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重慶捷運史經歷悲壯的十三年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重慶捷運史經歷悲壯的十三年

2015年10月29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25 次

1958年下半年,重慶正式開始修捷運,斷斷續續到1971年才全面停工


重慶捷運,那悲壯的十三年

1965年,地下鐵道工程電工班合影




重慶捷運,那悲壯的十三年


老捷運建設者們還保留著當年的工作證


故事導讀



小什字至兩路口捷運隧道將於明年春節貫通,重慶60年的捷運夢快實現了。



然而,自1958年後的十多年裡,重慶一大批人投身於捷運建設,最多時上千之眾。設備簡陋、資金匱乏,還經歷著政治運動……工程隊幾易其名,工人一度靠打石頭為生,但他們仍以空前的熱情,建成了渝中半島龐大的地下隧道網。


如此宏大的工程因何而起?為何沒架一條鐵軌就停止了?記者近日走訪了十多位當年工程的負責人、電工、掘進工,他們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重慶捷運建設史。





1958年下半年



重慶正式上馬捷運



初衷為了運水泥,「以捷運救交通」。





汽車不多,街上擁堵著平板車;碼頭繁忙,大多靠肩挑背扛……現年86歲的渝中區交通局退休幹部王子厚,談起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重慶交通,用「混亂」、「低效」兩個詞概括。



王子厚回憶,當時賀龍到重慶視察,從南岸區坐輪渡到由他監管的儲奇門碼頭,見大量工人揮汗如雨地裝卸,進度卻十分緩慢,街上到處都是肩挑背扛的力夫,當即被震撼。有效解決重慶交通成了當時各級政府面對的問題。



1958年,南岸一大型水泥廠要運大批水泥到菜園壩火車站。然而,當水泥從南岸用輪渡運到儲奇門碼頭後,從儲奇門到菜園壩只能靠人挑。相關單位就此出資在儲奇門到菜園壩間,修建了一條輕便鐵道,計畫水泥在儲奇門碼頭裝車後,再用電力機車運到菜園壩。豈料,軌道修好後,因後續資金出現問題,機車運送未能實現。隨後人們就像煤廠運煤一樣,將水泥裝進三節小車廂,再通過鐵軌用人力運送。此舉,雖沒機車效果好,但效率還是提高了。如果把市中區(現渝中區)的防空洞貫通,鋪上鐵軌,不就解決了交通問題了嗎?王子厚說,當時,有人提出這個方案,立即引起時任重慶市副市長岳林(主管交通)等多位領導高度重視。



但資金是個難題。王子厚說,正當各級領導為資金問題焦頭爛額時,中央恰巧給重慶撥款1000萬元,用於建設重慶的碼頭。相關領導決定挪資20萬元修建捷運。很快,捷運工程落實到市中區政府,區政府再將它落實到區交通局。時任區交通局基建股股長的王子厚,作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負責監管。隨後,一支由300多名搬運工組成的工程隊成立,掛名為「重慶市中區地下鐵道工程隊」,隊長由轉業軍人謝新亮擔任。



1958年下半年,首條重慶捷運工程正式上馬——先後對部分防空洞進行拓寬、加固,並新挖從十八梯到臨江門的地下隧道。



正當工人們熱火朝天修建時,撥款給重慶修建碼頭的銀行,發現資金被挪用,隨即凍結了這一工程的資金。王子厚及有關領導寫了數份檢討,雖未被追責,但工程在進行了一年多後被迫叫停。



但是,因當時多位領導對「捷運救交通」仍報有極大信心,工程隊並未真正解散,而是讓市中區交通局給他們發工資,以希望籌到資金後再修。因此,工程仍在小範圍內斷斷續續進行。期間,工程隊還將打出的石頭,賣給修公路的工地,以緩解區交通局的財政壓力。這樣維持兩年後,區交通局實在無力負擔。在市政府建議下,工程隊被劃入市搬運、裝卸公司基建隊。至此,重慶首個捷運工程宣告失敗。



1965年



重慶千人修捷運



當時,捷運工人被視為英雄,人們熱情高漲





雖然首戰失敗,但上至領導下至市民,「捷運夢」並未破滅。1965年,重慶捷運史終於翻開了嶄新一頁。



當時市中區籌到200多萬元,後經市、區領導商議,從中拿出100多萬,再次修建。至此,捷運工程再次上馬,規模較之前大幾倍——成立了重慶市中區地下鐵道工程處,處長由時任市中區交通局局長的王世槐兼任,王子厚負責施工,王定成負責人事。工程處共分4個工程隊,共有1000多人,人員由原地下鐵道工程隊、社區勞動力、學工等組成。



「我們當時的幹勁非常大,簡直就是瘋狂!」晏洪明,66歲,渝中區交通局勞動安全科退休人員,當時是工程處的電工。他說,工程多點同時動工,每天24小時不間斷開挖。當時設備十分落後,安全帽是用籐編的;腳手架是木製的,走在上面搖搖晃晃;風鑽靠人扛,一個班下來,人彷彿被震散了架;通風設備差,整個工作面瀰漫著灰塵,能見度極低,下班後,工人的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記得,有個班一個工作日掘進了2.2米,工程處還專門召開大會進行表彰。」晏洪明說。



重慶安達運輸公司退休員工趙大祿更是記憶深刻。他當時是工程處電工。他稱,那時,人們根本沒有遲到、早退的概念,甚至上一班如果沒按時出場,延誤了下一班進場,還要受到批評。人們成天琢磨的也是如何多挖一些。一次,他所在的班為搶進度,在臨近下班時裝填火藥放炮。炮工見下班工友已陸續到場,一時心慌少數了一炮。當他與炮工前去查看時,最後一炮爆炸,炮工被飛石砸成重傷,造成雙眼失明。



「人們啷個不賣命嘛,當時的捷運工人被看成是英雄!」楊代樂,59歲,重慶安達運輸公司員工。他說,當年,他投身捷運建設時17歲。在那個講出生的年代,身為資產階級後代的他沒少受欺負。後得知捷運工程處招人,只知莫斯科有捷運的他激動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天沒亮就去排隊報名,能成為重慶捷運的工人,不但不再受人欺負,更被人認為是「時代英雄」。最終,他憑著當時少有的高學歷——高中文憑,被錄取。「後來,我母親逢人就說『我兒子是修捷運』的,我走在街上腰板挺得直直的。那種榮譽感不言而喻。」楊代樂說。



重慶童鞋廠退休員工康文媛至今還清楚記得:資產階級出生的她同樣是因文化程度高被招錄進捷運工程處,負責開柴油機,為鑽洞提供動力。當時,還是小姑娘的她經常深夜一個人守著一台機器。一次,師傅帶著一個朋友到工地來耍,這人是一名轉業軍人,在一大商場上班。對方見到開柴油機的康文媛後非常生氣,抱怨說:「一個女娃兒都可以來,我申請來,他們竟不要!」言語中,流露出「懷才不遇」之情。

重慶捷運,那悲壯的十三年


渝中區十八梯。老建設者們說,當年他們最喜歡聽自己的歡呼聲在隧道裡迴響。





1966年下半年



工程再一次癱瘓



工程的大批負責人,先後被戴上「走資派」的帽子。





然而,歷史彷彿有意跟重慶捷運作對,正當建設者們上下一心修建時,它再次遭遇滅頂之災。



1966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渝中半島的地下隧道網:千廝門、望龍門、中華路、十八梯、興隆街、棗子嵐椏、燕喜洞部分貫通。「文化大革命」的風暴襲來,作為當時最引人注目的重大工程,「風暴」很快吹到隧道裡的每位建設者身上。



王子厚回憶,當時,工程的大批負責人先後被戴上「走資派」的帽子。隨後,不知從哪裡傳出一句話:這個工程未上報中央,中央也沒撥款,因此是走資派修的黑工程。如此大的「罪名」,那還得了!頓時,大字報鋪天蓋地貼滿整個工地。工程再一次癱瘓了,一些工程資料也被當成「黑資料」焚燬。





1971年



捷運建設全面停工



建設者曾進京爭取,最終由於缺少資金,工程處解散。





看著多年心血將毀於一旦,捷運人心在滴血。可在那特殊年代,又有什麼辦法呢?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但「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子厚卻不甘心。



1967年10月,王子厚終於說通了兩名「造反派」,陪他一同進京,匯報情況。



王子厚回憶,他們首先找到鐵道部。工作人員耐心、熱情接待了他們,但回復「我們不清楚,沒辦法」。隨後,王子厚又找到交通部,終於得到「不是走資派」、「抓革命要不忘生產」的批復。



正當王子厚興高采烈拿著批復回到重慶時,工程處的人員已有部分被劃到市隧道工程隊,還有部分人員回到了原單位。「尚方寶劍」在手的王子厚多方努力,也只招回了200多人。在排除了人為破壞後,捷運工程再次動工,但元氣已大傷。



接著,又一個難題出現在建設者面前——錢。王子厚說,工程隊將原來的100萬用完後,雖多次向市、區領導匯報,但得到的答覆只有一個——「沒錢」。工程處眼看就要「揭不開鍋了」,建設者們靈機一動,在有關部門支持下,辦了一個搬運、起重隊,邊掙錢邊修捷運,搞起「生產自救」。



因修捷運的費用較高,他們掙的錢僅夠發員工工資,工程斷斷續續,進度緩慢。



1971年,工程處被迫停工解散,修建的隧道交給人防部門,人員返回原單位。至此,那一代人轟轟烈烈的重慶捷運夢破滅,留給他們的是無盡的惋惜和記憶。



如今,當年年輕力壯的捷運建設者,已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者。他們中有的已去世,有的已出國,有的已無法聯繫……但凡記者聯繫上的人,無不對當年的往事記憶猶新,對重慶捷運的熱情非一般人能比。很多人希望,待重慶捷運通車那天,他們能坐上捷運,親身體驗一番,以彌補幾十年的遺憾。



(老捷運建設者:王子厚、王定成、伍邦文、楊代樂、晏洪明、康文媛、王華芳、文兆龍、周振馨、陳麒麟、趙大祿等,對本文提供了幫助。特此感謝!並感謝周先生提供新聞線索)


標籤:



給我留言