特質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李士翱非常賞識這個頗具天賦的小傢伙,他囑咐白圭要從小立大志,長大後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
張居正十三歲這一年,從荊州到武昌應鄉試,這次一旦考取,便是舉人了。事實上,單憑當時張居正的才華、年齡和聲名,中舉是很有希望的,在大家眼裡,張居正天資聰穎,神童的光芒原可以繼續創造新的科舉神話。
 
  然而,神童若不加以適當理性的對待和紮實的訓練,則難免流於平庸,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傷仲永》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張居正是幸運的,在他成長的關鍵時期遇到了良師指點,這個人就是湖廣巡撫顧璘。顧璘是當時有名的才子,重才愛才,對於神童張居正,他卻有較理性的看法,顧璘認為十三歲的孩子就中舉人,以後難免自滿,反而把上進的志氣消磨,這對張居正並不利,因而主張趁此給他一些挫折,使他更能奮發。因此,顧璘就對負責監試的御史說:「張居正是一個大才,早些發達,原沒有什麼不可,不過最好還讓他遲幾年,等到才識老練了,將來的發展更沒有限量。」這件事給張居正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走上明朝政治權力中心的張居正對當初顧璘的遠見和良苦用心始終心存感激。
 
最年輕的舉人
 
  三年後,十六歲的張居正再次參加鄉試,這次,他終於順利通過,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舉人。湖廣巡撫顧璘曾對別人說「此子將相才也」。並解下犀帶贈予居正:「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做伊尹,做顏淵,不要只做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又過了七年,在經歷初次會試失敗等挫折磨礪之後,張居正的才識逐步趨於老練,這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再度赴京趕考,皇天不負有心人,神童張居正中了二甲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年輕的張居正開始順利地走向了仕途的開端。
 

 
明清科舉制度示意圖。
 
  除去童生和秀才,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每三年一次,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鄉試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由禮部主持,於鄉試第二年舉行,考中的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或鼎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是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所以中進士又叫做金榜題名。
 
年輕翰林唯一的奏疏
 
  名義上,庶吉士是一種學習的官員,並沒有實際的政務,但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人有著光明的仕途與前景。翰林院作為國家重點培養和選拔高級政治人才的場所,在明代有著特殊的地位。明代中期以來,內閣基本上都來自於翰林官員,以至時人皆稱「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明清翰林院遺址。
 
  明代翰林之盛,前代絕無僅有。按品秩,翰林院只是一個五品衙門,但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絕非其他同級部門所能比肩。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翰林院的這些工作經歷能讓翰林官積累相當的政治經驗,增廣知識,擴大視野,為入閣輔弼積累一定的政治素養。據《明史·職官志》記載,明代擔任宰輔的一百七十多人,由翰林者選入的十之有九。當時的人們都把翰林院視為「儲相之所」。除了走仕途之外,明代許多大文學家、大學問家也都是翰林出身。
 
  翰林院的許多進士沿襲儒士風度,熱衷於談論漢賦唐詩、書法繪畫。但是張居正的志向卻並不在此,他要做商鞅、王安石一般的人物。其時,正值明世宗嘉靖統治的中後期,嘉靖長年深居內宮別苑,沉迷於修道煉丹。既然皇帝長期不上朝,政治重心自然就落到內閣身上,誰成為首輔,誰就能主政,實際上就握有最高的權勢。這一時期,在統治階級內部圍繞著內閣首輔之位,展開著一輪又一輪尖銳而殘酷的政治鬥爭。作為一個剛剛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科進士,張居正對朝政沒有發言權,更左右不了當時的政局。他那雙銳眼很快就認清了偌大的一個明王朝已是政治腐朽,邊防廢弛,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張居正向皇帝上《論時政疏》,系統地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但這些意見並沒有引起嘉靖皇帝和首輔嚴嵩的重視,未予採納。這是張居正在嘉靖朝的第一次疏奏,也是最後一次疏奏。張居正不是罵皇帝的海瑞,也不是直陳嚴嵩「十大罪」的楊繼盛,張居正知道,在惡劣的政治環境裡,他需要忍耐,更需要保護自己。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